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优激素配比的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扦插前的准备2.插穗的采集与制备3.插穗的消毒4.插穗的浸泡5.扦插6.扦插后管理。本发明以5‑6年生红花玉兰实生苗为采穗母树,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12‑15cm茎段作为插穗,扦插前用浓度为1000mg/L的NAA:IBA(2:1)溶液浸泡插穗基部,使用遮阴网遮荫,并间歇喷洒水雾,可以有效保持扦插棚内以及插壤的温度和湿度,促进插穗生根。本发明通过外源激素的合理配比,大大提高了红花玉兰扦插繁殖的成功率,使得生根率达到了70%以上。

1.一种基于最优激素配比的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扦插前的准备:提前砌好长6m、宽1.5m、高15cm的插床,并在插床上部搭建1m高的拱棚,沿着棚顶用软管铺设自动定时喷淋装置,选用河沙作为扦插基质,扦插前2-3天用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充分消毒;B.插穗的采集与制备:插穗的采集最好选择阴天或多云的天气进行,选取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5-6年生红花玉兰实生苗为采穗母树,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制穗,每枝插穗剪成长约12-15cm,保留插穗上部2-3片半叶,以及2-3个饱满芽,上下切口均为平切,应保证切口平滑,防止切口处腐烂;C.插穗的消毒:配制好多菌灵800倍液,将剪好的插穗全部浸入多菌灵溶液中,浸泡1min充分消毒;D.插穗的浸泡:将消毒后的插穗成梱摆放整齐,注意要分清插穗的形态学上下端,将插穗基部浸入盛有生根剂的桶中,保持插穗直立,并保证每枝插穗基部均可浸泡到生根剂,同时注意插穗的叶片不能沾到生根剂,在生根剂中浸泡后,即可完成对插穗的处理;E.扦插:扦插前将基质摊平,浇透水,保持基质松软湿润,并提前用比插穗直径稍宽的打孔器在插床上等间距地制备插孔,以防止磨损插穗基部,孔深4-6cm,扦插时要注意分清插穗的形态学上下端,防止倒插,同时保持叶片的朝向一致,扦插深度控制在4-6cm范围内,扦插后用手压实基质,使插壤与插穗基部密切接触,并立即用水淋透基质;F.扦插后管理:扦插后每隔7d用多菌灵800倍液消毒1次,定期检查插床上是否长有杂草及病虫害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设置喷雾时间间隔,保证扦插苗床不缺水也不积水,叶片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同时做好遮荫措施,控制棚内温度在19-29℃,空气相对含水量为85%-100%,土壤温度在21-29℃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根剂是指浓度为1000mg/L的NAA:IBA(2:1)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插穗所留的叶片需要剪成原来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插穗浸泡生根剂的时间为2h。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木的繁殖技术,具体说是一种基于最优激素配比的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 L.Y.Ma et L.R.Wang)是北京林业大学马履一教授等人2004年在湖北五峰进行木兰科植物资源调查时发现的木兰科植物新种。在此前的正式记载中,玉兰只有白色、紫色和单面淡红色的,发现内外全红的玉兰在国内尚属首次,唯五峰独有。

红花玉兰具有极其丰富的花部形态变异特性,花色类型有深红、红与浅红的不同表现;花被片的数目从9瓣到46瓣不等;花被片的形状有阔倒卵状匙形、匙形与条形;花型有菊花型、月季型、荷花型和牡丹型等不同表现,观赏价值很高,是极佳的园林绿化树种。

红花玉兰野生资源仅在湖北省五峰县有分布,自然状态下红花玉兰林下幼苗稀少,更新困难,种子发芽率和保存率都较低,常规播种繁育成苗率较低,因此急需对红花玉兰开展无性繁殖的研究,这不仅有利于工厂化育苗,提高红花玉兰的繁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筛选出优良性状的无性系,满足生产、观赏所需,对红花玉兰科研、应用价值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常见的红花玉兰繁殖多采用嫁接与播种育苗的方式,而扦插繁殖由于生根率较低,一直属于未被攻克的难题。本技术旨在解决红花玉兰的快速繁殖问题,为红花玉兰的大量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弥补现有扦插繁殖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根率较高的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繁殖方法。

技术方案: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选取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5-6年生红花玉兰实生苗为采穗母树截取插穗,5月下旬,实生苗的当年生枝条呈现半木质化状态,叶片状态良好,且叶芽饱满,此时即可采集制穗,进行扦插。具体步骤包括:

