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渔业拉网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涉及农业智能化领域,包括矩形电机箱、伺服电机、滚珠丝杠、滑座、液压缸Ⅰ、液压缸Ⅱ、光电门Ⅰ、光电门Ⅱ、压力传感器、转向模块、太阳能储电站、智能救生模块和控制模块;滚珠丝杠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轴连接,另一端与矩形电机箱内侧壁连接;滑座连接在滚珠丝杠上;光电门Ⅰ和光电门Ⅱ分别与矩形电机箱同一内侧壁连接;液压缸Ⅰ的底端与滑座的顶端连接;转向模块的一个底端与液压缸Ⅰ的顶端连接;转向模块另一个底端与液压缸Ⅱ的顶端连接;压力传感器与液压缸Ⅱ的底端固定连接;智能救生模块设置于矩形电机箱靠近鱼塘的外侧壁上。该装置具备高智能化、多功能性、结构紧凑性和节能的优势。

1.一种智能渔业拉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电机箱、伺服电机、滚珠丝杠、滑座、液压缸Ⅰ、液压缸Ⅱ、光电门Ⅰ、光电门Ⅱ、压力传感器、转向模块、太阳能储电站、智能救生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矩形电机箱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鱼塘两侧,矩形电机箱一部分设置于地面以下,另一部分设置于地面以上,其中,每个矩形电机箱内部两个侧壁上设有对称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与鱼塘的长度相等;所述太阳能储电站、控制模块、伺服电机的底部与矩形电机箱一端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轴连接并通过丝杠支撑座Ⅰ支撑在矩形电机箱的内底面上,另一端通过丝杠支撑座Ⅱ与矩形电机箱内侧壁连接;所述滑座的中部设有与滚珠丝杠相配合的螺纹孔,滑座通过所述螺纹孔连接在滚珠丝杠上,滑座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两个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内;所述光电门Ⅰ和光电门Ⅱ分别与矩形电机箱同一内侧壁的两端固定连接,其中,光电门Ⅰ与靠近伺服电机的滑槽一端平齐,光电门Ⅱ与滑槽的另一端平齐;所述液压缸Ⅰ的底端与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模块包括转向电机、电机座、分度盘和过渡杆;所述电机座的底端与液压缸Ⅰ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电机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电机座的顶端、分度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杆为倒U型结构,其中,一个底端与分度盘固定连接,另一端底端与所述液压缸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液压缸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智能救生模块设置于矩形电机箱靠近鱼塘的外侧壁上;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伺服电机、液压缸Ⅰ、液压缸Ⅱ、光电门Ⅰ、光电门Ⅱ、压力传感器、转向电机、太阳能储电站、智能救生模块通过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渔业拉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救生模块包括收容盒、救生网、语音识别模块、电磁弹射器和翻转板;所述收容盒内嵌于所述矩形电机箱的侧壁内;所述翻转板铰接在收容盒的内底面的出口端;所述救生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容盒的内侧壁上,救生网放置于翻转板上;所述收容盒的内底面以下设置有腔体,所述电磁弹射器固定连接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翻转板设于电磁弹射器的上方;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固定连接在矩形电机箱的内底面上;所述收容盒、翻转板、救生网的长度均与鱼塘的长度相等;所述语音识别模块、电磁弹射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渔业拉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电机箱上转动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具体是通过液压合页与矩形电机箱连接的,所述盖体一方面,可用于盖住矩形电机箱以保护内部的电器设备,另一方面,人可以在盖体顶端行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渔业拉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电机箱的内壁通过液压合页转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用于放置渔网。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渔业拉网装置的拉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过程:步骤1),打开盖体,将渔网取出,将渔网的两侧上、下两端分别系在液压缸Ⅱ的上、下两端相应的挂钩上;步骤2),打开隔板,使隔板与矩形电机箱内侧壁靠紧;步骤3),控制模块依次控制液压缸Ⅰ上升、转向电机旋转、液压缸Ⅱ下降;步骤4),压力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步骤5),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的信号判断液压缸Ⅱ底部是否接触到淤泥,若未接触到淤泥,则液压缸Ⅱ继续下降,若接触到了淤泥,则启动伺服电机;步骤6),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滚珠丝杠转动,滑座直线移动,开始执行拉网动作;步骤7),控制模块接收光电门Ⅱ的信号,判断滑座是否到达光电门Ⅱ的位置,若未到达,则伺服电机继续工作,若未到达,则伺服电机停止工作,液压缸Ⅱ上升至设定位置,拉网结束;步骤8),卸下渔网,伺服电机反向旋转,滑座运动至光电门Ⅰ的位置,伺服电机停止;步骤9),控制模块依次控制液压缸Ⅱ上升至初始位置、转向电机旋转至初始位置、液压缸Ⅰ下降至初始位置,当渔网使用完毕,关闭隔板,将渔网放置在隔板上,最后关闭盖体。 6.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渔业拉网装置的智能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过程:步骤1),语音识别模块识别人语音的救生信号并传送给控制模块;步骤2),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立即控制电磁弹射器进行弹射工作;步骤3),电磁弹射器带动翻转板进行180度翻转,使放置于翻转板上的救生网快速撒落于鱼塘里;步骤4),落水人员通过救生网的网孔轻松攀爬至岸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智能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渔业拉网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有拉网作业的操作,目的是将养殖水产品驱赶捕捞起来。目前,拉网作业是通过人力或者拖拉机进行的。人力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的缺点,如果池塘内淤泥较厚或者塘底杂物较多,拉网就比较中,还需要有人专门进行捡网,捡网目的就是让渔网能够不被其他杂物挂住渔网和减轻拉网的劳动强度。而对于拖拉机拉网来说,受到的限制比较多,在阴雨天气路面湿滑不容易操作,而且塘基较窄的地方拖拉机不好行驶,容易翻到鱼塘内。申请号为CN201220741974.1专利所述的一种自动拉网装置,其通过拽引电机拽动牵引绳拉动渔网运动,节省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虽然现有的自动拉网装置能节省人力,相对于传统的拉网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1、智能化程度低,在拉网的全过程中仍然需要人力辅助;

