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鳝苗种的半人工繁殖方法,本发明中采用网箱对亲鳝进行培育养殖,合理设置繁殖池的水深与网箱固定深度,模拟黄鳝自然条件下的产卵环境,在网箱里放置水花生,以便黄鳝吐巢、交配和产卵,且水花生含有黄酮类物质,可达到对黄鳝病虫害的预防作用;利用中草药物对亲鳝进行催熟催产,采用循环微流水对受精卵进行孵化,保证水体中含氧量,同时给予孵化期受精卵充分的光照处理,促进繁殖池内受精卵的孵化率,且孵化后的鳝苗成活率高,活动能力强,可批量的获得高质量的黄鳝幼苗。
1.一种黄鳝苗种的半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人工繁殖池的构建:在池塘池底铺一层20-25cm的淤泥层,池水深保持在30-40cm,池壁高出水面20cm以上,投放生石灰消毒,调节水质pH在6.5-7.2;(2)网箱的设置:用100目的纱网制作网箱,其规格为1-1.5m,顶部空置,网箱固定在繁殖池内,网箱底部贴近池底淤泥;将水花生移植到网箱内,其覆盖面积应占网箱面积的45-60%;(3)亲鳝的选择:在5月中旬于网箱内放养亲鳝,选择雌性亲鳝个体的体重为70-110g/尾,雄性亲鳝个体的体重为110-150g/尾,要求亲鳝无伤无病、无畸形,活动能力强;亲鳝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浸洗4-5min进行消毒,亲鳝放养密度为雌鳝6-7条/m,雄鳝2-3条/m;(4)亲鳝训食培育:亲鳝下箱后进行训食处理,将活蚌肉、新鲜蚯蚓、鲜鱼等磨成浆,拌上“鳝鱼诱食促长剂”开始训食,投饲量按照亲鳝总体重的3-6%,投喂5-6天后开始加入鳝鱼专用配合饲料,加入的量按循序渐进的方法,每天逐渐增加,持续训食2周可以将配合饲料与鲜活饲料的比例控制在1:(1-1.5)的标准,待吃食正常后,适量投喂由益母草、淫羊藿、当归、菟丝子混合制备的中草药制剂催熟催产;(5)黄鳝的产卵和孵化:亲鳝在产卵之前,于网箱中的水花生间吐泡沫筑巢,筑巢后2-4天,鳝鱼开始进行产卵、受精,在鳝鱼繁殖过程中,用多功能增氧泵形成循环微流水进行孵化,保证每天光照时间满足12h,每天早晚自然光照不足时,添加外加光照,孵化光照强度为1000-1500lx,控制水温在28-30℃;(6)苗种培育:亲鳝筑巢后4-6d出苗,投喂小型浮游动物,孵出后的仔鱼经5-7d卵黄囊基本消失,将鳝苗与亲鳝分离,转至幼苗池中培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鳝苗种的半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鳝鱼专用配合饲料主要成分包括膨化豆粕、米糠、白鱼粉、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其蛋白质含量为38%-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鳝苗种的半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鳝鱼繁殖期要注意保持水中溶氧量不低于4mg/L,加注新水或换水时水温差控制在2℃以内,及时清理网箱中的残饵和污染物,水温高于30℃时可提高水花生的覆盖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黄鳝苗种的半人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黄鳝是国内外市场消费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供大于求,但是苗种成为制约黄鳝产业的瓶颈问题。目前,野生苗种无法满足黄鳝养殖的需求,必须解决人工苗种问题。
黄鳝半人工繁殖是指人工收集黄鳝自然产出的卵或刚孵出的鳝苗进行人工孵出的鳝苗培育而获得黄鳝苗种的方法。目前黄鳝的半人工繁殖经常采用的是人工选择亲鳝,适时放入繁殖池,采用配合饲料和活饵结合投喂,自然产卵受精孵化后,收集鳝苗进行育苗,以实现鳝苗的大规模繁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鳝苗种的半人工繁殖方法,可批量的获得高质量的黄鳝幼苗,且幼苗成活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黄鳝苗种的半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人工繁殖池的构建:
在池塘池底铺一层20-25cm的淤泥层,池水深保持在30-40cm,池壁高出水面20cm以上,投放生石灰消毒,调节水质pH在6.5-7.2;
(2)网箱的设置:
用纱网制作网箱,其规格为1-1.5m3,顶部空置,网箱固定在繁殖池内,网箱底部贴近池底淤泥;将水花生移植到网箱内,其覆盖面积应占网箱面积的45-60%;
(3)亲鳝的选择:
