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春辣椒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选择;(2)苗床选择与培肥;(3)种子处理;(4)催芽;(5)播种;(6)苗期管理;(7)大田选择与培肥;(8)定植移栽;(9)田间管理;(10)病虫害防治;(11)适时采收。本发明所述的栽培方法,通过优化辣椒的栽种条件,科学合理的苗期管理和田间管理方法,合理选择肥料与施肥方式,显著提高了辣椒产量,病虫害发生率低。

1.一种早春辣椒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选择:选择抗高温、耐病毒、抗病、耐涝、丰产、果型好、色泽鲜艳的辣椒品种;(2)苗床选择与培肥:选择2-3年未种过茄果类、瓜类、棉花作物,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的田块,每667m大田需苗床15-20m,育苗前10-15天16m苗床施腐熟土杂肥200-250kg、人畜粪150-200kg、45%复合肥2-2.5kg或25%复混肥4-5kg,多次翻耕,深度达20cm以上;(3)种子处理:浸种前将种子摊在阳光下晒2-3天,晒过的种子浸入55-60℃的温水中进行搅拌浸种20min,捞出后搓洗干净,再用3%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20min,或用1%次氯酸钠浸种5-10min,反复清洗后置于常温水中浸种8-12h:(4)催芽:将浸好的种子,捞出后反复搓洗种子表皮的粘液,置于25-30℃下保温催芽,每天翻动2-3次;当发芽率达75%以上时即可播种;(5)播种:12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整平苗床,下铺3-5cm厚的营养土,浇足底水,待土壤不泥时播种,播量为5-6.5Kg/667m,然后覆盖湿度为65-75%的过筛营养土,厚度为2-3cm,上面加盖棚膜;(6)苗期管理:出苗前温度超过36℃时揭棚膜通风降温,低于25℃时密封棚膜,出苗后棚内温度维持在22-28℃,齐苗后保持床土湿润,选在中午浇水,生长瘦弱的小苗要追肥,当小苗达3片真叶时要进行炼苗使红绿茎比为1:2-3;(7)大田选择与培肥:选择旱能灌涝能排、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黄白土或灰沙泥土,每667m施加腐熟的牛粪1500-2500kg或菜饼200-250kg、磷酸二铵50-60kg、氯化钾30-40kg、尿素20-30kg、硼砂1.5kg;(8)定植移栽:按垄面宽1.2-1.4m开沟,沟宽30-35cm,深20-25cm,选择晴天移栽,移栽时每穴2株,株距为25-35cm,每667m栽2600-2800株,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水;(9)田间管理:移栽成活后每667m追施尿素10-15kg,坐果盛期至采摘末期追肥4-6次,每次追施过磷酸钙15-20kg、硫酸钾10-15kg、尿素10-15kg,采收期喷施0.2%氨基酸与0.5%磷酸二氢钾溶液;(10)病虫害防治: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病毒灵500倍液,每隔10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疫病中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40%乙磷铝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炭疽病用65%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喷雾;蚜虫用蚜虱净800倍液喷雾,15天防治1次;棉铃虫和烟青虫用阿维菌素1000倍液喷雾;(11)适时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春辣椒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温度保持在28-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早春辣椒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营养土由无菌菜园土、复合肥和腐熟的有机肥按质量比6:3:1混合制成,所述的过筛营养土的粒径为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早春辣椒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定根水采用加入0.01%-0.02%福美双或多菌灵的稀畜禽粪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早春辣椒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辣椒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後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已成为一种大众化蔬菜,在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辣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料之一。因为辣椒中含辣椒素,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少量食用,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还有驱寒除湿、舒血活络等药用功能,对关节炎、冻疮、青蛇咬伤、腋臭等也有一定疗效,因此被誉为“健康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早春辣椒的栽培方法,成本低,产量高,农药使用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早春辣椒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选择抗高温、耐病毒、抗病、耐涝、丰产、果型好、色泽鲜艳的辣椒品种;

(2)苗床选择与培肥:选择2-3年未种过茄果类、瓜类、棉花作物,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的田块,每667m2大田需苗床15-20m2,育苗前10-15天16m2苗床施腐熟土杂肥200-250kg、人畜粪150-200kg、45%复合肥2-2.5kg或25%复混肥4-5kg,多次翻耕,深度达20cm以上;

(3)种子处理:浸种前将种子摊在阳光下晒2-3天,晒过的种子浸入55-60℃的温水中进行搅拌浸种20min,捞出后搓洗干净,再用3%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 20min,或用1%次氯酸钠浸种5-10min,反复清洗后置于常温水中浸种8-12h:

(4)催芽:将浸好的种子,捞出后反复搓洗种子表皮的粘液,置于25-30℃下保温催芽,每天翻动2-3次;当发芽率达75%以上时即可播种;

(5)播种:12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整平苗床,下铺3-5cm厚的营养土,浇足底水,待土壤不泥时播种,播量为5-6.5Kg/667m2,然后覆盖湿度为65-75%的过筛营养土,厚度为2-3cm,上面加盖棚膜;

(6)苗期管理:出苗前温度超过36℃时揭棚膜通风降温,低于25℃时密封棚膜,出苗后棚内温度维持在22-28℃,齐苗后保持床土湿润,选在中午浇水,生长瘦弱的小苗要追肥,当小苗达3片真叶时要进行炼苗使红绿茎比为1:2-3;

