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工夫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本发明所提供的工夫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金萱、翠玉品种的茶树鲜叶→萎凋→晒青→凉青→做青→揉捻→发酵→毛火→足火→醇化→提香→成品。本发明把传统工夫红茶制法与金萱、翠玉种质资源相结合,再配以科学的采制工艺技术,将乌龙茶的“晒青”、“做青”的加工工艺与红茶的全发酵工艺相结合,制出的工夫乌龙(红乌龙)茶外形紧结、乌润、汤色金黄、有花香和山韵味、滋味浓厚鲜醇,叶底红明亮。本发明首次提出在工夫乌龙(红乌龙)茶加工工艺上毛茶干燥后采用空调控温醇化(后熟)后再提香技术,使茶产品更高香,滋味浓厚鲜醇。

1.工夫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茶树鲜叶,所述鲜叶为二至四叶的鲜叶或同等嫩度的对夹叶;(2)萎凋:将所述茶树鲜叶放置在温度为18-23℃的室内萎凋8-12小时,得到萎凋后的茶叶;(3)晒青:将所述萎凋后的茶叶晾晒10-30min,得到晒青后的茶叶;(4)凉青:将所述晒青后的茶叶在温度为18-25℃的室内摊放40-60min,得到凉青后的茶叶;(5)做青:将所述凉青后的茶叶摇青三次,第一次摇3-5min,摊青60-80min;第二次摇5-10min,摊青90~120min;第3次摇8-15min,摊青至茶青散发浓厚清香气,得到做青后的茶叶;(6)揉捻:将所述萎凋好的茶叶先空揉15min,再重压15min,再轻压3min,最后空揉2min,得到揉捻好的茶叶;(7)发酵:将所述揉捻好的茶叶在温度为20-25℃和相对湿度为85-95%的条件下发酵2-3小时,得到发酵后的茶叶;(8)毛火烘干:将所述发酵后的茶叶在温度为120-130℃的条件下烘至7-8成干,得到毛火烘干后的茶叶;(9)足火烘干:将所述毛火烘干后的茶叶在温度为100-120℃的条件下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6%,得到足火烘干后的茶叶;(10)醇化:将所述足火烘干后的茶叶在温度为20-23℃的条件下箱放15-20天,得到醇化后的茶叶;(11)提香:温度在70℃时投入所述醇化后的茶叶,温度升至130℃时提香结束,提香时间为1小时,即得到所述工夫乌龙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夫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茶树鲜叶为金萱或翠玉品种的茶树鲜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夫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晒青后的茶叶萎凋减重率为6%~10%或失水率为2%~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工夫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摇青是采用乌龙茶摇青机进行摇青。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工夫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揉捻好的茶叶,其茶汁粘附于表叶,叶张初卷成条,成条率达9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工夫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所述毛火烘干的摊叶厚度为1.5c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工夫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所述足火烘干后的茶叶手折茶梗断脆和/或叶捻成粉和/或气味清纯。 8.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茶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制备方法及其制品,尤其涉及工夫乌龙茶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背景技术

红茶是当今世界茶叶消费的主体,广西曾是国内主要红碎茶生产出口基地,创造过辉煌的业绩,无论是国家、集体、个人都从茶叶生产中获益。然而,我国红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竞争力较弱,产量和质量提高的速度缓慢,至今红茶的出口量仅占世界红茶总销售量的3%左右,质量和价价一直处于中下等水平,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提高我国红茶的品质,扩大出口量,必须在品种、产量、加工工艺技术进行改革创新,根据茶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及茶树品种资源特点,综合提炼各茶类的加工工艺特点,推陈出新,探索创新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型的红茶。

影响红茶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一个是品种、二是鲜叶原料,二是加工工艺,三是加工环境。在传统的(工夫红茶)红条茶加工中,采用品种主要用红茶品种(如云南大叶种、广西凌云白毫、英红1号、福建政和、福鼎大白茶、祁门储叶种等);鲜叶原料只有嫩度高的鲜叶,才能制成形质优美的产品,采摘标准以一芽一、二叶、为主,萎调以室内自然条件萎调、室内加温、萎凋机等萎凋10小时(鲜叶含水量62%)左右,工夫红条茶的成条率在80-85%。发酵温度25-30℃,湿度90﹪。烘干一般分毛火、足火,毛火温度控制在125℃-130℃,时间10-15分钟,烘到七至八成干时下机,摊凉30-60分钟,然后进行足火,足火温度在110℃-120℃,时间15-20分。具备以上条件才能制成形质优美的工夫红茶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填补以上领域的空白,提供了工夫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工夫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茶树鲜叶,所述鲜叶为二至四叶的鲜叶或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2)萎凋:将所述茶树鲜叶放置在温度为18-23℃的室内萎凋8-12小时,得到萎凋后的茶叶;

