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成份:大豆30~50份、淡竹叶超微粉5~15份、麦冬超微粉5~15份、沙参超微粉5~15份、盐卤水2.25~3.75份、水适量。同时还公开了该豆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豆腐气味芳香、口感嫩滑、味道浓郁,具有清余热复胃津之功效,有益健康。
1.一种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成份:大豆30~50份、淡竹叶超微粉5~15份、麦冬超微粉5~15份、沙参超微粉5~15份、盐卤水2.25~3.75份、水适量;所述的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淡竹叶超微粉的制备选料:取新鲜淡竹叶,去杂质,洗净,晾干;干燥:将淡竹叶干燥;粉碎:干燥后的淡竹叶,先预粉碎至60~12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为10000~18000r/min,得到淡竹叶超微粉;(2)麦冬超微粉的制备选料:取新鲜麦冬,去杂质,洗净,晾干;干燥:将麦冬干燥;粉碎:干燥后的麦冬,先预粉碎至60~12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为10000~18000r/min,得到麦冬超微粉;(3)沙参超微粉的制备选料:取原料沙参,去杂质,洗净,晾干;干燥:将沙参干燥;粉碎:干燥后的沙参,先预粉碎至60~12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为10000~18000r/min,得到沙参超微粉;(4)调配:将淡竹叶超微粉、麦冬超微粉、沙参超微粉按比例调配,调配后的混料经搅拌达到精密混合,得到混料,备用;(5)浸泡:将大豆浸泡,浸泡时间为5~6小时,水温10~25℃;(6)磨制:将浸泡的大豆磨碎,磨浆液细度为100~150目利于蛋白质浸出充分溶解在水中,磨制时采用砂轮磨,加水量为大豆重量的3~8倍;(7)混合:磨出的豆浆迅速与步骤(4)混料充分搅拌均匀;(8)滤浆:采用离心机将不溶性的粗纤维分离,把磨好的糊浆倒入后,加水适量搅拌均匀,开机离心再加水适量,再离心,反复3~4次,直至用手捏豆渣感到不黏,水温控制在50℃;(9)煮浆:煮浆采用可控型电热锅,煮浆温度达到90~95℃,并沸腾3~5分钟,升高温度不超过15分钟,沸腾后降低温度,防止溢锅或糊锅,煮浆后,用100~120目的铜纱滤网过滤;再进入点浆工序;(10)点浆:每300~500份豆浆用2.25~3.75份的盐卤水,点浆时温度控制在75~85℃,搅拌时方向一致,上下搅拌熟浆,使浆从缸底向上翻滚,再将凝固剂慢慢加入,边加边搅,当缸内出现50%芝麻粒大小的碎脑时,搅动逐渐放慢,出现80%碎脑时,停止搅拌使其凝固,此时温度在80℃,静置30~35分钟,加压成形;(11)包装:用聚乙烯薄盒定量50克、100克、250克包装,严密封口,杀菌60~80℃/15min,装箱成件,置于阴凉干燥处保藏,既得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成份:大豆30份、淡竹叶超微粉5份、麦冬超微粉5份、沙参超微粉5份、盐卤水2.25份、水适量;所述的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淡竹叶超微粉的制备选料:取新鲜淡竹叶,去杂质,洗净,晾干;干燥:将淡竹叶干燥,在30℃干燥0.5~1.5h,直至含水量低于15%;粉碎:干燥后的淡竹叶,先预粉碎至6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为10000r/min,得到淡竹叶超微粉;(2)麦冬超微粉制备选料:取新鲜麦冬,去杂质,洗净,晾干;干燥:将麦冬干燥,先在40℃干燥0.5~1.5h,然后温度降至30℃干燥,直至含水量低于15%;粉碎:干燥后的麦冬,先预粉碎至6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为10000r/min,得到麦冬超微粉;(3)沙参超微粉的制备选料:取原料沙参,去杂质,洗净,晾干;干燥:将沙参干燥,先在40℃干燥0.5~1.5h,然后温度降至30℃干燥,直至含水量低于15