(7)大田选择与培肥:选择旱能灌涝能排、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黄白土或灰沙泥土,每667m2施加腐熟的牛粪1500-2500kg或菜饼200-250kg、磷酸二铵50-60kg、氯化钾30-40kg、尿素20-30kg、硼砂1.5kg;

(8)定植移栽:按垄面宽1.2-1.4m开沟,沟宽30-35cm,深20-25cm,选择晴天移栽,移栽时每穴2株,株距为25-35cm,每667m2栽2600-2800株,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水;

(9)田间管理:移栽成活后每667m2追施尿素10-15kg,坐果盛期至采摘末期追肥4-6次,每次追施过磷酸钙15-20kg、硫酸钾10-15kg、尿素10-15kg,采收期喷施0.2%氨基酸与0.5%磷酸二氢钾溶液;

(10)病虫害防治: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病毒灵500 倍液,每隔10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疫病中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40%乙磷铝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炭疽病用65%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喷雾;蚜虫用蚜虱净800倍液喷雾,15天防治1次;棉铃虫和烟青虫用阿维菌素1000倍液喷雾;

(11)适时采收。

优选的,步骤(4)中,温度保持在28-30℃。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的营养土由无菌菜园土、复合肥和腐熟的有机肥按质量比6:3:1混合制成,所述的过筛营养土的粒径为2-5mm。

优选的,步骤(8)中,所述定根水采用加入0.01%-0.02%福美双或多菌灵的稀畜禽粪水。

本发明所述的栽培方法,通过优化辣椒的栽种条件,科学合理的种子处理、苗期管理和田间管理方法,合理选择肥料与施肥方式,显著提高了辣椒产量,病虫害发生率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早春辣椒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选择抗高温、耐病毒、抗病、耐涝、丰产、果型好、色泽鲜艳的辣椒品种;

(2)苗床选择与培肥:选择2-3年未种过茄果类、瓜类、棉花作物,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的田块,每667m2大田需苗床15-20m2,育苗前10-15天16m2苗床施腐熟土杂肥200-250kg、人畜粪150-200kg、45%复合肥2-2.5kg或25%复混肥4-5kg,多次翻耕,深度达20cm以上;

(3)种子处理:浸种前将种子摊在阳光下晒2-3天,晒过的种子浸入55-60℃的温水中进行搅拌浸种20min,捞出后搓洗干净,再用3%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 20min,或用1%次氯酸钠浸种5-10min,反复清洗后置于常温水中浸种8-12h:

(4)催芽:将浸好的种子,捞出后反复搓洗种子表皮的粘液,置于25-30℃下保温催芽,每天翻动2-3次;当发芽率达75%以上时即可播种;

(5)播种:12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整平苗床,下铺3-5cm厚的营养土,浇足底水,待土壤不泥时播种,播量为5-6.5Kg/667m2,然后覆盖湿度为65-75%的过筛营养土,厚度为2-3cm,上面加盖棚膜;

(6)苗期管理:出苗前温度超过36℃时揭棚膜通风降温,低于25℃时密封棚膜,出苗后棚内温度维持在22-28℃,齐苗后保持床土湿润,选在中午浇水,生长瘦弱的小苗要追肥,当小苗达3片真叶时要进行炼苗使红绿茎比为1:2-3;

(7)大田选择与培肥:选择旱能灌涝能排、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黄白土或灰沙泥土,每667m2施加腐熟的牛粪1500-2500kg或菜饼200-250kg、磷酸二铵50-60kg、氯化钾30-40kg、尿素20-30kg、硼砂1.5kg;

(8)定植移栽:按垄面宽1.2-1.4m开沟,沟宽30-35cm,深20-25cm,选择晴天移栽,移栽时每穴2株,株距为25-35cm,每667m2栽2600-2800株,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肥和定根水;

(9)田间管理:移栽成活后每667m2追施尿素10-15kg,坐果盛期至采摘末期追肥4-6次,每次追施过磷酸钙15-20kg、硫酸钾10-15kg、尿素10-15kg,采收期喷施0.2%氨基酸与0.5%磷酸二氢钾溶液;

(10)病虫害防治: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病毒灵500 倍液,每隔10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疫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40%乙磷铝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炭疽病用65%代森锰锌 5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喷雾;蚜虫用蚜虱净800倍液喷雾,15天防治1 次;棉铃虫和烟青虫用阿维菌素1000倍液喷雾;

(11)适时采收。

优选的,步骤(4)中,温度保持在28-30℃。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的营养土由无菌菜园土、复合肥和腐熟的有机肥按质量比6:3:1混合制成,所述的过筛营养土的粒径为2-5mm。

优选的,步骤(8)中,所述定根水采用加入0.01%-0.02%福美双或多菌灵的稀畜禽粪水。

将本发明所述早春辣椒的栽培方法与常规早春辣椒的栽培方法相比较,结果如下:

项目 本发明栽培方法 常规栽培方法 平均产量(kg/667m2) 3300-3600 2500-3000 规格整齐度(%) 88-92 80-83 病虫害发生率(%) 2-5 7-10 经济性 好 一般

利用本发明栽培方法栽培得到的早春辣椒具有辣味适中、口感好和品质佳的特点,并根据上表可知本发明早春辣椒栽培方法相对常规栽培方法具有平均亩产量高、规格整齐度好和病虫害发生率低的优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本文标签: 早春辣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