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一、制备专用杀虫剂;二、育苗;三、选地、整地与起畦;四、种植;五、田间管理;六、适时收获。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法,解决红薯种植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土壤和病虫防治的问题,提高红薯产出的质量和产量,适宜规模化蔬菜种植园进行推广应用。

1.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一、制备专用杀虫剂:专用杀虫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洋金花2、草乌头3、龙胆草3、黄连1、紫苏1、雷公藤3、白花除虫菊5、水16,其制备步骤为:1、将上述原料煮沸,并维持煮沸时间3-6h直至重量百分比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水为2:3:3:1:1:3:5:8,此时滤出溶液得第一杀虫剂;2、将上一步制得的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通过离心粉碎机粉碎,再往该粉碎物中注入含2%抑太保乳油的水溶液,粉碎物与水溶液的重量比为2:7,存放48小时后,滤出溶液得第二杀虫剂;3、收集第二步产生的废渣作土壤杀虫剂;二、育苗:1、排种:薯块育苗时宜选用大小适中、整齐均匀,无病虫、无伤口,无冷害的薯块作种,育苗床宽为1—1.2米,长度视需要而定,一般每育50公斤种薯可供苗0.9—1.5万株,栽插3—4亩,平均每亩大田用种量约10—25公斤,排种期掌握在插植前100天左右;2、育苗:当薯种长出的苗长度达25—30厘米时即进行假植繁苗,并在假值苗节数达到6—10个节位时进行摘心打顶促分枝;3、施肥促壮苗:在计划采苗期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壮苗,并在薯苗长度达25—30厘米及时采苗种植;三、选地、整地与起畦:1、选地,宜选用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红薯高产土壤的特点是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养分充足,通气性强;2、整地施肥,深翻壤土25-30cm,结合深翻施基肥,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碳酸氢铵25公斤,土壤杀虫剂30-45公斤,然后对壤土覆盖沙土,沙土厚15-25cm;追肥则以氮素肥为主,根据长势长相分期施用,一般栽后5—7天追施促苗肥,亩施碳铵5—8公斤,30—40天后追壮株肥,亩施碳铵80—100公斤;后期看苗追施促薯肥,亩施水粪10—15担,提倡根外喷肥,亩用尿素0.5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30—40公斤在傍晚喷施;3、起畦,起畦种植既有利于雨季排水,还有利于有机物质分解,并且能使白天吸热快,提高地温,夜间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红薯生长和根系积累养分,好的土地还要结合深耕起畦种植,才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而获得高产,起畦时应尽量做到畦沟窄深,无“硬心”等,畦距一般1.1—1.3米,畦高0.3—0.4米,并且选用东西走向,以便使红薯接收到更好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四、种植:1、选用顶端壮苗栽植,顶端壮苗茎粗,叶大苗重,生长健壮,具有顶端优势,营养器官发达,抗逆力强,栽后返青快,扎根早,膨大块,产量高,试验证明:采用顶端壮苗栽插比温床剪苗或用其它杂苗一般增产10%;2、田间插植:甘薯的种植方法有直插、斜插、水平插、钓钩插、改良水平插等多种方法,宜根据土地的位置、地下水和种植季节的降雨情况而定,栽插方法对薯苗发根成活、薯块形成与膨大均有直接影响,因此要掌握栽植深度,使薯苗入土各节都处在土质疏松、通气性好、昼夜温差大的土层里生长结薯,长度20—25厘米的顶端壮苗一般有7—8片叶,栽插时地上留3—4片叶左右,其余4—5片叶插入土内为宜,为了防止栽插后叶片干枯,栽插时浇足定苗水;3、合理密植,甘薯插植的密度秋植甘薯每亩3000—4000株,冬植甘薯每亩4000—5000株较为合理,并参考不同品种的特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和季节灵活掌握,高垅密植,垅作种植能够加厚土层,增大土壤受光面积,昼夜温差大,扩大根系活动范围,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同化物质的积累和运转,以及块根迅速膨大提高产量,一般垄高30—40cm,每垄栽插两行,夏秋薯亩栽5000株左右,采用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3—5cm,3个节,压土要紧实,以提高成苗率;五、田间管理:红薯是旱地块根作物,需肥量大,又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同时整个生育期都忌土壤渍水,因此,根据红薯的生长特点进行管理才能保持红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生长而获得高产;1、发根还苗期至分枝结薯期管理:这一时期是红薯的定根返青阶段,需水量不多,消耗养分少,因此,重点是查苗补缺保全苗,一般在插植后5天内做好查苗补栽,并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薯苗的成活率,插植后15天左右根据长势及时补施苗肥,对补栽的苗适当多施;2、分枝结薯期至茎叶盛长期管理:这一时期是分枝长苗、根系生长和结薯阶段,重点是进行控蔓促分枝,在插植后40—45天前,需水量不多,田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茎叶封垄后,需水量最多,土壤持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80%;因此,应酌情灌:“跑马水”,要看苗追施促薯肥:在插植后60天前后结合大培土重施钾肥,一般亩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钾6公斤;氮肥,用尿素5公斤,防止陡长,对茎叶旺长,叶色浓绿,叶柄过长,毛根和柴根过多的陡长苗,采取提蔓,方法是将薯蔓轻轻提起,后放回原地,同时结合中耕,打蔓尖等措施,降低田间湿度,改善通风条件,抑制茎叶生长,促进块根膨大,切忌翻蔓,翻蔓易损伤基叶,降低养分制造能力,打乱叶片均匀分布,减弱叶片光合效能,影响养分运转与积累常造成减产,并注意防治虫害,甘薯主要的害虫有卷叶虫、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小象鼻虫等,小象鼻虫可用30%第一杀虫剂浇灌蔓头1-2次;其它害虫可用80%第二杀虫剂1000倍液于午后喷洒;3、茎叶盛长至薯块膨大期管理,这一时期是薯块膨大、营养充分向快根积累的重要时期,重点是通过水分管理保持甘薯地上部和下下部的平衡生长期,以防止水分过多造成生长过旺,因此,要注意疏通沟渠,做到涝排渍水、旱灌跑马水,并注意防治虫害;4、薯块膨大期至收获前的管理:这一时期主要是块根淀粉积累的重要时期,薯块盛长期,从茎叶生长高峰直到成熟,基叶生长渐慢,叶色转淡,继而停止生长,生长中心转为薯块盛长,对叶片发黄早衰田块,及时施用长蔓肥,一般的施粪水15-20担,方法顺垄顶裂缝浇灌,或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500克兑水40公斤根外喷施2次,同时要清沟排渍,防止烂薯,或在植后90天前后,若地上部生长势较弱,亩用少量氮肥冲水淋施或喷施以防止早衰,同旱注意适时灌跑马水,收获前20—30天一般不灌水,以利于甘薯的收获贮藏;六、适时收获:红薯薯块生长的临界温度为15℃,9℃以下就会造成冻害,宜在气温降至于15℃左右开始收获,12℃左右收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山药等,不同地区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 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 其为红薯。红薯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β-胡 萝卜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尤多。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 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红薯与米面混吃,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蛋白质补充。 就总体营养而言,红薯可谓是粮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

