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涉及一种饼形桂花茯茶加工工艺,属于茯茶加工技术领域,其加工步骤依次包括:干花制备→原料选配→茶花熏制→汽蒸渥堆→筛花干燥→拌茶汁→桂花撒面→复汽蒸→压制定形→发花干燥→检验包装。通过生石灰干燥制备干桂花、高压密封旋转熏制、微波真空干燥等关键技术工艺,缩短了熏制时间,提高了熏制的均一性和稳定性,采用本发明工艺制作的饼形桂花茯茶饼面桂花点缀,饼内金花繁茂,兼有菌香和桂花香混合香型。

1.一种饼形桂花茯茶加工工艺,具体涉及到一种采用黑毛茶和桂花为主要原料,制作饼面桂花点缀,饼内金花繁茂,兼有菌香和桂花香混合香型的饼形桂花茯茶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依次包括:干花制备→原料选配→茶花熏制→汽蒸渥堆→筛花干燥→拌茶汁→桂花撒面→复汽蒸→压制定形→发花干燥→检验包装。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饼形桂花茯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加工的茯茶形状为圆饼状。 3.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饼形桂花茯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干花制备按如下方法制作:取适量生石灰置于密闭容器底部,其上铺一层塑料纸,再取一张能将容器底部及四周完全盖住的可透气棉纸放入容器内,将剔除非花类杂质后的全开放鲜花和花蕾撒到容器内,密封干燥1~2天,直至桂花的含水量为6%~7.5%。 4.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饼形桂花茯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茶花熏制按如下方法制作:是将精制后的毛茶原料与干桂花按10~15:1的质量比混匀,置入高压密封罐中进行旋转熏花,压力控制在0.02~0.2MPa,旋转速度控制在60~120转/小时,熏制时间控制在6~12小时,熏制结束后,将茶花分离,所得茶坯重复熏花2~4次,直到毛茶原料花香浓郁。 5.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饼形桂花茯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汽蒸渥堆:是将熏制好的茶料拌合新的干桂花,混匀后进行高温汽蒸,汽蒸的温度为100~110℃,时间为60~120s,拌匀成堆,渥堆2小时以上,期间通风翻堆2~3次。 6.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饼形桂花茯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筛花干燥:是将渥堆好的花茶坯筛除桂花后通过微波真空干燥机进行干燥,微波功率为200~400W,相对真空度-30~-60kPa,时间为10~20min,使茶叶含水量达到10~15%。 7.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饼形桂花茯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桂花撒面是将桂花分撒在待汽蒸的茶叶表面。 8.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饼形桂花茯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复汽蒸后的茶叶倒入棉布袋中,收口束紧,在饼茶模具中进行压制定形。 9.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饼形桂花茯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发花后期去除棉布袋,发花周期为12~15天,发花温度为25~2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饼形桂花茯茶加工工艺,属于茯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茯茶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是黑茶中最具特色的品种,因其具有的独特内质和风味,且含有的“金花”菌能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并有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等功效,是其它茶类所不及。茯茶一般原料较粗老,成品茶多为砖形且外形黑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人群、消费观念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消费者开始注重同类茯茶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异,并且对创新的茯茶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加之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养生之道,茯茶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桂花属木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又名木犀、岩桂。桂花香味甜郁持久,味辛,性温,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能起到疏肝理气、祛痰止咳和顺肺开胃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桂花在抗氧化、降血糖方面效果显著。

中国专利CN101731382 B 公开了一种花香型黑茶及其制作工艺,是将初制成的黑茶与香气显著的鲜花经混匀、渥堆、窨制而成。中国专利CN102986949 B 公开了一种桂花黑茶及其加工方法,将新制黑茶与鲜桂花进行两次熏花处理,再搭配干桂花,均匀混合即得产品。采用传统湿熏工艺,若翻花散热不及时易造成鲜花被烧坏,影响茶叶熏花的品质,且静置摊放熏花易使茶叶花香不均匀,不浓郁,不持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茯茶产品品类单一以及传统熏花方法加工茶叶产品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饼形桂花茯茶加工工艺,改进茯茶滋味,增进茶香,进一步提高茯茶的品饮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饼形桂花茯茶加工工艺,其加工步骤依次包括:干花制备→原料选配→茶花熏制→汽蒸渥堆→筛花干燥→拌茶汁→桂花撒面→复汽蒸→压制定形→发花干燥→检验包装。

具体如下:

(1)干花制备:取适量生石灰置于密闭容器底部,其上铺一层塑料纸,再取一张能将容器底部及四周完全盖住的可透气棉纸放入容器内,将剔除非花类杂质后的全开放鲜花和花蕾撒到容器内,密封干燥1~2 天,直至桂花的含水量为6%~7.5%,可以减少桂花中香气物质的散失和色泽的改变,保证产品质量;

(2)原料选配:以自然陈存两年及以上的黑毛茶为原料,经除杂、圆筛、抖筛、色选等处理后,按产品类别进行原料的选配匀堆;

