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线莲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a)金线莲晒青,以除湿18%-22%为标准,时间控制在3.5-4.5小时;b)将上一步骤处理过后的金线莲放置到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作业,烘干时间在1.5-2.5小时,烘干温度控制在90-110摄氏度;c)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通过布袋包裹住后放置到揉捻装置中进行揉捻作业,时间控制在5-10分钟;d)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放置到松包装置中进行整松拉直,并且排除碎末;e)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再次进行烘干,控制温度在90-95摄氏度,烘干时间控制在0.5-1.0小时。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操作便捷,金线莲茶叶制备效果好,产品质量高,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1.一种金线莲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a)金线莲晒青,以除湿18%-22%为标准,时间控制在3.5-4.5小时;b)将上一步骤处理过后的金线莲放置到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作业,烘干时间在1.5-2.5小时,烘干温度控制在90-110摄氏度,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所述烘干箱体内设有一纵向转轴,所述纵向转轴上沿轴向设有若干用以放置金线莲承物盘的层架,所述烘干箱体的内壁里设置有若干电加热元件,且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出热槽道,所述烘干箱体的顶部设有一用以驱动纵向转轴旋转的电机;所述烘干箱体上还设有用以排放烘干箱体内过高气压的排压阀;c)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通过布袋包裹住后放置到揉捻装置中进行揉捻作业,时间控制在5-10分钟;d)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放置到松包装置中进行整松拉直,并且排除碎末,所述松包装置包括支座及倾斜设于支座上的外壳桶,所述外壳桶内设有一与外壳桶同轴且可相对外壳桶转动的松包转桶,所述松包转桶的后端连接有一与其联动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和另一经电机带动的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松包转桶的内壁沿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用以增进松包效果的短杆;所述松包转桶的周部为网状结构;e)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再次进行烘干,控制温度在90-95摄氏度,烘干时间控制在0.5-1.0小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线莲茶叶制备方法,应用于金线莲茶叶生产。

背景技术

金线莲属于一种具有高医用疗效的植物,可作为一种茶叶供人类引用;目前对于金线莲茶叶的生产制备工艺较复杂,产品生产出来的质量还有待提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是本发明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线莲茶叶制备方法,本发明有助于解决目前金线莲茶叶制备工艺复杂、产品质量较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线莲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a)金线莲晒青,以除湿18%-22%为标准,时间控制在3.5-4.5小时;

b)将上一步骤处理过后的金线莲放置到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作业,烘干时间在1.5-2.5小时,烘干温度控制在90-110摄氏度;

c)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通过布袋包裹住后放置到揉捻装置中进行揉捻作业,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d)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放置到松包装置中进行整松拉直,并且排除碎末;

e)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再次进行烘干,控制温度在90-95摄氏度,烘干时间控制在0.5-1.0小时。

其中,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所述烘干箱体内设有一纵向转轴,所述纵向转轴上沿轴向设有若干用以放置金线莲承物盘的层架,所述烘干箱体的内壁里设置有若干电加热元件,且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出热槽道。

所述烘干箱体的顶部设有一用以驱动纵向转轴旋转的电机;所述烘干箱体上还设有用以排放烘干箱体内过高气压的排压阀。

所述松包装置包括支座及倾斜设于支座上的外壳桶,所述外壳桶内设有一与外壳桶同轴且可相对外壳桶转动的松包转桶,所述松包转桶的后端连接有一与其联动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和另一经电机带动的主动锥齿轮啮合。

所述松包转桶的内壁沿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用以增进松包效果的短杆;所述松包转桶的周部为网状结构。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操作便捷,金线莲茶叶制备效果好,产品质量高,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松包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线莲茶叶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金线莲晒青,以除湿18%-22%为标准,时间控制在3.5-4.5小时;

b)将上一步骤处理过后的金线莲放置到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作业,烘干时间在1.5-2.5小时,烘干温度控制在90-110摄氏度;

c)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通过布袋包裹住后放置到揉捻装置中进行揉捻作业,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d)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放置到松包装置中进行整松拉直,并且排除碎末;

e)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再次进行烘干,控制温度在90-95摄氏度,烘干时间控制在0.5-1.0小时。

上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1,所述烘干箱体1内设有一纵向转轴2,所述纵向转轴2上沿轴向设有若干用以放置金线莲承物盘的层架3,所述烘干箱体1的内壁里设置有若干电加热元件4,且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出热槽道5。

上述烘干箱体1的顶部设有一用以驱动纵向转轴2旋转的电机6;上述烘干箱体1上还设有用以排放烘干箱体内过高气压的排压阀7。

上述松包装置包括支座11及倾斜设于支座上的外壳桶12,所述外壳桶12内设有一与外壳桶同轴且可相对外壳桶转动的松包转桶13,所述松包转桶13的后端连接有一与其联动的从动锥齿轮14,所述从动锥齿轮14和另一经电机15带动的主动锥齿轮16啮合。

上述松包转桶13的内壁沿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用以增进松包效果的短杆17;上述松包转桶13的周部为网状结构。

具体工作过程:

工艺实施例一

一种金线莲茶叶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金线莲晒青,以除湿18%为标准,时间控制在3.5小时;

b)将上一步骤处理过后的金线莲放置到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作业,烘干时间在1.5小时,烘干温度控制在90-摄氏度;

c)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通过布袋包裹住后放置到揉捻装置中进行揉捻作业,时间控制在5分钟;

d)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放置到松包装置中进行整松拉直,并且排除碎末;

e)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再次进行烘干,控制温度在90摄氏度,烘干时间控制在0.5小时。

工艺实施例二

一种金线莲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a)金线莲晒青,以除湿22%为标准,时间控制在4.5小时;

b)将上一步骤处理过后的金线莲放置到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作业,烘干时间在2.5小时,烘干温度控制在110摄氏度;

c)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通过布袋包裹住后放置到揉捻装置中进行揉捻作业,时间控制在10分钟;

d)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放置到松包装置中进行整松拉直,并且排除碎末;

e)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再次进行烘干,控制温度在95摄氏度,烘干时间控制在1.0小时。

工艺实施例三

一种金线莲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a)金线莲晒青,以除湿20%为标准,时间控制在4小时;

b)将上一步骤处理过后的金线莲放置到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作业,烘干时间在2小时,烘干温度控制在100摄氏度;

c)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通过布袋包裹住后放置到揉捻装置中进行揉捻作业,时间控制在7分钟;

d)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放置到松包装置中进行整松拉直,并且排除碎末;

e)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金线莲再次进行烘干,控制温度在93摄氏度,烘干时间控制在0.7小时。

本发明所涉的装置主要按如下过程实施控制:首先将晒青后的金线莲放置在承物盘内,然后将该承物盘放于烘干箱体的层架上,接下来通过给电加热元件进行加热,热量从出热槽道内进入箱体,使箱体内温度升高,同时,电机启动并带动转轴与层架同步旋转,使金线莲均匀受热;蒸发后的水汽通过安全泄压阀排出烘干箱体;再将袋装的金线莲经过揉捻后放置到本松包转桶内,然后启动电机,使电机驱动主动锥齿轮,进而带动与从动锥齿轮联动的松包转桶,通过松包转桶的转动使袋装金线莲达到松散效果,并且由于松包转桶内壁上还设置有短杆,可进一步增强松包效果,满足生产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本文标签: 茶叶制备方法金线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