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芨花期的调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一.挖苗;二.低温处理;三.栽种;四.缓苗处理;五.催花处理。通过采取低温处理,强制打破了鳞茎的休眠,促进芽体的正常萌发和生长,并结合温度与水肥管理,改变了白芨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的规律,实现了白芨反季节开花,大大的满足了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1.一种白芨花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挖苗:根据市场需求的开花日期,在距离目标花期60-70天时,选取2-3年生白芨植株,去除根、茎、叶,保留鳞茎;(2)低温处理: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鳞茎置于5℃低温黑暗条件下处理25天,并保持湿度75%;(3)栽种:将步骤(2)中低温暗处理后的白芨鳞茎栽种于育苗基质中;(4)缓苗处理:栽种后的白芨鳞茎,经10天的相对低温缓苗处理,处理时每天保证白天12小时的光照,白天光照强度为2500Lx,白天温度为15-20℃,晚上光照为0Lx、温度5-10℃,并保持缓苗处理期间盆土湿润,相对湿度保持在80%;(5)催花处理:将栽种后并经步骤(4)10天缓苗处理后的白芨鳞茎进行30-40天的催化处理,处理时每天保证白天12个小时的光照,强度为3000Lx,白天温度20-25℃;晚上进行黑暗处理12小时,晚上温度10℃,并保持催花处理期间盆土湿润,相对湿度保持在80%;在催花处理期间,每10天进行一次叶面施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白芨植株的选取为鳞茎重量为25-35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育苗基质采用体积比为1:3的园土与蛭石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叶面施肥采用氮磷钾均衡肥,施用时配制浓度为0.01wt%。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芨花期的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芨[Bleilla striata(Thunb)Rchb.f.],又名连及草、紫兰等,属兰科(Orchidaceae)白芨属(Bletilla)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白芨花美,适合观赏;球茎晒干后是一种中草药。白芨一般品种的花色为紫兰,也有粉红色、黄色、红色及蓝色的园艺栽培种。

白芨的花期主要是在春季,其他季节开花的白芨极少,目前也没有白芨花期调控的方法,不利于白芨作为观赏花卉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白芨的反季节开花,并实现其开花时间的可调控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芨花期(此处花期是指白芨的开花时间)的调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挖苗:根据市场需求的开花日期,在距离目标花期60-70天时,选取2-3年生白芨植株,去除根、茎、叶,保留鳞茎;

(2)低温处理: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鳞茎置于5℃低温黑暗条件下处理25天,并保持湿度75%;

(3)栽种:将步骤(2)中低温暗处理后的白芨鳞茎栽种于育苗基质中;

(4)缓苗处理:栽种后的白芨鳞茎,经10天的相对低温缓苗处理,处理时每天保证白天12小时的光照,白天光照强度为2500Lx,白天温度为15-20℃,晚上光照为0Lx、温度5-10℃,并保持缓苗处理期间盆土湿润,相对湿度保持在80%;

(5)催花处理:将栽种后并经步骤(4)10天缓苗处理后的白芨鳞茎进行30-40天的催化处理,处理时每天保证白天12个小时的光照,强度为3000Lx,白天温度20-25℃;晚上进行黑暗处理12小时,晚上温度10℃,并保持催花处理期间盆土湿润,相对湿度保持在80%;在催花处理期间,每10天进行一次叶面施肥。

进一步的,本发明白芨花期调控方法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1)挖苗:根据市场需求的开花日期,在距离目标花期60-70天时,取2-3年生白芨植株,去除根、茎、叶,仅保留鳞茎,并从中选取25-35g的鳞茎;

(2)低温处理:将步骤(1)中选取的白芨鳞茎置于人工气候箱中,控制5℃的低温环境,并在黑暗条件(光照强度0Lx)下处理25天,同时保持湿度75%;

(3)栽种:将园土与蛭石以体积比1:3均匀混合后,倒入8cm×8cm的育苗杯中,将步骤(2)中低温暗处理后的白芨鳞茎栽种于育苗杯中,育苗基质刚好没过鳞茎,并浇透水;

(4)缓苗处理:栽种白芨鳞茎的育苗杯置于人工气候箱中,经10天的相对低温缓苗处理,处理时每天保证白天12小时的光照,白天光照强度为2500Lx,白天温度为15-20℃,晚上光照为0Lx、温度5-10℃;

(5)催花处理:将栽种后并经步骤(4)10天缓苗处理后的白芨鳞茎进行30-40天的催化处理,处理时每天保证白天12个小时的光照,强度为3000Lx,白天温度20-25℃;晚上进行黑暗处理12小时,晚上温度10℃;在催花处理期间,每10天进行一次叶面施肥,叶面施肥采用氮磷钾均衡肥,施用时配制肥料总浓度为0.01wt%;

