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带地区油茶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主要成分包括:红壤土和/或黄壤土40%~60%、腐熟椰糠15%~25%、腐殖土10%~20%、火烧土5%~15%、灭菌粪土4%~8%、牛大力药渣0.05%~1%、苦楝叶药渣0.05%~1%、木薯渣0.1%~3%、甘蔗渣0.1%~3%和生根剂0.05%~1%。本发明成本低,易推广和规模化生产,苗木移栽成活率达87.4%上,培育一年生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苗,平均苗高22.5cm,平均地径0.32cm;本发明就地利用农林废弃物和药物废弃物,合理地选择几种不同基质进行混合,保证了基质的疏松性、透气性、保水性等效果,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1.一种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的主要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红壤土和/或黄壤土40%~60%、腐熟椰糠15%~25%、腐殖土10%~20%、火烧土5%~15%、灭菌粪土4%~8%、牛大力药渣0.05%~1%、苦楝叶药渣0.05%~1%、木薯渣0.1%~3%、甘蔗渣0.1%~3%和生根剂0.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的主要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红壤土或黄壤土44%~58%、腐熟椰糠16%~23%、腐殖土13%~20%、火烧土7%~13%、灭菌粪土5%~7%、牛大力药渣0.08%~0.8%、苦楝叶药渣0.08%~0.8%、木薯渣0.5%~2.5%、甘蔗渣0.5%~2.5%和生根剂0.08%~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的主要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红壤土和/或黄壤土50%~55%、腐熟椰糠17%~20%、腐殖土15%~18%、火烧土8%~12%、灭菌粪土5%~7%、牛大力药渣0.2%~0.6%、苦楝叶药渣0.2%~0.6%、木薯渣0.8%~2%、甘蔗渣0.8%~2%和生根剂0.2%~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的主要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红壤土和/或黄壤土50.5%、腐熟椰糠17.5%、腐殖土15.5%、火烧土8%、灭菌粪土5%、牛大力药渣0.5%、苦楝叶药渣0.5%、木薯渣1%、甘蔗渣1%和生根剂0.5%。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还含有pH调节剂,使其pH值为4.5~6.5。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的含水率为10~20%。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的颗粒大小为5~10目。 8.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主要成分混合均匀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处理步骤:调节pH为4.5~6.5。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育苗基质在油茶育苗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苗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带地区油茶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种子含油脂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栽培价值。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维生素E和角鲨烯等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丰富,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是国际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之一,被誉为“东方橄榄油”。随着我国对油脂需求的不断增长,食用油紧缺现象日益明显,目前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不到40%,低于国际安全警戒线(50%)。我国热带地区以丘陵为主,山地资源丰富,但土地贫瘠,生态系统脆弱。利用油茶耐贫瘠、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都比较明显的特点,加快热带地区油茶产业的发展,对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社会和大众对良好生态产品、天然绿色产品的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有油茶林面积约400万hm2,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等南方省区,东南亚国家中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也有少量分布,目前世界上把油茶作为食用油料树种栽培的也只有我国。我国热带地区油茶主要集中在华南五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在该区山区林地有大量的分布,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橡胶防护林树种,种植于橡胶林防护林地带。
