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薯贮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贮藏库消毒:在红薯收割前,应彻底打倒库房,清扫干净后用石灰水喷洒库房地面及墙壁;(2)适时收割:选择气温在10~15℃对红薯进行收割;(3)精选红薯:在贮藏前对收割的红薯进行挑选,剔除伤、冻、病、青头的红薯;(4)愈伤处理:挑选后的红薯进行愈伤预处理,愈伤后立即将红薯搬运至库温在12~15℃、已消毒的贮藏库内,洒水增湿,保持库湿度在85~95%之间,入库的红薯体积不超过贮藏库自身体积的2/3;(5)定期检查:在红薯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库温、贮藏库湿度以及有无病薯。本发明大大延长了红薯安全贮藏的时间,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1.一种红薯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贮藏库消毒:在红薯收割前,应彻底打倒库房,清扫干净后用石灰水喷洒库房地面及墙壁;(2)适时收割:选择气温在10~15℃对红薯进行收割,收割当天运送至贮藏库进行贮藏;(3)精选红薯:在贮藏前对收割的红薯进行挑选,剔除伤、冻、病、青头的红薯;(4)愈伤处理:挑选后的红薯进行愈伤预处理,将红薯置于温度在30~33℃、湿度在90~95%的贮藏库内,保持贮藏库通风良好,放置4-7天,测得红薯失水率达到3~5%后,立即将红薯搬运至库温在12~15℃、已消毒的贮藏库内,洒水增湿,保持库湿度在85~95%之间,入库的红薯体积不超过贮藏库自身体积的2/3;(5)定期检查:在红薯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库温、贮藏库湿度以及有无病薯,发现病薯应及时剔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薯贮藏方法,应用于红薯储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够保持血管弹性,对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市场上出现许多种植红薯的种植户,但红薯皮薄易破损、易受冷害和感染病害而发生糜烂,不易贮藏,而对于大型种植户来说,安全贮藏室丰产、保产的重要环节;目前市场上的贮藏方法比较传统,许多种植户就是将红薯简单的贮藏在地窖中,容易造成许多红薯腐烂,给种植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薯贮藏方法,能够保证安全长时间贮藏,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薯贮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贮藏库消毒:在红薯收割前,应彻底打倒库房,清扫干净后用石灰水喷洒库房地面及墙壁;

(2)适时收割:选择气温在10~15℃对红薯进行收割,收割当天运送至贮藏库进行贮藏;

(3)精选红薯:在贮藏前对收割的红薯进行挑选,剔除伤、冻、病、青头的红薯;

(4)愈伤处理:挑选后的红薯进行愈伤预处理,将红薯置于温度在30~33℃、湿度在90~95%的贮藏库内,保持贮藏库通风良好,放置4-7天,测得红薯失水率达到3~5%后,立即将红薯搬运至库温在12~15℃、已消毒的贮藏库内,洒水增湿,保持库湿度在85~95%之间,入库的红薯体积不超过贮藏库自身体积的2/3;

(5)定期检查:在红薯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库温、贮藏库湿度以及有无病薯,发现病薯应及时剔除。

采用本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选择适宜的温度收割红薯,能够避免高低温对红薯造成的损伤,在贮藏前对红薯进行愈伤处理,对于在收割和搬运过程中受到创伤的红薯,能够有效防止因创伤造成腐烂,最后置于恒温、消毒过的贮藏室内,大大提高了贮藏效果,延长了安全贮藏的时间,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薯贮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贮藏库消毒:在红薯收割前,应彻底打倒库房,清扫干净后用石灰水喷洒库房地面及墙壁;

(2)适时收割:选择气温在10~15℃对红薯进行收割,收割当天运送至贮藏库进行贮藏;

(3)精选红薯:在贮藏前对收割的红薯进行挑选,剔除伤、冻、病、青头的红薯;

(4)愈伤处理:挑选后的红薯进行愈伤预处理,将红薯置于温度在30~33℃、湿度在90~95%的贮藏库内,保持贮藏库通风良好,放置4-7天,测得红薯失水率达到3~5%后,立即将红薯搬运至库温在12~15℃、已消毒的贮藏库内,洒水增湿,保持库湿度在85~95%之间,入库的红薯体积不超过贮藏库自身体积的2/3;

(5)定期检查:在红薯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库温、贮藏库湿度以及有无病薯,发现病薯应及时剔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本文标签: 红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