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建立控温循环水系统,在系统中进行蟹种的单体培育。2、3月份挑选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一龄扣蟹投放到系统中,调整系统,保持水温18℃~20℃,溶解氧不低于5mg/L,氨氮不高于0.5mg/L,亚硝酸盐不高于0.1mg/L,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配合饲料,当室外环境适合河蟹快速生长时,将蟹种起出放入养殖水域。本发明在北方应用可以延长河蟹生长期4~5个月,利于养殖大规格商品蟹。本发明还可以用于集约化河蟹养殖,蟹种一直在系统中养殖到成蟹,随着河蟹的长大逐步调节栅格的大小,当河蟹性成熟以后还可以在一个格里养多只河蟹,具体数量以水质指标不恶化为准,根据市场需要抓出河蟹上市。
1.一种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建造养殖系统,可以采用玻璃钢、PVC材质制作,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建造,系统可以是一层或者多层结构;b.投放扣蟹,2、3月份投放健壮扣蟹到养殖系统中进行单体养殖;c.培育管理,根据河蟹摄食情况,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配合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2%~5%范围内,定期打开排污阀清除沉积的残饵和粪便,并补充新水保持系统中的总水量不变,监测水质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系统,河蟹脱壳后及时清除脱下来的壳,并在水中补充钙质;d.蟹种放养,当室外环境适合河蟹快速生长时,将蟹种起出放入养殖水域,池塘、水库、苇塘等大水面可在水温稳定在15℃以上后投放,稻田养蟹则是在水稻脱肥后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系统包括溢水养殖槽、进水管线、排水管线、水处理槽和水泵,通过进水管线和排水管线将溢水养殖槽和水处理槽以及水泵连接起来形成水循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溢水养殖槽高50cm,宽100cm,长500cm或者根据场地长度建造,溢水养殖槽底部间隔50cm设置进水口,进水口直径20mm并设置5mm网眼的筛网,进水口通过加水管连接在进水管线的进水阀上,并在进水口下端设置排污阀,进水口对面溢水养殖槽壁外壁40cm高处设置溢水槽,溢水槽宽10cm高10cm,长度与溢水养殖槽相同并连接在排水管线上,溢水槽在溢水养殖槽壁一侧间隔2cm设置直径5mm的溢水口,溢水养殖槽底部以2°角向进水口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溢水养殖槽内部设置栅格将溢水养殖槽分隔成若干个小格,每个小格长20cm,宽20cm,高30cm,栅格用光滑的玻璃钢板或者PVC板材制作,栅格板下部10cm范围内密布直径5mm网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处理槽的容积是溢水养殖槽容积的10%~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处理槽为长方形结构,底部向排污口呈30°角倾斜,在水处理槽中中设置阻尼板,阻尼板将水处理槽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占2/3,下部的水经过生物菌包流入上部,支撑生物菌包的阻尼板为网状结构,上部设置有控温装置和增氧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菌包由筛绢网和包裹在其中的活性炭以及附着在活性炭上的硝化菌、反硝化菌、芽孢杆菌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控温装置包括温度感应器、加热器和温控开关,温度感应器将水处理槽中的水温实时传输给温控开关,温控开关根据设定好的温度启动或者关闭加热器来维持水处理槽中的水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增氧装置为连接在鼓风机或者气泵上的散气石或者纳米管,通过往水中冲入空气或者氧气来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扣蟹投放前用100ppm甲醛溶液药浴10分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扣蟹投放到溢水养殖槽内的栅格中进行单体养殖。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水质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系统,保持水温18℃~20℃,溶解氧不低于5mg/L,氨氮不高于0.5mg/L,亚硝酸盐不高于0.1mg/L。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sensisH.),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弓腿蟹亚科、绒螯蟹属。河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河蟹养殖业是我国特有的水产养殖代表性产业之一,也是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之一。目前,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出口,优质大规格河蟹价格始终坚挺,且从养殖效益上看,优质大规格河蟹的养成比例已经成为关键因素。优质大规格河蟹商品生产除以优质高效生态养殖为支撑外,优质苗种生产体系是其重要的基础。优质苗种的内涵在于“良种”和为成蟹养殖提供良好基础的“大规格”苗种。技术层面上各种遗传育种技术已经陆续开发和应用,使得“良种”的提供上更趋成熟,但“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河蟹生长期相对南方来说短两三个月,这直接影响到了成蟹的规格,因此如何培育大规格的苗种成为目前河蟹养殖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规格河蟹苗种的培育方法,为大规格成蟹规模化养殖提供优良的大规格蟹种,进而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控温、循环水培育大规格蟹种的方法,通过建立控温循环水系统,在系统中进行蟹种的单体培育,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养殖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养殖系统包括溢水养殖槽、进水管线、排水管线、水处理槽和水泵,通过进水管线和排水管线将溢水养殖槽和水处理槽以及水泵连接起来形成水循环系统。溢水养殖槽内设置栅格将水槽分成若干相连的小格。水处理槽内设置阻尼板用来减缓水流速使粪便、残饵沉淀,设置生物菌包用来消减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指标,设置控温装置用来保持水温恒定,设置增氧装置用来保证溶氧水平。溢水养殖槽固定在支架上,可以进行多层摆放从而增加空间利用率。