在白芨鳞茎栽种后至开花前,也即进行步骤(4)缓苗处理及(5)催花处理期间,每隔2-3天浇水一次,以保持盆土湿润,相对湿度保持在80%。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以及缓苗处理,缩短了白芨鳞茎在休眠期至开花期的时间,同时利用缓苗处理,强制打破了鳞茎的休眠,促进芽体的正常萌发和生长,并结合温度与水肥管理,改变了白芨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的规律,可控的提前了白芨开花的时间,使白芨能正常在各大节日中展出,大大的满足了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且本发明未使用激素,调控过程简单,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和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低温处理温度筛选实施例

白芨鳞茎选取:在白芨苗圃地挑选400株涨势一致、生长健壮的白芨,用剪刀小心的减去根茎叶,清洗干净,自然晾干后称重,从中挑选25-35g的白芨鳞茎。

将挑选的白芨鳞茎进行如下低温处理:

试验方法:分别设置温度为0、5、8、10℃,每个温度处理100个鳞茎,处理一个月后,统计出芽率。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5℃处理下的白芨出芽率最高,达到了86%,所以得出白芨鳞茎最适低温处理的温度为5℃。

表1不同温度下处理白芨的存活率

实施例2:低温处理时间筛选实施例

白芨鳞茎选取:在白芨苗圃地挑选200株涨势一致、生长健壮的白芨,用剪刀小心的减去根茎叶,清洗干净,自然晾干后称重,从中挑选25-35g的白芨鳞茎。

将挑选的白芨鳞茎进行如下低温处理。

试验方法:将白芨鳞茎移入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处理,温度为5℃,湿度为70%,黑暗环境,分别处理15d、20d、30d、35d、40d,以未进行低温处理的白芨作为对照。处理完以后,移入另一个人工气候箱,依次进行缓苗处理、催花处理,统计出芽率与开花率。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对照以及低温处理15天的白芨均未开花,处理15天以上的均有开花,且低温处理25天后的白芨开花率最高,因此得出适宜的处理时间为25天。

表2不同低温处理时间下白芨的开花率

实施例3:催花处理期间叶面施用肥料的筛选实施例

1.挖苗:在白芨苗圃地挑选200株涨势一致、生长健壮的白芨,用剪刀小心的减去根茎叶,清洗干净,自然晾干后称重,从中挑选25-35g的白芨鳞茎。

2.低温处理:将步骤1中选出的白芨鳞茎置于人工气候箱中,分别设置温度为5℃、湿度为75%、光强0Lx,黑暗处理25天。

3.栽种:将园土与蛭石以1比3均匀混合后,倒入育苗杯中,土层深度5cm左右,再将鳞茎芽朝上埋入基质中,最后浇透水。

4.缓苗处理:栽种后,先经过10天的缓苗处理,分别设置白天光照为2500Lx,温度为15-20℃,晚上光照为0Lx、温度5-10℃,相对湿度保持在80%,保持盆土湿润。

5.催花处理:缓苗处理后,进行催花处理。每天保证白天12个小时的光照,强度为3000Lx,温度20-25℃;晚上10℃左右,黑暗处理12小时,湿度保持在80%。每隔1周叶面喷施不同的肥料进行对比。

试验方法:供试肥料分别为0.1wt%磷酸二氢钾和0.2wt%尿素混合液(A),浓度为0.0wt1%(B)和0.02wt%(C)的N:P:K=20:20:20的均衡复合肥,每个处理20个白芨鳞茎。

试验结论:如下表所示,最终显示B组白芨生长最好,叶色浓郁,开花最多。

表3不同肥料处理下白芨的开花率

实施例4:白芨花期调控

1.挖苗:9月1日,在白芨苗圃地挑选200株涨势一致、生长健壮的白芨,用剪刀小心的减去根茎叶,清洗干净,自然晾干后称重,从中挑选25-35g的白芨鳞茎100颗。

2.低温处理:将步骤1中选出的白芨鳞茎置于人工气候箱中,分别设置温度为5℃、湿度为75%、光强0Lx,黑暗处理25天。经低温处理后,白芨鳞茎饱满,健壮。

3.栽种:将园土与蛭石以体积比1比3均匀混合后(育苗基质可采用白芨的常用培养基质),倒入育苗杯中,土层深度5cm左右,再将鳞茎芽朝上埋入基质中,最后浇透水。

4.缓苗处理:栽种后,先经过10天的缓苗处理,分别设置白天光照为2500Lx,温度为15-20℃,晚上光照为0Lx、温度5-10℃,相对湿度保持在80%,保持盆土湿润。

5.催花处理:缓苗处理后,进行催花处理。每天保证白天12个小时的光照,强度为3000Lx,温度20-25℃;晚上10℃左右,黑暗处理12小时,湿度保持在80%。每隔1周叶面喷施0.01%的均衡复合肥一次。

11月1日起,白芨陆续开花,至11月27日,共70株白芨正常开花,开花率达到70%,且白芨平均花期为20天。

本文标签: 白芨花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