%;粉碎:干燥后的沙参,先预粉碎至6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为10000r/min,得到沙参超微粉;(4)调配:将淡竹叶超微粉5份、麦冬超微粉5份、沙参超微粉5份按比例调配,调配后的混料经搅拌达到精密混合,得到混料,备用;(5)浸泡:将大豆浸泡,浸泡时间为5小时,水温10℃;(6)磨制:将浸泡的大豆磨碎,磨浆液细度为100目利于蛋白质浸出充分溶解在水中,磨制时采用砂轮磨,加水量为大豆重量的3倍;(7)混合:磨出的豆浆迅速与步骤(4)混料充分搅拌均匀;(8)滤浆:采用离心机将不溶性的粗纤维分离,把磨好的糊浆倒入后,加水适量搅拌均匀,开机离心再加水适量,再离心,反复3~4次,直至用手捏豆渣感到不黏,水温控制在50℃;(9)煮浆:煮浆采用可控型电热锅,煮浆温度达到90℃,并沸腾3分钟,升高温度不超过15分钟,沸腾后降低温度,防止溢锅或糊锅,煮浆后,用100目的铜纱滤网过滤;再进入点浆工序;(10)点浆:每300份豆浆用2.25份的盐卤水,点浆时温度控制在75℃,搅拌时方向一致,上下搅拌熟浆,使浆从缸底向上翻滚,再将凝固剂慢慢加入,边加边搅,当缸内出现50%芝麻粒大小的碎脑时,搅动逐渐放慢,出现80%碎脑时,停止搅拌使其凝固,此时温度在80℃,静置30分钟,加压成形;(11)包装:用聚乙烯薄盒定量50克、100克、250克包装,严密封口,杀菌60~80℃/15min,装箱成件,置于阴凉干燥处保藏,既得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成份:大豆40份、淡竹叶超微粉10份、麦冬超微粉10份、沙参超微粉10份、盐卤水3份、水适量;所述的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淡竹叶超微粉的制备选料:取新鲜淡竹叶,去杂质,洗净,晾干;干燥:将淡竹叶干燥,在40℃干燥0.5~1.5h,直至含水量低于15%;粉碎:干燥后的淡竹叶,先在粉碎机中预粉碎至6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为14000r/min,得到淡竹叶超微粉;(2)麦冬超微粉制备选料:取新鲜麦冬,去杂质,洗净,晾干;干燥:将麦冬低温干燥,先在45℃干燥0.5~1.5h,然后温度降至35℃干燥,直至含水量低于15%;粉碎:干燥后的麦冬,先在粉碎机中预粉碎至50~8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为14000r/min,得到麦冬超微粉;(3)沙参超微粉的制备选料:取新鲜沙参,去杂质,洗净,晾干;干燥:将沙参低温干燥,先在45℃干燥0.5~1.5h,然后温度降至35℃干燥,直至含水量低于15%;粉碎:干燥后的沙参,先在粉碎机中预粉碎至50~8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为14000r/min,得到沙参超微粉;(4)调配:将淡竹叶超微粉10份、麦冬超微粉10份、沙参超微粉10份按比例调配,调配后的混料经搅拌达到精密混合,得到混料,备用;(5)浸泡:将大豆浸泡,浸泡时间为6小时,水温18℃;(6)磨制:将浸泡的大豆磨碎,磨浆液细度为130目利于蛋白质浸出充分溶解在水中,磨制时采用砂轮磨,加水量为大豆重量的3~8倍;(7)混合:磨出的豆浆迅速与步骤(4)混料充分搅拌均匀;(8)滤浆:采用离心机将不溶性的粗纤维分离,把磨好的糊浆倒入后,加水适量搅拌均匀,开机离心再加水适量,再离心,反复4次,直至用手捏豆渣感到不黏,水温控制在50℃;(9)煮浆:煮浆采用可控型电热锅,煮浆温度达到90℃,并沸腾5分钟,升高温度不超过15分钟,沸腾后降低温度,防止溢锅或糊锅,煮浆后,用110目的铜纱滤网过滤;再进入点浆工序;(10)点浆:每400份豆浆用3份的盐卤水,点浆时温度控制在80℃,搅拌时方向一致,上下搅拌熟浆,使浆从缸底向上翻滚,再将凝固剂慢慢加入,边加边搅,当缸内出现50%芝麻粒大小的碎脑时,搅动逐渐放慢,出现80%碎脑时,停止搅拌使其凝固,此时温度在80℃,静置35分钟,加压成形;(11)包装:用聚乙烯薄盒定量50克、100克、250克包装,严密封口,杀菌60~80℃/15min,装箱成件,置于阴凉干燥处保藏,既得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成份:大豆50份、淡竹叶超微粉15份、