但是,我国热带地区现有大面积的油茶低产林,亩产茶油仅5~7公斤,经济效益差,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目前大面积的油茶低产林主要是在上世纪60~80年代种植的,由于缺乏良种良苗,全部是直播造林,造成现存的油茶林产量低下。大量的时间证明采用良种良苗种植的油茶,盛产期亩产产油60公斤以上,效益十分显著。自2008年以来,国务院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国家林业局强调新造油茶林必须采用良种良苗,保证油茶产业的良性发展。
目前油茶的繁殖方式主要以芽苗砧嫁接容器苗为主。容器育苗的基质是为苗木成活和生长发育提供养分和水分的基础。现有文献对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的报道,基质主要是直接采用苗田土或珍珠岩、蛭石等材料。未见有研究热区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基质的报道。基质直接用苗田土方法简单,省时省工,但营养成分单一,保水性差,苗木成活率低、质量差,经济效率低。基质用珍珠岩、蛭石取材困难,成本高,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宜热带地区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基质,该基质就地取材,成本低,见效快、效果好、使用方便,能满足现代化油茶育苗基质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育苗基质,所述育苗基质的主要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红壤土和/或黄壤土40%~60%、腐熟椰糠15%~25%、腐殖土10%~20%、火烧土5%~15%、灭菌粪土4%~8%、牛大力药渣0.05%~1%、苦楝叶药渣0.05%~1%、木薯渣0.1%~3%、甘蔗渣0.1%~3%和生根剂0.05%~1%。
关于本发明中的红壤土和/或黄壤土、腐熟椰糠、腐殖土、火烧土、灭菌粪土、牛大力药渣、苦楝叶药渣和木薯渣的定义如下:
本发明中的红壤土和/或黄壤土是土层以下的心土,主要为花岗岩及玄武岩发育而成,具有一定的粘性,pH值4~6,打碎过筛(5~10目);
本发明中的腐熟椰糠是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过程中脱落下来的一种纤维粉末经过腐烂而成,pH值5~7,打碎过筛(5~10目),其质地疏松,含有一定的有机质,可以使基质疏松透气和保水;
本发明中的腐殖土是林地中表土层树木的枯枝残叶经过长时期腐烂发酵后而形成;
本发明中的火烧土是作物废弃秸秆通过焚烧而成;
本发明中的粪土是指经过被弃除的秽土,人类以及动物排泄出的排泄物等,灭菌粪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的粪土;
本发明中的牛大力药渣是指牛大力经水提取处理后的药渣;
本发明中的苦楝叶药渣是指苦楝叶经水提取处理后的药渣;
本发明中的木薯渣是指木薯提取淀粉后的残渣;
本发明中的甘蔗渣是指甘蔗经过榨糖之后剩下的残渣。
本发明中的生根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市场上现有的生根剂。
优选地,所述育苗基质的主要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红壤土或黄壤土44%~58%、腐熟椰糠16%~23%、腐殖土13%~20%、火烧土7%~13%、灭菌粪土5%~7%、牛大力药渣0.08%~0.8%、苦楝叶药渣0.08%~0.8%、木薯渣0.5%~2.5%、甘蔗渣0.5%~2.5%和生根剂0.08%~0.8%。
优选地,所述育苗基质的主要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红壤土和/或黄壤土50%~55%、腐熟椰糠17%~20%、腐殖土15%~18%、火烧土8%~12%、灭菌粪土5%~7%、牛大力药渣0.2%~0.6%、苦楝叶药渣0.2%~0.6%、木薯渣0.8%~2%、甘蔗渣0.8%~2%和生根剂0.2%~0.6%。
优选地,所述育苗基质的主要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红壤土和/或黄壤土50.5%、腐熟椰糠17.5%、腐殖土15.5%、火烧土8%、灭菌粪土5%、牛大力药渣0.5%、苦楝叶药渣0.5%、木薯渣1%、甘蔗渣1%和生根剂0.5%。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育苗基质除了主要成分之外,还可以包含pH调节剂等成分。
优选地,所述育苗基质还含有pH调节剂,使其pH值为4.5~6.5。
