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一种喷液装置,包括:安装本体;升降单元,设置在承载板一端,并设置第一承载台,且通过剪刀杆实现上下运动;调节单元,设置在第一承载台上,并通过调节杆对第二承载台的水平度进行调节;推进单元,设置在第二承载台上,并通过滑板沿第一导轨推进;转动单元,设置在滑板上,并通过齿轮组带动转轴、转动板转动;喷洒单元,设置在转动板上,并通过推进滑块对喷液端进行开合度调节;控制单元;动力单元。本发明通过控制单元实现升降单元、调节单元、推进单元、转动单元,以及喷洒单元工作,并根据植被的主干外径进行喷液端之开合度调节,以适应不同外径之植被,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药液利用率高,在提高园艺护理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1.一种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装置,包括:安装本体,进一步包括用于承载各功能部件的承载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一侧之传动轮,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之异于所述传动轮一侧的手推部;升降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之异于所述手推部的一端,并在所述升降单元之异于所述承载板的一端设置第一承载台,且所述升降单元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剪刀杆实现上下运动;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的第一承载台之异于所述剪刀杆一侧,并通过调节杆对所述调节单元之第二承载台的水平度进行调节;推进单元,设置在所述调节单元之第二承载台上,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滑板沿着第一导轨推进;转动单元,设置在所述推进单元之滑板上,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组带动转轴旋转,进而带动设置在所述转轴之异于所述滑板一侧的转动板转动;喷洒单元,设置在所述转动单元的转动板之异于所述转轴一侧,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推进滑块对通过液体管路与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之药液容置腔相连通的喷液端进行开合度调节;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手推部之工作台面处,并控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单元动作之第一电机、用于控制所述调节单元动作之第二电机、用于控制所述推进单元动作之第三电机、用于控制所述转动单元动作之第四电机,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喷洒单元动作之第五电机;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并为所述喷液装置之运动提供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装置之各功能部件为药液容置腔、升降单元、调节单元、推进单元、转动单元、喷洒单元、控制单元,以及动力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一侧之传动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运动方向前端的万向轮和设置在运动方向后端的定向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底部之传动轮处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与所述动力单元电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喷液装置运动的驱动电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之手推部进一步包括工作台面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之一侧的把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推部之工作台面上进一步通过支架设置所述控制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显示装置和操作按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端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液体管路连通的喷射管、与所述喷射管连通的喷嘴,以及用于固定设置所述喷射管和所述喷嘴的夹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用以作为所述喷液装置之动力装置为电能存储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端包括呈弧度并相对设置的喷洒瓣面,且所述喷水瓣面均通过分流阀和分流管与所述液体容置腔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艺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园艺领域中,各类喷药设备已被广泛应用到植被护理。随着植 被数量的增加和形状的多样化,植被护理的劳动强度亦大幅度提升。通常地, 在植被护理过程中,现有技术较多的采用大型喷洒车,进行大规模药液喷洒。 明显地,大型喷洒车不仅造成药液资源的大量浪费,植被有效吸收较少,而 且严重污染环境,导致土壤农药残留。另一方面,对于小型植被,仅依靠人 工喷洒药液的方式,不仅耗工费时,而且对于形状奇异之植被护理适用性较 差。
更重要地,植被对药液的吸收主要通过主干部分,而现有的药液喷洒方 式多为将药液雾化,并分散在植被表面。可见,在采用现有方式对植被进行 护理的过程中,植被对药液的吸收相当有限,亦即药液之使用的性价比过低, 进而导致成本浪费。