2、功能单一,只能用于拉网,无其他用途;

3、结构不够紧凑,用完以后需要专门找个空间放置,占用大量空间;

4、由于没有将渔网的底端完全贴合鱼塘侧壁,拉网过程中鱼容易漏网;

5、不具备节能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渔业拉网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具备高智能化、多功能性、结构紧凑性的优势。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渔业拉网装置,包括矩形电机箱、伺服电机、滚珠丝杠、滑座、液压缸Ⅰ、液压缸Ⅱ、光电门Ⅰ、光电门Ⅱ、压力传感器、转向模块、太阳能储电站、智能救生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矩形电机箱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鱼塘两侧,矩形电机箱一部分设置于地面以下,另一部分设置于地面以上,其中,每个矩形电机箱内部两个侧壁上设有对称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与鱼塘的长度相等;

所述太阳能储电站、控制模块、伺服电机的底部与矩形电机箱一端的内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滚珠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轴连接并通过丝杠支撑座Ⅰ支撑在矩形电机箱的内底面上,另一端通过丝杠支撑座Ⅱ与矩形电机箱内侧壁连接;

所述滑座的中部设有与滚珠丝杠相配合的螺纹孔,滑座通过所述螺纹孔连接在滚珠丝杠上,滑座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两个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内;

所述光电门Ⅰ和光电门Ⅱ分别与矩形电机箱同一内侧壁的两端固定连接,其中,光电门Ⅰ与靠近伺服电机的滑槽一端平齐,光电门Ⅱ与滑槽的另一端平齐;

所述液压缸Ⅰ的底端与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模块包括转向电机、电机座、分度盘和过渡杆;

所述电机座的底端与液压缸Ⅰ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电机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电机座的顶端、分度盘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过渡杆为倒U型结构,其中,一个底端与分度盘固定连接,另一端底端与所述液压缸Ⅱ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液压缸Ⅱ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智能救生模块设置于矩形电机箱靠近鱼塘的外侧壁上;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伺服电机、液压缸Ⅰ、液压缸Ⅱ、光电门Ⅰ、光电门Ⅱ、压力传感器、转向电机、太阳能储电站、智能救生模块通过电路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多用途灭火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智能救生模块包括收容盒、救生网、语音识别模块、电磁弹射器和翻转板;

所述收容盒内嵌于所述矩形电机箱的侧壁内;

所述翻转板铰接在收容盒的内底面的出口端;

所述救生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容盒的内侧壁上,救生网放置于翻转板上;

所述收容盒的内底面以下设置有腔体,所述电磁弹射器固定连接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翻转板设于电磁弹射器的上方;

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固定连接在矩形电机箱的内底面上;

所述收容盒、翻转板、救生网的长度均与鱼塘的长度相等;

所述语音识别模块、电磁弹射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多用途灭火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矩形电机箱上转动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具体是通过液压合页与矩形电机箱连接的,所述盖体一方面,可用于盖住矩形电机箱以保护内部的电器设备,另一方面,人可以在盖体顶端行走,所述液压合页可避免盖体与矩形电机箱之间的冲击。

作为本发明一种多用途灭火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矩形电机箱的内壁通过液压合页转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用于放置渔网,所述液压合页可避免隔板与矩形电机箱之间的冲击。

本发明公开了该智能渔业拉网装置的拉网方法,包含以下过程:

步骤1),打开盖体,将渔网取出,将渔网的两侧上、下两端分别系在液压缸Ⅱ的上、下两端相应的挂钩上;