近几年来,红薯在国际、国内市场十分走俏,市场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红薯种植量不稳定,市场供应不足,这是近年来批发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重 要原因。红薯的种植历史悠久,但是传统的种植技术红薯产量低,存在病虫 害多、质量不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法,解决红薯 种植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土壤和病虫防治的问题,提高红薯产出的质量和产 量,适宜规模化蔬菜种植园进行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 步骤:

一、制备专用杀虫剂:专用杀虫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 洋金花2、草乌头3、龙胆草3、黄连1、紫苏1、雷公藤3、白花除虫菊5、 水16,其制备步骤为:1、将上述原料煮沸,并维持煮沸时间3-6h直至重量 百分比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水为 2:3:3:1:1:3:5:8,此时滤出溶液得第一杀虫剂;2、将上一步制得的洋金花、 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通过离心粉碎机粉碎, 再往该粉碎物中注入含2%抑太保乳油的水溶液,粉碎物与水溶液的重量比为 2:7,存放48小时后,滤出溶液得第二杀虫剂;3、收集第二步产生的废渣 作土壤杀虫剂;

二、育苗:

1、排种:薯块育苗时宜选用大小适中(单薯重以200—300克为宜)、整 齐均匀,无病虫、无伤口,无冷害的薯块作种。育苗床宽为1—1.2米,长 度视需要而定,一般每育50公斤种薯可供苗0.9—1.5万株,栽插3—4亩, 平均每亩大田用种量约10—25公斤,排种期掌握在插植前100天左右。

2、育苗:当薯种长出的苗长度达25—30厘米时即进行假植繁苗,并在 假值苗节数达到6—10个节位时进行摘心打顶促分枝。

3、施肥促壮苗:在计划采苗期(种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 苗壮苗,并在薯苗长度达25—30厘米及时采苗种植。

三、选地、整地与起畦:

1、选地。宜选用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红薯高产土 壤的特点是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养分充足,通气性强。

2、整地施肥。深翻壤土25-30cm,结合深翻施基肥,每亩施农家肥3000 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碳酸氢铵25公斤,土 壤杀虫剂30-45公斤,然后对壤土覆盖沙土,沙土厚15-25cm;

追肥则以氮素肥为主,根据长势长相分期施用。一般栽后5—7天追施促 苗肥,亩施碳铵5—8公斤,30—40天后追壮株肥,亩施碳铵80—100公斤; 后期看苗追施促薯肥,亩施水粪10—15担。提倡根外喷肥,亩用尿素0.5 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30—40公斤在傍晚喷施。

3、起畦。起畦种植既有利于雨季排水,还有利于有机物质分解,并且能 使白天吸热快,提高地温,夜间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红薯生长和根系 积累养分。好的土地还要结合深耕起畦种植,才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而获 得高产。起畦时应尽量做到畦沟窄深,无“硬心”等。畦距一般1.1—1.3 米(包括畦沟),畦高0.3—0.4米,并且选用东西走向,以便使红薯接收到 更好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

四、种植:

1、选用顶端壮苗栽植。顶端壮苗茎粗,叶大苗重,生长健壮,具有顶端 优势,营养器官发达,抗逆力强,栽后返青快,扎根早,膨大块,产量高。 试验证明:采用顶端壮苗栽插比温床剪苗或用其它杂苗一般增产10%。

2、田间插植:甘薯的种植方法有直插、斜插、水平插、钓钩插、改良水 平插等多种方法,宜根据土地的位置、地下水和种植季节的降雨情况而定。 栽插方法对薯苗发根成活、薯块形成与膨大均有直接影响,因此要掌握栽植 深度,使薯苗入土各节都处在土质疏松、通气性好、昼夜温差大的土层里生 长结薯。长度20—25厘米的顶端壮苗一般有7—8片叶,栽插时地上留3—4 片叶左右,其余4—5片叶插入土内为宜。为了防止栽插后叶片干枯,栽插 时浇足定苗水。

3、合理密植。甘薯插植的密度秋植甘薯每亩3000—4000株,冬植甘薯 每亩4000—5000株较为合理,并参考不同品种的特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和 季节灵活掌握。高垅密植。垅作种植能够加厚土层,增大土壤受光面积,昼 夜温差大,扩大根系活动范围,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同化物质的积累和运转, 以及块根迅速膨大提高产量。一般垄高30—40cm,每垄栽插两行,夏秋薯亩 栽5000株左右,采用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3—5cm,3个节,压土要紧实, 以提高成苗率。

五、田间管理:红薯是旱地块根作物,需肥量大,又没有明显的成熟期, 同时整个生育期都忌土壤渍水。因此,根据红薯的生长特点进行管理才能保 持红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生长而获得高产。

1、发根还苗期至分枝结薯期管理:这一时期是红薯的定根返青阶段,需 水量不多,消耗养分少,因此,重点是查苗补缺保全苗。一般在插植后5天 内做好查苗补栽,并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薯苗的成活率。插植后15天左 右根据长势及时补施苗肥(总氮、钾肥总用量的20%左右),对补栽的苗适当 多施。

2、分枝结薯期至茎叶盛长期管理:这一时期是分枝长苗、根系生长和结 薯阶段,重点是进行控蔓促分枝。在插植后40—45天前,需水量不多,田 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茎叶封垄后,需水量最多,土壤持水量应保持在最 大持水量的70%—80%;因此,应酌情灌:“跑马水”。要看苗追施促薯肥: 在插植后60天前后结合大培土重施钾肥,一般亩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 钾6公斤(约占总用量的60%);氮肥,用尿素5公斤(总用量的50%)。防 止陡长,对茎叶旺长,叶色浓绿,叶柄过长,毛根和柴根过多的陡长苗,采 取提蔓,方法是将薯蔓轻轻提起,后放回原地,同时结合中耕,打蔓尖等措 施,降低田间湿度,改善通风条件,抑制茎叶生长,促进块根膨大,切忌翻 蔓,翻蔓易损伤基叶,降低养分制造能力,打乱叶片均匀分布,减弱叶片光 合效能,影响养分运转与积累常造成减产。并注意防治虫害,甘薯主要的害 虫有卷叶虫、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小象鼻虫等,小象鼻虫可用30%第一杀 虫剂浇灌蔓头1-2次;其它害虫可用80%第二杀虫剂1000倍液于午后喷洒。

