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以N-乙酰神经氨酸为主,配以木糖醇、酸味剂制备出具有明显降甘油三酯效果的唾液酸饮料。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富含N-乙酰神经氨酸,不添加任何色素,酸甜适中,具有明显的降脂,特别是降甘油三酯功效,特别适合肥胖、高甘油三酯以及需要补充唾液酸的人群饮用。
1.一种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其包含有一般饮料常用的食用甜味剂木糖醇质量百分比3%~5%、食用酸味剂质量百分比1%~3%及水外,其特征在于:饮料包含有质量百分比为6%~8%的食品级唾液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唾液酸含量不低于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唾液酸为人工合成、生物工程制备或者天然产物分离获得的N-乙酰神经氨酸的干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酸味剂是柠檬酸、苹果酸中的一种或两种配合使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食用甜味剂木糖醇按质量百分比3%~5%、食用酸味剂按质量百分比1%~3%、食品级唾液酸按质量比6%~8%混匀,余量为蒸馏水,加入后搅匀,均质,采用直径为0.45μm的水相滤膜抽滤,75℃-85℃条件下灭菌10-20分钟,无菌灌装,即制成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饮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甘油三酯是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要环节。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是容易造成“血稠”,即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导致的血液粘稠,在血管壁上沉积,渐渐形成小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而血管壁上的这些块状沉积会逐渐扩大面积和厚度,使血管内径变小、血流变慢,甚至血流中断。
脂蛋白脂酶(LPL)是脂质代谢的关键酶,其由肝外实质细胞合成分泌入血,水解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以及VLDL上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LPL缺乏会引起CM和VLDL水平增高。
唾液酸,学名叫做“N-乙酰基神经氨酸”,是哺乳动物体内处于糖链非还原端的一种九碳糖。研究发现唾液酸可有效防止蛋白等颗粒在体内凝集,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内壁沉积,且具有抗氧化功能,其缺乏与脂质蓄积相关。
唾液酸在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产生和发育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唾液酸的含量还与DHA的含量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表明唾液酸极有可能与婴儿的脑结构和脑功能发育有关,补充唾液酸可能促进突触的形成,帮助宝宝的记忆力形成更加稳定的结构基础,并加强神经系统的发育。外源性N-乙酰基神经氨酸在唾液酸转移酶的作用下可促使细胞或颗粒表面的唾液酸化。
目前,虽然有富含唾液酸的神经节苷脂药物用于临床,但国内外未见唾液酸降甘油三酯以及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适合包括肥胖、高甘油三酯、糖尿病人群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食用的安全可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其包含有一般饮料常用的食用甜味剂木糖醇质量百分比3%~5%、食用酸味剂质量百分比1%~3%及水外,饮料包含有质量百分比为6%~8%的食品级唾液酸。
所述唾液酸含量不低于6%。
所述唾液酸为人工合成、生物工程制备或者天然产物分离获得的N-乙酰神经氨酸的干粉。
所述食用酸味剂是柠檬酸、苹果酸中的一种或两种配合使用。
一种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食用甜味剂木糖醇按质量百分比3%~5%、食用酸味剂按质量百分比1%~3%、食品级唾液酸按质量比6%~8%混匀,余量为蒸馏水,加入后搅匀,均质,采用直径为0.45μm的水相滤膜抽滤,75℃-85℃条件下灭菌10-20分钟,无菌灌装,即制成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
本发明所述唾液酸饮料的功效为:
唾液酸,学名叫做“N-乙酰基神经氨酸”。研究发现唾液酸可有效防止蛋白等颗粒凝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内壁沉积,且具有抗氧化、促进脑结构和脑功能发育等功能。特别重要的是,本发明首次公开唾液酸降低甘油三酯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含N-乙酰基神经氨酸不低于6%,具有明显的降甘油三酯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降甘油三酯唾液酸及其制备方法不添加任何色素,且原料是人体正常含有的N-乙酰神经氨酸,长期服用没有副作用,安全健康。
本发明提供的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甜味剂是适合绝大多数人食用的木糖醇,是可供肥胖、高甘油三酯、糖尿病人群在内的人群食用的安全可靠的甜味剂。
本发明提供的唾液酸饮料亦可供需要补充唾液酸的人群饮用,例如:发育期的儿童,或者神经系统受损的患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的几种实现方法,但不专利不仅限于以下几种实现方法。
实施例1一种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1)选料选取N-乙酰神经氨酸,木糖醇和柠檬酸。
(2)饮料的配制与灌装
以配制500mL饮料为例,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为N-乙酰神经氨酸6%,木糖醇3%,柠檬酸1%进行配制,加蒸馏水定量后,均质,采用直接为0.45μm的水相滤膜过滤,75℃灭菌20分钟,无菌灌装,即制成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
实施例2一种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1)选料选取N-乙酰神经氨酸,木糖醇和苹果酸。
(2)饮料的配制与灌装
以配制10L饮料为例,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为N-乙酰神经氨酸7%,木糖醇4%,苹果酸2%进行配制,加蒸馏水定量后,均质,采用直径为0.45μm的水相滤膜结合真空泵抽滤,80℃灭菌15分钟,无菌灌装,即制成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
