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育秧装置,包括育秧盆、培育架、隔离架、过滤网板和培养块;育秧盆内部填充营养液;育秧盆下部设置限位台,育秧盆设有排污端口和进水端口;隔离架放置在限位台上;隔离架上呈矩阵设置多个竖直的通孔;培育架设置在在隔离架的上方,培育架与隔离架结构相同,且培育架上的通孔与隔离架上的通孔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设置;过滤网板设置在培育架与隔离架之间;多个培养块分别位于培育架的每一个通孔内,并放置在过滤网板上;培养块内部放置至少一个秧苗种子。本发明中,实现营养液的更换,避免秧苗之间根茎缠绕,秧苗的健康成长,秧苗的成活率高。
1.一种高效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秧盆(1)、培育架(2)、隔离架(3)、过滤网板(4)和培养块(5);育秧盆(1)内部填充营养液;育秧盆(1)下部设置限位台(7),育秧盆(1)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排污管的排污端口(8);育秧盆(1)下部侧壁设有用于连接进水管的进水端口(9),进水端口(9)位于隔离架(3)的下方;隔离架(3)放置在限位台(7)上;隔离架(3)上呈矩阵设置多个竖直的通孔(6);培育架(2)设置在在隔离架(3)的上方,培育架(2)与隔离架(3)结构相同,且培育架(2)上的通孔(6)与隔离架(3)上的通孔(6)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设置;过滤网板(4)设置在培育架(2)与隔离架(3)之间;多个培养块(5)分别位于培育架(2)的每一个通孔(6)内,并放置在过滤网板(4)上;培养块(5)内部放置至少一个秧苗种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育秧盆(1)的底部(10)呈向下凹陷的弧形曲面;排污端口(8)设置在育秧盆(1)的底部(10)的最低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离架(3)与培育架(2)为PVC材料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块(5)为破碎秸秆、营养土与粘合剂混合并压块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网板(4)上的过滤孔沿纵向呈条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泵(11)和出气管(12);气泵(11)位于育秧盆(1)的外侧,气泵(11)的出气端口与出气管(12)的进气端连通;出气管(12)穿过育秧盆(1)的侧壁并伸入育秧盆(1)内部,出气管(12)位于育秧盆(1)的底部;出气管(12)位于育秧盆(1)外侧的管道上设置防倒吸装置;出气管(12)位于育秧盆(1)内部的管道上设置多个出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管(12)呈网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管(12)上的出气孔分别与隔离架(3)上的通孔(6)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管(12)在位于育秧盆(1)内部的管道上,其管道内部填充过滤滤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育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育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水稻插秧效率和水稻的产量,越来越多的稻田采用插秧机进行机械化插秧。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水稻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
育秧盘是机插育秧的专用工具;现有技术中育秧盘在进行秧苗的培育时,根部会穿过底板上的通孔,牢牢的附着在底板上,将育秧盘上培育好的秧苗取下时,很容易破坏秧苗,造成秧苗存活率降底,以及难以将秧苗从底板上取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育秧装置,营养液的更换及时,避免秧苗之间根茎缠绕,秧苗的健康成长,秧苗的成活率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效育秧装置,包括育秧盆、培育架、隔离架、过滤网板和培养块;
育秧盆内部填充营养液;育秧盆下部设置限位台,育秧盆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排污管的排污端口;育秧盆下部侧壁设有用于连接进水管的进水端口,进水端口位于隔离架的下方;
隔离架放置在限位台上;隔离架上呈矩阵设置多个竖直的通孔;
培育架设置在在隔离架的上方,培育架与隔离架结构相同,且培育架上的通孔与隔离架上的通孔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设置;
过滤网板设置在培育架与隔离架之间;多个培养块分别位于培育架的每一个通孔内,并放置在过滤网板上;培养块内部放置至少一个秧苗种子。
优选的,育秧盆的底部呈向下凹陷的弧形曲面;排污端口设置在育秧盆的底部的最低位置处。
优选的,隔离架与培育架为PVC材料制作。
优选的,培养块为破碎秸秆、营养土与粘合剂混合并压块制成。
优选的,过滤网板上的过滤孔沿纵向呈条形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气泵和出气管;气泵位于育秧盆的外侧,气泵的出气端口与出气管的进气端连通;
出气管穿过育秧盆的侧壁并伸入育秧盆内部,出气管位于育秧盆的底部;出气管位于育秧盆外侧的管道上设置防倒吸装置;出气管位于育秧盆内部的管道上设置多个出气孔。
优选的,出气管呈网状设置。
优选的,出气管上的出气孔分别与隔离架上的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出气管在位于育秧盆内部的管道上,其管道内部填充过滤滤芯。
本发明中,育秧盆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排污管的排污端口,育秧盆下部侧壁设有用于连接进水管的进水端口,从而实现营养液的不断更换,排出营养液中阻碍秧苗生长的不良物质,以满足秧苗的生长条件,保证秧苗的健康成长,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本发明中,培养块分别位于培育架的每一个通孔内,培养块内部放置至少一个秧苗种子;在秧苗种子发芽成长前,育秧盆内部培养液液面高度不超过培养块;在秧苗种子发芽成长后,根据秧苗的生长状况调节育秧盆内培养液液面的高度,以保证秧苗健康的生长。秧苗在培育架的每一个通孔内生长成一束,便于为后续插秧机插秧做准备。其中,培养块在使用过程中,逐渐降解至消失,其降解后产生的垃圾穿过过滤网板并在育秧盆的底部形成沉淀物,便于排出。