麦冬超微粉15份、沙参超微粉15份、盐卤水3.75份、水适量;所述的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淡竹叶超微粉的制备选料:取新鲜淡竹叶,去杂质,洗净,晾干;干燥:将淡竹叶干燥,在50℃干燥0.5~1.5h,直至含水量低于15%;粉碎:干燥后的淡竹叶,先在粉碎机中预粉碎至8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为18000r/min,得到淡竹叶超微粉;(2)麦冬超微粉制备选料:取新鲜麦冬,去杂质,洗净,晾干;干燥:将麦冬低温干燥,先在50℃干燥0.5~1.5h,然后温度降至40℃干燥,直至含水量低于15%;粉碎:干燥后的麦冬,先在粉碎机中预粉碎至50~8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为18000r/min,得到麦冬超微粉;(3)沙参超微粉的制备选料:取新鲜沙参,去杂质,洗净,晾干;干燥:将沙参低温干燥,先在50℃干燥0.5~1.5h,然后温度降至40℃干燥,直至含水量低于15%;粉碎:干燥后的沙参,先在粉碎机中预粉碎至8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为18000r/min,得到沙参超微粉;(4)调配:将淡竹叶超微粉15份、麦冬超微粉15份、沙参超微粉15份按比例调配,调配后的混料经搅拌达到精密混合,得到混料,备用;(5)浸泡:将大豆浸泡,浸泡时间为6小时,水温25℃;(6)磨制:将浸泡的大豆磨碎,磨浆液细度为150目利于蛋白质浸出充分溶解在水中,磨制时采用砂轮磨,加水量为大豆重量的8倍;(7)混合:磨出的豆浆迅速与步骤(4)混料充分搅拌均匀;(8)滤浆:采用离心机将不溶性的粗纤维分离,把磨好的糊浆倒入后,加水适量搅拌均匀,开机离心再加水适量,再离心,反复4次,直至用手捏豆渣感到不黏,水温控制在50℃;(9)煮浆:煮浆采用可控型电热锅,煮浆温度达到95℃,并沸腾5分钟,升高温度不超过15分钟,沸腾后降低温度,防止溢锅或糊锅,煮浆后,用120目的铜纱滤网过滤;再进入点浆工序;(10)点浆:每500份豆浆用3.75份的盐卤水,点浆时温度控制在85℃,搅拌时方向一致,上下搅拌熟浆,使浆从缸底向上翻滚,再将凝固剂慢慢加入,边加边搅,当缸内出现50%芝麻粒大小的碎脑时,搅动逐渐放慢,出现80%碎脑时,停止搅拌使其凝固,此时温度在80℃,静置35分钟,加压成形;(11)包装:用聚乙烯薄盒定量50克、100克、250克包装,严密封口,杀菌60~80℃/15min,装箱成件,置于阴凉干燥处保藏,既得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及制备方法,属于食品保健领域 。
背景技术
中暑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 ,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 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 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人群 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精神过度 紧张、人员过于密集、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 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 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维持体温在37℃左右,当人在运动时,机体 代谢加速,产热增加,人体借助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汗腺分 泌增加以及呼吸加快等,将体内产生的热量送达体表,通过辐射、传 导、对流及蒸发等方式散热,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当气温超过 皮肤温度,或环境中有热辐射源,或空气中湿度过高通风又不良时, 机体内的热难于通过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等方式散发,甚至还会 从外寻环境中吸收热,造成体内热量贮积从而引起中暑。