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一种油菜高光效核心种质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油菜高光效材料的筛选;(2)高光效育种圃材料的筛选;(3)高光效育种圃的滚动管理;(4)高光效材料的定向选育;(5)高光效材料的杂交改良;(6)高光效核心种质的综合鉴定。本发明具有可量化、可机械重复、非转基因技术、不存在风险的特点,通过提高光合效率来增加作物产量,蕴藏着巨大的增产潜力。本发明既可满足油菜高光效种质筛选需求,也可丰富和完善油菜育种方法;同时,也可为其它作物的高光效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1.一种油菜高光效核心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油菜高光效材料的筛选:在苗期、薹期、花期、角果期对不同基因型的油菜材料进行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比较,根据苗期、薹期、花期、角果期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测定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挑选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K407和当日所测所有材料的日均值高10%以上,且有显著性差异的材料,进入高光效材料圃集中种植鉴定;(2)高光效育种圃材料的筛选:对进入高光效育种圃的材料集中种植,设双对照K407、秦优7号进行比较;挑选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1K407高10%以上、比对照2秦优7号高5%以上,且有显著性差异的材料继续种植进行筛选比较;(3)高光效材育种圃的滚动管理:根据光合、产量、抗性、品质性状指标的测定结果,对高光效育种圃的材料进行筛选淘汰;每年测定80~100份的新材料,挑选高光合、高叶绿素材料进入高光效育种圃;将连续3年以上都比对照秦优7号高5%以上的材料定为高光效材料;(4)高光效材料的定向选育:对高光效材料进行理想株型、叶绿素含量、产量、抗性方面的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对材料进行株系间的淘汰与筛选,重复进行2~3次,对高光效材料进行定向选育;(5)高光效材料的杂交改良:对高光效材料的光合、理想株型、叶绿素含量、产量、抗性方面的筛选进行杂交改良,对改良后材料在F2、F3分离世代进行高光效材料的筛选;(6)高光效核心种质的综合鉴定:采用油菜高光效材料的综合鉴定筛选指标体系对高光效材料进行综合筛选鉴定,若连续2年综合得分比对照秦优7号高10%以上,即为高光效核心种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菜高光效核心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油菜高光效核心种质的综合鉴定筛选指标体系的主要指标包括光合性状、理想株型性状、产量性状、抗性性状和品质性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菜高光效核心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性状包括以下指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群体光合势、群体净光合速率;所述理想株型性状包括以下指标:株高、分枝位/株高比值、主序长/株高比值、分枝数、叶片夹角、分枝角度、根冠比;所述产量性状包括以下指标: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生物学产量、种子产量、经济系数;所述抗性性状包括以下指标:菌核病、病毒病、抗倒性、抗裂角;所述品质性状:含油量、硫苷、蛋白质、芥酸、油酸、含油量+蛋白质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菜高光效核心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油菜高光效材料的综合鉴定筛选指标体系的计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每个指标划分为4档,对可量化的指标按测定值划分,不能量化的指标按记载划分;按照“1、2、3、4”对不同档位进行分值;(2)“得分值×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来计算加权得分;(3)各项性状指标之和为综合总得分;(4)连续2年综合得分均比对照秦优7号高10%以上的材料即为高光效核心种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物的选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油菜高光效核心种质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食用植物油年进口量达65%以上,已严重超出国际安全警戒线;且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的减少,油料危机会越来越严重。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也是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农作物,菜籽油占自产植物油的50%以上,油菜在我国的粮油生产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发展油菜生产对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油菜的产量水平近30年来一直徘徊在3000~3750kg/hm2之间未有大的突破,油菜单产水平低而不稳已成为制约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物干物质的90%-95%来自光合作用,研究和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一直都是作物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理论上水稻、小麦等C3作物理想的光能利用率可达5.0%左右,但目前我国粮食作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仅为0.14%,光能利用率不高已成为现阶段限制作物产量大幅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提高光能利用率来增加作物产量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也是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油菜(冬油菜)的生育期长达200多天,历经秋、冬、春三个季节,光合功能器官包括长柄叶、短柄叶、无柄叶和绿色角果皮,尤其在花期以后主要靠绿色角果皮进行光合作用,光合功能器官之间交替变化,无明显的分界线。与其他作物相比,油菜光合特性较复杂,影响因素也较多。多年以来,国内、外对油菜的研究多集中在不育胞质的选育,高产、高油杂交组合的选配,化学杂交剂的筛选等方面,对于油菜光合生理仅仅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干旱、冻害)、对特定部位(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尚没有系统开展油菜光合特性和高光效育种研究。