在5月中旬于网箱内放养亲鳝,选择雌性亲鳝个体的体重为 70-110g/尾,雄性亲鳝个体的体重为110-150g/尾,要求亲鳝无伤无病、无畸形,活动能力强;
亲鳝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浸洗4-5 min进行消毒,亲鳝放养密度为雌鳝6-7条/m2,雄鳝2-3条/m2;
(4)亲鳝训食培育:
亲鳝下箱后进行训食处理,将活蚌肉、新鲜蚯蚓、鲜鱼等磨成浆,拌上“鳝鱼诱食促长剂”开始训食,投饲量按照亲鳝总体重的3-6%,投喂5-6天后开始加入鳝鱼专用配合饲料,加入的量按循序渐进的方法,每天逐渐增加,持续训食2周可以将配合饲料与鲜活饲料的比例控制在 1:(1-1.5)的标准,待吃食正常后,适量投喂由益母草、淫羊藿、当归、菟丝子混合制备的中草药制剂催熟催产;
(5)黄鳝的产卵和孵化 :
亲鳝在产卵之前,于网箱中的水花生间吐泡沫筑巢,筑巢后2-4天,鳝鱼开始进行产卵、受精,在鳝鱼繁殖过程中,用多功能增氧泵形成循环微流水进行孵化,保证每天光照时间满足12h,每天早晚自然光照不足时,添加外加光照,孵化光照强度为1000-1500lx,控制水温在28-30℃;
(6)苗种培育:
亲鳝筑巢后4-6d出苗,投喂小型浮游动物,孵出后的仔鱼经5-7d卵黄囊基本消失,将鳝苗与亲鳝分离,转至幼苗池中培育。
其中,所述步骤(4)鳝鱼专用配合饲料主要成分包括膨化豆粕、米糠、白鱼粉、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其蛋白质含量为 38%-40%。
其中,所述在鳝鱼繁殖期要注意保持水中溶氧量不低于 4mg/L,加注新水或换水时水温差控制在2℃以内,及时清理网箱中的残饵和污染物,水温高于 30℃时可提高水花生的覆盖面积。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中采用网箱对亲鳝进行培育养殖,合理设置繁殖池的水深与网箱固定深度,模拟黄鳝自然条件下的产卵环境,在网箱里放置水花生,以便黄鳝吐巢、交配和产卵,且水花生含有黄酮类物质,可达到对黄鳝病虫害的预防作用;利用中草药物对亲鳝进行催熟催产,采用循环微流水对受精卵进行孵化,保证水体中含氧量,同时给予孵化期受精卵充分的光照处理,促进繁殖池内受精卵的孵化率,且孵化后的鳝苗成活率高,活动能力强,可批量的获得高质量的黄鳝幼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黄鳝苗种的半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人工繁殖池的构建:
在池塘池底铺一层20cm的淤泥层,池水深保持在30cm,池壁高出水面20cm以上,投放生石灰消毒,调节水质pH在6.5-7.2;
(2)网箱的设置:
用 100目的纱网制作网箱,其规格为1.5m3,顶部空置,网箱固定在繁殖池内,网箱底部贴近池底淤泥;将水花生移植到网箱内,其覆盖面积应占网箱面积的50%;
(3)亲鳝的选择:
在5月中旬于网箱内放养亲鳝,选择雌性亲鳝个体的体重为 90g/尾,雄性亲鳝个体的体重为120g/尾,要求亲鳝无伤无病、无畸形,活动能力强;
亲鳝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洗5min进行消毒,亲鳝放养密度为雌鳝6条/m2,雄鳝3条/m2;
(4)亲鳝训食培育:
亲鳝下箱后进行训食处理,将活蚌肉、新鲜蚯蚓、鲜鱼等磨成浆,拌上“鳝鱼诱食促长剂”开始训食,投饲量按照亲鳝总体重的5%,投喂6天后开始加入鳝鱼专用配合饲料,加入的量按循序渐进的方法,每天逐渐增加,持续训食2周可以将配合饲料与鲜活饲料的比例控制在 1: 1.5的标准,待吃食正常后,投喂饲料质量10%的中草药制剂催熟催产;
所述中草药制剂由益母草、淫羊藿、当归、菟丝子按照配伍混合,打磨成粉;
所述鳝鱼专用配合饲料主要成分包括膨化豆粕、米糠、白鱼粉、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其蛋白质含量为 38%-40%。
(5)黄鳝的产卵和孵化 :
亲鳝在产卵之前,于网箱中的水花生间吐泡沫筑巢,筑巢后2-4天,鳝鱼开始进行产卵、受精,在鳝鱼繁殖过程中,用多功能增氧泵形成循环微流水进行孵化,保证每天光照时间满足12h,每天早晚自然光照不足时,添加外加光照,孵化光照强度为1500lx,控制水温在28-30℃;
(6)苗种培育:
亲鳝筑巢后4-6d出苗,投喂小型浮游动物,孵出后的仔鱼经5-7d卵黄囊基本消失,将鳝苗与亲鳝分离,转至幼苗池中培育。
其中,在鳝鱼繁殖期要注意保持水中溶氧量不低于 4mg/L,加注新水或换水时水温差控制在2℃以内,及时清理网箱中的残饵和污染物,水温高于 30℃时可提高水花生的覆盖面积。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黄鳝苗种的半人工繁殖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2139699a535007.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