A.扦插前的准备:提前砌好长6m、宽1.5m、高15cm的插床,并在插床上部搭建1m高的拱棚,沿着棚顶用软管铺设自动定时喷淋装置。选用河沙作为扦插基质,扦插前2-3天用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充分消毒;并将插床内基质摊平,备用;

B.插穗的采集与制备:插穗的采集最好选择阴天或多云的天气进行。选取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5-6年生红花玉兰实生苗为采穗母树,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制穗,每枝插穗长约12-15cm,保留插穗上部的2-3片半叶,并留有2-3个饱满芽,上下切口均为平切,应保证切口平滑,防止切口处腐烂;

C.插穗的消毒:配制好多菌灵800倍液,将制好的插穗全部浸入多菌灵800倍液中,浸泡1min,要保证插穗充分消毒,防止扦插后插穗腐烂;

D.插穗的浸泡:将消毒后的插穗成梱摆放整齐,注意要分清插穗的形态学上下端,将成梱的插穗基部浸入盛有生根剂的桶中,保持插穗直立,并保证每枝插穗基部均可浸泡到生根剂,同时注意插穗的叶片不能沾到生根剂,以防生根剂对叶片有腐蚀作用,在生根剂中浸泡后,即可完成对插穗的处理;

E.扦插:扦插前将基质摊平,浇透水,保持基质松软湿润,并提前用比插穗直径稍宽的打孔器在插床上等间距地制备插孔,以防止磨损插穗基部,孔深4-6cm。扦插时要注意分清插穗的形态学上下端,防止倒插,同时保持叶片的朝向一致。扦插深度控制在4-6cm范围内,太深易导致插穗基部透气性差插穗易腐烂,太浅易导致插穗倒伏。扦插后用手压实基质,使插壤与插穗基部紧密接触,并立即用水淋透基质;

F.扦插后管理:扦插后每隔7d用多菌灵800倍液消毒1次,定期检查插床上是否长有杂草以及病虫害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设置喷雾时间间隔,保证扦插苗床不缺水也不积水,叶片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同时做好遮荫措施,控制棚内温度在19-29℃,空气相对含水量为85%-100%,土壤温度在21-29℃范围内。

为了提高生根率,所述的生根剂为1000mg/L的NAA:IBA(2:1)溶液。

所述的插穗的叶片需修剪为原来的一半,即留半叶,由于红花玉兰叶片较大,而在扦插过程中,插穗本身尚未形成良好的保水吸水机制,故需要将叶片做一些修剪以减少由于蒸腾作用而产生的水分丧失。

所述的插穗在生根剂中的浸泡时间需为2h,浸泡时间太短,生根剂作用难以发挥,浸泡时间太长,容易使枝条腐烂,故需把握好浸泡时间以保证生根剂最好的发挥促进作用。

有益效果:能够显著提高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繁殖的生根率,使得生根率达到71%,攻克了红花玉兰扦插生根率低的技术难关,有利于加快红花玉兰繁育进程,为其种质资源的大量扩繁提供了技术指导及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根性状评分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本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克服了大规格苗木培育周期长的技术不足,有利于加快红花玉兰的繁育进程,为其种质资源的快速扩繁提供指导。

实施例1.

一种基于最优激素配比的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繁殖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扦插前的准备:提前砌好长6m、宽1.5m、高15cm的插床,并在插床上部搭建1m高的拱棚,沿着棚顶用软管铺设自动定时喷淋装置。选用河沙作为扦插基质,扦插前2-3天用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充分消毒;并将基质喷湿,摊平,备用;

插穗的采集与制备:2018年5月23日,阴天。选取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6年生红花玉兰实生苗作为采穗母树,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用枝剪截取枝条中上部制穗,每枝插穗长15cm,留2片半叶,并留2-3个饱满芽,上下切口均为平切,保证切口平滑,防止切口处腐烂;

插穗消毒:配制好多菌灵800倍液,将剪好的插穗全部浸入其中,浸泡1min;

插穗浸泡:将消毒后的插穗成梱摆放整齐,注意分清插穗的形态学上下端,将成梱插穗的基部浸入1000mg/L的NAA:IBA(2:1)溶液中,保证每枝插穗基部均可浸泡到生根剂,同时保证插穗的叶片不能沾到生根剂,在生根剂中浸泡2h后,即可完成对插穗的处理;

扦插:扦插前将基质摊平,浇透水,保持基质松软湿润,并提前用比插穗直径稍宽的打孔器在插床上等间距地制备插孔,以防止磨损插穗基部,孔深4-6cm。扦插时保持叶片的朝向一致。扦插深度为5cm,扦插后用手压实基质,使插壤与插穗基部密切接触,并立即用水淋透基质;

扦插后管理:扦插后每隔7d用多菌灵800倍液消毒1次,定期检查插床上是否长有杂草以及病虫害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设置喷雾时间间隔,保证扦插苗床不缺水也不积水,叶片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同时要做好遮荫措施。控制棚内温度在19-29℃,空气相对含水率为85%-100%,土壤温度在21-29℃范围内。

实际效果:培育80天后观察嫩枝生根情况,扦插生根率达到71%。

实施例2.

