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酸枣仁30-45份、白砂糖80-100份、红小豆25-35份、琼脂35-45份、茯苓20-30份、苯甲酸钠0.06-0.08份;本发明有益效果:清热利尿,补虚健脾,利水渗湿之功效。
1.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其特征在于: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酸枣仁30-45份、白砂糖80-100份、红小豆25-35份、琼脂35-45份、茯苓20-30份、苯甲酸钠0.06-0.08份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酸枣仁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酸枣仁,洗净,烘干,粉碎成60-80目细粉,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得到酸枣仁浆,备用;(2)红小豆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红小豆,去杂质,将红小豆洗净,放入锅中煮烂后捞起,用粉碎机破碎后,用筛孔为0.8毫米的筛子过滤,筛去豆皮制成豆泥浆,用不锈钢磨将豆泥浆磨成细浆,磨浆时加适量水,减轻浆体粘磨现象,再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得到红小豆浆,备用;(3)琼脂预备:将琼脂粉碎成小块,在制羹前10-12小时,浸泡于琼脂重量20倍的水中,待琼脂充分吸涨,静置5-6小时,将其加热至90-95℃使其溶化,滤过,去杂质,备用;(4)茯苓制备:原料药茯苓粉碎成20-40目,加3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l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去渣,滤液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备用;(5)苯甲酸钠预备:将苯甲酸钠用沸水溶解,滤过,备用;(6)制羹:将白砂糖、步骤(1)所得酸枣仁浆、步骤(2)所得红小豆浆、步骤(3)所得琼脂、步骤(4)所得稠膏混合,搅拌均匀,加适量水放入锅中加热,加热熬制中不断搅拌,防止浆料沉底焦糊,加热至102-105℃固形物浓度达85-90%,迅速将步骤(5)所得苯甲酸钠投入锅中,搅拌均匀后起锅,迅速将浆料注入衬有锡箔纸的铁制模具中,静置30-40分钟后,浆料冷却凝固,在121℃下灭菌10分钟,真空密封包装,即得红小豆酸枣仁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其特征在于: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酸枣仁45份、白砂糖100份、红小豆35份、琼脂45份、茯苓30份、苯甲酸钠0.08份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酸枣仁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酸枣仁45份,洗净,烘干,粉碎成60-80目细粉,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得到酸枣仁浆,备用;(2)红小豆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红小豆35份,去杂质,将红小豆洗净,放入锅中煮烂后捞起,用粉碎机破碎后,用筛孔为0.8毫米的筛子过滤,筛去豆皮制成豆泥浆,用不锈钢磨将豆泥浆磨成细浆,磨浆时加适量水,减轻浆体粘磨现象,再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得到红小豆浆,备用;(3)琼脂预备:将琼脂45份粉碎成小块,在制羹前10-12小时,浸泡于琼脂重量20倍的水中,待琼脂充分吸涨,静置5-6小时,将其加热至90-95℃使其溶化,滤过,去杂质,备用;(4)茯苓制备:原料药茯苓30份粉碎成20-40目,加3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l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去渣,滤液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备用;(5)苯甲酸钠预备:将苯甲酸钠0.08份用沸水溶解,滤过,备用;(6)制羹:将白砂糖100份、步骤(1)所得酸枣仁浆、步骤(2)所得红小豆浆、步骤(3)所得琼脂、步骤(4)所得稠膏混合,搅拌均匀,加适量水放入锅中加热,加热熬制中不断搅拌,防止浆料沉底焦糊,加热至102-105℃固形物浓度达85-90%,迅速将步骤(5)所得苯甲酸钠投入锅中,搅拌均匀后起锅,迅速将浆料注入衬有锡箔纸的铁制模具中,静置30-40分钟后,浆料冷却凝固,在121℃下灭菌10分钟,真空密封包装,即得红小豆酸枣仁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其特征在于: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酸枣仁37.5份、白砂糖90份、红小豆30份、琼脂40份、茯苓25份、苯甲酸钠0.0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其特征在于: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酸枣仁30份、白砂糖80份、红小豆25份、琼脂35份、茯苓20份、苯甲酸钠0.06份。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夏季湿热有两方面因素,外因是天气湿热,温湿度,接近人体的时候 人体内部湿热不得外泻导致湿热内聚.内因是人体夏季阳盛,蒸腾体内 水汽,加之脾胃运化不足,糟粕水汽不能及时排除,导致湿热内生.湿 热不能从正常的渠道散发就导致湿气到处乱窜,导致腹泻,湿疹,头 疼,高烧,霉菌感染等症状.如湿热遇凉风,导致毛孔闭塞,湿热更深 ,情况更严重.预防的方法是尽量保证人体本身清爽,自身不产生严重 湿热.清除湿热的方法可以用健脾除湿,清热利尿。食疗又称食治,即 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 方法。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 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 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 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 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 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物本身就具有“养”和“疗”二方面的 作用。而中医则更重视食物在“养”和“治”方面的特性。食疗是中 国人的传统习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因此, 寻求一种即能发挥中医特色又大众化的红小豆酸枣仁羹是客观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及其制备方法 ,该红小豆酸枣仁羹具有原料普通、廉价和制备工艺简单的突出优点 。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 成:
酸枣仁30-45份、白砂糖80-100份、红小豆25-35份、琼脂35-45份、茯 苓20-30份、苯甲酸钠0.06-0.08份
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酸枣仁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酸枣仁,洗净,烘干,粉碎 成60-80目细粉,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均匀 ,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得到酸枣仁 浆,备用;
(2)红小豆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红小豆,去杂质,将红小豆 洗净,放入锅中煮烂后捞起,用粉碎机破碎后,用筛孔为0.8毫米的筛 子过滤,筛去豆皮制成豆泥浆,用不锈钢磨将豆泥浆磨成细浆,磨浆 时加适量水,减轻浆体粘磨现象,再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 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得 到红小豆浆,备用;
(3)琼脂预备:将琼脂粉碎成小块,在制羹前10-12小时,浸泡于琼脂 重量20倍的水中,待琼脂充分吸涨,静置5-6小时,将其加热至90-95 ℃使其溶化,滤过,去杂质,备用;
(4)茯苓制备:原料药茯苓粉碎成20-40目,加3倍量的水,煎煮两次, 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l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去渣,滤液浓缩 至75℃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备用;
(5)苯甲酸钠预备:将苯甲酸钠用沸水溶解,滤过,备用;
(6)制羹:将白砂糖、步骤(1)所得酸枣仁浆、步骤(2)所得红小豆浆、 步骤(3)所得琼脂、步骤(4)所得稠膏混合,搅拌均匀,加适量水放入 锅中加热,加热熬制中不断搅拌,防止浆料沉底焦糊,加热至102-10 5℃固形物浓度达85-90%,迅速将步骤(5)所得苯甲酸钠投入锅中,搅 拌均匀后起锅,迅速将浆料注入衬有 锡箔纸的铁制模具中,静置30-40分钟后,浆料冷却凝固,在121℃下 灭菌10分钟,真空密封包装,即得红小豆酸枣仁羹。
所述的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配制而成:
酸枣仁45份、白砂糖100份、红小豆35份、琼脂45份、茯苓30份、苯甲 酸钠0.08份
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酸枣仁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酸枣仁45份,洗净,烘干, 粉碎成60-80目细粉,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 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得到酸 枣仁浆,备用;
(2)红小豆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红小豆35份,去杂质,将红 小豆洗净,放入锅中煮烂后捞起,用粉碎机破碎后,用筛孔为0.8毫米 的筛子过滤,筛去豆皮制成豆泥浆,用不锈钢磨将豆泥浆磨成细浆, 磨浆时加适量水,减轻浆体粘磨现象,再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 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 ,得到红小豆浆,备用;
(3)琼脂预备:将琼脂45份粉碎成小块,在制羹前10-12小时,浸泡于 琼脂重量20倍的水中,待琼脂充分吸涨,静置5-6小时,将其加热至9 0-95℃使其溶化,滤过,去杂质,备用;
(4)茯苓制备:原料药茯苓30份粉碎成20-40目,加3倍量的水,煎煮两 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l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去渣,滤液 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备用;
(5)苯甲酸钠预备:将苯甲酸钠0.08份用沸水溶解,滤过,备用;
(6)制羹:将白砂糖100份、步骤(1)所得酸枣仁浆、步骤(2)所得红小 豆浆、 步骤(3)所得琼脂、步骤(4)所得稠膏混合,搅拌均匀,加适量水放入 锅中加热,加热熬制中不断搅拌,防止浆料沉底焦糊,加热至102-10 5℃固形物浓度达85-90%,迅速将步骤(5)所得苯甲酸钠投入锅中,搅 拌均匀后起锅,迅速将浆料注入衬有锡箔纸的铁制模具中,静置30-4 0分钟后,浆料冷却凝固,在121℃下灭菌10分钟,真空密封包装,即 得红小豆酸枣仁羹。
酸枣仁性味归经:味甘、酸、性平,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本品甘 补酸收而性平,善养心阴补肝胆而宁心,为安神良药。
茯苓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 脾,安神。用于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主治梅毒,淋浊, 泄泻,筋骨挛痛,脚气,痈肿,疮癣,瘰疬,瘿瘤及汞中毒。
本发明有益效果:清热利尿,补虚健脾,利水渗湿之功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 成:
酸枣仁45份、白砂糖100份、红小豆35份、琼脂45份、茯苓30份、苯甲 酸钠0.08份
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酸枣仁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酸枣仁45份,洗净,烘干, 粉碎成60-80目细粉,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 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得到酸 枣仁浆,备用;
