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一种金叶榆适于工厂化繁殖的方法,采集金叶榆用于组织培养的当年生活体组织,并将采集到的活体组织进行清洗;利用清洁水浸泡清洗后的活体组织,然后将其切割细化;将细化后的活体组织利用酒精消毒,并进行表面灭菌,最后利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备用;制备培养基,其为MS+6-BA0.5mg/L+IBA?0.1mg/L,将活体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活体组织生根、长芽后接种到腐殖土移栽基质上。本发明在采集生物活体组织后,进行多道消毒操作,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生物组织在培养过程中的感染几率。另外,优化改良的培养基更能够提高金叶榆繁殖速度以及成活率。本发明适于工厂化操作生产,极大的满足了市场需求。
1.一种金叶榆适于工厂化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采集金叶榆用于组织培养的当年生活体组织,并将采集到的活体组织进行清洗;步骤二、利用清洁水浸泡清洗后的活体组织,然后将其切割细化;步骤三、将细化后的活体组织利用酒精消毒,并进行表面灭菌,最后利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备用;步骤四、制备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为MS+6-BA0.5mg/L+IBA0.1mg/L,将活体组织接种到所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步骤五、所述活体组织生根、长芽后接种到腐殖土移栽基质上;在所述步骤一至所述步骤四中,其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3~26℃,光照时间12~14h/d,光照强度1800~2000l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叶榆适于工厂化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采集金叶榆的当年生枝条作为活体组织,将获得活体组织在流水中冲洗20~30min,将外部泥土、菌类等冲洗掉;在所述步骤二中,切除所述活体组织上芽鳞外部多余的部分,然后用洗洁精水溶液将其浸泡20min,流水冲洗30min,切成2cm茎段;在所述步骤三中,在超净工作台上使用75%酒精消毒30s,再用0.1%氯化汞表面灭菌,灭菌时间为5-10min,将活体组织从氯化汞溶液中取出后采用无菌蒸馏水冲洗4~5次,每次1mi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 金叶榆适于工厂化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叶榆属榆科榆属,系白榆变种,又名中华金叶榆,落叶乔木, 在干旱贫瘠条件下呈灌木状。金叶榆叶片呈金黄色,色泽艳丽,树冠 近圆形或卵圆形,树冠丰满,造型多样,3~4月开花,4~6月果熟。
金叶榆是寒冷、干旱及盐碱地区乔灌皆宜的优良彩叶植物新品种, 金叶榆具有生长迅速、枝条密集、耐修剪的优点,既可培育为黄色乔 木,作为园林风景树,又可培育成黄色灌木,广泛应用于绿篱色带造 型。金叶榆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耐寒、抗旱、耐盐碱性较强,应用 金叶榆可以作为景观方面色彩的补充,完善绿色生态建设,在很多地 区实现红、黄、绿交相辉映的园林景色。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金叶榆还未得到广泛推广,因此,其种植栽 培技术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依旧是采用传统方法利用手工栽培。
发明内容
(一)技术问题
人工栽培金叶榆具有繁殖效率低,感染风险系数高等问题,因此, 如何提高金叶榆的栽培技术使其适于工业化繁殖栽培,成为了本领域 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叶榆适于工厂化繁殖的方法,在该方法中, 具体包括步骤:
S1、获得当年生活体组织,采集金叶榆用于组织培养的当年生活 体组织,并将采集到的活体组织进行清洗;
S2、切割细化,利用清洁水浸泡清洗后的活体组织,然后将其切 割细化;
S3、消毒灭活,将细化后的活体组织利用酒精消毒,并进行表面 灭菌,最后利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备用;
S4、制备培养基,制备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为MS+6-BA0.5mg/L+ IBA0.1mg/L,将活体组织接种到所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S5、移栽种植,所述活体组织生根、长芽后接种到腐殖土移栽基 质上;
其中,在所述步骤一至所述步骤四中,其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 23~26℃,光照时间12~14h/d,光照强度1800~2000lx。
优选地:
在步骤S1中,采集金叶榆的当年生枝条作为活体组织,将获得活 体组织在流水中冲洗20~30min,将外部泥土、菌类等冲洗掉;
在步骤S2中,切除所述活体组织上芽鳞外部多余的部分,然后用 洗洁精水溶液将其浸泡20min,流水冲洗30min,切成2cm茎段;
在步骤S3中,在超净工作台上使用75%酒精消毒30s,再用0.1%氯 化汞表面灭菌,灭菌时间为5-10min,将活体组织从氯化汞溶液中取 出后采用无菌蒸馏水冲洗4~5次,每次1min。
(三)有益效果
在上述方案中:本发明在采集生物活体组织后,进行多道消毒操 作,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生物组织在培养过程中的感染几率。另外, 优化改良的培养基更能够提高金叶榆繁殖速度以及成活率。本发明适 于工厂化操作生产,极大的满足了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金叶榆适于工厂化繁殖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 “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 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 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 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金叶榆适于工厂化繁殖的方法 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金叶榆适于工厂化繁殖的方法,从而为 实现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采集金叶榆的当年生枝条,枝条先在流水中冲洗20~30min,将 外部泥土、菌类等冲洗掉;用刀片切除芽鳞外部多余的部分,然后用 洗洁精水溶液浸泡20min,流水冲洗30min,切成2cm茎段;在超 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消毒30s,再用0.1%氯化汞(HgCl2)表面灭菌, 灭菌时间为5-10min,从氯化汞溶液中取出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4~5 次,每次约1min;最后用经过灭菌后的无菌滤纸吸去活体组织表面的 水分,备用。在本发明中,活体组织的培养条件为:活体组织接种到 培养基中以后,将培养瓶摆放在培养室内培养架上培养,培养温度控 制在23~26℃,光照时间是12~14h/d,光照强度是1800~2000lx。
本发明的优点为:操作简单,极大程度地提升了金叶榆的繁殖速 度以及成活率,适于工厂化操作生产,极大的满足了市场需求。
实验对比:
制备对照组培养基:
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MS+6-BA1.0-5.0mg/L+IBA0.1-1.0mg/ L;
不定芽增植培养基:MS+6-BA1.0-5.0mg/L+IBA0.1-1.0mg/L;
不定根诱导培养基:1/2MS+IBA1.0-5.0mg/L;
制备实验组培养基:
培养基:MS+6-BA0.5mg/L+IBA0.1mg/L。
实施例1
实验组金叶榆树按照本发明的处理方式进行扩繁,对照组金叶榆 采用氯化汞消毒4min,然后选择本发明的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不定 芽增值培养基、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以及移栽基质上。在培养温度23~ 26℃,光照时间12~14h/d,光照强度1800~2000lx条件下进行培 养。
结果表明:选择本发明的消毒时间进行金叶榆组织消毒处理,可 以极大的减少金叶榆的污染几率,提升金叶榆的产量。
实施例2
实验组金叶榆按照本发明的处理方式进行扩繁,对照组金叶榆采 用本发明的消毒时间,然后选择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MS+6-BA5.0mg/ L+IBA0.5mg/L,不定芽增植培养基MS+6-BA1.0mg/L+IBA0.1mg/ L不定根诱导培养基1/2MS+IBA0.5mg/L,移栽基质选用河沙。在 培养温度23~26℃,光照时间12~14h/d,光照强度1800~2000lx 条件下进行培养。
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培养基和移栽基质上金叶榆生长健壮,繁殖 量大,繁殖速度快,远远超过了对照组金叶榆的繁殖速度和生长状况。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 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 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 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金叶榆适于工厂化繁殖的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19058321a510713.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