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溶红茶的制备方法,取茶叶,加水提取,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部分再浓缩;往浓缩液中添加磷酸氢二钠或磷酸氢二钾,调节pH值或不调节pH值,然后通入氧气进行氧化反应,反应后静置,固液分离取液体部分后干燥即得。本发明的原材料可以为绿茶、乌龙茶或红茶,原材料来源丰富,易得。本发明通过加入磷酸盐,然后通入氧气氧化,可以有效地调节和稳定茶液体系,使茶成分适度氧化,提高茶液的亮度和红艳程度,制得的速溶茶汤色鲜活透亮,香气浓郁。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易操作,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1.一种高亮度速溶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茶叶水提、分离和浓缩步骤,茶叶经水提、分离、浓缩后得浓缩液,其特征在于,向浓缩液中加入磷酸盐,所述磷酸盐的加入量为浓缩液中固形物质量的2%-15%;同时调整浓缩液pH值至3-9,然后向所述浓缩液中通入氧气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调节pH值至5.0-9.5,将反应液固液分离,取液体部分后干燥即得速溶红茶粉; 所述浓缩液中通入的氧气量为茶浓缩液中所含固形物质量的5-40%;所述氧气通入时间为10分钟-3小时;所述茶叶水提步骤中,水的加入量为茶叶重量的3-20倍,水提温度为50-90℃,提取次数为1-3次,每次提取10分钟-3小时;所述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钠或磷酸氢二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亮度速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指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 3.根据以上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高亮度速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为绿茶、乌龙茶、红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高亮度速溶红茶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速溶茶一般用水浸提茶叶,经过滤或离心、浓缩和干燥制成,能快速 溶于水、没有茶渣且保持茶叶的特有风味的固体粉末,即冲即饮,也 可用作食品饮料的原辅料。采用常规的加工方法,一般是什么样的茶 原料加工出什么样的速溶茶。
现有的技术中,中国专利ZL01118460.4公开了一种冷水可溶的耐酸速 溶红茶粉及其制造方法,采用红茶叶在80~90℃下浸泡,所得到的茶 提取液立即冷却至室温,经过粗滤、精滤后,采用膜浓缩或蒸发浓缩 至高于20%的固形物含量。再添加NaOH或KOH将浓缩茶汁pH值调整至1 1~12后,在80~90℃下恒温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添加柠檬酸将 浓缩茶汁pH值调整至6~7,静置20~30分钟后进行离心,弃去沉淀。 取浓缩茶汁澄清液,进行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即得到冷水可溶的耐酸 速溶茶粉。该方法只能使用红茶叶来加工速溶红茶,虽然可以溶解冷 水,但是不够澄清透亮。中国专利ZL01118449.3公开了一种速溶红茶 粉的加工方法,用热水提取红茶后冷却至常温,再加入果胶酶、蛋白 酶和淀粉酶对提取液进行酶解澄清,然后经超滤、浓缩、喷雾干燥, 得到一种基本不会冷后浑的速溶红茶粉,这种方法也是只能用红茶来 加工速溶红茶,先用高温水提取,再冷却然后进行酶解,可以解决红 茶的冷后浑,却没有解决其溶解于水中澄清度不高的问题;中国专利 ZL01118460.4公开了一种速溶红茶粉的制造方法,红茶叶在80-90℃条 件下浸泡提取,经过滤、浓缩、再用碱转溶、酸调pH值,经离心后喷 干,这种方法也是只能用红茶来加工速溶红茶,没有考虑溶解后的澄 清度。中国专利ZL20091026172.5公开了一种速溶茶的制备方法,采用 水提取茶叶,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部分再浓缩,浓缩液加碱,调整pH 值至9.0-11.0,静置,固液分离取液体部分,将氧气通入液体部分进 行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液加酸,调整pH值至5.5-7.5,静置,固液分离 取液体部分后干燥即得。该方法是在调整料液的pH值至9.0-11.0,再 进行通氧氧化,可以有效地减少速溶茶中大分子物质的产生,防止浑 浊与沉淀,提高茶液的澄清度和速溶红茶的冷溶性,这种反应比较剧 烈,所得的速溶红茶汤色的亮度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亮度的速溶红茶的制备方法 。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亮度速溶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茶叶水提、分离和浓缩步骤, 茶叶经水提、分离、浓缩后得浓缩液,其特点在于,向浓缩液中加入 磷酸盐,所述磷酸盐的加入量为浓缩液中固形物重量的2%-15%;同时 调整浓缩液pH值至3-9,然后向所述浓缩液中通入氧气进行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调节pH值至5.0-9.5,将反应液固液分离,取 液体部分后干燥即得速溶茶粉。