(2)红小豆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红小豆35份,去杂质,将红 小豆洗净,放入锅中煮烂后捞起,用粉碎机破碎后,用筛孔为0.8毫米 的筛子过滤,筛去豆皮制成豆泥浆,用不锈钢磨将豆泥浆磨成细浆, 磨浆时加适量水,减轻 浆体粘磨现象,再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 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得到红小豆浆,备用 ;
(3)琼脂预备:将琼脂45份粉碎成小块,在制羹前10-12小时,浸泡于 琼脂重量20倍的水中,待琼脂充分吸涨,静置5-6小时,将其加热至9 0-95℃使其溶化,滤过,去杂质,备用;
(4)茯苓制备:原料药茯苓30份粉碎成20-40目,加3倍量的水,煎煮两 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l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去渣,滤液 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备用;
(5)苯甲酸钠预备:将苯甲酸钠0.08份用沸水溶解,滤过,备用;
(6)制羹:将白砂糖100份、步骤(1)所得酸枣仁浆、步骤(2)所得红小 豆浆、步骤(3)所得琼脂、步骤(4)所得稠膏混合,搅拌均匀,加适量 水放入锅中加热,加热熬制中不断搅拌,防止浆料沉底焦糊,加热至 102-105℃固形物浓度达85-90%,迅速将步骤(5)所得苯甲酸钠投入锅 中,搅拌均匀后起锅,迅速将浆料注入衬有锡箔纸的铁制模具中,静 置30-40分钟后,浆料冷却凝固,在121℃下
灭菌10分钟,真空密封包装,即得红小豆酸枣仁羹。
实施例2
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 成:
酸枣仁37.5份、白砂糖90份、红小豆30份、琼脂40份、茯苓25份、苯 甲酸钠0.07份
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酸枣仁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酸枣仁37.5份,洗净,烘干 ,粉碎成60-80目细粉,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 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得到 酸枣仁浆,备用;
(2)红小豆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红小豆30份,去杂质,将红 小豆洗净,放入锅中煮烂后捞起,用粉碎机破碎后,用筛孔为0.8毫米 的筛子过滤,筛去豆皮制成豆泥浆,用不锈钢磨将豆泥浆磨成细浆, 磨浆时加适量水,减轻浆体粘磨现象,再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 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 ,得到红小豆浆,备用;
(3)琼脂预备:将琼脂40份粉碎成小块,在制羹前10-12小时,浸泡于 琼脂重量20倍的水中,待琼脂充分吸涨,静置5-6小时,将其加热至9 0-95℃使其溶化,滤过,去杂质,备用;
(4)茯苓制备:原料药茯苓25份粉碎成20-40目,加3倍量的水,煎煮两 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l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去渣,滤液 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备用;
(5)苯甲酸钠预备:将苯甲酸钠0.07份用沸水溶解,滤过,备用;
(6)制羹:将白砂糖90份、步骤(1)所得酸枣仁浆、步骤(2)所得红小豆 浆、步骤(3)所得琼脂、步骤(4)所得稠膏混合,搅拌均匀,加适量水 放入锅中加热,加热熬制中不断搅拌,防止浆料沉底焦糊,加热至10 2-105℃固形物浓度达85-90%,迅速将步骤(5)所得苯甲酸钠投入锅中 ,搅拌均匀后起锅,迅速将浆料注入衬有锡箔纸的铁制模具中,静置 30-40分钟后,浆料冷却凝固,在121℃下灭菌10分钟,真空密封包装 ,即得红小豆酸枣仁羹。
实施例3
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 成:
酸枣仁30份、白砂糖80份、红小豆25份、琼脂35份、茯苓20份、苯甲 酸钠0.06份
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酸枣仁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酸枣仁30份,洗净,烘干, 粉碎成60-80目细粉,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 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得到酸 枣仁浆,备用;
(2)红小豆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红小豆25份,去杂质,将红 小豆洗净,放入锅中煮烂后捞起,用粉碎机破碎后,用筛孔为0.8毫米 的筛子过滤,筛去豆皮制成豆泥浆,用不锈钢磨将豆泥浆磨成细浆, 磨浆时加适量水,减轻浆体粘磨现象,再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 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 ,得到红小豆浆,备用;
(3)琼脂预备:将琼脂35份粉碎成小块,在制羹前10-12小时,浸泡于 琼脂重量20倍的水中,待琼脂充分吸涨,静置5-6小时,将其加热至9 0-95℃使其溶化,滤过,去杂质,备用;
(4)茯苓制备:原料药茯苓20份粉碎成20-40目,加3倍量的水,煎煮两 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l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去渣,滤液 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备用;
(5)苯甲酸钠预备:将苯甲酸钠0.06份用沸水溶解,滤过,备用;
(6)制羹:将白砂糖80份、步骤(1)所得酸枣仁浆、步骤(2)所得红小豆 浆、步骤(3)所得琼脂、步骤(4)所得稠膏混合,搅拌均匀,加适量水 放入锅中加热,加热熬制中不断搅拌,防止浆料沉底焦糊,加热至10 2-105℃固形物浓度达85-90%,迅速将步骤(5)所得苯甲酸钠投入锅中 ,搅拌均匀后起锅,迅速将浆料注入衬有锡箔纸的铁制模具中,静置 30-40分钟后,浆料冷却凝固,在121℃下灭菌10分钟,真空密封包装 ,即得红小豆酸枣仁羹。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及其制备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672936a52864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