3、茎叶盛长至薯块膨大期管理。这一时期是薯块膨大、营养充分向快根 积累的重要时期,重点是通过水分管理保持甘薯地上部和下下部的平衡生长 期,以防止水分过多造成生长过旺。因此,要注意疏通沟渠,做到涝排渍水、 旱灌跑马水,并注意防治虫害。

4、薯块膨大期至收获前的管理:这一时期主要是块根淀粉积累的重要时 期。薯块盛长期,从茎叶生长高峰直到成熟,基叶生长渐慢,叶色转淡,继 而停止生长。生长中心转为薯块盛长。对叶片发黄早衰田块,及时施用长蔓 肥。一般的施粪水15-20担,方法顺垄顶裂缝浇灌。或用磷酸二氢钾200克 加尿素500克兑水40公斤根外喷施2次。同时要清沟排渍,防止烂薯。或 在植后90天前后,若地上部生长势较弱,亩用少量氮肥(约2公斤尿素) 冲水淋施或喷施以防止早衰,同旱注意适时灌跑马水。收获前20—30天一 般不灌水,以利于甘薯的收获贮藏。

六、适时收获。

红薯薯块生长的临界温度为15℃,9℃以下就会造成冻害,宜在气温降 至于15℃左右开始收获。12℃左右收完。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法,解决红薯种植过程中主要存 在的土壤和病虫防治的问题,提高红薯产出的质量和产量,适宜规模化蔬菜 种植园进行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备专用杀虫剂:专用杀虫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 洋金花2、草乌头3、龙胆草3、黄连1、紫苏1、雷公藤3、白花除虫菊5、 水16,其制备步骤为:1、将上述原料煮沸,并维持煮沸时间3-6h直至重量 百分比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水为 2:3:3:1:1:3:5:8,此时滤出溶液得第一杀虫剂;2、将上一步制得的洋金花、 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通过离心粉碎机粉碎, 再往该粉碎物中注入含2%抑太保乳油的水溶液,粉碎物与水溶液的重量比为 2:7,存放48小时后,滤出溶液得第二杀虫剂;3、收集第二步产生的废渣 作土壤杀虫剂;

二、育苗:

1、排种:薯块育苗时宜选用大小适中(单薯重以200—300克为宜)、整 齐均匀,无病虫、无伤口,无冷害的薯块作种。育苗床宽为1—1.2米,长 度视需要而定,一般每育50公斤种薯可供苗0.9—1.5万株,栽插3—4亩, 平均每亩大田用种量约10—25公斤,排种期掌握在插植前100天左右。

2、育苗:当薯种长出的苗长度达25—30厘米时即进行假植繁苗,并在 假值苗节数达到6—10个节位时进行摘心打顶促分枝。

3、施肥促壮苗:在计划采苗期(种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 苗壮苗,并在薯苗长度达25—30厘米及时采苗种植。

三、选地、整地与起畦:

1、选地。宜选用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红薯高产土 壤的特点是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养分充足,通气性强。

2、整地施肥。深翻壤土25-30cm,结合深翻施基肥,每亩施农家肥3000 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碳酸氢铵25公斤,土 壤杀虫剂30-45公斤,然后对壤土覆盖沙土,沙土厚15-25cm;

追肥则以氮素肥为主,根据长势长相分期施用。一般栽后5—7天追施促 苗肥,亩施碳铵5—8公斤,30—40天后追壮株肥,亩施碳铵80—100公斤; 后期看苗追施促薯肥,亩施水粪10—15担。提倡根外喷肥,亩用尿素0.5 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30—40公斤在傍晚喷施。

3、起畦。起畦种植既有利于雨季排水,还有利于有机物质分解,并且能 使白天吸热快,提高地温,夜间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红薯生长和根系 积累养分。好的土地还要结合深耕起畦种植,才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而获 得高产。起畦时应尽量做到畦沟窄深,无“硬心”等。畦距一般1.1—1.3 米(包括畦沟),畦高0.3—0.4米,并且选用东西走向,以便使红薯接收到 更好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

四、种植:

1、选用顶端壮苗栽植。顶端壮苗茎粗,叶大苗重,生长健壮,具有顶端 优势,营养器官发达,抗逆力强,栽后返青快,扎根早,膨大块,产量高。 试验证明:采用顶端壮苗栽插比温床剪苗或用其它杂苗一般增产10%。

