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肉仔鸡生长特性的孵化方法,属于农业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第5~6胚龄处理、(2)第11~12胚龄处理、(3)第15~16胚龄处理、(4)育雏完成。本发明以改善雏鸡机体体质、增强其生长特性为目的,对受精种蛋孵化进程的部分阶段进行了特殊的改善处理,通过对孵化第5~6胚龄、第11~12胚龄和第15~16胚龄的共同处理,有效的提升了受精种蛋的孵化率,改善了雏鸡的机体体质,增强了其抗病能力和生长特性,提高了肉鸡后期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1.一种提升肉仔鸡生长特性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第5~6胚龄处理:a.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5~6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A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45~50%,将外源改性剂A注射0.8~1.1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A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氯化胆碱0.04~0.07%、低分子量壳聚糖0.02~0.05%,余量为生理盐水;b.在外源改性剂A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1~23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00~150W,持续处理15~20min;(2)第11~12胚龄处理:a.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11~12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B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50~55%,将外源改性剂B注射1.3~1.5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B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氯化胆碱0.05~0.08%、低分子量壳聚糖0.03~0.06%、金属硫蛋白0.02~0.05%,余量为生理盐水;b.在外源改性剂B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1~23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00~150W,持续处理15~20min;(3)第15~16胚龄处理:a.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15~16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C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50~55%,将外源改性剂C注射1.8~2.1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C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噻唑烷二酮0.03~0.05%、谷氨酰胺0.04~0.06%、林蛙油0.01~0.02%,余量为生理盐水;b.在外源改性剂C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3~25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00~150W,持续处理20~25min;(4)育雏完成:对步骤(3)处理后的受精种蛋继续进行孵化,育至第18~21胚龄时孵化完成,即得雏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肉仔鸡生长特性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步骤(2)、步骤(3)中所述的注射点为同一个注射点,位置相同,位于受精种蛋短轴的外圆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肉仔鸡生长特性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步骤(2)、步骤(3)中所述的注射器针头的直径为0.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肉仔鸡生长特性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操作a中所述的外源改性剂A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氯化胆碱0.06%、低分子量壳聚糖0.04%,余量为生理盐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肉仔鸡生长特性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操作a中所述的外源改性剂B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氯化胆碱0.065%、低分子量壳聚糖0.045%、金属硫蛋白0.035%,余量为生理盐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肉仔鸡生长特性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操作a中所述的外源改性剂C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噻唑烷二酮0.04%、谷氨酰胺0.05%、林蛙油0.015%,余量为生理盐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肉仔鸡生长特性的孵化方法。

背景技术

肉鸡品种是人们培育出的专门提供肉质的品种,其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品质好的特点,为人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肉鸡品种的正常发育,一般通过合理的饲料喂食和科学的日常管理配合进行,而经过长期培育优化,现有的养殖技术日趋成熟,进而仿佛陷入了一种瓶颈期,无法再得到更好的养殖效果。孵化是鸡养殖中的重要一环,是养殖的基础,现有的孵化方法简单单一,主要以提升孵化率为目的,而能针对性的改善雏鸡机体性能的孵化方法则较为少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升肉仔鸡生长特性的孵化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升肉仔鸡生长特性的孵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5~6胚龄处理:

a.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5~6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A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45~50%,将外源改性剂A注射0.8~1.1 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A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氯化胆碱0.04~0.07%、低分子量壳聚糖 0.02~0.05%,余量为生理盐水;

b.在外源改性剂A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1~23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00~150W,持续处理15~20min;

(2)第11~12胚龄处理:

a. 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11~12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B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50~55%,将外源改性剂B注射1.3~1.5 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B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氯化胆碱0.05~0.08%、低分子量壳聚糖 0.03~0.06%、金属硫蛋白 0.02~0.05%,余量为生理盐水;

b.在外源改性剂B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1~23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00~150W,持续处理15~20min;

(3)第15~16胚龄处理:

a. 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15~16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C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50~55%,将外源改性剂C注射1.8~2.1 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C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噻唑烷二酮0.03~0.05%、谷氨酰胺 0.04~0.06%、林蛙油 0.01~0.02%,余量为生理盐水;

b.在外源改性剂C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3~25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00~150W,持续处理20~25min;

(4)育雏完成:

对步骤(3)处理后的受精种蛋继续进行孵化,育至第18~21胚龄时孵化完成,即得雏鸡。

进一步的,步骤(1)、步骤(2)、步骤(3)中所述的注射点为同一个注射点,位置相同,位于受精种蛋短轴的外圆周上。

进一步的,步骤(1)、步骤(2)、步骤(3)中所述的注射器针头的直径为0.50mm。

优选的,步骤(1)操作a中所述的外源改性剂A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氯化胆碱0.06%、低分子量壳聚糖 0.04%,余量为生理盐水。

优选的,步骤(2)操作a中所述的外源改性剂B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氯化胆碱0.065%、低分子量壳聚糖 0.045%、金属硫蛋白 0.035%,余量为生理盐水。