高光效种质的获得是高光效育种的重中之重,现有技术中作物高光效种质的获得主要采用人工诱变(辐射、远缘杂交)获得变异、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转入PEPC、PPDK等C4途径光合酶)、利用“同室效应”筛选突变体、对株型性状的改良、激活或提高C3作物中的C4途径酶等方法,以上现有方法过于注重对单个或少数几个光合生理因子(如光合速率、光合酶含量或活性)的提高,仅从局部角度反映作物的光合状态,筛选比较的因子也多为光合生理指标,缺少对材料的整体性的评价与比较;采用的数据多为在实验室内测得的结果,与作物真实生长环境有较大差别,造成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因此,筛选到的高光效种质虽光合性状较好,但经济产量低,品质、抗性等综合性状差,难以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由于高光效育种受到的限制因素多、育种周期长、难度较大,因此,经过近50年的努力仅在大豆、水稻2个作物选育取得了初步成功,其它主要粮油作物的高光效育种进展缓慢。

净光合速率是衡量作物光合效率的重要指标,是作物自身光合和呼吸作用的综合结果,会受到油菜自身多种生理酶活性、光合和呼吸器官的生理状态、光合和呼吸变化(包括日变化、年际变化等)和外界条件(光照、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在同日内的不同时间点,对不同部位的测定结果都会有较大差异;受测定仪器(如LI-6400光合仪)、测定方法的局限,在大田中直接进行净光合速率的测定会受到很多因素限制,且可测定的时间有限,不同时间、不同仪器测定的结果也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作物的群体受光形态是影响光合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油菜的高光效育种不仅仅是对光合速率的改良提高,也应包括对株型结构的改良。理想株型性状也是油菜高光效种质选择的主要指标,在实际高光效种质筛选中,如何将理想株型性状与光合生理性状结合起来,及合理兼顾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油菜是以获得高油、高产的种子为目标,而作物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产量、抗性、品质等性状之间往往相互影响和拮抗,多个性状之间如何兼顾和统筹也高光效育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量化、可机械重复效果显著的油菜高光效核心种质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菜高光效核心种质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油菜高光效材料的筛选:在苗期、薹期、花期、角果期对不同基因型的油菜材料进行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比较,对苗期、薹期、花期、角果期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测定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挑选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K407和日均值高10%以上,且有显著性差异的材料,进入高光效育种圃集中种植继续鉴定;

(2)高光效育种圃材料的筛选:对进入高光合育种圃的材料集中种植,设K407、秦优7号双对照进行比较;挑选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1K407高10%以上、比对照2秦优7号高5%以上,且有显著性差异的材料继续种植筛选比较,重复;

(3)高光效育种圃的滚动管理:根据净光合速率、叶绿素测定结果,对高光效育种圃的材料进行筛选淘汰;每年测定80~100份的新材料,挑选高光合、高叶绿素材料进入高光效育种圃;将连续3年以上都比对照秦优7号高5%以上的材料定为高光效材料;

(4)高光效材料的定向选育:对高光效材料进行理想株型、叶绿素含量、产量、抗性方面的筛选,根据筛选结果对材料进行株系间的淘汰与筛选,重复进行2~3次,对高光效材料进行定向选育;