本发明方法特点还在于:
所述浓缩液中通入的氧气量为茶浓缩液中所含固形物质量的5-40%。
氧气通入时间为10分钟-3小时。
所述茶叶水提步骤中,水的加入量为茶叶重量的3-20倍,水提温度为 50-90℃,提取次数为1-3次,每次10分钟-2小时。
pH值调整使用磷酸氢二钠或磷酸氢二钾或两种的复合物。
所述干燥指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
所述茶叶为绿茶、乌龙茶、红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先向茶叶水提液的浓缩液中加入磷酸盐来有效地调节和稳定 茶浓缩液,然后再向浓缩液中通入氧气进行氧化反应,通过控制通氧 量和通氧时间可以控制茶成分中的茶多酚的氧化程度,特别有利于茶 多酚氧化为茶黄素,有利于茶液的汤色明亮。
2、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易操作,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3、本发明的原材料可以为绿茶、乌龙茶或红茶,原材料来源丰富,易 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 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 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 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取绿茶200公斤,粉碎成碎末,每次加入2000公斤的水,在80℃条件下 提取3次每次20分钟,提取后过卧式螺旋离心机去茶渣,合并提取液得 到绿茶提取液,再经0.5微米孔径的陶瓷膜过滤,得到澄清透亮的滤液 ,将滤液用反渗透膜装置进行浓缩,得到固形物质量浓度为15%的茶浓 缩液280公斤,向该绿茶浓缩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20%磷酸氢二钠溶液 4.2公斤,并不断搅拌0.5小时,得到溶液284.2公斤,然后加入食品级 氢氧化钠的碱调节pH 值至8.5,持续往上述转溶液中通入食品级的氧气4公斤,通氧持续时 间10分钟,通氧结束后,加入食品级的苹果酸,调节pH值至7,再进行 离心处理,将离心的液体进行喷雾干燥,得到45.3公斤的速溶红茶粉 ;经检测茶黄素含量为0.67%;将该产品0.5克溶解到200ML的热水中, 汤色明亮红艳。
实施例2:
取碎乌龙茶200公斤,加入4000公斤的水,在90℃条件下提取1小时, 提取后过100目的滤网去茶渣,得到乌龙茶初提液,再离心初提液得提 取液,将提取液过0.2微米的陶瓷膜,得到澄清透亮的滤液,将上述滤 液用反渗透膜装置进行浓缩,得到固形物浓度为20 %的浓缩液240公 斤,然后向乌龙茶浓缩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0%磷酸氢二钾溶液24公 斤,再加入食品级的柠檬酸,调整pH值为3,并不断搅拌1小时,得到 浓缩液260.8公斤,再往上述转溶液中持续通入食品级的氧气10公斤, 计3小时,停止通氧,加入食品级的碳酸氢钠,调节茶液的pH值至7.0 ,静置0.5小时,离心得离心液,然后对离心液速冻,再放入冷冻干燥 机里进行冷冻干燥,得到48.8公斤的速溶红茶粉,经检测茶黄素含量 为1.3%;将该产品0.5克溶解到200ML的热水中,汤色明亮红艳。
实施例3:
取碎绿茶100公斤、碎红茶100公斤,混合,加入3000公斤的水,在75 ℃条件下,提取2小时,提取后过100目的滤网去茶渣,得到复合茶提 取液,再离心、过0.8微米的陶瓷膜过滤,得到澄清透亮的滤液,将上 述滤液用真空浓缩设备浓缩,得到固体物质浓度为25%的浓缩液162.6 公斤,将上述的茶浓缩液入浓度为30%磷酸氢二钾溶液20公斤,并不断 搅拌1小时,得到转溶液182.6公斤,再变速地往上述转溶液中通入食 品级的氧气2.4公斤,计0.5小时,停止通氧,静置0.5小时,离心,最 后通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干燥,得到38.4公斤的高亮度的速溶红茶,经 检测茶黄素含量2.1%;将该产品0.5克溶解到200ML的热水中,汤色明 亮红艳。
实施例4:
取碎绿茶200公斤,每次加2500公斤的水,在60℃条件下,提取2次, 每次0.5小时,得到绿茶提取液,再离心,过截留分子量为100000道尔 顿中空纤维膜,得到澄清透亮的滤液,将滤液用真空浓缩设备浓缩, 得到固形物浓度为18% 的浓缩液300公斤,浓度为50%磷酸氢二钠溶液 10公斤,再加入氢氧化钠,调整pH值至8.9,并不断搅拌0.5小时,得 到茶液310公斤,再往上述转溶液中间断地通入食品级的氧气21.6公斤 计2小时,停止通氧, 再加入柠檬酸,调节茶液的pH值至6.8,静置0.5小时,再过孔径为1微 米的金属膜,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51公斤的高亮度的速溶红茶, 经检测茶黄素含量为0.56%;将该产品0.5克溶解到200ML的水中,汤色 明亮红艳。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高亮度速溶红茶的制备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189201a520096.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