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本发明从紫苏苗高60cm左右起直至采收,种植大田每晚12点至凌晨2点用500W的卤钨灯照明2小时对紫苏进行处理,并且在生长期对其进行喷施氨基酸叶面肥,紫苏将只进行营养生长,不进行花芽分化,不抽薹,不开花,并且植株生长旺盛,增加采收量,叶片采收可持续至下枯霜为止,使叶片采收期延长1倍以上,可大大提高种植效益。
1.一种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种植,亩施入1000~3000kg腐熟有机肥和30kg尿素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做成80~100cm宽的畦;(2)播种:先将紫苏种子置于重量百分比15~25%的第五代固氮芽孢菌生物配肥水溶液中浸泡30~50min,然后捞出紫苏种子,室温条件下凉干紫苏种子表面附着的水珠;然后将其均匀的撒播于苗床,再在紫苏种子表面覆盖一层细土,浇水保持苗床湿润,之后在苗床表面覆盖一层薄膜;播后5~7天即可出苗;(3)定植:选择无病毒的健壮苗,将其定植于大田中,株距为30~50cm,行距为40~65cm;(4)当苗高60cm左右时,增施氮肥一次,用量为15kg/亩;从这时起直至采收,紫苏种植大田每晚12点至凌晨2点用卤钨灯照明2小时;(5)采收完第一批叶后,定期喷施叶面肥;(6)紫苏叶采收:在定植后20~25天,摘除初茬叶,第四节以下的老叶完全摘除,第五节以上达到12厘米宽的叶片全部摘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钨灯的功率为500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钨灯为每亩定植田安装1个,不足1亩按1亩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钨灯在安装前先将定植田根据其形状合理划分成几块,将卤钨灯安装在每块定植田的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面肥为氨基酸叶面肥,使用浓度为0.8~2g/l,使用量为60~80g/亩,从采收完第一批叶时至采收前,喷施4~5次,第一次是在刚采收完第一批叶时,以后每间隔8~10天喷施一次,选择晴天的早晨8:00~10:00或下午4:00~6:00进行喷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别名:桂荏、白苏、赤苏等;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 呈卵圆形,长4至11厘米,宽2.5至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 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腺鳞,叶柄 长2至5厘米,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 味微辛。嫩叶可生食、作汤。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 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近代,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 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 加拿大等国对紫苏属植物进行了大量的商业性栽种,中国华北、华中、华南、 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随着大棚育苗和温室产业的发展,进行合 理的人工补光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其经济效益也逐渐凸显出来。
日本学者内海修一指出,用植物生长荧光灯进行补充的光强度在300Lx以 上就有增产效果,选择对植物生育最适宜的光质及光照时间,能使有效光合作 用的光强度下限大大降低。目前,人工补光在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方面应用 的较为普遍,但考虑到投入较高,多数采用日光灯进行。然而日光灯的补光效 果并亩明显。人工补光不仅仅取决于光照强度的大小,还取决于光源生理辐射 特征,即能够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利用的那部分辐射。不同植物所需要的光强 和光照时间也不同,因此所需要的补光灯也不同。