(5)高光效材料的杂交改良:对高光效材料进行光合性状、理想株型、叶绿素含量、产量、抗性等方面的杂交改良,对改良后材料在F2、F3分离世代进行高光效材料的筛选;

(6)高光效材料的综合鉴定:采用油菜高光效材料的综合鉴定筛选指标体系对高光效材料进行综合筛选鉴定,若连续2年综合得分比对照2秦优7号高10%以上,即为高光效核心种质。

进一步,步骤(6)中,所述油菜高光效材料的综合鉴定筛选指标体系的主要指标包括光合性状、理想株型性状、产量性状、抗性性状和品质性状。

进一步,所述光合性状包括以下指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群体光合势、群体净光合速率;所述理想株型性状包括以下指标:株高、分枝位/株高比值,主序长/株高比值、分枝数、叶片夹角、分枝角度、根冠比;所述产量性状包括以下指标: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生物学产量、种子产量、经济系数;所述抗性性状包括以下指标:菌核病、病毒病、抗倒性、抗裂角;所述品质性状:含油量、硫苷、蛋白质、芥酸、油酸、含油量+蛋白质含量。

叶绿素含量的筛选:每材料至少连续测定15个单株,每单株测定第1、3、5、7叶位短柄叶,用SPAD502叶绿素测定仪进行测定;取单株平均值进行比较,根据测定结果,从中挑选3~5份高叶绿素单株套袋自交,收获种植播种进一步种植鉴定;

理想株型性状的筛选:在苗期、薹期、花期、角果期对稳定的高光效材料的叶片(长柄叶、短柄叶)、分枝、角果的着生角度进行比较,在盛花期选择3~5份叶片、分枝角度较小、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套袋自交,收获种植播种进一步种植鉴定;

产量性状的筛选:成熟后每材料收获20个自然成熟的单株,进行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单株产量等指标的测定和比较,挑选产量、经济系数较高的单株进行播种;

抗性的筛选:种植于病害鉴定圃进行病害鉴定;在角果期根据田间表现进行抗倒性的筛选;

高光合速率改良:采用“高光合×高光合”的方式进行杂交改良;

高叶绿素含量的改良:采用“高叶绿素×高光合”和“高光合×高叶绿素”的方式进行杂交改良;

理想株型改良:采用“高光合×理想株型”和“理想株型×高光合”的方式进行杂交改良;

矮杆、抗倒性的改良:采用“矮杆、抗倒×高光合”的方式进行杂交改良。

产量性状的改良:用“丰产、早熟×高光合”的方式进行杂交改良。

进一步,步骤(6)中,所述油菜高光效材料的综合鉴定筛选指标体系的计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每个指标划分为4档,对可量化的指标按测定值划分,不能量化的指标按记载划分;按照“1、2、3、4”对不同档位进行分值;(2)“得分值×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来计算加权得分;(3)各项性状指标之和为综合总得分;(4)连续2年综合得分均比对照秦优7号高10%以上的材料即为高光效核心种质。该油菜高光效材料的综合鉴定筛选指标体系可兼顾光合、理想株型、产量、品质、抗性等多个性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将不同时期测定油菜叶片、角果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值与当日对照(秦优7号)和日均值的进行比较,以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率作为比较结果,不是对测定结果的绝对数值进行比较,避免了因不同时间测定的结果不同而导致的差异,结果准确;

(2)建立高光效育种材料圃,将油菜材料集中种植,设双对照进行比较,且以3年以上的测定结果为准,避免了因偶然测定误差导致的结果不准。

(3)利用温室、春播基地进行加代,冬春穿梭育种加快了筛选、选育进程。

(4)将叶绿素选择与高光合筛选相结合,对高光合材料进行高叶绿素含量的定向选择,有利于高光效材料自身光合速率的逐步提高。

(5)将高光效选择和理想株型选择相结合,对高光效材料进行理想株型的定向选育,使高光合材料受光形态性状得到改变和提高,有利于高光合性状的发挥和持续。

(6)从“光合生理、株型性状、抗性”等多个方面,对油菜材料进行综合比较,使选育出的高光效材料综合性状优良,有利于在高光效育种的应用。

(7)对光合性状表现稳定的高世代材料(光合选择5代以后)进行光合、理想株型、叶绿素含量、产量、抗性等方面的筛选杂交改良,对改良后的材料在F2、F3分离世代进行高光效材料筛选,不仅扩大了选择范围,而且有利于优良性状的聚合。