通常认为, 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 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 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 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 症,亦无他患”。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讲究养生之道。 很多适合养生的食品也随之被推广,常见的有养生杂粮粉,杂粮粥, 药膳等。食疗无疑已成为大家迫切寻觅的良方,注重清余热复胃津食 疗是预防和调节的中暑的方法之一,食疗都有 一个很好的辅助调理作用,如何制作适应现代人们青睐的豆腐是我们 研究开发方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在于一种清余热复 胃津的豆腐及制备方法,这种豆腐气味芳香、口感嫩滑、味道浓郁, 具有清余热复胃津之功效,有益健康。
本发明的一种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成份 :大豆30~50份、淡竹叶超微粉5~15份、麦冬超微粉5~15份、沙参超微 粉5~15份、盐卤水2.25~3.75份、水适量。
所述的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淡竹叶超微粉的制备
选料:取新鲜淡竹叶,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淡竹叶干燥;
粉碎:干燥后的淡竹叶,先预粉碎至60~12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 机转速为10000~18000r/min,得到淡竹叶超微粉;
(2)麦冬超微粉的制备
选料:取新鲜麦冬,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麦冬干燥;
粉碎:干燥后的麦冬,先预粉碎至60~12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 转速为10000~18000r/min,得到麦冬超微粉;
(3)沙参超微粉的制备
选料:取原料沙参,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沙参干燥;
粉碎:干燥后的沙参,先预粉碎至60~12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 转速为10000~18000r/min,得到沙参超微粉;
(4)调配:将淡竹叶超微粉、麦冬超微粉、沙参超微粉按比例调配,调 配后的混料经搅拌达到精密混合,得到混料,备用;
(5)浸泡:将大豆浸泡,浸泡时间为5~6小时,水温10~25℃;
(6)磨制:将浸泡的大豆磨碎,磨浆液细度为100~150目利于蛋白质浸 出充分溶解在水中,磨制时采用砂轮磨,加水量为大豆重量的3~8倍;
(7)混合:磨出的豆浆迅速与步骤(4)混料充分搅拌均匀;
(8)滤浆:采用离心机将不溶性的粗纤维分离,把磨好的糊浆倒入后, 加水适量搅拌均匀,开机离心再加水适量,再离心,反复3~4次,直至 用手捏豆渣感到不黏,水温控制在50℃;
(9)煮浆:煮浆采用可控型电热锅,煮浆温度达到90~95℃,并沸腾3~ 5分钟,升高温度不超过15分钟,沸腾后降低温度,防止溢锅或糊锅, 煮浆后,用100~120目的铜纱滤网过滤;再进入点浆工序;
(10)点浆:每300~500份豆浆用2.25~3.75份的盐卤水,点浆时温度控 制在75~85℃,搅拌时方向一致,上下搅拌熟浆,使浆从缸底向上翻滚 ,再将凝固剂慢慢加入,边加边搅,当缸内出现50%芝麻粒大小的碎 脑时,搅动逐渐放慢,出现80%碎脑时,停止搅拌使其凝固,此时温 度在80℃,静置30~35分钟,加压成形;
(11)包装:用聚乙烯薄盒定量50克、100克、250克包装,严密封口, 杀菌60~80℃/15min,装箱成件,置于阴凉干燥处保藏,既得清余热复 胃津的豆腐。
