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薯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S1,地块选择;步骤S2,品种选择;步骤S3,选种;步骤S4,整地施肥;步骤S5,合理定植;步骤S6,科学防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确保红薯生长过程中供养量,避免红薯生长过程中被压迫性,促进了红薯的快速生长,提高了红薯的产量,降低了红薯种植成本。
1.一种红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S1,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pH值6-7的微酸性地块,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前茬地为粮田或大蒜田;步骤S2,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步骤S3,选种:选用上年无病地的红薯作薯种,用井水冲去泥沙,选取红薯块肥大、丰满、皮色有光泽、质地硬、未受冻、不腐烂、芽头肥圆、无病虫害的红薯作种,剔除皮色发黑、受冻、腐烂、红薯肉松软或有其他病虫害的红薯;选好种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催芽;步骤S4,整地施肥:在生红薯种植10-15天后,结合深翻地,亩施大宝绿双绿绿色肥料50公斤、充分腐熟厩肥5000公斤;整平耙细,播种时,起垄施种肥,亩施饼肥10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5公斤、锌肥3公斤、硼砂2公斤;步骤S5,合理定植:播种前,使催好芽的每一个红薯只留一个壮芽,伤口处蘸草木灰后下种;下种时将红薯芽与行向垂直,平放于播种沟内,然后覆土4厘米;幼苗前期,以浇小水为主,保持地面湿润;幼苗后期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浇水,保持地面见干见湿;步骤S6,科学防治:茎部病害的防治方法:田间发现病株时,及时挖除病株及病株周围土壤,带出大田深埋,在穴内施漂白粉125克或浇1%的漂白粉液,然后用无菌土封堆;叶部病害的防治方法:田间发现病叶时,及时摘除放于塑料袋内,带出大田烧毁或深埋,同时及早采用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7-10天1次,连喷2次,喷匀喷细;红薯螟及蚜虫的防治方法:田间发现红薯螟、蚜虫时,及时喷洒杨康3号悬浮剂750倍液或用阿维菌素制剂6000倍液防治,同时晚上开启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地块周围3公里以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催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红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壮芽的标准为:芽长0.5-1.5厘米,粗0.8-1厘米,幼芽洁白鲜亮,芽身肥壮,顶部钝圆,芽基部未发出新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薯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山药等,不同地区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山东人称其 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红薯含有丰富的糖、 蛋白质、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尤多。特别是红薯含 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红薯与米面混吃,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蛋 白质补充。就总体营养而言,红薯可谓是粮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欧美人赞它是″第二面包″, 前苏联科学家说它是未来的″宇航食品″,法国人称它是当之无愧的″高级保健食品″
传统的红薯种植都是一穴单株、等行距种植,这种种植方法植株通透性差,作物的根系 生长、地表水蒸发速度及夜间温度散发均处于不利于红薯生长方面,导致该种植方法产量较 低,粮食品质差等缺点,而且不利于田间管理和收获,同时,也会导致红薯的产量较低。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薯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薯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pH值6-7的微酸性地块,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前茬地为粮田或大蒜田;
步骤S2,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步骤S3,选种:选用上年无病地的红薯作薯种,用井水冲去泥沙,选取红薯块肥大、丰满、皮色有光泽、质地硬、未受冻、不腐烂、芽头肥圆、无病虫害的红薯作种,剔除皮色发黑、受冻、腐烂、红薯肉松软或有其他病虫害的红薯;选好种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催芽;
步骤S4,整地施肥:在生红薯种植10-15天后,结合深翻地,亩施大宝绿双绿绿色肥料50公斤、充分腐熟厩肥5000公斤;整平耙细,播种时,起垄施种肥,亩施饼肥10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5公斤、锌肥3公斤、硼砂2公斤;
步骤S5,合理定植:播种前,使催好芽的每一个红薯只留一个壮芽,伤口处蘸草木灰后下种;下种时将红薯芽与行向垂直,平放于播种沟内,然后覆土4厘米;幼苗前期,以浇小水为主,保持地面湿润;幼苗后期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浇水,保持地面见干见湿;
步骤S6,科学防治:茎部病害的防治方法:田间发现病株时,及时挖除病株及病株周围土壤,带出大田深埋,在穴内施漂白粉125克或浇1%的漂白粉液,然后用无菌土封堆;
叶部病害的防治方法:田间发现病叶时,及时摘除放于塑料袋内,带出大田烧毁或深埋,同时及早采用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7-10天1次,连喷2次,喷匀喷细;
红薯螟及蚜虫的防治方法:田间发现红薯螟、蚜虫时,及时喷洒杨康3号悬浮剂750倍液或用阿维菌素制剂6000倍液防治,同时晚上开启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确保红薯生长过程中供养量,避免红薯生长过程中被压迫性,促进了红薯的快速生长,提高了红薯的产量,降低了红薯种植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S1中地块周围3公里以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
进一步,步骤S3中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催芽;
进一步,步骤S5中壮芽的标准为:芽长0.5-1.5厘米,粗0.8-1厘米,幼芽洁白鲜亮,芽身肥壮,顶部钝圆,芽基部未发出新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红薯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pH值6-7的微酸性地块,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前茬地为粮田或大蒜田。要求地块周围3公里以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红薯田大气环境质量、灌溉水质、土壤均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质量标准;
步骤S2,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步骤S3,选种:选用上年无病地的红薯作薯种,用井水冲去泥沙,选取红薯块肥大、丰满、皮色有光泽、质地硬、未受冻、不腐烂、芽头肥圆、无病虫害的红薯作种。剔除皮色发黑(已受涝)、受冻、腐烂、红薯肉松软或有其他病虫害的红薯。选好种后,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催芽;
步骤S4,整地施肥:在生红薯种植10-15天后,结合深翻地,亩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大宝绿"双绿绿色肥料50公斤、充分腐熟厩肥5000公斤,整平耙细,播种时,起垄施种肥,亩施饼肥(花生饼或豆饼)10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5公斤、锌肥3公斤、硼砂2公斤;
步骤S5,合理定植:播种前,使催好芽的每一个红薯只留一个壮芽,伤口处蘸草木灰后下种(壮芽标准:芽长0.5-1.5厘米,粗0.8-1厘米,幼芽洁白鲜亮,芽身肥壮,顶部钝圆,芽基部未发出新根)。下种时将红薯芽与行向垂直,平放于播种沟内,然后覆土4厘米左右,以保证苗齐苗壮;幼苗前期,以浇小水为主,保持地面湿润。幼苗后期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浇水,保持地面见干见湿,夏季浇水,以早晚为宜,暴雨之后,及时排除地内积水,然后补浇一次井水。整个生红薯生长期,禁止大水漫灌;
步骤S6,科学防治: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害的测报信息,本着治准、治早、治小的目的,发现病株,实行挑治,早期用药,一药多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茎部病害(红薯瘟病、红薯腐烂病等);田间发现病株时,及时挖除病株及病株周围土壤,带出大田深埋,在穴内施漂白粉125克或浇1%的漂白粉液,然后用无菌土封堆,防治效果良好。叶部病害(红薯炭疽病、叶枯病等):田间发现病叶时,及时摘除放于塑料袋内,带出大田烧毁或深埋。同时及早采用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7-10天1次,连喷2次,喷匀喷细。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红薯螟及蚜虫:田间发现红薯螟、蚜虫时,及时喷洒杨康3号悬浮剂(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750倍液或用阿维菌素制剂(1.8%灭虫灵)6000倍液防治,根据红薯生长大小和虫害情况适当改变用量。同时,晚上开启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红薯的栽培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655744a528288.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