由于植物生长过程中不仅对光照强度有一定的要求,光质和光照时间同样 起着重要作用。但作物补光照明不能盲目设定人工补光的光照强度,应选择相 应作物最适宜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越强不代表幼苗素质及根系生长的越好, 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补光。
江苏地区多数的紫苏种植户都为了紫苏嫩叶的采收。基本在5月初播种,6 月中旬定植。7月中旬至9月中旬进行嫩叶采收,9月中下旬紫苏抽薹开花后采 收期结束。整个叶片采收期在2个月左右。采收时间较短,并且紫苏属于短日 照植物,在日照时间短的情况下,花芽就会分化,缩短其嫩叶的采收期,产量 减少,影响收入。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存在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可以 有效的延长紫苏嫩叶采收期,增加嫩叶产量,增加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种植,亩施 入1000~3000kg腐熟有机肥和30kg尿素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做成80~100cm 宽的畦。
(2)播种:先将紫苏子置于重量百分比15~25%的第五代固氮芽孢菌生物 配肥水溶液中浸泡30~50min,然后捞出紫苏种子,室温条件下凉干紫苏种子表 面附着的水珠;然后将其均匀的撒播于苗床,再在紫苏种子表面覆盖一层细土, 浇水保持苗床湿润,之后在苗床表面覆盖一层薄膜;播后5~7天即可出苗;
(3)定植:选择无病毒的健壮苗,将其定植于大田中,株距为30~50cm, 行距为40~65cm;
(4)当苗高60cm左右时,增施氮肥一次,用量为15kg/亩;从这时起直至 采收,紫苏种植大田每晚12点至凌晨2点用卤钨灯照明2小时;
(5)采收完第一批叶后,定期喷施叶面肥;
(6)紫苏叶采收:在定植后20~25天,摘除初茬叶,第四节以下的老叶完 全摘除,第五节以上达到12厘米宽的叶片全部摘下。
前述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中,所述卤钨灯的功率为500W。
前述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中,所述卤钨灯为每亩定植田安装1个, 不足1亩按1亩算。
前述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中,所述卤钨灯在安装前先将定植田根据 其形状合理划分成几块,将卤钨灯安装在每块定植田的中间位置。
前述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中,所述的叶面肥为氨基酸叶面肥,使用 浓度为0.8~2g/l,使用量为60~80g/亩,从采收完第一批叶后至采收前,喷施4~5 次,第一次是在刚采收完第一批叶时,以后每间隔8~10天喷施一次,选择晴天 的早晨8:00~10:00或下午4:00~6:00进行喷施。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有效性,本发明通过以下实验进行证明。
实验1人工补充氮肥对紫苏采收期、采收量的影响
采用日本引进皱叶赤紫苏品种进行如下处理:
(1)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种植,亩施 入1000kg腐熟有机肥和30kg尿素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做成100cm宽的 畦。
(2)播种:先将紫苏种子置于重量百分比25%的第五代固氮芽孢菌生物 配肥水溶液中浸泡30min,然后捞出紫苏种子,室温条件下凉干紫苏子种表面附 着的水珠;然后将其均匀的撒播于苗床,再在紫苏种子表面覆盖一层细土,浇 水保持苗床湿润,之后在苗床表面覆盖一层薄膜;播后7天即可出苗;
(3)定植:选择无病毒的健壮苗,将其定植于大田中,株距为30cm,行 距为60cm;
将定植田分成2块,其中一块当苗高60cm左右时,增施氮肥一次,用量为 15kg/亩(B1);然后将卤钨灯安装在定植田的中间位置,从这时起直至采收, 紫苏种植大田每晚12点至凌晨2点用500W卤钨灯照明2小时;每亩定植田安 装1个。另一块作为对照(CK1),当苗高60cm左右时,未增施用量为15kg/ 亩的氮肥一次,其余处理相同。