1试验设计:2018年5月23日,在北京林业大学鹫峰试验基地森林培育学科温室内搭建了扦插棚进行试验。设计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比较不同激素配比对红花玉兰扦插生根的影响。选取浓度为1000mg/L的NAA:IBA(1:0)、NAA:IBA(0:1)、NAA:IBA(1:1)、NAA:IBA(1:2)、NAA:IBA(2:1)溶液作为生根剂,并设置清水对照,共6个处理,每处理扦插30株插穗,重复3次。

除去插穗浸泡的生根剂种类不同外,扦插过程中的其他基本操作均与权利说明书中的相同,在此不多做赘述。

2生根情况统计:扦插后持续观察插穗基部的生长情况,扦插80天后统计生根情况,统计各处理的生根率,每枝插穗的生根数量、平均根长、平均根直径,生根性状评分率。长度精确到0.01cm,直径精确到0.01mm。

插穗的生根性状评分:将扦插根系分为3个等级,分别评定为1,2,3分。将插穗基部一级根数小于3、无二级根、根系较单一不发达的,评定为1分;将插穗基部一级根数大于3小于7、有二级根系、根系分布较为均匀、粗细适中的,评定为2分;将插穗基部根系发育较为完善、侧根级数大于等于7、对根系周围的扦插基质有很好的固定作用的,评定为3分。评分时3人一起对根系进行综合评分,最后计算三者均值作为每枝插穗的最终分值。

其中:N1为根系评分为1分的扦插苗的数量;N2为根系评分为2分的扦插苗的数量;N3为根系评分为3分的扦插苗的数量。评分示例如图1所示。

3结果分析

不同激素配比生根率见表1,5种激素配比对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均有极显著促进作用,应用NAA:IBA(2:1)溶液处理插穗时生根率最高,为71.1%,极显著高于其他5个处理,约为空白对照的16倍,比NAA:IBA(1:0)处理高出20%,对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表1不同激素配比对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扦插生根各形态指标见表2,应用NAA:IBA(2:1)、(1:0)处理插穗时,每枝插穗的平均生根数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促进生根效果最好,而应用NAA:IBA(0:1)、(1:1)处理插穗,生根数量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表明其对扦插生根数量无促进作用,应用NAA:IBA(1:2)处理插穗,其生根数量与空白对照存在显著差异,但无极显著差异。5种配比的激素均对平均根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根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是NAA:IBA(1:0)处理,为12.09cm,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约为其2.2倍,对根长促进效果最差的为NAA:IBA(2:1)处理,但仍存在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组,约为其1.5倍。NAA:IBA(2:1)处理对平均根直径及生根性状评分率的促进效果均为最好,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由各根系指标综合分析可知,生根率最高的NAA:IBA(2:1)处理,在各方面表现均较好,对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表2不同激素配比对红花玉兰嫩枝扦插各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

将所有处理的5个生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所有数据已使用SPSS进行了z-score标准化),各成分的方差及方差累积贡献率见表3,SPSS提取了1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所提取的两个主成分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72.39%。

表3各成分的方差及方差累积贡献率

整理两个主成分表达式及综合得分公式如下:

C=0.975X1+0.871X2+0.686X3+0.841X4+0.856X5 (公式3)

其中:C表示主成分得分;X1到X5分别表示扦插平均生根率、平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平均根直径、生根性状评分率这5个指标;

将各处理的5个指标值代入公式3,整理各处理的得分及排名见表4。由综合排名可知,5种激素配比中,应用激素NAA:IBA(2:1)处理红花玉兰插穗,综合得分最高,生根效果最好。

表4各处理的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

4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配比的NAA与IBA混合激素处理插穗,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5种配比中,以应用NAA:IBA(2:1)处理插穗时,生根率最高,对扦插生根促进效果最好,有利于红花玉兰嫩枝生成完整、强壮、形态优、质量佳的根系。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文标签: 玉兰嫩枝红花激素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