步骤2),打开隔板,使隔板与矩形电机箱内侧壁靠紧;

步骤3),控制模块依次控制液压缸Ⅰ上升、转向电机旋转、液压缸Ⅱ下降;

步骤4),压力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

步骤5),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的信号判断液压缸Ⅱ底部是否接触到淤泥,若未接触到淤泥,则液压缸Ⅱ继续下降,若接触到了淤泥,则启动伺服电机;

步骤6),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滚珠丝杠转动,滑座直线移动,开始执行拉网动作;

步骤7),控制模块接收光电门Ⅱ的信号,判断滑座是否到达光电门Ⅱ的位置,若未到达,则伺服电机继续工作,若未到达,则伺服电机停止工作,液压缸Ⅱ上升至设定位置,拉网结束;

步骤8),卸下渔网,伺服电机反向旋转,滑座运动至光电门Ⅰ的位置,伺服电机停止;

步骤9),控制模块依次控制液压缸Ⅱ上升至初始位置、转向电机旋转至初始位置、液压缸Ⅰ下降至初始位置,当渔网使用完毕,关闭隔板,将渔网放置在隔板上,最后关闭盖体。

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智能渔业拉网装置的智能救生方法,包含以下过程:

步骤1),语音识别模块识别人语音的救生信号并传送给控制模块;

步骤2),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立即控制电磁弹射器进行弹射工作;

步骤3),电磁弹射器带动翻转板进行180度翻转,使放置于翻转板上的救生网快速撒落于鱼塘里;

步骤4),落水人员通过救生网的网孔轻松攀爬至岸上。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智能化程度高,拉网的全过程中无需人力辅助,只需要启动该装置即可自动实现拉网过程,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具备多功能性,该装置同时具备智能拉网、智能落水救生、太阳能供电和人行道的功能;

3.结构紧凑,整个装置收容于矩形电机箱内,而矩形电机箱大部分设置于地面以下,且当该装置不用时,人可在盖板上行走,渔网放于隔板上,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和空间利用率;

4.该装置将渔网的底端系于液压缸Ⅱ的底部挂钩上,渔网的顶端系于液压缸Ⅱ顶部挂钩上,拉网过程中,渔网两侧紧贴鱼塘两侧壁,大大减小了鱼漏网的概率,提高拉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渔业拉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智能救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矩形电机箱,2-伺服电机,3-滚珠丝杠,4-滑座,5-液压缸Ⅰ,6-液压缸Ⅱ,7-光电门Ⅰ,8-光电门Ⅱ,9-压力传感器,10-转向模块,11-太阳能储电站,12-智能救生模块,13-控制模块,14-滑槽,15-丝杠支撑座Ⅰ,16-丝杠支撑座Ⅱ,17-转向电机,18-电机座,19-分度盘,20-过渡杆,21-收容盒,22-救生网,23-语音识别模块,24-电磁弹射器,25-翻转板,26-盖体,27-隔板,28-液压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渔业拉网装置,包括矩形电机箱1、伺服电机2、滚珠丝杠3、滑座4、液压缸Ⅰ5、液压缸Ⅱ6、光电门Ⅰ7、光电门Ⅱ8、压力传感器9、转向模块10、太阳能储电站11、智能救生模块12和控制模块13;

所述矩形电机箱1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鱼塘两侧,矩形电机箱1一部分设置于地面以下,另一部分设置于地面以上,其中,每个矩形电机箱1内部两个侧壁上设有对称的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长度与鱼塘的长度相等;

所述太阳能储电站11、控制模块13、伺服电机2的底部与矩形电机箱1一端的内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滚珠丝杠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2的轴连接并通过丝杠支撑座Ⅰ15支撑在矩形电机箱1的内底面上,另一端通过丝杠支撑座Ⅱ16与矩形电机箱1内侧壁连接;

所述滑座4的中部设有与滚珠丝杠3相配合的螺纹孔,滑座4通过所述螺纹孔连接在滚珠丝杠3上,滑座4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滑槽14相配合的滑块,所述两个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14内;

所述光电门Ⅰ7和光电门Ⅱ8分别与矩形电机箱1同一内侧壁的两端固定连接,其中,光电门Ⅰ7与靠近伺服电机2的滑槽14一端平齐,光电门Ⅱ8与滑槽14的另一端平齐;

所述液压缸Ⅰ5的底端与滑座4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模块10包括转向电机17、电机座18、分度盘19和过渡杆20;

所述电机座18的底端与液压缸Ⅰ5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电机1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电机座18的顶端、分度盘19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过渡杆20为倒U型结构,其中,一个底端与分度盘19固定连接,另一端底端与所述液压缸Ⅱ6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9与液压缸Ⅱ6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智能救生模块12设置于矩形电机箱1靠近鱼塘的外侧壁上;