所述的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成份:大豆 30份、淡竹叶超微粉5份、麦冬超微粉5份、沙参超微粉5份、盐卤
水2.25份、水适量。
所述的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淡竹叶超微粉的制备
选料:取新鲜淡竹叶,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淡竹叶干燥,在30℃干燥0.5~1.5h,直至含水量低于15%;
粉碎:干燥后的淡竹叶,先预粉碎至6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 速为10000r/min,得到淡竹叶超微粉;
(2)麦冬超微粉制备
选料:取新鲜麦冬,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麦冬干燥,先在40℃干燥0.5~1.5h,然后温度降至30℃干燥 ,直至含水量低于15%;
粉碎:干燥后的麦冬,先预粉碎至6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 为10000r/min,得到麦冬超微粉;
(3)沙参超微粉的制备
选料:取原料沙参,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沙参干燥,先在40℃干燥0.5~1.5h,然后温度降至30℃干燥 ,直至含水量低于15%;
粉碎:干燥后的沙参,先预粉碎至6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 为10000r/min,得到沙参超微粉;
(4)调配:将淡竹叶超微粉5份、麦冬超微粉5份、沙参超微粉5份按比 例调配,调配后的混料经搅拌达到精密混合,得到混料,备用;
(5)浸泡:将大豆浸泡,浸泡时间为5小时,水温10℃;
(6)磨制:将浸泡的大豆磨碎,磨浆液细度为100目利于蛋白质浸出充 分溶 解在水中,磨制时采用砂轮磨,加水量为大豆重量的3倍;
(7)混合:磨出的豆浆迅速与步骤(4)混料充分搅拌均匀;
(8)滤浆:采用离心机将不溶性的粗纤维分离,把磨好的糊浆倒入后, 加水适量搅拌均匀,开机离心再加水适量,再离心,反复3~4次,直至 用手捏豆渣感到不黏,水温控制在50℃;
(9)煮浆:煮浆采用可控型电热锅,煮浆温度达到90℃,并沸腾3分钟 ,升高温度不超过15分钟,沸腾后降低温度,防止溢锅或糊锅,煮浆 后,用100目的铜纱滤网过滤;再进入点浆工序;
(10)点浆:每300份豆浆用2.25份的盐卤水,点浆时温度控制在75℃, 搅拌时方向一致,上下搅拌熟浆,使浆从缸底向上翻滚,再将凝固剂 慢慢加入,边加边搅,当缸内出现50%芝麻粒大小的碎脑时,搅动逐 渐放慢,出现80%碎脑时,停止搅拌使其凝固,此时温度在80℃,静 置30分钟,加压成形;
(11)包装:用聚乙烯薄盒定量50克、100克、250克包装,严密封口, 杀菌60~80℃/15min,装箱成件,置于阴凉干燥处保藏,既得清余热复 胃津的豆腐。
药理作用:淡竹叶性味: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麦冬 性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 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 ,肠燥便秘;南沙参性味:甘、微寒,归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 清肺,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气阴不足 ,烦热口干。
本发明有益效果:豆腐气味芳香、口感嫩滑、味道浓郁,具有清余热 复胃津之功效,有益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
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成份:大豆30份、 淡竹叶超微粉5份、麦冬超微粉5份、沙参超微粉5份、盐卤水2.25份、 水适量。
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淡竹叶超微粉的制备
