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植物多酚10~40重量份和磷脂60~90重量份。本发明用植物多酚和磷脂配制成磷脂多酚抗氧化剂,可乳化、均匀分散于各种油脂中,对油脂产生抗氧化作用,可使食品和饲料等所含的油脂、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不易变质,从而延长保存期限。

1.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植物多酚            10~40重量份磷脂                60~9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多酚的来源包括茶、松、樟、竹和大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多酚的成分包括:花青素、原花青素、酚酸、儿茶素、表儿茶素、白藜芦醇、类黄酮类和木脂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磷脂中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甘油磷脂、神经鞘氨磷脂、酯化甾醇葡糖苷、甾醇葡糖苷、脑苷脂、磷苷酯、神经节苷脂、单半乳糖基二脂肪酸甘油酯和二半乳糖基二脂肪酸甘油酯。 6.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如下重量份称取如下组分:植物多酚            10~40重量份磷脂                60~90重量份;(2)将上述植物多酚和磷脂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磷脂多酚抗氧化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多酚的来源包括茶、松、樟、竹和大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多酚的成分包括:花青素、原花青素、酚酸、儿茶素、表儿茶素、白藜芦醇、类黄酮类和木脂素。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磷脂中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甘油磷脂、神经鞘氨磷脂、酯化甾醇葡糖苷、甾醇葡糖苷、脑苷脂、磷苷酯、神经节苷脂、单半乳糖基二脂肪酸甘油酯和二半乳糖基二脂肪酸甘油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饲料抗氧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动物饲料中添加有合成抗氧化剂,用来防止动物饲料的过早氧化酸败出 现异味,延长保质期。但现有的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不甚理想,动物饲料 的保质期限延长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及其 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植物多酚            10~40重量份

磷脂                60~9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植物多酚的来源包括茶、松、樟、 竹和大豆。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花青素、原花青素、酚酸、儿茶素、 表儿茶素、白藜芦醇、类黄酮类和木脂素。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大豆磷脂中包括磷脂酰胆碱、磷 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甘油 磷脂、神经鞘氨磷脂、酯化甾醇葡糖苷、甾醇葡糖苷、脑苷脂、磷苷酯、神 经节苷脂、单半乳糖基二脂肪酸甘油酯和二半乳糖基二脂肪酸甘油酯。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磷脂多酚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如下重量份称取如下组分:

植物多酚            10~40重量份

磷脂                60~90重量份;

(2)将上述植物多酚和磷脂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磷脂多酚抗氧化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植物多酚的来源包括茶、松、樟、 竹和大豆。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花青素、原花青素、酚酸、儿茶素、 表儿茶素、白藜芦醇、类黄酮类和木脂素。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大豆磷脂中包括磷脂酰胆碱、磷 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甘油 磷脂、神经鞘氨磷脂、酯化甾醇葡糖苷、甾醇葡糖苷、脑苷脂、磷苷酯、神 经节苷脂、单半乳糖基二脂肪酸甘油酯和二半乳糖基二脂肪酸甘油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用植物多酚和磷脂配制成磷脂多酚抗氧化剂,可乳化、均匀分 散于各种油脂中,对油脂产生抗氧化作用,可使食品和饲料等所含的油脂、 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不易变质,从而延长保存期限;

2、本发明中的植物多酚可以和生物体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生成的过量的自 由基反应生成酚氧自由基,从而保护生物体免遭自由基的损伤,即在机体内 茶多酚可与自由基生成较为稳定的酚氧自由基,从而灭活自由基;

3、本发明中的大豆磷脂可促进动物生长,降低幼畜死亡率和畸形率仔猪 常因断奶而出现生长停滞现象,改善动物产品品质,提高动物抗病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不同乳化体系下的抗氧化效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不同抗氧化剂在猪油中抗氧化性能的综合结果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 说明和描述。

实施例1

(1)按如下重量份称取如下组分:

樟多酚                 20重量份

大豆磷脂               80重量份;