2、田间插植:甘薯的种植方法有直插、斜插、水平插、钓钩插、改良水 平插等多种方法,宜根据土地的位置、地下水和种植季节的降雨情况而定。 栽插方法对薯苗发根成活、薯块形成与膨大均有直接影响,因此要掌握栽植 深度,使薯苗入土各节都处在土质疏松、通气性好、昼夜温差大的土层里生 长结薯。长度20—25厘米的顶端壮苗一般有7—8片叶,栽插时地上留3—4 片叶左右,其余4—5片叶插入土内为宜。为了防止栽插后叶片干枯,栽插 时浇足定苗水。

3、合理密植。甘薯插植的密度秋植甘薯每亩3000—4000株,冬植甘薯 每亩4000—5000株较为合理,并参考不同品种的特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和 季节灵活掌握。高垅密植。垅作种植能够加厚土层,增大土壤受光面积,昼 夜温差大,扩大根系活动范围,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同化物质的积累和运转, 以及块根迅速膨大提高产量。一般垄高30—40cm,每垄栽插两行,夏秋薯亩 栽5000株左右,采用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3—5cm,3个节,压土要紧实, 以提高成苗率。

五、田间管理:红薯是旱地块根作物,需肥量大,又没有明显的成熟期, 同时整个生育期都忌土壤渍水。因此,根据红薯的生长特点进行管理才能保 持红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生长而获得高产。

1、发根还苗期至分枝结薯期管理:这一时期是红薯的定根返青阶段,需 水量不多,消耗养分少,因此,重点是查苗补缺保全苗。一般在插植后5天 内做好查苗补栽,并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薯苗的成活率。插植后15天左 右根据长势及时补施苗肥(总氮、钾肥总用量的20%左右),对补栽的苗适当 多施。

2、分枝结薯期至茎叶盛长期管理:这一时期是分枝长苗、根系生长和结 薯阶段,重点是进行控蔓促分枝。在插植后40—45天前,需水量不多,田 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茎叶封垄后,需水量最多,土壤持水量应保持在最 大持水量的70%—80%;因此,应酌情灌:“跑马水”。要看苗追施促薯肥: 在插植后60天前后结合大培土重施钾肥,一般亩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 钾6公斤(约占总用量的60%);氮肥,用尿素5公斤(总用量的50%)。防 止陡长,对茎叶旺长,叶色浓绿,叶柄过长,毛根和柴根过多的陡长苗,采 取提蔓,方法是将薯蔓轻轻提起,后放回原地,同时结合中耕,打蔓尖等措 施,降低田间湿度,改善通风条件,抑制茎叶生长,促进块根膨大,切忌翻 蔓,翻蔓易损伤基叶,降低养分制造能力,打乱叶片均匀分布,减弱叶片光 合效能,影响养分运转与积累常造成减产。并注意防治虫害,甘薯主要的害 虫有卷叶虫、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小象鼻虫等,小象鼻虫可用30%第一杀 虫剂浇灌蔓头1-2次;其它害虫可用80%第二杀虫剂1000倍液于午后喷洒。

3、茎叶盛长至薯块膨大期管理。这一时期是薯块膨大、营养充分向快根 积累的重要时期,重点是通过水分管理保持甘薯地上部和下下部的平衡生长 期,以防止水分过多造成生长过旺。因此,要注意疏通沟渠,做到涝排渍水、 旱灌跑马水,并注意防治虫害。

4、薯块膨大期至收获前的管理:这一时期主要是块根淀粉积累的重要时 期。薯块盛长期,从茎叶生长高峰直到成熟,基叶生长渐慢,叶色转淡,继 而停止生长。生长中心转为薯块盛长。对叶片发黄早衰田块,及时施用长蔓 肥。一般的施粪水15-20担,方法顺垄顶裂缝浇灌。或用磷酸二氢钾200克 加尿素500克兑水40公斤根外喷施2次。同时要清沟排渍,防止烂薯。或 在植后90天前后,若地上部生长势较弱,亩用少量氮肥(约2公斤尿素) 冲水淋施或喷施以防止早衰,同旱注意适时灌跑马水。收获前20—30天一 般不灌水,以利于甘薯的收获贮藏。

六、适时收获。

红薯薯块生长的临界温度为15℃,9℃以下就会造成冻害,宜在气温降 至于15℃左右开始收获。12℃左右收完。

采用上述方法,在和县地区种植,亩产可达5000公斤左右,2013年每 亩平均收获红薯4700多公斤,2014年每亩平均收获红薯5200多公斤。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法,解决红薯种植过程中主要存 在的土壤和病虫防治的问题,提高红薯产出的质量和产量,适宜规模化蔬菜 种植园进行推广应用。

本文标签: 红薯高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