选料:取新鲜淡竹叶,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淡竹叶干燥,在30℃干燥0.5~1.5h,直至含水量低于15%;
粉碎:干燥后的淡竹叶,先预粉碎至6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 速为10000r/min,得到淡竹叶超微粉;
(2)麦冬超微粉制备
选料:取新鲜麦冬,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麦冬干燥,先在40℃干燥0.5~1.5h,然后温度降至30℃干燥 ,直至含水量低于15%;
粉碎:干燥后的麦冬,先预粉碎至6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 为10000r/min,得到麦冬超微粉;
(3)沙参超微粉的制备
选料:取原料沙参,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沙参干燥,先在40℃干燥0.5~1.5h,然后温度降至30℃干燥 ,直至含水量低于15%;
粉碎:干燥后的沙参,先预粉碎至6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粉碎机转速 为10000r/min,得到沙参超微粉;
(4)调配:将淡竹叶超微粉5份、麦冬超微粉5份、沙参超微粉5份按比 例调配,调配后的混料经搅拌达到精密混合,得到混料,备用;
(5)浸泡:将大豆浸泡,浸泡时间为5小时,水温10℃;
(6)磨制:将浸泡的大豆磨碎,磨浆液细度为100目利于蛋白质浸出充 分溶解在水中,磨制时采用砂轮磨,加水量为大豆重量的3倍;
(7)混合:磨出的豆浆迅速与步骤(4)混料充分搅拌均匀;
(8)滤浆:采用离心机将不溶性的粗纤维分离,把磨好的糊浆倒入后, 加水适量搅拌均匀,开机离心再加水适量,再离心,反复3~4次,直至 用手捏豆渣感到不黏,水温控制在50℃;
(9)煮浆:煮浆采用可控型电热锅,煮浆温度达到90℃,并沸腾3分钟 ,升高温度不超过15分钟,沸腾后降低温度,防止溢锅或糊锅,煮浆 后,用100目的铜纱滤网过滤;再进入点浆工序;
(10)点浆:每300份豆浆用2.25份的盐卤水,点浆时温度控制在75℃, 搅拌时方向一致,上下搅拌熟浆,使浆从缸底向上翻滚,再将凝固剂 慢慢加入,边加边搅,当缸内出现50%芝麻粒大小的碎脑时,搅动逐 渐放慢,出现80%碎脑时,停止搅拌使其凝固,此时温度在80℃,静 置30分钟,加压成形;
(11)包装:用聚乙烯薄盒定量50克、100克、250克包装,严密封口, 杀菌60~80℃/15min,装箱成件,置于阴凉干燥处保藏,既得清热解毒 的豆腐。
实施例2
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成份:大豆40份、 淡竹叶超微粉10份、麦冬超微粉10份、沙参超微粉10份、盐卤水3份、 水适量。
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淡竹叶超微粉的制备
选料:取新鲜淡竹叶,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淡竹叶干燥,在40℃干燥0.5~1.5h,直至含水量低于15%;
粉碎:干燥后的淡竹叶,先在粉碎机中预粉碎至60目,再用研磨式粉 碎粉碎机转速为14000r/min,得到淡竹叶超微粉;
(2)麦冬超微粉制备
选料:取新鲜麦冬,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麦冬低温干燥,先在45℃干燥0.5~1.5h,然后温度降至35℃ 干燥,直至含水量低于15%;
粉碎:干燥后的麦冬,先在粉碎机中预粉碎至50~80目,再用研磨式粉 碎粉碎机转速为14000r/min,得到麦冬超微粉;
(3)沙参超微粉的制备
选料:取新鲜沙参,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沙参低温干燥,先在45℃干燥0.5~1.5h,然后温度降至35℃ 干燥,直至含水量低于15%;
粉碎:干燥后的沙参,先在粉碎机中预粉碎至50~80目,再用研磨式粉 碎粉碎机转速为14000r/min,得到沙参超微粉;
(4)调配:将淡竹叶超微粉10份、麦冬超微粉10份、沙参超微粉10份按 比例调配,调配后的混料经搅拌达到精密混合,得到混料,备用;
