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鱼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养殖池建立;2)草鱼的放养;3)饲料投放。通过选择环境良好的养殖池,自制饲料,大大提高了草鱼的存活率,而且草鱼体质健壮、体型好、肉质紧凑、营养丰富,符合生态渔业发展要求。

1.一种草鱼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养殖池建立:选择面南朝北、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建养殖池,养殖池水深平均为0.15米,暴晒养殖池底部,直至养殖池底淤泥曝晒成开裂缝隙后,向养殖池中灌清水;2)草鱼的放养:将草鱼成鱼与少量的鳙鱼、鲤鱼及鲫鱼一起混合放养,采用高密度放养模式,放养的密度为普通养殖放养密度的8~12倍,普通草鱼养殖密度为450~550kg/亩,养殖时间为50~60天;3)饲料投放:投放人工饲料,人工饲料的日投放量为鱼总重量的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鱼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养殖池经过生石灰消毒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鱼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饲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豆粕粉30-40份、磷酸氢二钙1-4份、双乙酸钠5-10份、豆粕8-18份,花生粕7-15份、大蒜汁4-6份、绿萍发酵物1-3份、板蓝根1-2份、淀粉酶1-2份、果胶酶1-2份和纤维素酶1-2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草鱼养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鱼也称鲩,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家鱼”之一,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并且具有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特点,是人们的主要食用蛋白。2009年全国草鱼养殖产量为408万吨,占到“四大家鱼”总产的40%以上,产业地位十分重要。

普通草鱼养殖方法已基本成熟完善,有网箱、池塘、水库等精养技术,其放养模式、投喂技术、饲料配方也是多种多样,产量不断刷新,养殖技术不断提高,但均以提高产量为目的。而人工养殖的产品与自然生长的产品相比,缺点是脂肪多、口感差、鲜味降低,产品风味不如自然生长的鲜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水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人们为了提高淡水鱼的生产性能和预防细菌性疫病,早期所采取的方法是在淡水鱼饲料中添加一些抗生素,例如喹乙醇、硝基呋喃类、杆菌肽锌等。这种方法简单并能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其负面影响则是:①未被代谢掉的抗生素蓄积于鱼肉中,造成鱼肉中抗生素超标,甚至严重超标,危害消费者的健康;②长期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淡水鱼免疫机能下降,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增加了疫病暴发风险和疫病控制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鱼养殖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草鱼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生态养殖池建立:选择面南朝北、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建养殖池,养殖池水深平均为0.15米,暴晒养殖池底部,直至养殖池底淤泥曝晒成开裂缝隙后,向养殖池中灌清水;

2)草鱼的放养:将草鱼成鱼与少量的鳙鱼、鲤鱼及鲫鱼一起混合放养,采用高密度放养模式,放养的密度为普通养殖放养密度的8~12倍,普通草鱼养殖密度为450~550kg/亩,养殖时间为50~60天;

3)饲料投放:投放人工饲料,人工饲料的日投放量为鱼总重量的4~8‰。

作为优化的,所述步骤(1)中养殖池经过生石灰消毒处理。

作为优化的,所述步骤3中的饲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豆粕粉30-40份、磷酸氢二钙1-4份、双乙酸钠5-10份、豆粕8-18份,花生粕7-15份、大蒜汁4-6份、绿萍发酵物1-3份、板蓝根1-2份、淀粉酶1-2份、果胶酶1-2份和纤维素酶1-2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选择环境良好的养殖池,自制饲料,大大提高了草鱼的存活率,而且草鱼体质健壮、体型好、肉质紧凑、营养丰富,符合生态渔业发展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草鱼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生态养殖池建立:选择面南朝北、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建养殖池,养殖池水深平均为0.15米,养殖池经过生石灰消毒处理,暴晒养殖池底部,直至养殖池底淤泥曝晒成开裂缝隙后,向养殖池中灌清水;

2)草鱼的放养:将草鱼成鱼与少量的鳙鱼、鲤鱼及鲫鱼一起混合放养,采用高密度放养模式,放养的密度为普通养殖放养密度的8倍,普通草鱼养殖密度为450kg/亩,养殖时间为50天;

3)饲料投放:投放由豆粕粉30份、磷酸氢二钙1份、双乙酸钠5份、豆粕8份,花生粕7份、大蒜汁4份、绿萍发酵物1份、板蓝根1份、淀粉酶1份、果胶酶1份和纤维素酶1份混合而成的人工饲料,人工饲料的日投放量为鱼总重量的4‰。

实施例2

一种草鱼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生态养殖池建立:选择面南朝北、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建养殖池,养殖池水深平均为0.15米,养殖池经过生石灰消毒处理,暴晒养殖池底部,直至养殖池底淤泥曝晒成开裂缝隙后,向养殖池中灌清水;

2)草鱼的放养:将草鱼成鱼与少量的鳙鱼、鲤鱼及鲫鱼一起混合放养,采用高密度放养模式,放养的密度为普通养殖放养密度的10倍,普通草鱼养殖密度为500kg/亩,养殖时间为55天;

3)饲料投放:投放由豆粕粉35份、磷酸氢二钙2份、双乙酸钠7份、豆粕13份,花生粕11份、大蒜汁5份、绿萍发酵物2份、板蓝根1份、淀粉酶1份、果胶酶1份和纤维素酶1份混合而成的人工饲料,人工饲料的日投放量为鱼总重量的6‰。

实施例3

一种草鱼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生态养殖池建立:选择面南朝北、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建养殖池,养殖池水深平均为0.15米,养殖池经过生石灰消毒处理,暴晒养殖池底部,直至养殖池底淤泥曝晒成开裂缝隙后,向养殖池中灌清水;

2)草鱼的放养:将草鱼成鱼与少量的鳙鱼、鲤鱼及鲫鱼一起混合放养,采用高密度放养模式,放养的密度为普通养殖放养密度的12倍,普通草鱼养殖密度为550kg/亩,养殖时间为60天;

3)饲料投放:投放由豆粕粉40份、磷酸氢二钙4份、双乙酸钠10份、豆粕18份,花生粕15份、大蒜汁6份、绿萍发酵物3份、板蓝根2份、淀粉酶2份、果胶酶2份和纤维素酶2份混合而成的人工饲料,人工饲料的日投放量为鱼总重量的8‰。

为验证本发明草鱼的养殖方法的效果,通过以下实验验证。

选择相同大小的鱼苗,采取常规养殖和实施例1-3的养殖方法,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使用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养殖得到的草鱼,产值比普通养殖得到的草鱼产量至少高出20%;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得到的草鱼比普通养殖得到的草鱼的脂肪含量低;采收周期也简短了至少半年。

综上所述,使用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得到的鲈鱼不仅肉质鲜美,还紧实,颇受大众喜爱,销量好,经济效益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

本文标签: 草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