(8)将高光效性状选择与“高产、适于机械化”的等育种目标相结合,对光合性状表现稳定的高世代材料,进行“产量、经济系数、抗倒”等方面的筛选,使选育出高光效种质具有高产、抗倒、适于机械化”等特点,可解决“高光效材料产量不高、抗性差、难于在利用”的难题。

综上,本发明具有可量化、可机械重复、非转基因技术、不存在风险的特点,通过提高光效效率来增加产量,蕴藏着巨大的增产潜力。本发明既可满足油菜高光效种质筛选需求,也可丰富和完善油菜高光效育种方法,例如,转育高光效CMS、GMS不育系;配制高光效CMS、GMS杂交组合;应用化学杂交技术配制(CIMS)化学诱导型杂交组合;同时,也为其它作物的高光效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实验证明,本发明通过对不同基因型育种材料的比较筛选,可获得具有稳定表现高光合速率(3年以上)种质;通过对高光合速率种质叶绿素含量、理想株型等指标的定向选育与改良,使光合效率的整体表现得以提高;通过对产量、品质等性状的筛选使得到的高光效种质产量性状得到提高;通过综合指标体系对种质进行综合评价(2年以上),筛选到综合性状优良高光效核心种质,使其在高光效育种的利用价值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光效核心种质“7792-95/772//772”的选育流程图。

图2为“7792-95/772//772”与对照1相比的年增加量。

图3为高光效材料选育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加以说明。

实施例1:油菜高光效核心种质“7792-95/772//772”的选育过程

1、2006年:对编号为06GH118(引自05年大网南17父本(04Sn254)基因型为7792-95/772//772)进行叶片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测定。测定方法为:连续测定14个单株,每个单株测定倒2叶位短柄叶,采用材料间轮测的方法来缩小由于测定时间不同导致的结果差异;每个材料每次测定2片叶子,在30min内将所用材料测定一遍,共测定7遍。测定时选用6400-02BLED红蓝光源叶室,控制叶室内温度为25℃(TBlock),CO2浓度为400μmol/mL,光照为1100μmolm-2·s-1,每隔30min至少匹配2次,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测定结果为:净光合速率24.62μmolCO2.m-2.s-1,比对照K407高11.84%,比日均值高10.52%,叶绿素含量52.52SPAD,比对照高10.63%,在花期选择5个单株套袋自交,收获后根据品质分析结果选择3个单株种植鉴定;

2、2007年:选择田间长势较好、整齐一致株系(07GH64)进行测定,测定方法为同1,测定结果为净光合速率22.62μmolCO2.m-2.s-1,比对照K407高12.16%,比当日测定平均值高15.42%,叶绿素含量56.5SPAD,比对照高11.03%,在花期选择5个单株套袋自交,收获后,根据品质分析结果选择3个单株种植鉴定;

3、2008年:选择田间长势较好、整齐一致株系(08GH155)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同1,测定结果为净光合速率26.63μmolCO2.m-2.s-1,比对照1K407高12.37%,比当日测定平均值高11.23%,叶片叶绿素含量为54.09SPAD,比对照高10.96%;在初花期进行叶绿素含量选择、在盛花期进行理想株型选择;具体方法为:选择有代表性的连续21个单株,每单株选取第1、3、5、7叶位短柄叶,用SPAD502叶绿素测定仪进行测定,取单株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为52.9~60.4SPAD,平均为55.24SPAD,选择大于56.0SPAD的8个高叶绿素单株进行标记;在盛花期选择5份叶片、分枝角度较小、综合性状优良的高叶绿素单株套袋自交,收获后根据品质分析结果选择3个单株进入高光效材料圃进行种植鉴定;