寻求一种操作简便、可多维度调节的喷液装置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 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故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案设计人凭借从事此行业多年的经验, 积极研究改良,于是有了本发明一种喷液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的园艺护理方式,不仅使得植被对 药液的吸收相当有限,导致成本浪费,而且费工耗时,效率低下等缺陷提供 一种喷液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喷液装置,所述喷液装置,包括: 安装本体,进一步包括用于承载各功能部件的承载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一 侧之传动轮,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之异于所述传动轮一侧的手推部;升降 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之异于所述手推部的一端,并在所述升降单元之异 于所述承载板的一端设置第一承载台,且所述升降单元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 过剪刀杆实现上下运动;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的第一承载台之异 于所述剪刀杆一侧,并通过调节杆对所述调节单元之第二承载台的水平度进 行调节;推进单元,设置在所述调节单元之第二承载台上,并在驱动力的作 用下通过滑板沿着第一导轨推进;转动单元,设置在所述推进单元之滑板上, 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组带动转轴旋转,进而带动设置在 所述转轴之异于所述滑板一侧的转动板转动;喷洒单元,设置在所述转动单 元的转动板之异于所述转轴一侧,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推进滑块对通过 液体管路与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之药液容置腔相连通的喷液端进行开合度调 节;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手推部之工作台面处,并控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 单元动作之第一电机、用于控制所述调节单元动作之第二电机、用于控制所 述推进单元动作之第三电机、用于控制所述转动单元动作之第四电机,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喷洒单元动作之第五电机;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 并为所述喷液装置之运动提供动力。
可选地,所述喷液装置之各功能部件为药液容置腔、升降单元、调节单 元、推进单元、转动单元、喷洒单元、控制单元,以及动力单元。
可选地,所述承载板一侧之传动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运动方向前端的万 向轮和设置在运动方向后端的定向轮。
可选地,所述承载板底部之传动轮处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与所述动力单元 电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喷液装置运动的驱动电机。
可选地,所述安装本体之手推部进一步包括工作台面和设置在所述工作 台面之一侧的把手。
可选地,所述手推部之工作台面上进一步通过支架设置所述控制单元。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显示装置和操作按键。
可选地,所述喷液端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液体管路连通的喷射管、与所述 喷射管连通的喷嘴,以及用于固定设置所述喷射管和所述喷嘴的夹臂。
可选地,所述承载板上用以作为所述喷液装置之动力装置为电能存储单 元。
可选地,所述喷液端包括呈弧度并相对设置的喷洒瓣面,且所述喷水瓣 面均通过分流阀和分流管与所述液体容置腔连通。
综上所述,本发明喷液装置通过控制单元实现所述升降单元、调节单元、 推进单元、转动单元,以及喷洒单元工作,并根据待护理之植被的主干外径 进行喷液端之开合度调节,以适应不同外径之植被,不仅所述喷液装置之结 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自动化程度高、药液利用率高,在提高园艺护理的 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喷液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喷液装置之侧视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喷液装置之主视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喷液装置之转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 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3,图1所示为本发明喷液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所示 为本发明喷液装置之侧视图。图3所示为本发明喷液装置之主视图。