通过水泵将水处理槽中的养殖用水注入进水管线。进水管线连接在溢水养殖槽底部的进水口上,调节进水阀控制各进水口进水流速相同。溢水养殖槽内的水从水槽上部的溢水口溢出到溢水槽中,汇集到排水管线后流入水处理槽。经过阻尼板分离粪便,生物菌包消减有害指标,控温装置调节水温,增氧装置补充溶解氧后养殖用水再次被水泵注入进水管线,如此循环运转。
2、蟹种培育
挑选体质健壮的一龄扣蟹,投放到溢水养殖槽中,每个小格1只,进行蟹种培育。定时投喂配合饵料,投喂量根据河蟹摄食量进行增减。
3、水质调节
通过生物菌包的生化作用消减养殖用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指标,通过控温装置调节养殖用水水温,通过充气或者充氧增加养殖用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经过处理使系统内循环的养殖用水保持水温在18℃~20℃,溶解氧不低于5mg/L,氨氮不高于0.5mg/L,亚硝酸盐不高于0.1mg/L。
附图说明
图1大规格蟹种培育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溢水养殖槽侧视图
图3溢水养殖槽俯视图
其中1为溢水养殖槽,2为进水管线,3为排水管线,4为水处理槽,5为水泵,6为进水阀,7为阻尼板,8为生物菌包,9为控温装置,10为增氧装置,11为排污口,12为支架;101为溢水养殖槽壁,102为溢水口,103为加水管,104为进水口,105为排污阀;106为溢水槽,107为栅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以北方春季暂养培育大规格蟹种为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1、建造养殖系统,按照图1建造养殖系统,可以采用玻璃钢、PVC材质制作,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建造,系统可以是多层结构也可以是一层结构,图1采用两层结构进行示意。
(1)养殖系统包括溢水养殖槽1、进水管线2、排水管线3、水处理槽4、水泵5,通过进水管线2和排水管线3将溢水养殖槽1和水处理槽4连接起来形成水循环系统。溢水养殖槽1内设置栅格107将水槽分成若干相连的小格。水处理槽内设置阻尼板7用来减缓水流速使粪便残饵沉淀,设置生物菌包8用来消减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指标,设置控温装置9用来保持水温恒定,设置增氧装置10用来保证溶氧水平。溢水养殖槽固定在支架12上,可以进行多层摆放从而增加空间利用率。
通过水泵5将水处理槽4中的养殖用水注入进水管线2。进水管线2连接在溢水养殖槽4底部的进水口104,调节进水阀6控制各进水口104进水流速相同。溢水养殖槽1内的水从水槽上部的溢水口102溢出到溢水槽106中,汇集到排水管线3后流入水处理槽4。经过阻尼板7分离粪便,生物菌包8消减有害指标,控温装置9调节水温,增氧装置10补充溶解氧后养殖用水再次被水泵5注入进水管线2,如此循环运转。
溢水养殖槽1高50cm,宽100cm,长500cm或者根据场地长度建造。溢水养殖槽1底部间隔50cm设置进水口104,进水口104直径20mm并设置5mm网眼的筛网,进水口104通过加水管103连接在进水管线2的进水阀6上,并在进水口104下端设置排污阀105。进水口104对面溢水养殖槽壁101外壁40cm高处设置溢水槽106,溢水槽106宽10cm高10cm,长度与溢水养殖槽1相同并连接在排水管线3上。溢水槽106在溢水养殖槽壁101一侧间隔2cm设置直径5mm的溢水口102,溢水养殖槽1底部以2°角向进水口104倾斜。
溢水养殖槽1内部设置栅格107将溢水养殖槽1分隔成若干个小格,每个小格长20cm,宽20cm,高30cm。栅格107用光滑的玻璃钢板或者PVC板材制作,栅格板下部10cm范围内密布直径5mm网孔。
按照溢水养殖槽1容积的10%~15%建造水处理槽4。水处理槽4为长方形结构,底部向排污口11呈30°角倾斜。在水处理槽中4中设置阻尼板7减缓排水管线3流入的水的流速,使水中的粪便残饵等杂质颗粒向排污口11处沉淀。阻尼板7将水处理槽4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占2/3,下部的水经过生物菌包8流入上部,支撑生物菌包8的阻尼板为网状结构。
生物菌包8生物菌包由筛绢网和包裹在其中的活性炭以及附着在活性炭上的硝化菌、反硝化菌、芽孢杆菌所组成。
控温装置9包括温度感应器、加热器和温控开关,温度感应器将水处理槽4中的水温实时传输给温控开关,温控开关根据设定好的温度启动或者关闭加热器来维持水处理槽4中的水温。
增氧装置10为连接在鼓风机或者气泵上的散气石或者纳米管,通过往水中冲入空气或者氧气来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2、投放扣蟹
2、3月份挑选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一龄扣蟹放入溢水养殖槽1的栅格内进行培育,扣蟹投放前用100ppm甲醛溶液药浴10分钟。
3、培育管理
根据河蟹摄食情况,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配合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2%~5%范围内。
定期打开排污阀清除沉积的残饵粪便,并补充新水,保持系统中的总水量不变。
监测水质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系统,保持水温18℃~20℃,溶解氧不低于5mg/L,氨氮不高于0.5mg/L,亚硝酸盐不高于0.1mg/L。
扣蟹脱壳后及时清除脱下来的壳,并在水中补充钙质促进扣蟹个体的增长。
当室外环境适合河蟹快速生长时,将蟹种起出放入养殖水域。池塘、水库、苇塘等大水面可在6月上旬水温稳定在15℃以上后投放,稻田养蟹则是在7月上旬水稻脱肥后进行。
本发明在北方应用可以延长河蟹生长期4~5个月,利于养殖大规格商品蟹。
本发明还可以用于集约化河蟹养殖,蟹种不外放到池塘、稻田等水域中养殖,一直在本发明的系统中养殖到成蟹,在养殖过程中随着河蟹的长大逐步调节栅格的大小,在高温季节把控温装置中的加热器换成制冷机降低系统水温在河蟹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当河蟹性成熟以后还可以在一个格里养多只河蟹,具体数量以水质指标不恶化为准,根据市场需要抓出河蟹上市。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大规格蟹种培育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18595644a504427.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