(3)晒青:将所述萎凋后的茶叶晾晒10-30min,得到晒青后的茶叶;

(4)凉青:将所述晒青后的茶叶在温度为18-25℃的室内摊放40-60min,得到凉青后的茶叶;

(5)做青:将所述凉青后的茶叶摇青三次,第一次摇3-5min,摊青60-80min;第二次摇5-10min,摊青90~120min;第3次摇8-15min,摊青至茶青散发浓厚清香气,得到做青后的茶叶;

(6)揉捻:将所述萎凋好的茶叶先空揉15min,再重压15min,再轻压3min,最后空揉2min,得到揉捻好的茶叶;

(7)发酵:将所述揉捻好的茶叶在温度为20-25℃和相对湿度为85-95%的条件下发酵2-3小时,得到发酵后的茶叶;

(8)毛火烘干:将所述发酵后的茶叶在温度为120-130℃的条件下烘至7-8成干,得到毛火烘干后的茶叶;

(9)足火烘干:将所述毛火烘干后的茶叶在温度为100-120℃的条件下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6%,得到足火烘干后的茶叶;

(10)醇化:将所述足火烘干后的茶叶在温度为20-23℃的条件下箱放15-20天,得到醇化后的茶叶;

(11)提香:温度在70℃时投入所述醇化后的茶叶,温度升至130℃时提香结束,提香时间为1小时,即得到所述工夫乌龙茶。

所述步骤(1)中的茶树鲜叶为金萱或翠玉品种的茶树鲜叶。

所述步骤(2)中的晒青后的茶叶萎凋减重率为6%~10%或失水率为2%~3%。

所述步骤(4)中所述摇青是采用乌龙茶摇青机进行摇青。

所述步骤(6)中所述揉捻好的茶叶,其茶汁粘附于表叶,叶张初卷成条,成条率达90%。

所述步骤(8)中所述毛火烘干的摊叶厚度为1.5cm。

所述步骤(9)中所述足火烘干后的茶叶手折茶梗断脆和/或叶捻成粉和/或气味清纯。

由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茶叶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弥补了传统红条茶加工技术的不足,随着采用品种、加工工艺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用较低的投资,创新了制茶品种是用金萱、翠玉等茶品种,鲜叶原料主要是在芽下2-3叶,室内自然萎调后再晒青、做青,人为控制摊青环境,采用空调控温凉青、做青、短时轻度发酵、空调控温醇化(后熟)、提香为特点的一系列工夫乌龙(黄金龙)茶加工新技术。它不仅对金萱、翠玉茶品种制工夫乌龙(黄金龙)茶品质有显著改善作用,且提高制茶品质,制茶品质比较稳定,制优率提高、技术易操作,形成了工夫乌龙(黄金龙)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红褐乌润,汤色金黄,香气浓郁、滋味浓厚鲜醇,叶底红褐明亮叶底明净的品质特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一)、把传统工夫红茶制法与金萱、翠玉种质资源相结合,再配以科学的采制工艺技术,将乌龙茶的“晒青”、“做青”的加工工艺与红茶的全发酵工艺相结合,制出的工夫乌龙(黄金龙)茶外形紧结、乌润、汤色金黄、有花香和山韵味、滋味浓厚鲜醇,叶底红明亮。

(二)、根据红工夫乌龙(黄金龙)茶生产工艺特点和鲜叶不同部位内含物含量情况决定制工夫乌龙(黄金龙)茶的鲜叶采用芽下2~3叶。既增加了鲜叶的利用率又提高了亩单位经济效益。

(三)、提出了符合工夫乌龙(黄金龙)茶原料和产品特点的加工工艺流程,金萱、翠玉茶树鲜叶→萎凋→晒青→凉青(空调控温)→摇青(空调控温下)→揉捻→发酵→毛火→足火→空调控温醇化(后熟)→提香→成品。

(四)、首次提出在工夫乌龙(黄金龙)茶加工工艺上毛茶干燥后采用空调控温醇化(后熟)后再提香技术,使茶产品更高香,滋味浓厚鲜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工夫乌龙(黄金龙)的加工方法按着如下步骤的先后顺序进行:

1.茶青采摘:采摘金萱、翠玉等茶树新梢一芽一叶后的2~4叶及同等嫩度时对夹叶。

2.萎凋:将采摘金萱、翠玉等茶树新梢放置在室温控制为18~23℃左右的室内萎凋10~12小时。

3.晒青:把萎凋好的鲜叶原料,早上8点钟左右移到室外进行晒青,日晒时间一般为30min左右,有明显清香气溢出。

4.凉青:在室内开空调使室温保持在18~20℃。茶青经晒青后放回屋内摊放40min-60min后开始做青。

5.做青:采用乌龙茶摇青机,具体安排是:第1次摇5min,摊青60-80min;第2次摇10min,摊青100-120min,且摊青厚度稍比前一次厚。第3次摇15min,摊青至茶青散发浓厚清香气时即可。三次摇青的强度是逐渐增加的,但要根据茶青状况灵活掌握,应注意避免叶边明显发酵而大面积发红,稍有红边即可,以保持红茶汤色。

6.揉捻:要掌握好“轻、重、轻”的加压原则,先空揉15min,再重压15min,再轻压3min,最后空揉2min,以揉出部分茶汁粘附于表叶,叶张初卷成条,成条率达90%左右为标准。

7.发酵:将初卷成条的茶叶放置在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85-95%的室内发酵2-3小时。

8.毛火烘干:将发酵后的茶叶在温度控制为120-130℃的环境下,采用高温、快速的方法烘至7-8成干(手模有触手感)即可下烘。

9.足火烘干:采用低温慢烘,使工夫乌龙香味慢慢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第一道足火进风口温度在100-120℃,烘至干茶叶含水约5%-6%(手折茶梗断脆、叶捻成粉、气味清纯)即可下烘。

10.醇化(后熟):将足火摊凉后的干茶放进纸箱包装好放入室内开空调使室温保持在20-23℃,摊放置15-20天。

11.提香:温度在70℃左右时就投料,温度升至130℃时提香结束,提香全程历时1小时左右。

实施例2、

本发明的金茶的加工方法按着如下步骤的先后顺序进行:

1.茶青采摘:采摘金萱、翠玉等茶树新梢一芽一叶后的2~4叶及同等嫩度时对夹叶;

2.萎凋:将采摘回来的金萱茶树新梢放置在室温控制为18~23℃左右的室内萎凋8~10小时。

3.晒青:把萎凋好的鲜叶原料,移到室外进行晒青,晒青10分钟10-15min,晒青要求在上午阳光不太强烈时进行,以上午7:30-8:30分,气温26℃-30℃为宜。晒青后的茶叶萎凋减重率为6%~10%或失水率为2%~3%。

4.凉青:在室内开空调使室温保持在23-25℃。茶青经晒青后放回屋内摊放40min后开始做青。

5.做青:采用乌龙茶摇青机,具体安排是:第1次摇3min,摊青60min;第2次摇5min,摊青90min,且摊青厚度稍比前一次厚。第3次摇8min,摊青至茶青散发浓厚清香气时即可。

6.揉捻:将萎凋之后的茶叶采取“空、重、轻、空”的加压原则,揉40分钟,使其茶汁粘附于表叶,叶张初卷成条,成条率达90%。

7.发酵:将揉捻好的茶叶放在温度20-25℃,相对湿度85-95%的室内发酵3小时。

8.毛火烘干:将发酵好的茶叶采用连续烘干机,摊叶厚度为1.5cm,毛火温度控制在120-130℃左右烘至7-8成干(手摸有触手感)即可下烘。

9.足火烘干:将毛火过的茶叶采用100℃左右的低温慢烘,使工夫乌龙香味慢慢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一般烘至干茶叶含水约5%-6%(手折茶梗断脆、叶捻成粉、气味清纯)即可下烘。

10.空调控温醇化(后熟):干燥后立即提香会影响茶叶的醇化(后熟)作用,故香气中带有青气。通过醇化(后熟)作用可自然减轻。醇化就是将毛茶在放置在空调房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放20天后才提香。

11.提香:温度在70℃左右时就投料,温度升至130℃时提香结束,提香全程历时1小时左右,最后将其摊凉至25℃以下得到工夫乌龙(黄金龙)成品。

本文标签: 乌龙茶工夫制备方法及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