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环溴虫酰胺、氟酰脲的杀虫剂组合物,该杀虫剂组合物,第一活性成分为环溴虫酰胺,第二活性成分为氟酰脲。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如甘蓝小菜蛾幼虫等,经过室内共毒系数测定,环溴虫酰胺与氟酰脲以10:1—1:10的比例复配对甘蓝小菜蛾均表现出增效作用。该种类型的组合物可制成悬浮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等常见的农药剂型。

1.一种含环溴虫酰胺、氟酰脲的杀虫剂组合物,该组合物第一活性成分为环溴虫酰胺,第二活性成分为氟酰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环溴虫酰胺与氟酰脲在该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1:10-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环溴虫酰胺与氟酰脲在该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1:3-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环溴虫酰胺与氟酰脲在该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3: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组合物的剂型是悬浮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 6.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用于防治甘蓝小菜蛾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该农药组合物第一活性成分为环溴虫酰胺、第二活性成分为氟酰脲,这种农药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甘蓝小菜蛾幼虫。

技术背景

环溴虫酰胺是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研发的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其英文通用名为cyclaniliprole;开发代号为IKI-3106。与氯虫苯甲酰胺一样,环溴虫酰胺也属于双酰胺类化合物,但它并不作用于鱼尼丁受体,而是作用于鱼尼丁受体变构体。这一特性使环溴虫酰胺有望在防治抗性害虫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环溴虫酰胺具有广泛的杀虫谱,可用于果树、蔬菜、马铃薯、茶树、大豆和棉花等许多作物,防治鳞翅目、鞘翅目、缨翅目、双翅目和同翅目害虫等。

氟酰脲又称为双苯氟脲,是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种活性最高的一种,由意大利赛格(Isagro S.p.A.)主要开发的杀虫剂,氟酰脲是新型含氟昆虫生长调节剂,可阻止昆虫生长过程中蜕皮阶段的几丁质合成,鳞翅目(O型)影响昆虫蜕皮,使害虫在蜕皮时不能形成新的表皮,虫体呈现畸形而死亡。对于某些害虫还能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抑制蜕皮变态,抑制害虫的取食速度,具有很高的杀卵活性。在低剂量时,显示对鳞翅目(斜纹夜蛾、小菜蛾、苹果蠹蛾等)、甲虫目(马铃薯甲虫)、半翅目(粉虱)、潜叶虫等害虫具有较高的活性,主要用于棉花、马铃薯、柑橘、玉米、苹果及十字花科甘蓝及茄果类作物番茄、茄子等农作物。

小菜蛾属鳞翅目害虫,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为害特点: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

鳞翅目菜蛾科,别名:小青虫、两头尖。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为害特点: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全国各地普遍发生,1年生4~19代不等。在北方发生4~5代,长江流域9~14代,华南17代,台湾18~19代。在北方以蛹在残株落叶、杂草丛中越冬;在南方终年可见各虫态,无越冬现象。全年内为害盛期因地区不同而不同,东北、华北地区以5~6月和8~9月为害严重,且春季重于秋季。在新疆则7~8月为害最重。在南方以3~6月和8~11月是发生盛期,而且秋季重于春季。成虫昼伏夜出,白昼多隐藏在植株丛内,日落后开始活动。有趋光性,以19~23时是扑灯的高峰期。成虫羽化后很快即能交配,交配的雌蛾当晚即产卵。雌虫寿命较长,产卵历期也长,尤其越冬代成虫产卵期可长于下一代幼虫期。因此,世代重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小菜蛾的抗性问题,通过一系列活性药剂筛选,找出对小菜蛾幼虫防治具有协同增效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甘蓝小菜蛾的复配农药制剂,主要通过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试验完成。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将环溴虫酰胺和氟酰脲复配,使混剂的防效得到提升,药效更加持久,避免单一农药的使用,造成抗性的产生。从而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低农药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通过大量实验,我们发现在环溴虫酰胺和氟酰脲混配使用具有增效作用,通过室内药效试验,其效果都比环溴虫酰胺、氟酰脲单一制剂的药效好,其防治甘蓝小菜蛾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经过室内试验和生产实践,这一配方可以加工成微乳、悬浮剂、水乳、水分散粒剂等各种现有的农药剂型。在每亩有效使用剂量降低的前提下,防效也得到了保证。同时药效更加持久,在害虫防治过程中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次数,缓解了农药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本发明配方中的所用的辅料都是农药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常规材料,市场上很容易购买。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是以环溴虫酰胺和氟酰脲为主要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溶剂或填料复配而成。