(3)茶花熏制:将精制后的毛茶原料与干桂花按10~15:1的质量比混匀,置入高压密封罐中进行旋转熏花,压力控制在0.02~0.2MPa,旋转速度控制在60~120转/小时,熏制时间控制在6~12小时,熏制结束后,将茶花分离,所得茶坯重复熏花2~4次,直到毛茶原料花香浓郁;

(4)汽蒸渥堆:将熏制好的茶料拌合新的干桂花,混匀后进行高温汽蒸,汽蒸的温度为100~110℃,时间为60~120s,拌匀成堆,渥堆2小时以上,期间通风翻堆2~3次;

(5)筛花干燥:将渥堆好的花茶坯筛除桂花后通过微波真空干燥机进行干燥,微波功率为200~400W,相对真空度-30~-60kPa,时间为10~20min,使茶叶含水量达到10~15%;

(6)拌茶汁:拌入茶汁使茶叶含水量达到25~35%,搅拌均匀;

(7)桂花撒面:将1~2%干桂花分撒在待汽蒸的茶叶表面;

(8)复汽蒸:高温蒸汽汽蒸10~30s;

(9)压制定形:复汽蒸结束后,将茶叶倒入棉布袋中,收口束紧,在饼茶模具中进行压制定形,定形0.5~2小时;

(10)发花干燥:发花后期去除棉布袋,发花周期为12~15天,发花温度为25~28℃,发花结束后,每天升高2℃逐渐将烘房的温度升至42℃,并保持温度不变,直至干燥,干燥的时间为7~10天;

(11)检验包装:对干燥的茯茶饼进行外观和理化指标的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

由于采用上述工艺技术方案,本发明突出优点表现在:

1.采用此工艺技术制得的饼形桂花茯茶,饼面桂花点缀,饼内金花繁茂,兼具茶香、菌香和桂花香;

2.采用生石灰干燥法与传统晒干和烘干法相比,可最小程度的减少桂花香气的散失和花色的改变,同时有效去除了桂花刚采摘后的苦涩味,操作工艺简单,经济实用;

3.采用干桂花熏制茶叶,与传统湿熏工艺相比,避免湿熏制茶期间,由于茶花堆发热,温度过高,造成鲜桂花被烧坏,而影响熏花品质;

4.通过在高压密封罐内旋转式熏制,保证茶花混合均匀,既使茶叶充分吸收花香,又保证吸纳的花香味不易挥发散失,缩短熏花时间,提高熏花质量和效率;

5.采用微波真空干燥可迅速固定茶叶,干燥时间短,效率高,便于自动控制和连续生产,既去除渥堆茶花的水闷味,又避免了常规干燥法造成的花香气大量流失,同时干燥过程中温度低,更有利于茶叶有效成分的保留,不破坏茶叶形、色、香、味,保证了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饼形桂花茯茶加工工艺,其加工步骤依次包括:干花制备→原料选配→茶花熏制→汽蒸渥堆→筛花干燥→拌茶汁→桂花撒面→复汽蒸→压制定形→发花干燥→检验包装,

(1)干花制备:取适量生石灰置于密闭容器底部,其上铺一层塑料纸,再取一张能将容器底部及四周完全盖住的可透气棉纸放入容器内,将剔除非花类杂质后的全开放鲜花和花蕾撒到容器内,密封干燥2 天,直至桂花的含水量为7%;

(2)原料选配:以自然陈存两年的黑毛茶为原料,经除杂、圆筛、抖筛、色选等处理后,进行选配匀堆;

(3)茶花熏制:将精制后的毛茶原料与干桂花按10:1的质量比混匀,置入高压密封罐中进行旋转熏花,压力控制在0.05MPa,旋转速度控制在100转/小时,熏制时间控制在8小时,熏制结束后,将茶花分离,所得茶坯重复熏花2次,直到毛茶原料花香浓郁;

(4)汽蒸渥堆:将熏制好的茶料拌合新的干桂花,混匀后进行高温汽蒸,汽蒸的温度为100~110℃,时间为60s,拌匀成堆,渥堆2小时以上,期间通风翻堆2次;

(5)筛花干燥:将渥堆好的花茶坯筛除桂花后通过微波真空干燥机进行干燥,微波功率为300W,相对真空度-30kPa,时间为15min,使茶叶含水量达到15%;

(6)拌茶汁:拌入茶汁使茶叶含水量达到30%,搅拌均匀;

(7)桂花撒面:将1%干桂花分撒在待汽蒸的茶叶表面;

(8)复汽蒸:高温蒸汽汽蒸15s;

(9)压制定形:复汽蒸结束后,将茶叶倒入棉布袋中,收口束紧,在饼茶模具中进行压制定形,定形2小时;

(10)发花干燥:发花第7天去除棉布袋,发花周期为14天,发花温度为25~28℃,发花结束后,每天升高2℃逐渐将烘房的温度升至42℃,并保持温度不变,直至干燥,干燥的时间为10天;

(11)检验包装:对干燥的茯茶饼进行外观和理化指标的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

本文标签: 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