(2)将上述樟多酚和大豆磷脂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磷脂多酚抗氧化 剂。

所述樟多酚还可以是括茶多酚、松多酚、竹多酚和大豆多酚,上述各多 酚中包括花青素、原花青素、酚酸、儿茶素、表儿茶素、白藜芦醇、类黄酮 类和木脂素。

上述大豆磷脂中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 酰肌醇、磷脂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甘油磷脂、神经鞘氨磷脂、酯化甾醇葡 糖苷、甾醇葡糖苷、脑苷脂、磷苷酯、神经节苷脂、单半乳糖基二脂肪酸甘 油酯和二半乳糖基二脂肪酸甘油酯。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中所制得的磷脂多酚抗氧化剂进行猪油抗氧化实验,实验中 的待测样品及标号如下:

A——(樟多酚:SP80=1:3)在猪油中含量为:0.50%,猪油中补充水: 1.0%;

B——实施例1的磷脂多酚抗氧化剂在猪油中含量为:0.50%,猪油中补 充水:1.0%;

C——(樟多酚:SP40=1:3)在猪油中含量为:0.50%,猪油中补充水: 1.0%;

D——(樟多酚:SP80:SP40=5:1:2)在猪油中含量:0.50%,猪油中补 充水:1.0%;

E——猪油空白;

F——樟多酚:在猪油中的含量为:0.50%,猪油中补充水:1.0%;

G——BHT:在猪油中的含量为:0.15%;

上述待测样品中的猪油初始抗氧化氧值为0.33mg/kg,实验温度为80℃。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A B C D E F G 时间(h) 89 89 89 89 89 89 89 抗氧化过氧化值mg/kg 2.56 0.84 3.19 1.90 28 5.32 0.87 时间(h) 106 106 106 106 106 106 106 抗氧化过氧化值mg/kg 2.69 0.67 3.49 2.03 33.42 11.38 0.71 时间(h)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抗氧化过氧化值mg/kg 3.99 0.74 13.70 3.05 44.49 20.89 0.86 时间(h) 165 165 165 165 165 165 165 抗氧化过氧化值mg/kg 14.16 0.77 29.93 13.25 48.95 38.59 0.78 时间(h) 193 193 193 193 193 193 193 抗氧化过氧化值mg/kg 34.74 1.16 47.62 未测 未测 未测 1.15 时间(h) 217 217 217 217 217 217 217 抗氧化过氧化值mg/kg 未测 1..33 未测 未测 未测 未测 1.56

其中,樟多酚在不同乳化体系下的抗氧化效果如图1所示(图1中樟多 酚的使用量均为0.5%,乳化剂使用量均为1.5%),不同抗氧化剂在猪油中抗 氧化性能的综合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樟多酚在大豆磷脂的乳化体系 中的抗氧化能力优于SP80和SP80及SP40的混合,实施例1的磷脂多酚抗 氧化剂在猪油中体现了超出其他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

实施例3

用湖南某大型饲料厂生产的一批未加入任何抗氧化剂的猪饲料(下面简 称“饲料”)作实施例的磷脂多酚抗氧化剂的抗氧化实验,待测样品配制如下 表所示:

待测样品编号 饲料量 加入的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加入量 加入水量 A 200g 磷脂多酚抗氧化剂 0.20% 10g B 200g 多酚 0.50% 10g C 200g BHT 0.10% 10g D 200g 空白 0.00% 10g

将上述制备好的待测样品置于同等规格的烧杯里,再放入水浴锅中,保 持水浴锅温度为60.5℃,每间隔10小时搅拌一次。总实验时间为240小时, 水浴锅每5小时补充水一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结果显示:不加抗氧化剂的样品D在120小时后开始出现轻微的“熟 味”,加了多酚(未加乳化剂)0.50%的样品B在192小时后出现“熟味”。添 加磷脂多酚A0.20%和BHT0.10%的样品A和C在240小时后都没有出现异 味。

上述实施例中,植物多酚和磷脂还可以为如下配比,能够得到相同的技 术效果:

植物多酚               10~40重量份

磷脂                   60~90重量份;

植物多酚包括樟多酚、茶多酚、松多酚、竹多酚和大豆多酚,磷脂为大 豆磷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 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 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本文标签: 磷脂抗氧化剂制备方法多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