所述控制模块13分别与所述伺服电机2、液压缸Ⅰ5、液压缸Ⅱ6、光电门Ⅰ7、光电门Ⅱ8、压力传感器9、转向电机17、太阳能储电站11、智能救生模块12通过电路连接,控制模块13具体由嵌入式控制系统组成。

该装置智能化程度高,拉网的全过程中无需人力辅助,只需要启动该装置即可自动实现拉网过程,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控制模块13还与外部电力系统连接,以便太阳能储电站11电力不足时使用;

结构紧凑,整个装置收容于矩形电机箱1内,而矩形电机箱1大部分设置于地面以下,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将渔网的底端系于液压缸Ⅱ6的底部挂钩上,渔网的顶端系于液压缸Ⅱ6顶部挂钩上,拉网过程中,渔网两侧紧贴鱼塘两侧壁,大大减小了鱼漏网的概率,提高拉网效率。

工作过程中,控制模块13控制鱼塘两侧的伺服电机2、液压缸Ⅰ5、液压缸Ⅱ6、转向电机17同步运动。

下面给出一种智能救生模块的具体实施例:所述智能救生模块12包括收容盒21、救生网22、语音识别模块23、电磁弹射器24和翻转板25;所述收容盒21内嵌于所述矩形电机箱1的侧壁内;所述翻转板25铰接在收容盒21的内底面的出口端;所述救生网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容盒21的内侧壁上,救生网22放置于翻转板25上;所述收容盒21的内底面以下设置有腔体,所述电磁弹射器24固定连接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翻转板25设于电磁弹射器24的上方;所述语音识别模块23固定连接在矩形电机箱1的内底面上;所述收容盒21、翻转板25、救生网22的长度均与鱼塘的长度相等;所述语音识别模块23、电磁弹射器24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13连接。

所述语音识别模块23识别落水人员呼救声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13,控制模块13立即控制电磁弹射器24动作,将翻转板25上的救生网22撒向鱼塘里,实现救生功能,智能化程度高,救生效率高。

所述矩形电机箱1上转动连接有盖体26,所述盖体26具体是通过液压合页28与矩形电机箱1连接的,所述盖体26一方面,可用于盖住矩形电机箱1以保护内部的电器设备,另一方面,人可以在盖体顶端行走,所述液压合页28可避免盖体与矩形电机箱之间的冲击。

所述矩形电机箱1的内壁通过液压合页28转动连接有隔板27,所述隔板27用于放置渔网,所述液压合页28可避免隔板27与矩形电机箱1之间的冲击。

本发明同时具备智能拉网、智能落水救生和人行道的功能,智能化程度高,拉网的全过程中无需人力辅助,只需要启动该装置即可自动实现拉网过程,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结构紧凑,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该种智能渔业拉网装置的拉网方法包含以下过程:

步骤1),打开盖体26,将渔网取出,将渔网的两侧上、下两端分别系在液压缸Ⅱ6的上、下两端相应的挂钩上;

步骤2),打开隔板27,使隔板27与矩形电机箱1内侧壁靠紧;

步骤3),控制模块13依次控制液压缸Ⅰ5上升、转向电机17旋转、液压缸Ⅱ6下降;

步骤4),压力传感器9将检测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13;

步骤5),控制模块13根据接收的信号判断液压缸Ⅱ6底部是否接触到淤泥,若未接触到淤泥,则液压缸Ⅱ6继续下降,若接触到了淤泥,则启动伺服电机2;

步骤6),在伺服电机2的带动下,滚珠丝杠3转动,滑座4直线移动,开始执行拉网动作;

步骤7),控制模块13接收光电门Ⅱ8的信号,判断滑座4是否到达光电门Ⅱ8的位置,若未到达,则伺服电机2继续工作,若未到达,则伺服电机2停止工作,液压缸Ⅱ6上升至设定位置,拉网结束;

步骤8),卸下渔网,伺服电机2反向旋转,滑座4运动至光电门Ⅰ7的位置,伺服电机2停止;

步骤9),控制模块13依次控制液压缸Ⅱ6上升至初始位置、转向电机17旋转至初始位置、液压缸Ⅰ5下降至初始位置,当渔网使用完毕,关闭隔板27,将渔网放置在隔板27上,最后关闭盖体26。

该种智能渔业拉网装置的智能救生方法包含以下过程:

步骤1),语音识别模块23识别人语音的救生信号并传送给控制模块13;

步骤2),控制模块13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立即控制电磁弹射器24进行弹射工作;

步骤3),电磁弹射器24带动翻转板25进行180度翻转,使放置于翻转板25上的救生网22快速撒落于鱼塘里;

步骤4),落水人员通过救生网22的网孔轻松攀爬至岸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标签: 渔业装置智能方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