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一种苦丁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原料为苦丁茶当天采摘的新鲜嫩芽叶,在通风透光室内进行自然萎凋,揉捻在70~80℃下热揉,发酵在20~26℃下进行,复揉时间30分钟,初烘温度为100~120℃,干燥温度80~90℃。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苦丁茶红茶,除了具有绿茶的功效之外,汤色更深,口感更好,香味更浓,对胃肠刺激更小,还兼有促进食欲,利尿、消除水肿,强壮心脏等保健功效。同时填补了大叶苦丁茶无红茶品种上市的空白。

1.一种苦丁茶红茶的制备方法,经选料、萎凋、揉捻、发酵、复揉、初烘和干燥得产品,其特征是制备方法为:1)选料:选取当天采摘的苦丁茶新鲜嫩芽叶;2)萎凋:在通风透光室内进行自然萎凋:茶叶置于清洁干净的地方均匀摊开,萎凋过程中均匀翻动数次,至叶形萎缩、青味减少,叶柄和叶芽柔软不易折断即完成萎凋,使茶叶的水分蒸发至质量比为45~55%,需15~20小时;3)揉捻:采用热揉:做法是在茶叶粘附力大时,将它卷成团块,出锅做成形,或抓住每个芽的主梗,一叶一搓或数叶一搓使成形;揉捻温度70~80℃,揉捻时间50~60分钟;4)发酵:室温控制在20~26℃;茶叶温度控制在28~35℃;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摊叶厚度控制在8~12cm;发酵时间控制在4~6小时;翻拌次数1~2次;5)复揉:使发酵叶条更紧细,发酵更均匀;复揉时间30分钟;复揉过程:轻揉-重揉-出茶;6)初烘:上叶要薄摊均匀,初烘温度为100~120℃,时间30~35分钟;7)干燥:干燥温度80~90℃;时间50~60分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天然生态饮品,特别是一种苦丁茶红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苦丁茶在我国有悠久的饮用历史,也是我国广西大宗优势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珍贵 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据考证,早在东汉时期已有文献记载,现已拥有超过2000年的应用历 史。在我国,除了茶以外,位居其次的便是苦丁茶。苦丁茶在民间因其植物来源不同又分为 大叶苦丁茶和小叶苦丁茶。现有的苦丁茶品种较多,但植物来源不同,其口感以及相应保健功 效的作用也不同,各有特色。本发明的苦丁茶属于大叶苦丁茶的一种,也是当今栽培面积最 大(约有3万亩)、产量最多、使用地区最广(广西,广东,海南)的一种,为冬青科植物苦丁 茶IlexkudingchaC.J.Tseng。

由于大叶苦丁茶具有叶大,梗粗,粘液多,粘性强的特点,导致加工红茶难度较大,造 成千百年来大叶苦丁茶商品都是以绿茶的形式上市。苦丁茶绿茶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 炎杀菌、止咳化痰、健胃消积、明目益思、降胆固醇、减肥健身、降血压、降血脂、抗疲劳、 抗衰老等药用保健功能。对治疗高血压、口腔炎、咽喉炎、肥胖症、急性肠胃炎有显著作用。

而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发酵,发酵就会发生化学成分的氧化反应;由于茶叶鲜 叶在发酵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对胃具有刺激性的成分减少,同时产生了对人类身体 健康有益的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绿茶明显增加,茶叶由绿茶的凉性转为偏 温性,所以红茶具备味醇养胃的功效与作用特征,对便秘、脾胃不和也有很好的调理保健作 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品质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尤其是对胃肠道刺激少、香气 好、保健功效佳的红茶,更是越来越受市场追捧。迄今为止,还未发现有研究、制备或销售 大叶苦丁茶红茶的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感好、香味浓、对胃肠刺激少、兼具苦丁茶绿茶 的优点和促进食欲,利尿、消水肿,强壮心脏功能的苦丁茶红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1.原料:冬青科植物苦丁茶的新鲜芽叶;

2.制备方法:

1)选料:选取当天采摘的苦丁茶新鲜嫩芽叶;

2)萎凋:在通风透光室内进行自然萎凋:茶叶置于清洁干净的地方均匀摊开,萎凋过 程中均匀翻动数次,至叶形萎缩、青味减少、叶柄和叶芽柔软不易折断即完成萎凋,使茶 叶的水分蒸发至质量比为45~55%,一般需15~20小时;

3)揉捻:苦丁茶一般芽叶粗,梗大,宜采用热揉。热揉做法是在茶叶粘附力大时,将它 卷成团块,出锅做成形,或抓住每个芽的主梗,一叶一搓或数叶一搓使成形。揉捻温度70~ 80℃,揉捻时间50~60分钟。

4)发酵: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关键性工序。室温要控制在20~26℃;茶叶温 度控制在28~35℃;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摊叶厚度控制在8~12cm;发酵时间控制 在4~6小时;翻拌次数1~2次;

5)复揉:使发酵叶条更紧细,发酵更均匀;复揉时间30分钟;复揉过程:轻揉-重揉- 出茶。

6)初烘:上叶要薄摊均匀,初烘温度为100~120℃,时间30~35分钟。

7)干燥:干燥温度80~90℃;时间50~60分钟。

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苦丁茶红茶,除了具有绿茶的功效之外,汤色更深,口感更好, 香味更浓,对胃肠刺激更小,还兼有促进食欲,利尿、消除水肿,强壮心脏等保健功效。同 时填补了大叶苦丁茶无红茶品种上市的空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选料:选取当天采摘的苦丁茶新鲜嫩芽叶。

2)萎凋:将茶叶均匀摊开,在晾干过程中均匀翻动四次,使水分蒸发至45%。时间20 小时。

3)揉捻:揉捻温度80℃,揉捻时间50分钟。

4)发酵:室温控制在26℃;茶叶温度控制在35℃;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摊叶 厚度12cm;发酵时间5小时;翻拌次数:2次。

5)复揉:复揉时间30分钟。

6)初烘:上叶要薄摊均匀,初烘温度为120℃,30分钟。

7)干燥:干燥温度90℃;时间50分钟。

8)检验\包装。

实施例2

1)选料:选取当天采摘的苦丁茶新鲜嫩芽叶。

2)萎凋:将茶叶均匀摊开,在晾干过程中均匀翻动三次,使水分蒸发至50%。时间18 小时。

3)揉捻:揉捻温度70℃,揉捻时间60分钟。

4)发酵:室温控制在20℃;茶叶温度控制在28℃;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摊叶 厚度10cm;发酵时间4.5小时;翻拌次数:1次;

5)复揉:复揉时间30分钟;

6)初烘:上叶要薄摊均匀,初烘温度为120℃,30分钟;

7)干燥:干燥温度80℃;时间60分钟。

8)检验\包装。

实施例3

1)选料:选取当天采摘的苦丁茶新鲜嫩芽叶。

2)萎凋:将茶叶均匀摊开,在晾干过程中均匀翻动三次,使水分蒸发至55%。时间15 小时。

3)揉捻:揉捻温度75℃;揉捻时间55分钟。

4)发酵:室温控制在24℃;茶叶温度控制在32℃;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摊叶 厚度8cm;发酵时间4小时;翻拌次数1次。

5)复揉:复揉时间30分钟。

6)初烘:上叶要薄摊均匀,初烘温度为110℃,35分钟。

7)干燥:干燥温度85℃;时间55分钟。

8)检验\包装。

本文标签: 苦丁茶红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