将两块地的采收期、采收量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见表1。苗高60cm时增施 氮肥1次(15kg/亩)能增产10%以上。
表1
对比 采收期(天) 采收量(kg/亩) B1 140 6630 CK1 140 5970
实验2不同种类的补光灯对紫苏采收期、采收量的影响
步骤(1)~(3)同实验1。
(4)当苗高60cm左右时,增施氮肥一次,用量为15kg/亩。
(5)将定植田分为8块,分别采用300W的白炽灯、卤钨灯、金卤灯、LED 灯、低压钠灯、高压钠灯、高压汞灯、荧光灯从增施氮肥后直至采收进行照射, 每晚12点至凌晨2点照明2小时;8块定植田之间进行人工隔离,防止相互影 响。
将其采收期、采收量进行对比,具体结果见表2。使用卤钨灯,采收期最长, 产量最高。使用荧光灯与LED灯采收期最短,产量最低。其中白炽灯与金卤灯 虽然采收期也达140天,但是离灯较远的地方陆续有植株会抽薹开花,只有部 分植株能达到140天的采收期。
表2
照明种类 采收期(天) 采收量(kg/亩) 白炽灯 140 5040 卤钨灯 140 6630 金卤灯 140 4600 LED灯 61 3110 低压钠灯 64 3210 高压钠灯 77 3840 高压汞灯 75 3750 荧光灯 61 3140
实验3卤钨灯功率对紫苏采收期、采收量的影响
步骤(1)~(4)同实验3。
(5)将定植田分为5块,分别采用300W、500W、700W、900W、1200W 的卤钨灯从增施氮肥后直至采收进行照射,每晚12点至凌晨2点照明2小时; 5块定植田之间进行人工隔离,防止相互影响。
将其采收期、采收量进行对比,具体结果见表3。使用300W卤钨灯,靠灯 较远地方也会有部分植株抽薹开花,所以产量较低。使用500W以上卤钨灯, 产量基本无差异。因此,从产量、节能两方面考虑,采用500W卤钨灯最适宜。
表3
卤钨灯功率 采收期(天) 采收量(kg/亩) 300W 140 5800 500W 140 6630 700W 140 6620 900W 140 6630 1200W 140 6620
实验4不同照射时间对紫苏采收期、采收量的影响
步骤(1)~(4)同实验3。
将定植田分为5块,采用500W的卤钨灯从增施氮肥后直至采收进行照射, 每晚12点开始照射,照射时间分别为1h、2h、3h、4h、5h,植田之间进行人工 隔离,防止相互影响。
将其采收期、采收量进行对比,具体结果见表4。照射时间达到2小时以上, 就能完全抑制植株花芽分化,达到长期叶片采收的效果,产量无明显差异。从 产量、节能两方面考虑以照射两小时最佳。
表4
照射时间 采收期(天) 采收量(kg/亩) 1h 75 3840 2h 140 6630 3h 140 6610 4h 140 6640 5h 140 6600
实验5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对紫苏采收期、采收量的影响
步骤(1)~(4)同实验3。
(5)从这时起直至采收,紫苏种植大田每晚12点至凌晨2点用卤钨灯照 明2小时;
(6)将定植田分为两块,其中一块经过以下处理(B2):采收完第一批叶后, 定期喷施氨基酸叶面肥,使用浓度为1.2g/l,使用量为70g/亩,从采收完第一批 叶后至采收前,喷施4次,第一次是在刚采收完第一批叶时,以后每间隔10天 喷施一次,选择晴天的早晨8:00~10:00或下午4:00~6:00进行喷施。另一块不做 上述处理作为对照(CK2)。
将其采收期、采收量进行对比,具体结果见表5。中间进行喷施氨基酸叶面 肥,所采收叶片明显变大,能增加产量20%以上。
表5
对比 采收期(天) 采收量(kg/亩) B2 140 7920 CK2 140 66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人工补光的方式对紫苏进行处理,并且在生长期对其进行喷施 氨基酸叶面肥,紫苏将只进行营养生长,不进行花芽分化,不抽薹,不开花, 并且植株生长旺盛,增加采收量,叶片采收可持续至下枯霜为止,使叶片采收 期延长1倍以上,可大大提高种植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一种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紫苏品种的选取:试验采用日本引进皱叶赤紫苏品种;
(2)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种植,亩施 入1000kg腐熟有机肥和30kg尿素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做成80cm宽的畦;
(3)播种:5月10日,先将紫苏种子置于重量百分比为15%的第五代固 氮芽孢菌生物配肥水溶液中浸泡50min,然后捞出紫苏种子,室温条件下凉干紫 苏种子表面附着的水珠;然后将其均匀的撒播于苗床,再在紫苏种子表面覆盖 一层细土,浇水保持苗床湿润,之后在苗床表面覆盖一层薄膜;播后7天即可 出苗;
