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夫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采摘;2)、萎凋;3)、做青;4)、揉捻;5)、发酵;6)、干燥。本发明通过采摘、萎凋、做青、揉捻、发酵和干燥,最终制成色泽乌润,滋味醇厚,具有浓郁茶香的天骏红茶,同时,通过严格控制发酵程度,使得茶红素茶黄素的配比达到最佳,茶汤颜色鲜亮。
1.一种功夫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采摘:采摘时间为春茶一般在谷雨后立夏前开采,夏茶在夏至前,秋茶在立秋后,并且雨天不采,有露水不采,烈日不采,一天中最佳采摘时间在9~16时之中; 2)、萎凋:包括日光萎凋,同时并筛结合翻拌; 3)、做青:取萎凋好的茶叶,放置到摇青设备中,进行做青;第一次,摇青设备中电机每分钟转速为600转,时间为6-7分钟;第二次,摇青设备中电机每分钟转速为800转,时间为10-12分钟;第三次,摇青设备中电机每分钟转速为800转,时间为18-22分钟;每次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小时;做青结束后将茶叶静置萎凋16-20小时; 4)、揉捻:取做青后的茶叶,利用揉捻设备先5分钟下压一次,松压到15分钟后再下压一次,到30-35分钟后,松压持续3分,揉捻结束; 5)、发酵: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铺成厚度为18-22cm的发酵层,在发酵机中持续4-5小时;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6)、干燥:利用干燥设备,第一次烘干温度70°,持续2个小时;第二次烘干温度80°,持续2个小时;第三次烘干温度100°,持续3个小时;第四次提香干燥,温度110°,持续30个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功夫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日光萎凋,是将采摘下的茶叶摊青,厚度为1-1.5cm,晒青时间为30分钟,7分钟翻拌一次,至茶叶失水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夫红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在我国,茶被称为“国饮”。几千年的沉淀,使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享有盛誉。
近年来,茶文化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茶不仅仅是饮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通过品茶,鉴赏茶叶的优劣,领略神思遐想、饮茶之趣。在世界范围内,红茶每年的消费占到了80%左右,近年来,我国出口的红茶也逐渐增多。然则,目前众多的红茶因原料以及加工工艺的不足,导致品质无法稳定控制,在形成茶汤时,色泽偏暗,口感生涩,难以满足日常消费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色泽乌润,滋味醇厚,具有浓郁茶香的功夫红茶的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功夫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采摘:采摘时间为春茶一般在谷雨后立夏前开采,夏茶在夏至前,秋茶在立秋后,并且雨天不采,有露水不采,烈日不采,一天中最佳采摘时间在9~16时之中;
2)、萎凋:包括日光萎凋,同时并筛结合翻拌;
3)、做青:取萎凋好的茶叶,放置到摇青设备中,进行做青;第一次,摇青设备中电机每分钟转速为600转,时间为6-7分钟;第二次,摇青设备中电机 每分钟转速为800转,时间为10-12分钟;第三次,摇青设备中电机每分钟转速为800转,时间为18-22分钟;每次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小时;做青结束后将茶叶静置萎凋16-20小时;
4)、揉捻:取做青后的茶叶,利用揉捻设备先5分钟下压一次,松压到15分钟后再下压一次,到30-35分钟后,松压持续3分,揉捻结束;
5)、发酵: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铺成厚度为18-22cm的发酵层,在发酵机中持续4-5小时;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6)、干燥:利用干燥设备,第一次烘干温度70°,持续2个小时;第二次烘干温度80°,持续2个小时;第三次烘干温度100°,持续3个小时;第四次提香干燥,温度110°,持续30个小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中的日光萎凋,是将采摘下的茶叶摊青,厚度为1-1.5cm,晒青时间为30分钟,7分钟翻拌一次,至茶叶失水2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摘、萎凋、做青、揉捻、发酵和干燥,最终制成色泽乌润,滋味醇厚,具有浓郁茶香的天骏红茶,同时,通过严格控制发酵程度,使得茶红素茶黄素的配比达到最佳,茶汤颜色鲜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功夫红茶加工工艺,步骤如下:
1)、采摘:采摘时间为春茶一般在谷雨后立夏前开采,夏茶在夏至前,秋茶在立秋后,并且雨天不采,有露水不采,烈日不采,一天中最佳采摘时间在9~16时之中。需要注意的是,采摘后的运送中要保持鲜叶的新鲜,特别是要保持 原有鲜叶的完整性,尽量避免折断、破伤、散叶、热变等不利于保持品质的现象发生。同时,采摘嫩度对造中质量影响颇大。一芽两叶,或一芽一叶,采摘过嫩,独芽不能满足焙制技术的要求,成茶香气偏低,味较苦涩;采摘太老则味淡香粗,成茶正品率低。
2)、萎凋:包括日光萎凋,同时并筛结合翻拌。日光萎凋是将采摘下的茶叶摊青,厚度为1-1.5cm,晒青时间为30分钟,7分钟翻拌一次,至茶叶失水20%。另外,除了日光萎凋外,还可以用加温萎凋的方法进行萎凋。
3)、做青:取萎凋好的茶叶,放置到摇青设备中,进行做青;第一次,摇青设备中电机每分钟转速为600转,时间为6-7分钟;第二次,摇青设备中电机每分钟转速为800转,时间为10-12分钟;第三次,摇青设备中电机每分钟转速为800转,时间为18-22分钟;每次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小时;做青结束后将茶叶静置萎凋16-20小时。
4)、揉捻:取做青后的茶叶,利用揉捻设备先5分钟下压一次,松压到15分钟后再下压一次,到30-35分钟后,松压持续3分,揉捻结束。
5)、发酵: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铺成厚度为18-22cm的发酵层,在发酵机中持续4-5小时;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
6)、干燥:利用干燥设备,第一次烘干温度70°,持续2个小时;第二次烘干温度80°,持续2个小时;第三次烘干温度100°,持续3个小时;第四 次提香干燥,温度110°,持续30个小时。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其目的有三:一是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二是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三是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花香甘醇。
需要说明的是,萎凋是形成红茶香味的基础。萎凋中变化显著的是水分的丧失,从而促进鲜叶内部发生理化变化。在日光萎凋中,用“水筛”干放在倾斜的以小竿组成的晒青架上,并用开筛的手法,根据日光强度、风速、湿度等因素和各品种对萎凋的不同要求掌握。在萎凋过程中并筛结合翻拌,操作要轻,以不损伤梗叶为宜,翻后适当缩小摊叶面积,防止水分过多散发。萎凋原则是“宁轻勿过”,才能有利于恢复一部分弹性。
本发明通过采摘、萎凋、做青、揉捻、发酵和干燥,最终制成色泽乌润,滋味醇厚,具有浓郁茶香的功夫红茶,同时,通过严格控制发酵程度,使得茶红素茶黄素的配比达到最佳,茶汤颜色鲜亮。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功夫红茶加工工艺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411949a523118.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