所述喷 液装置1,包括:安装本体2,所述安装本体2进一步包括用于承载各功能部 件的承载板21、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1一侧之传动轮22,以及设置在所述承 载板21之异于所述传动轮22一侧的手推部23;升降单元3,所述升降单元3 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1之异于所述手推部23的一端,并在所述升降单元3之 异于所述承载板21的一端设置第一承载台31,且所述升降单元3在驱动力的 作用下通过剪刀杆32实现上下运动;调节单元4,所述调节单元4设置在所 述升降单元3的第一承载台31之异于所述剪刀杆32一侧,并通过调节杆41 对所述调节单元4之第二承载台42的水平度进行调节;推进单元5,所述推 进单元5设置在所述调节单元4之第二承载台42上,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 过滑板51沿着第一导轨52推进;转动单元6,所述转动单元6设置在所述推 进单元5之滑板51上,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组61带动 转轴62旋转,进而带动设置在所述转轴62之异于所述滑板51一侧的转动板 63转动;喷洒单元7,所述喷洒单元7设置在所述转动单元6的转动板63之 异于所述转轴62一侧,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推进滑块71对通过液体管 路72与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1上之药液容置腔24相连通的喷液端73进行开 合度调节;控制单元8,所述控制单元8设置在所述手推部23之工作台面25 处,并控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单元3动作之第一电机33、用于控制所述调节 单元4动作之第二电机43、用于控制所述推进单元5动作之第三电机53、用 于控制所述转动单元6动作之第四电机64,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喷洒单元7动 作之第五电机74;动力单元9,所述动力单元9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1上,并 为所述喷液装置1之运动提供动力。
请参阅图2、图3,并结合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发明喷液装置之侧视 图。图3所示为本发明喷液装置之主视图。所述喷液装置1之安装本体2进 一步包括用于承载各功能部件的承载板21、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1一侧之传动 轮22,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1之异于所述传动轮22一侧的手推部23。非 限制性地,例如所述喷液装置1之各功能部件包括药液容置腔24、升降单元 3、调节单元4、推进单元5、转动单元6、喷洒单元7、控制单元8,以及动 力单元9。所述承载板21底部之传动轮22处通过安装支架26a固定与所述动 力单元9电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喷液装置1运动的驱动电机26b。为了便于 所述喷液装置1之转向动作,优选地,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1一侧之传动轮22 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运动方向前端的万向轮22a和设置在运动方向后端的定向 轮22b。
所述安装本体2之手推部23进一步包括工作台面25和设置在所述工作 台面25之一侧的把手27。在所述手推部23之工作台面25上进一步通过支架 28设置所述控制单元8。所述控制单元8包括但不限于显示装置81和操作按 键82。所述药液容置腔24通过具有泵抽单元75a和换向阀75b,并间隔设置 分流阀76a和分流管76b的液体管路72与所述喷液端73连通。所述喷液端 73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液体管路72连通的喷射管73a、与所述喷射管73a连通 的喷嘴73b,以及用于固定设置所述喷射管73a和所述喷嘴73b的夹臂73c。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1上,并以作为所述喷液装置1之 动力装置9为电能存储单元。
请继续参阅图2,并结合参阅图1,所述喷液装置1之升降单元3设置在 所述承载板21之异于所述手推部23的一端,并在所述升降单元3之异于所 述承载板21的一端设置第一承载台31,且所述升降单元3在驱动力的作用下 通过剪刀杆32实现上下运动。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升降单元3之第一承 载台31面向所述承载板21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座34a设置第一导柱35a,并 在所述承载板21上通过第二固定座34b设置与所述第一导柱35a呈面向布置 的第二导柱35b。所述剪刀杆32紧邻所述第一承载台31的一侧之一端通过第 一滑杆36a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柱35a上,所述剪刀杆32紧邻所述第一承 载台31的一侧之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台31下端;所述剪刀杆32 紧邻所述承载板21的一侧之一端通过第二滑杆36b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柱 35b上,所述剪刀杆32紧邻所述承载板21的一侧之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承 载板21上。所述承载板21与所述第一承载台31之间,并位于所述剪刀杆32 的外侧设置具有内支撑杆37a的外护套37b。
作为所述喷液装置1之升降单元3的驱动力,更具体地,在所述承载板 21上设置第一电机33,所述第一电机33驱动通过第一丝杆座38a活动设置 的第一丝杆螺母机构38b,并进而驱动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机构38b连接的所 述第二滑杆36b沿着所述第二导柱35b运动,以实现所述升降单元3之升降 动作。
请继续参阅图2,并结合参阅图1,所述喷液装置1之调节单元4设置在 所述升降单元3的第一承载台31之异于所述剪刀杆32一侧,并通过调节杆 41对所述调节单元4之第二承载台42的水平度进行调节。更具体地,所述升 降单元3之第一承载台31异于所述剪刀杆32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机43和第二 丝杆座44a,且所述第二电机43驱动与所述第二丝杆座44a活动设置的第二 丝杆螺母机构44b转动,进而驱动与所述第二丝杆螺母机构44b连接的第三 滑杆45运动。所述调节单元4之第二承载台42的一端通过定轴46a和连接 套46b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台31上的支撑柱47活动连接,所述调节 单元4之第二承载台42的另一端与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杆45上的调节杆 41连接。