(5)浸泡:将大豆浸泡,浸泡时间为6小时,水温18℃;
(6)磨制:将浸泡的大豆磨碎,磨浆液细度为130目利于蛋白质浸出充 分溶解在水中,磨制时采用砂轮磨,加水量为大豆重量的3~8倍;
(7)混合:磨出的豆浆迅速与步骤(4)混料充分搅拌均匀;
(8)滤浆:采用离心机将不溶性的粗纤维分离,把磨好的糊浆倒入后, 加水适量搅拌均匀,开机离心再加水适量,再离心,反复4次,直至用 手捏豆渣感到不黏,水温控制在50℃;
(9)煮浆:煮浆采用可控型电热锅,煮浆温度达到90℃,并沸腾5分钟 ,升高温度不超过15分钟,沸腾后降低温度,防止溢锅或糊锅,煮浆 后,用110目的铜纱滤网过滤;再进入点浆工序;
(10)点浆:每400份豆浆用3份的盐卤水,点浆时温度控制在80℃,搅 拌时方向一致,上下搅拌熟浆,使浆从缸底向上翻滚,再将凝固剂慢 慢加入,边加边搅,当缸内出现50%芝麻粒大小的碎脑时,搅动逐渐 放慢,出现80%碎脑时,停止搅拌使其凝固,此时温度在80℃,静置 35分钟,加压成形;
(11)包装:用聚乙烯薄盒定量50克、100克、250克包装,严密封口, 杀菌60~80℃/15min,装箱成件,置于阴凉干燥处保藏,既得清余热复 胃津的豆腐。
实施例3
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成份:大豆50份、 淡竹叶超微粉15份、麦冬超微粉15份、沙参超微粉15份、盐卤水3.75 份、水适量。
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淡竹叶超微粉的制备
选料:取新鲜淡竹叶,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淡竹叶干燥,在50℃干燥0.5~1.5h,直至含水量低于15%;
粉碎:干燥后的淡竹叶,先在粉碎机中预粉碎至80目,再用研磨式粉 碎粉碎机转速为18000r/min,得到淡竹叶超微粉;
(2)麦冬超微粉制备
选料:取新鲜麦冬,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麦冬低温干燥,先在50℃干燥0.5~1.5h,然后温度降至40℃ 干燥,直至含水量低于15%;
粉碎:干燥后的麦冬,先在粉碎机中预粉碎至50~80目,再用研磨式粉 碎粉碎机转速为18000r/min,得到麦冬超微粉;
(3)沙参超微粉的制备
选料:取新鲜沙参,去杂质,洗净,晾干;
干燥:将沙参低温干燥,先在50℃干燥0.5~1.5h,然后温度降至40℃ 干燥,直至含水量低于15%;
粉碎:干燥后的沙参,先在粉碎机中预粉碎至80目,再用研磨式粉碎 粉碎机转速为18000r/min,得到沙参超微粉;
(4)调配:将淡竹叶超微粉15份、麦冬超微粉15份、沙参超微粉15份按 比例调配,调配后的混料经搅拌达到精密混合,得到混料,备用;
(5)浸泡:将大豆浸泡,浸泡时间为6小时,水温25℃;
(6)磨制:将浸泡的大豆磨碎,磨浆液细度为150目利于蛋白质浸出充 分溶解在水中,磨制时采用砂轮磨,加水量为大豆重量的8倍;
(7)混合:磨出的豆浆迅速与步骤(4)混料充分搅拌均匀;
(8)滤浆:采用离心机将不溶性的粗纤维分离,把磨好的糊浆倒入后, 加水适量搅拌均匀,开机离心再加水适量,再离心,反复4次,直至用 手捏豆渣感到不黏,水温控制在50℃;
(9)煮浆:煮浆采用可控型电热锅,煮浆温度达到95℃,并沸腾5分钟 ,升高温度不超过15分钟,沸腾后降低温度,防止溢锅或糊锅,煮浆 后,用120目的铜纱滤网过滤;再进入点浆工序;
(10)点浆:每500份豆浆用3.75份的盐卤水,点浆时温度控制在85℃, 搅拌时方向一致,上下搅拌熟浆,使浆从缸底向上翻滚,再将凝固剂 慢慢加入,边加边搅,当缸内出现50%芝麻粒大小的碎脑时,搅动逐 渐放慢,出现80%碎 脑时,停止搅拌使其凝固,此时温度在80℃,静置35分钟,加压成形 ;
(11)包装:用聚乙烯薄盒定量50克、100克、250克包装,严密封口, 杀菌60~80℃/15min,装箱成件,置于阴凉干燥处保藏,既得清余热复 胃津的豆腐。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清余热复胃津的豆腐及制备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652233a528214.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