(3)定植:6月20日,选择无病毒的健壮苗,将其定植于大田中,株距为 50cm,行距为60cm;
(4)7月15日开始进行正常叶片采收;当苗高60cm左右时,增施氮肥一 次,用量为15kg/亩;从这时起直至采收,紫苏种植大田每晚12点至凌晨2点 用卤钨灯照明2小时;根据实际情况将定植田分为4部分,在每部分的中间位 置安装1盏卤钨灯;
(5)采收完第一批叶后,定期喷施氨基酸叶面肥,使用浓度为0.8g/l,使 用量为80g/亩,从采收完第一批叶后至采收前,喷施5次,第一次是在刚采收 完第一批叶时,以后每间隔8天喷施一次,选择晴天的早晨8:00~10:00或下午 4:00~6:00进行喷施;
(6)紫苏叶采收:在定植后20天,摘除初茬叶,第四节以下的老叶完全 摘除,第五节以上达到12厘米宽的叶片全部摘下。
叶片一直采收至12月3日下枯霜为止。
实施例2
一种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紫苏品种的选取:试验采用日本引进平叶赤紫苏品种;
(2)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种植,亩施 入1000kg腐熟有机肥和30kg尿素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做成90cm宽的畦;
(3)播种:5月12日,先将紫苏种子置于重量百分比为20%的第五代固 氮芽孢菌生物配肥水溶液中浸泡40min,然后捞出紫苏种子,室温条件下凉干紫 苏种子表面附着的水珠;然后将其均匀的撒播于苗床,再在紫苏种子表面覆盖 一层细土,浇水保持苗床湿润,之后在苗床表面覆盖一层薄膜;播后6天即可 出苗;
(3)定植:6月23日,选择无病毒的健壮苗,将其定植于大田中,株距为 30cm,行距为65cm;
(4)7月20日开始进行正常叶片采收;当苗高60cm左右时,增施氮肥一 次,用量为15kg/亩;从这时起直至采收,紫苏种植大田每晚12点至凌晨2点 用卤钨灯照明2小时;根据实际情况将定植田分为6部分,在每部分的中间位 置安装1盏卤钨灯;
(5)采收完第一批叶后,定期喷施氨基酸叶面肥,使用浓度为1.2g/l,使 用量为70g/亩,从采收完第一批叶后至采收前,喷施5次,第一次是在刚采收 完第一批叶时,以后每间隔8天喷施一次,选择晴天的早晨8:00~10:00或下午 4:00~6:00进行喷施;
(6)紫苏叶采收:在定植后23天,摘除初茬叶,第四节以下的老叶完全 摘除,第五节以上达到12厘米宽的叶片全部摘下。
叶片一直采收至12月3日下枯霜为止。
实施例3
一种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紫苏品种的选取:试验采用日本引进皱叶青紫苏品种;
(2)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种植,亩施 入1000kg腐熟有机肥和30kg尿素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做成80cm宽的畦;
(3)播种:5月8日,先将紫苏种子置于重量百分比为25%的第五代固氮 芽孢菌生物配肥水溶液中浸泡30min,然后捞出紫苏种子,室温条件下凉干紫苏 种子表面附着的水珠;然后将其均匀的撒播于苗床,再在紫苏种子表面覆盖一 层细土,浇水保持苗床湿润,之后在苗床表面覆盖一层薄膜;播后5天即可出 苗;
(3)定植:6月18日,选择无病毒的健壮苗,将其定植于大田中,株距为 40cm,行距为45cm;
(4)7月12日开始进行正常叶片采收;当苗高60cm左右时,增施氮肥一 次,用量为15kg/亩;从这时起直至采收,紫苏种植大田每晚12点至凌晨2点 用卤钨灯照明2小时;根据实际情况将定植田分为5部分,在每部分的中间位 置安装1盏卤钨灯;
(5)采收完第一批叶后,定期喷施氨基酸叶面肥,使用浓度为2g/l,使用 量为60g/亩,从采收完第一批叶后至采收前,喷施5次,第一次是在刚采收完 第一批叶时,以后每间隔8天喷施一次,选择晴天的早晨8:00~10:00或下午 4:00~6:00进行喷施;
(6)紫苏叶采收:在定植后25天,摘除初茬叶,第四节以下的老叶完全 摘除,第五节以上达到12厘米宽的叶片全部摘下。
叶片一直采收至12月3日下枯霜为止。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延长紫苏叶片采收期的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1813676a53122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