4、2009年:在高光效育种圃,选择田间长势较好、整齐一致株系(09GHH7)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同1;测定结果为净光合速率24.26μmolCO2.m-2.s-1,比对照1K407高13.24%,比对照2秦优7号高5.65%;叶片叶绿素含量为53.20SPAD,比对照2秦优7号高11.76%;在初花期进行叶绿素含量选择、在盛花期进行理想株型选择;具体方法同3;选择早熟的一个株系(09GH11)在甘肃张掖春播基地进行加代,在春油菜区进行测定比较;

5、2010年:在高光效育种圃,选择株系10GHH5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同1,结果为净光合速率23.41μmolCO2.m-2.s-1,比对照1K407高14.61%;比对照2秦优7号高6.53%;叶片叶绿素含量为54.70SPAD,比对照2秦优7号高12.46%;在初花期进行叶绿素含量选择,在盛花期进行株型性状的选择,方法同3;在收获期进行产量性状选择,方法为每株系材料收获20个自然成熟的单株,进行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单株产量等指标的测定和比较,结果为单株产量为21.5±2.5克,生物学产量为65.24±4.25克,经济系数为0.315±0.175;选择单株产量大于23.8克,且经济系数大于0.34的4个单株种植继续筛选;对代号为(10gh2)的株系在春播区进行测定,方法同1,选择优良单株在春油菜区继续进行鉴定;同时,选择1个优良单株在冬油菜区进行播种测定(代号为10GH384)。

6、2011年:对代号为10GH384的进行光合叶绿素测定,方法同1,测定结果为净光合速率25.40μmolCO2.m-2.s-1,比对照1K407高15.11%,比对照2秦优7号高9.39%,叶绿素含量为55.23SPAD,比对照2秦优7号高12.56%,选择2个株系进入高光效材料圃进行选择。对高光效圃的代号为11GHH3-8的株系进行进行叶绿素、株型性状的选择,方法同3;对代号为11GHH5、7的株系在大荔基地的温室进行杂交改良,将杂交F1种子进行春播种,根据田间表现和光合、叶绿素测定情况,收获前选择10个自然成熟单株化验品质,选择混合样冬播测定;在收获期进行产量性状的筛选,方法同5;对代号11GHH8、9的株系进行光合、叶绿素的测定,选择一个早熟株系,继续春播测定。

7、2012年:对高光效材料圃代号为GHH10-12,GHH147、148的稳定株系进行综合性状的比较,具体方法为:选择光合性状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含量比值、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群体净光合速率5个指标,理想株型性状的株高、分枝位高度、分枝长、叶片夹角、分枝角度、角果着生角度、叶面积系数、角果皮面积系数、根冠比等9个指标,抗性性状的抗菌核病、抗病毒病、抗倒伏、抗裂角4个指标,品质性状的含油量、硫苷、蛋白质、含油量+蛋白质含量4个指标,产量性状的单株产量、经济系数、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分枝数6个指标,共28个指标进行计算;计分方法为将每个指标划分为4档,对可量化的指标(如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病害指数、含油量等按测定值划分,不能量化的指标(如抗倒性等)按记载划分;按照“1、2、3、4”对不同档位进行分值;“得分值×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来计算加权得分;各项性状指标之和为综合总得分;结果为,综合得分在51.30~56.5之间,分别比对照秦优7号高8.23~17.6%,选择6个优良株系继续种植鉴定;

8、2013年:对高光效材料圃代号为13GHH14-19的6个株系进行综合性状的比较,具体方法同7,结果为综合得分在49.66~54.25之间,分别比对照秦优7号高13.5~18.6%;将2年综合比较结果均比对照高10%的3个优良株系13GHH15、H16、H19定为高光效核心种质。具体选育流程图,见图1。