优选的,步骤(3)操作a中所述的外源改性剂C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噻唑烷二酮0.04%、谷氨酰胺 0.05%、林蛙油 0.015%,余量为生理盐水。

受精鸡蛋在孵化过程中,经过不同的孵化时间对应发育成相应胚龄的胚蛋,不同胚龄的胚蛋内部组织结构不同,犹如人体胎儿发育一样,不同时期受精卵所进行的分裂分化进程不同,通常鸡蛋自然孵化时间为18~21天,也即18~21胚龄孵化完成。针对不同胚龄期进行处理可育成体质差异的雏鸡,本发明正是依据此原理对胚蛋孵化过程进行改进,以育出原始生长特性优异的肉仔鸡。

本发明在受精种蛋孵化第5~6天时,向其内部注射了外源改性剂A,其中在外源改性剂A中添加了氯化胆碱和低分子量壳聚糖(分子量在10000以下)成分,在此期间种蛋胚蛋腔上囊出现上皮细胞团的原基,继之原基发育出粘膜腔,此阶段是腔上囊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此时额外添加的氯化胆碱和低分子量壳聚糖成分能刺激上皮细胞的分化,低分子量壳聚糖中游离的氨基又能提升细胞的活性,而上皮细胞能大量的分化产生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又能分化产生免疫球蛋白,从而为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供了前提,为后续机体体质的增强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孵化第11~12天时,腔上囊的粘膜上皮出现上皮芽的芽状突起,上皮芽不断分化、长大,逐渐深入粘膜上皮下的固有膜中,同时,淋巴细胞在芽体中和芽体周围的组织中出现,最后形成滤泡。滤泡形成的同时,粘膜上皮也随之分化成连滤泡上皮和滤泡间上皮,此阶段是腔上囊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腔上囊粘膜层固有膜中有大量淋巴上皮滤泡和与此相关的粘膜上皮的分化,淋巴上皮滤泡的顶部朝向粘膜腔,在固有膜中紧密排成层;滤泡由皮质和髓质组成,中央为髓质,皮质套在髓质外。髓质来源于粘膜上皮,多凸起的网状上皮细胞构成网状支架,网眼中充斥着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少量浆细胞、粒细胞,此时向其内部注射了外源改性剂B,其中在外源改性剂B中添加的氯化胆碱、低分子量壳聚糖和金属硫蛋白成分能刺激网眼中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分化,提升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雏鸡的体质,同时又能增强肌肉、骨骼等的发育,其中金属硫蛋白的添加可清除细胞中的自由基,增强细胞活性,有助于提升孵化率,同时又降低了雏鸡后期生长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在孵化第15~16天时,已进入孵化过程的后期,此时向其内部注射了外源改性剂C,其中在外源改性剂C中添加了噻唑烷二酮、谷氨酰胺和林蛙油成分,可有效的促进雏鸡外羽、趾鳞的形成,并能增强胚胎鸡内脏器官的发育,提升了机体的抵抗力;在每次外源改性剂注射处理后,均进行了一次超声波处理,此时有利于外源物质在胚胎主体内分散的均匀性,有利于其利用,同时还降低了部分浓度过高导致组织损伤甚至坏死的情况发生,并能提高胚胎内部分酶的活性,是本发明方法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操作,在各步骤的共同配合下最终有效的改善了雏鸡的生长特性。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以改善雏鸡机体体质、增强其生长特性为目的,对受精种蛋孵化进程的部分阶段进行了特殊的改善处理,通过对孵化第5~6胚龄、第11~12胚龄和第15~16胚龄的共同处理,有效的提升了受精种蛋的孵化率,改善了雏鸡的机体体质,增强了其抗病能力和生长特性,提高了肉鸡后期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提升肉仔鸡生长特性的孵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5~6胚龄处理:

a.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5~6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A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45%,将外源改性剂A注射0.8 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A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氯化胆碱0.04%、低分子量壳聚糖 0.02%,余量为生理盐水;

b.在外源改性剂A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1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00W,持续处理15min;

(2)第11~12胚龄处理:

a. 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11~12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B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50%,将外源改性剂B注射1.3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B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氯化胆碱0.05%、低分子量壳聚糖 0.03%、金属硫蛋白 0.02%,余量为生理盐水;

b.在外源改性剂B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1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00W,持续处理15min;

(3)第15~16胚龄处理:

a. 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15~16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C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50%,将外源改性剂C注射1.8 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C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噻唑烷二酮0.03%、谷氨酰胺 0.04%、林蛙油 0.01%,余量为生理盐水;

b.在外源改性剂C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3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00W,持续处理20min;

(4)育雏完成:

对步骤(3)处理后的受精种蛋继续进行孵化,育至第18~21胚龄时孵化完成,即得雏鸡。

进一步的,步骤(1)、步骤(2)、步骤(3)中所述的注射点为同一个注射点,位置相同,位于受精种蛋短轴的外圆周上。

进一步的,步骤(1)、步骤(2)、步骤(3)中所述的注射器针头的直径为0.50mm。

实施例2

一种提升肉仔鸡生长特性的孵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5~6胚龄处理:

a.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5~6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A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48%,将外源改性剂A注射1.0 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A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氯化胆碱0.06%、低分子量壳聚糖 0.04%,余量为生理盐水;

b.在外源改性剂A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2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20W,持续处理18min;

(2)第11~12胚龄处理:

a. 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11~12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B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53%,将外源改性剂B注射1.4 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B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氯化胆碱0.065%、低分子量壳聚糖 0.045%、金属硫蛋白 0.035%,余量为生理盐水;

b.在外源改性剂B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2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20W,持续处理18min;

(3)第15~16胚龄处理:

a. 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15~16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C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53%,将外源改性剂C注射2.0 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C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噻唑烷二酮0.04%、谷氨酰胺 0.05%、林蛙油 0.015%,余量为生理盐水;

b.在外源改性剂C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4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20W,持续处理23min;

(4)育雏完成:

对步骤(3)处理后的受精种蛋继续进行孵化,育至第18~21胚龄时孵化完成,即得雏鸡。

进一步的,步骤(1)、步骤(2)、步骤(3)中所述的注射点为同一个注射点,位置相同,位于受精种蛋短轴的外圆周上。

进一步的,步骤(1)、步骤(2)、步骤(3)中所述的注射器针头的直径为0.50mm。

实施例3

一种提升肉仔鸡生长特性的孵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5~6胚龄处理:

a.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5~6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A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50%,将外源改性剂A注射1.1 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A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氯化胆碱0.07%、低分子量壳聚糖 0.05%,余量为生理盐水;

b.在外源改性剂A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3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50W,持续处理20min;

(2)第11~12胚龄处理:

a. 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11~12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B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55%,将外源改性剂B注射1.5 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B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氯化胆碱0.08%、低分子量壳聚糖 0.06%、金属硫蛋白 0.05%,余量为生理盐水;

b.在外源改性剂B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3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50W,持续处理20min;

(3)第15~16胚龄处理:

a. 当受精种蛋孵化至第15~16胚龄时,对受精种蛋进行一次外源改性剂C注射处理,具体是先用75%酒精浸润后的脱脂棉球在蛋壳注射点附近擦拭消毒,然后将注射器针头透过蛋壳深入其内部,控制深入的深度为受精种蛋短轴总长的55%,将外源改性剂C注射2.1 ml后取出注射器针头,然后用石蜡对蛋壳注射点进行封口处理;所述的外源改性剂C中各物质重量百分比为:噻唑烷二酮0.05%、谷氨酰胺0.06%、林蛙油 0.02%,余量为生理盐水;

b.在外源改性剂C注射处理后,紧接着对孵化中的受精种蛋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的施加频率为25kHz,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150W,持续处理25min;

(4)育雏完成:

对步骤(3)处理后的受精种蛋继续进行孵化,育至第18~21胚龄时孵化完成,即得雏鸡。

进一步的,步骤(1)、步骤(2)、步骤(3)中所述的注射点为同一个注射点,位置相同,位于受精种蛋短轴的外圆周上。

进一步的,步骤(1)、步骤(2)、步骤(3)中所述的注射器针头的直径为0.50mm。

对比实施例1

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了步骤(1)第5~6胚龄处理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2

本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了步骤(2)第11~12胚龄处理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3

本对比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了步骤(3)第15~16胚龄处理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4

本对比实施例4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了步骤(1)、步骤(2)、步骤(3)中的超声波处理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照组

现有的鸡蛋孵化处理方法。

为了对比本发明效果,设计了一种孵化喂食实验,具体是选择同一批次相同日龄的“黄羽肉鸡”母鸡所育受精鸡蛋作为孵化培养对象,将所述的受精鸡蛋随机均分为六组,然后用上述的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3、对比实施例4、对照组的方法进行孵化管理,然后从各组育出的雏鸡中选出体型相仿、体重相近、精神状态好、无病害的雏鸡各100只,然后将其共同放入鸡舍中进行养殖管理,具体的养殖方法相同且适宜,其中喂食的饲料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玉米61.5%、猪油0.55%、豆粕13.5%、棉籽粕2.6%、菜饼3.2%、花生粕3%、喷浆麸皮4.5%、石粉9.3%、磷酸氢钙0.5%、赖氨酸0.04%、蛋氨酸0.06%、液体植酸酶0.02%、液体木聚糖酶0.03%、预混料1.2%;将其育成40日龄的成熟肉鸡。下表1为养殖阶段的生长数据和40日龄的成熟肉鸡的机体性能的数据对比统计:

表1

注:上表1中所述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是喂食结束后的40日龄成熟肉鸡的屠宰性能。

由上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孵化出的肉仔鸡生长特性得到有效的改善,在后期的生长中表现出了优秀的增重特性,对于饲料的利用率也得到提升,屠宰性能较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广价值较高。

本文标签: 仔鸡生长特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