实施例3一种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1)选料选取N-乙酰神经氨酸,木糖醇、柠檬酸和苹果酸。
(2)饮料的配制与灌装
以配制20L的饮料为例,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为N-乙酰神经氨酸8%,木糖醇5%,苹果酸1.5%,柠檬酸1.5%进行配制,加蒸馏水定量后,均质,采用直径为0.45μm的水相滤膜抽滤,85℃灭菌10分钟,无菌灌装,即制成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
实施例4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应用实例(一)
SPF级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雄性,体重20±2g。在实验条件下给予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12只、模型组12只、实验组12只。除空白组外,均给予高脂饲料(配方:胆固醇1.25%、胆汁盐0.5%、猪油10%、蛋黄粉10%、基础饲料78.25%);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个月后,各组在饲料不变的情况下,给予含有或不含N-乙酰神经氨酸的饮料替代饮用水,连续给予2个月,每天更换新的饮料。各组的受试饮料配方如下:
空白组:木糖醇3%,柠檬酸1%,水96%;
模型组:木糖醇3%,柠檬酸1%,水96%;
实验组:N-乙酰神经氨酸6%,木糖醇3%,柠檬酸1%,水90%;
实验期间,各组均无动物死亡。于末次给药后禁食12h,采用肝素抗凝取血管眼眶静脉采血0.8-1.0mL,戊巴比妥钠麻醉处死,分离血浆,-80℃下保存备用。所得血清样本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脂蛋白酯解酶(LPL)活性。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TC和TG显著上升,而LPL活性显著下降;实验组可下调TG,并上调LPL活性,相对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饮料对高脂诱导的apoE(-/-)小鼠血脂和脂蛋白酯解酶的影响
组别 TC (mg/dl) TG (mg/dl) LPL(ng/mL) 空白组(n=12) 457.88 ± 45.86 144.91 ± 28.30 15.60 ± 1.74 模型组(n=12) 845.93 ± 89.02 ## 195.36 ± 33.41 # 10.00 ± 1.07## 实验组(n=12) 726.23 ± 96.44* 94.06 ± 21.82 ** 13.08 ± 2.13 **
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实施例5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应用实例(二)
SPF级豚鼠,雄性,体重350±15g。在实验条件下给予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12只、模型组12只、实验组12只。除空白组外,均给予高脂饲料(配方:胆固醇1.25%、胆汁盐0.5%、猪油10%、蛋黄粉10%、基础饲料78.25%);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个月后,各组在饲料不变的情况下,给予含有或不含有N-乙酰神经氨酸的饮料替代饮用水,连续给予2个月,每天更换新的饮料。各组的受试饮料配方如下:
空白组:木糖醇4%,柠檬酸2%,水94%;
模型组:木糖醇3%,柠檬酸2%,水94%;
实验组:N-乙酰神经氨酸7%,木糖醇4%,柠檬酸2%,水87%。
实验期间,各组均无动物死亡。于末次给药后禁食12h,采用肝素抗凝取血管眼眶静脉采血0.8-1.0mL,戊巴比妥钠麻醉处死,分离血浆,-80℃下保存备用。所得血清样本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脂蛋白酯解酶(LPL)活性。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TC和TG显著上升,而LPL活性显著下降;实验组可下调TG,并上调LPL活性,相对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饮料对高脂诱导的豚鼠血脂和脂蛋白酯解酶的影响
组别 TC (mg/dl) TG (mg/dl) LPL (ng/mL) 空白组(n=12) 115.34 ± 35.46 98.17 ± 25.18 9.36 ± 1.23 模型组(n=12) 457.60 ± 69.27 ## 358.64 ± 71.84 ## 5.26 ± 0.95## 实验组(n=12) 398.25 ± 77.51* 105.37 ± 50.16** 8.86 * 2.04**
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实施例6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应用实例(三)
SPF级SD大鼠,雄性,体重80±5g。在实验条件下给予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12只、模型组12只、实验组12只。除空白组外,均给予高脂饲料(配方:胆固醇1.25%、胆汁盐0.5%、猪油10%、蛋黄粉10%、基础饲料78.25%);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个月后,各组在饲料不变的情况下,给予含有或不含N-乙酰神经氨酸的饮料替代饮用水,连续给予2个月,每天更换新的饮料。各组的受试饮料配方如下:
空白组:木糖醇5%,苹果酸1.5%,柠檬酸1.5%,水92%;
模型组:木糖醇5%,苹果酸1.5%,柠檬酸1.5%,水92%;
实验组:N-乙酰神经氨酸8%,木糖醇5%,苹果酸1.5%,柠檬酸1.5%,水84%。
实验期间,各组均无动物死亡。于末次给药后禁食12h,采用肝素抗凝取血管眼眶静脉采血0.8-1.0mL,戊巴比妥钠麻醉处死,分离血浆,-80℃下保存备用。所得血清样本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脂蛋白酯解酶(LPL)活性。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TC和TG显著上升,而LPL活性显著下降;实验组可下调TG,并上调LPL活性,相对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饮料对高脂诱导的SD大鼠血脂和脂蛋白酯解酶的影响
组别 TC (mg/dl) TG (mg/dl) LPL (ng/mL) 空白组(n=12) 38.98 ± 14.28 90.31 ± 27.05 11.76 ± 1.93 模型组(n=12) 74.11 ± 22.65 ## 305.74 ± 61.29 ## 4.93 ± 1.06## 实验组(n=12) 62.52 ± 9.27* 132.80 ± 45.06** 9.82 ± 1.31**
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降甘油三酯唾液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18666603a50592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