本发明中,过滤网板设置在培育架与隔离架之间,培养块放置在过滤网板上,在秧苗的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垃圾将穿过过滤网板而在育秧盆的底部形成沉淀物,沉淀物通过排污端口及时排出,提高秧苗的生长环境,保证秧苗的健康成长,提高秧苗的成活率。其中,秧苗的部分根茎会穿过过滤网板并伸入隔离架的通孔内部;秧苗的根茎在隔离架的阻挡作用下,避免隔离架上相邻通孔内部的秧苗之间根茎发生缠绕状况,从而在提取秧苗时,保证每一束秧苗根茎的完整,从而提高插秧后秧苗的成活率,提高秧苗的生长质量;同时,在育秧盆内补充营养液时,营养液的液面由下向上逐渐在隔离架与培育架的通孔内部上升,避免了进液过程中营养液对秧苗产生的冲击,使得秧苗更加健康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高效育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高效育秧装置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高效育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高效育秧装置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效育秧装置,包括育秧盆1、培育架2、隔离架3、过滤网板4和培养块5;
育秧盆1内部填充营养液;育秧盆1下部设置限位台7,育秧盆1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排污管的排污端口8;育秧盆1下部侧壁设有用于连接进水管的进水端口9,进水端口9位于隔离架3的下方;
隔离架3放置在限位台7上;隔离架3上呈矩阵设置多个竖直的通孔6;
培育架2设置在在隔离架3的上方,培育架2与隔离架3结构相同,且培育架2上的通孔6与隔离架3上的通孔6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设置;
过滤网板4设置在培育架2与隔离架3之间;多个培养块5分别位于培育架2的每一个通孔6内,并放置在过滤网板4上;培养块5内部放置至少一个秧苗种子。
本实施例中,育秧盆1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排污管的排污端口8,育秧盆1下部侧壁设有用于连接进水管的进水端口9,从而实现营养液的不断更换,排出营养液中阻碍秧苗生长的不良物质,以满足秧苗的生长条件,保证秧苗的健康成长,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本实施例中,培养块5分别位于培育架2的每一个通孔6内,培养块5内部放置至少一个秧苗种子;在秧苗种子发芽成长前,育秧盆1内部培养液液面高度不超过培养块5;在秧苗种子发芽成长后,根据秧苗的生长状况调节育秧盆1内培养液液面的高度,以保证秧苗健康的生长。秧苗在培育架2的每一个通孔6内生长成一束,便于为后续插秧机插秧做准备。其中,培养块5在使用过程中,逐渐降解至消失,其降解后产生的垃圾穿过过滤网板4并在育秧盆1的底部形成沉淀物,便于排出。
本实施例中,过滤网板4设置在培育架2与隔离架3之间,培养块5放置在过滤网板4上,在秧苗的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垃圾将穿过过滤网板4而在育秧盆1的底部形成沉淀物,沉淀物通过排污端口8及时排出,提高秧苗的生长环境,保证秧苗的健康成长,提高秧苗的成活率。其中,秧苗的部分根茎会穿过过滤网板4并伸入隔离架3的通孔内部;秧苗的根茎在隔离架3的阻挡作用下,避免隔离架3上相邻通孔6内部的秧苗之间根茎发生缠绕状况,从而在提取秧苗时,保证每一束秧苗根茎的完整,从而提高插秧后秧苗的成活率,提高秧苗的生长质量;同时,在育秧盆1内补充营养液时,营养液的液面由下向上逐渐在隔离架3与培育架2的通孔6内部上升,避免了进液过程中营养液对秧苗产生的冲击,使得秧苗更加健康的生长。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育秧盆1的底部10呈向下凹陷的弧形曲面;排污端口8设置在育秧盆1的底部10的最低位置处。鱼苗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垃圾集中在排污端口8位置处,便于代谢垃圾的及时排出,从而提高秧苗的生长环境,保证秧苗的生长质量。
进一步的,隔离架3与培育架2为PVC材料制作,其在使用中不会对秧苗产生不利的影响,保证秧苗的健康生长;PVC材料能够多次使用,并能够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达到环保无污染的目的。
进一步的,培养块5为破碎秸秆、营养土与粘合剂混合并压块制成,在使用过程中逐渐降解,并且培养块5环保无污染;培养块5使用效果好,有利于秧苗种子在发芽过程中其根部的生长。
进一步的,过滤网板4上的过滤孔沿纵向呈条形设置,进一步避免隔离架3上相邻通孔6内部的秧苗之间根茎发生缠绕状况,便于后期提取秧苗时保证每一束秧苗根茎的完整,从而提高插秧后秧苗的成活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气泵11和出气管12;气泵11位于育秧盆1的外侧,气泵11的出气端口与出气管12的进气端连通;
出气管12穿过育秧盆1的侧壁并伸入育秧盆1内部,出气管12位于育秧盆1的底部;出气管12位于育秧盆1外侧的管道上设置防倒吸装置;出气管12位于育秧盆1内部的管道上设置多个出气孔。气泵11和出气管12的配合设置,提高了育秧盆1内部营养液的含氧量,提高秧苗根部的呼吸作用,进而提高秧苗的生长质量,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进一步的,出气管12呈网状设置,从而提高育秧盆1内部的营养液获取氧气的效率和效果,提高营养液整体的含氧量,提高秧苗根部的呼吸作用,进而提高秧苗的生长质量,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进一步的,出气管12上的出气孔分别与隔离架3上的通孔6一一对应设置,从而提高对秧苗根部的补氧效果,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高效的提高秧苗的根部呼吸作用,提高秧苗的生长质量,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进一步的,出气管12在位于育秧盆1内部的管道上,其管道内部填充过滤滤芯,避免育秧盆1内部的代谢沉淀物进入出气管12内部而造成的出气管12堵塞的状况,保证出气管12设备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高效育秧装置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1794007a53098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