明显地,当所述第二电机43驱动与所述第二丝杆座44a活动设置的第二 丝杆螺母机构44b转动时,所述第二丝杆螺母机构44b驱动与所述第二丝杆 螺母机构44b连接的第三滑杆45运动,进而通过调节杆41施力在所述第二 承载台42上,使得所述第二承载台42以所述定轴46a为轴线转动,以实现 所述第二承载台42之水平度调整。
请继续参阅图2,并结合参阅图1,所述喷液装置1之推进单元5设置在 所述调节单元4之第二承载台42上,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滑板51沿着 第一导轨52推进。具体地,所述第二承载台42之异于所述调节杆41的一侧 设置第三电机53和第三丝杆座54a,并在所述第三电机53和所述第三丝杆座 54a之间设置纵向的第一导轨52,且所述推进单元5之滑板51活动设置在所 述第一导轨52上。所述第三电机53驱动与所述第三丝杆座54a连接的第三 丝杆螺母机构54b转动,并进而驱动通过嵌合螺母(未图示)与所述第三丝 杆座螺母机构54b连接的滑板51运动。更优选地,所述滑板51与所述第一 导轨52之设置方式为所述滑板51之T型槽与所述第一导轨52之T型轨道相 配合。
请参阅图4,并结合参阅图1和图2,图4所示为本发明喷液装置之转动 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转动单元6设置在所述推进单元5之滑板51上,并 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组61带动转轴62旋转,进而带动设 置在所述转轴62之异于所述滑板51一侧的转动板63转动。具体地,所述推 进单元5之滑板51上设置第四电机64和轴承安装座65a,所述轴承安装座 65a内套设具有轴承65b的转轴62,且所述转轴62之异于所述轴承安装座65a 的一端设置转动板63,所述转轴62之介于所述转动板63与所述轴承安装座 65a处设置相互啮合的齿轮组61。所述第四电机64通过与齿轮箱66连接的 传动轴67驱动所述齿轮组61之小齿轮61a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齿轮组61之 设置在所述转轴62上的大齿轮61b转动,以最终实现所述转轴62带动所述 转动板63旋转。
请继续参阅图4,并结合参阅图1和图2,所述喷洒单元7设置在所述转 动单元6的转动板63之异于所述转轴62一侧,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推 进滑块71对通过液体管路72与设置在承载板21上之药液容置腔24相连通 的喷液端73进行开合度调节。具体地,所述转动板63之异于所述转轴62的 一侧设置第五电机74和导槽77,并在所述导槽77上设置通过电机轴74a与 所述第五电机74连接的推进滑块71。所述推进滑块71之异于所述电机轴74a 的一端通过剪叉式支撑连杆78与所述喷液端73连接,以对所述喷液端73进 行开合度调节。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地,所述剪叉式支撑连杆78可通过设置 中心支点78a,并以所述中心支点78a为中心交叉设置的连杆78b和摆杆78c 组成。所述喷液端73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液体管路72连通的喷射管73a、与所 述喷射管73a连通的喷嘴73b,以及用于固定设置所述喷射管73a和所述喷嘴 73b的夹臂73c。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地,所述喷液装置1之喷洒单元7的喷 液端73可通过所述第五电机74、推进滑块71、剪叉式支撑连杆78进行开合 度调节,以适应不同植被之主干。更具体地,所述喷液端73包括呈弧度并相 对设置的喷洒瓣面73d,且所述喷水瓣面73d均通过分流阀76a和分流管76b 与所述液体容置腔24连通。
请参阅图3,并结合参阅图1和图2,所述控制单元8设置在所述手推部 23之工作台面25处,并控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单元3动作之第一电机33、 用于控制所述调节单元4动作之第二电机43、用于控制所述推进单元5动作 之第三电机53、用于控制所述转动单元6动作之第四电机64,以及用于控制 所述喷洒单元7动作之第五电机74。所述控制单元8通过人机界面进行输入、 输出。
明显地,本发明喷液装置1通过控制单元8实现所述升降单元3、调节单 元4、推进单元5、转动单元6,以及喷洒单元7工作,并根据待护理之植被 的主干外径进行喷液端73之开合度调节,以适应不同外径之植被,不仅所述 喷液装置1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自动化程度高、药液利用率高,在 提高园艺护理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喷液装置通过控制单元实现所述升降单元、调节单元、 推进单元、转动单元,以及喷洒单元工作,并根据待护理之植被的主干外径 进行喷液端之开合度调节,以适应不同外径之植被,不仅所述喷液装置之结 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自动化程度高、药液利用率高,在提高园艺护理的 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应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 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而,如果任何修改或变型落入所附权利 要求书及等同物的保护范围内时,认为本发明涵盖这些修改和变型。
本文标签: 装置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喷液装置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1813264a531217.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