优选地,所述育苗基质的含水率为10~20%。
优选地,所述育苗基质的颗粒大小为5~10目。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将各主要成分混合均匀即得。
优选地,其还包括后处理步骤:调节pH为4.5~6.5。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育苗基质在油茶育苗中的应用。
使用时将育苗基质混合装袋,育苗选用塑料薄膜制成的有底容器,有底容器袋的袋壁中下部均匀打有8~10个直径为0.5cm左右的渗水、透气孔,移栽油茶苗前用3%~5%的硫酸亚铁消毒。有底塑料薄膜容器的基质袋装填前将基质湿润,以手捏成团、摊开即散为宜,应分层轻压,直至装满为止;每天喷水1~2次,保持基质湿润。每10天~15天进行根外施肥,以浓度为0.2%~0.3%的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素喷施叶片。加用敌百虫原粉1000倍~2000倍液和72%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2000倍液喷雾防治病虫害。
本发明油茶芽苗砧容器育苗基质,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和规模化生产,苗木移栽成活率达87.4%以上,培育一年生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苗,平均苗高22.5cm,平均地径0.32cm;本发明就地利用农林废弃物和药物生成废弃物,合理地选择几种不同基质进行混合,保证了基质的疏松性、透气性、保水性等效果,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步一步的说明,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1(海南文昌)
将红壤土和/或黄壤土、腐殖土、腐熟椰糠、火烧土、粪土、牛大力药渣、苦楝叶药渣和木薯渣的原料粉碎,然后晒干(含水率为10~20%),分别将红壤土和/或黄壤土、腐殖土、腐熟椰糠、火烧土、粪土、牛大力药渣、苦楝叶药渣、木薯渣、甘蔗渣和生根剂过筛(5~10目),粪土用1000倍的百菌清溶液消毒。
然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红壤土和/或黄壤土50.5%、腐熟椰糠17.5%、腐殖土15.5%、火烧土8%、灭菌粪土5%、牛大力药渣0.5%、苦楝叶药渣0.5%、木薯渣1%、甘蔗渣1%和生根剂0.5%,掺混搅拌均匀。调节pH值为4.5~6.5,即得到一种热带地区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基质。
使用时将育苗基质混合装袋,育苗选用塑料薄膜制成的有底容器,有底容器袋的袋壁中下部均匀打有8~10个直径为0.5cm左右的渗水、透气孔,移栽油茶苗前用3%~5%的硫酸亚铁消毒。有底塑料薄膜容器的基质袋装填前将基质湿润,以手捏成团、摊开即散为宜,应分层轻压,直至装满为止;每天喷水1~2次,保持基质湿润。每10天~15天进行根外施肥,以浓度为0.2%~0.3%的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素喷施叶片加用敌百虫原粉1000倍~2000倍液和72%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2000倍液喷雾防治病虫害。
苗木移栽成活率达87.4%以上,苗木培育1年,平均苗高23.23cm,平均地径0.34cm。
实施例2(海南定安)
按重量百分比取黄壤土50%、腐熟椰糠17%、腐殖土17%、火烧土8%、灭菌粪土5.4%、牛大力药渣0.6%、苦楝叶药渣0.2%、木薯渣0.8%、甘蔗渣0.8%和生根剂0.2%,掺混搅拌后得到一种育苗基质。其它实施步骤及管理与实施例1相同。
苗木移栽成活率达86.3%以上,苗木培育1年,平均苗高22.03cm,平均地径0.30cm。
实施例3(海南定安)
按重量百分比取黄壤土44%、腐熟椰糠23%、腐殖土16.3%、火烧土7%、灭菌粪土5%、牛大力药渣0.1%、苦楝叶药渣0.8%、木薯渣2.5%、甘蔗渣0.5%和生根剂0.8%,掺混搅拌后得到一种育苗基质,其它实施步骤及管理与实施例1相同。
苗木移栽成活率达85.8%以上,苗木培育1年,平均苗高22.14cm,平均地径0.31cm。
实施例4(海南文昌)
按重量百分比取红壤土60%、腐熟椰糠15%、腐殖土10%、火烧土5%、灭菌粪土4%、牛大力药渣0.05%、苦楝叶药渣1%、木薯渣3%、甘蔗渣1.9%和生根剂0.05%,掺混搅拌后得到一种育苗基质,其它实施步骤及管理与例1相同。
苗木移栽成活率达84.7%以上,苗木培育1年,平均苗高22.41cm,平均地径0.33cm。
实施例5(海南文昌)
按重量百分比取红壤土40%、腐熟椰糠25%、腐殖土10%、火烧土15%、灭菌粪土7.75%、牛大力药渣1%、苦楝叶药渣0.05%、木薯渣0.1%、甘蔗渣0.1%和生根剂1%,掺混搅拌后得到一种育苗基质,其它实施步骤及管理与例1相同。
苗木移栽成活率达84.1%以上,苗木培育1年,平均苗高22.31cm,平均地径0.32cm。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油茶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19080483a510964.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