实施例2:高光效核心种质“7792-95/772//772”的应用

1、转育高光效CMS不育系:从2012年开始,进行测恢发现能够保持,即开始不育系的转育,目前有3个株系已转育到第4代;

2、应用化学杂交技术配制(CIMS)化学诱导型杂交组合:2012年在甘肃张掖春播基地、2013、2014年在大荔网室共配配制45个杂交组合,参加预试。

3、定向选育对油菜高光效核心种质“7792-95/772//772”的效果,见表1,表2和图2。

表1-“7792-95/772//772”的主要性状的选育效果(2014年与2008年比较)

表2-2006-2014年对“7792-95/772//772”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逐年定向选择的效果

(1)由表1可知,与2008年相比较,经过定向选择,“7792-95/772//772”的主要性状显著提高。其中,光合性状中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产量性状中的角果数、单株产量、经济系数和品质性状中含油量、含油量+蛋白质含量等7个指标极显著增加;光合性状中的叶绿素A/B比值、水分利用效率、群体净光合速率、叶面积系数,株型性状的叶面积系数、产量性状中的千粒重、生物学产量、角粒数,品质性状中的油酸含量9个指标显著增加,而株型性状中的株高、分枝位/株高比值、分枝与主序夹角、短柄叶与主茎夹角及品质性状中的蛋白质含量5指标极显著降低,表明定向选育具有良好效果。

(2)由表2和图2可知,从2006-2014年“7792-95/772//772”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与对照、对照2的比较值均逐年递增;与对照1K407相比较,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9年间分别净增加4.19、3.98个百分点;7792-95/772//772”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的年递增量在2009-2014期间分别在050~0.80,0.35~0.87个百分点之间,明显大于2006~2008年间的递增加量;与对照2秦优7号相比,在2009~2014年6年间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分别净增加3.85、3.45个点。说明叶绿含量定向选择方法对油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的效果显著。

4、高光效育种圃的建立和已筛选到的部分高光效种质

从2004年建立油菜光合育种与生理生化实验室,利用LI-6400XT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3000A叶面积仪、SPAD-502叶绿素测定仪等科研仪器,系统开展油菜光合特性研究、高光效种质的筛选、鉴定及育种工作,累计对2000余份油菜育种材料进行了筛选鉴定,已在陕西、甘肃分别建立起冬、春播下的高/低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经济系数等3类育种材料圃,见图1。近年来陕西高光效组材料稳定在250份左右,低光效组材料在150份左右,肃南高光效组材料在100份左右,低光效组材料在50份左右。对进入材料圃的高光效材料进行了单株产量、经济系数、群体光合速率等方面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油菜叶片/角果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品种间变异系数都在20%以上,具有很强的可选择性;年际之间光合特性的比较表明,油菜的光合特性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相关性;对连续多年(08-13年)测定数据的归类分析后,已获得叶片净光合速率出现3年比对照秦优7号高10%以上的材料有130份,28个基因型;连续6年都比对照秦优7号高10%以上的材料有22份,7个基因型;连续3年比对照K407低10%以上23份,7个基因型;连续6年都比对照K407低10%以上的材料有15份,6个基因型。经过多年的筛选已获得一批苗期、薹期叶型紧凑、叶面积较小,花期枝紧、矮杆,角果斜生、矮杆、具有高光合速率、高叶绿素含量、高经济系数、高产量等性状的核心材料;从12年开始,对表现稳定的材料进行测恢工作,已筛选到保持系55份,恢复系125份,并应用部分保持系进行了高光效不育系的转与工作;对部分材料进行了株型、抗倒、产量结构等方面的改良,并利用SX-1化学杂交剂开展了高光效杂种的配制工作,高光效材料选育流程见图3所示。

本文标签: 种质油菜核心方法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