将环溴虫酰胺、氟酰脲原药按照配方中的比例加工成各种不同的剂型,严格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试验标准》进行室内和室外试验,得出如下结果:

1、环溴虫酰胺和氟酰脲上述制剂按照1:10-10:1的比例复配药效得到很大提高,用药量明显降低。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减少农药的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

2、在田间试验观察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此配方加工的上述剂型,药效持久,有效的延缓了二化螟虫口数的反复上升,减少了施药次数,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投入。

具体实施例

一、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将原药制成乳油对室内饲养小菜蛾二龄幼虫进行试验,室内试验方法参照吴文君《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技术导论》(1993)进行,通过计算不同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对不同的比例进行药效比较,从而确定出效果最好的混合比例。试验结果参照下表。

表1环溴虫酰胺、氟酰脲不同配比对小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

表2环溴虫酰胺、氟酰脲不同配比对小菜蛾卵的毒力

根据孙云沛方法计算各药剂的毒力指数及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当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根据表1、2可知,环溴虫酰胺和氟酰脲或阿维菌素以1:10-10:1的比例复配后,对小菜蛾二龄幼虫及卵均表现出增效作用。

二、制剂及田间试验实例

1、微乳的配制方法

应用实例1

采用以上配方的微乳进行防治害虫的田间试验,防治甘蓝小菜蛾,实验地点为广东省惠州市,试验时间为2017年5月,小菜蛾危害盛期施药,采用喷雾施药方式。以5%氯虫苯甲酰胺SC 1000倍液和15%氟酰脲SC1000倍液为对照药剂,以上述药剂2000倍液均匀喷雾。分别于药后1d、3d、7d、20d调查防效,药后3d防效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药效田间试验准则》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以上药剂校正防效分别为77.5%、56.3%、93.1%。试验证明20%的环溴虫酰胺·氟酰脲微乳剂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效明显优于单剂。

应用实例2

采用以上配方的微乳防治甘蓝小菜蛾,实验地点为广西省南宁市,试验时间为2017年9月,小菜蛾危害盛期施药,采用喷雾施药方式。以5%氯虫苯甲酰胺SC1000倍液和15克/升氟酰脲SC1000倍液为对照药剂,以上述药剂2000倍液均匀喷雾。分别于药后1d、3d、7d、20d调查防效,药后3d防效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药效田间试验准则》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以上药剂校正防效分别为73.5%、51.2%、94.8%。试验证明环溴虫酰胺、氟酰脲复配后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效明显优于单剂。2、水分散粒剂的配制方法

应用实例3

采用以上配方的水分散粒剂防治甘蓝小菜蛾,实验地点为四川广元市,试验时间为2017年7月,小菜蛾危害盛期施药,采用喷雾施药方式。以10%氯虫苯甲酰胺SC2000倍液和20克/升氟酰脲SC1500倍液为对照药剂,以上述药剂3000倍液均匀喷雾。分别于药后1d、3d、7d、20d调查防效,药后3d防效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药效田间试验准则》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以上药剂校正防效分别为71.2%、60.7%、91.3%。试验证明30%的环溴虫酰胺·氟酰脲水分散粒剂对甘蓝小菜蛾幼虫的防效明显高于单剂。

3、悬浮剂的配制方法

应用实例4

采用以上配方的悬浮剂产品防治甘蓝小菜蛾,实验地点为湖南省常德市,试验时间为2017年9月,小菜蛾幼虫危害盛期施药,采用喷雾施药方式。以5%氯虫苯甲酰胺SC1000倍液和15克/升氟酰脲SC1000倍液为对照药剂,以上述药剂2000倍液均匀喷雾。分别于药后1d、3d、7d、20d调查防效,药后3d防效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药效田间试验准则》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以上药剂校正防效分别为73.3%、65.1%、93.6%。20%环溴虫酰胺·氟酰脲悬浮剂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效明显优于单剂。

通过室内生测试验和大量室外田间试验表明,环溴虫酰胺和氟酰脲复配对甘蓝小菜蛾具有较高的防效,实际使用中,在混剂的量比单剂的量减少的情况下,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效均比单剂防效显著,因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配方。

本文标签: 组合杀虫剂酰胺含环溴虫氟酰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