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大蒜素;(2)提取茶皂素;(3)制硫脲类杀虫成分;(4)制硫脲类杀虫乳油;(5)制杀虫剂。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提取工艺制得大蒜素和茶皂素,融合到杀虫剂中,能达到菜不生虫,虫不吃菜的防虫效果;硫脲类杀虫乳油,具有生产及使用安全、成本低、防效高的优点,对蚜虫、斜纹夜蛾等虫在12h内可杀死亡,一次杀灭率达到80% 以上;对小菜蛾的杀灭率达到75% 以上;与巴豆毒素、抗菌液等其它活性物质组合使用,有利于提高杀虫剂的综合性能,不仅降低了制剂生产及使用成本,提高了生产及贮运安全性。
1.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大蒜素:取大蒜清洗干净,添加2-3倍重量的水浸泡24h,用压榨机压榨,离心过滤取上清液,向上清液中添加0.6-0.8%的烟草碱;(2)提取茶皂素:取茶油粕,添加2-3倍重量的60%乙醇在65℃-68℃温度下浸泡4-6h,向上清液中添加0.4-0.6%的苦参碱;(3)制硫脲类杀虫成分:按照摩尔比1:1取2,6-二异丙基-4-苯氧基异硫氰酸苯酯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混合,添加混合物3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搅拌升温至63℃-65℃,搅拌反应3.5-4h;(4)制硫脲类杀虫乳油:称取步骤(3)中的杀虫成分,按照重量比1:3取二甲苯溶解,加入杀虫成分重量百分比为0.4-0.5%的农乳500#和0.6-0.8%的农乳602#,搅拌至澄清透明;(5)制杀虫剂:按照重量比1:1取步骤(1)中制备的大蒜素和步骤(2)中制备的茶皂素混合,向混合物中添加5-7%的巴豆毒素、15-18%的抗菌液和12-15%的由步骤(4)制得的硫脲类杀虫乳油,控制超声频率为40KHz~45KHz,0.2-0.3V,超声分散20-25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抗菌液为按照重量比2:3取除虫菊和苦参混合打碎,加4-5倍体积的水,煮沸35-45min,过滤所得的滤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使用方法是将产品稀释400-500倍喷洒到辣椒的叶子上,辣椒苗高10-12cm时,隔周喷洒一次,共3次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青枯病的表现症状是植株的细根首先褐变,不久开始腐烂并消失。切开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茎,可以发现维管束微有褐变,并从该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浊污汁。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在高温高湿、重茬连作、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
青枯病菌,可以同病株残体一同进入土壤。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土壤水分对其在土壤中的生存影响极大。在湿度大的冲积土中,可以生存长达2~3年,而在干燥的土壤中,只能生存几天。青枯病菌,在土壤中并非以休眠状态生存,而是在上述发病植株或某种杂草的根际进行繁殖。生存在土壤中的青枯病菌,主要是由作业过程中造成的伤口或者是由根瘤线虫、蓝光丽金龟幼虫等根部害虫造成的伤口侵染植株,在茎的导管部位和根部发病。有时也会由无伤口细根侵入植株内发病。 青枯病菌在10-41℃下生存,在35-37℃生育最为旺盛。一般从气温达到 20℃时开始发病,地温超过 20℃时十分严重。
硫脲类杀虫成分在生产、加工成本及安全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且由于其制剂剂型的局限性,在辣椒、黄瓜及十字花科蔬菜等方面受药剂浓度和温度的影响易产生药害,使用安全性问题严重影响了该产品的应用推广。另外,现在的杀虫剂是以农药为主,配上辅料进行喷洒灭虫,农药为化学合成品,对人和牲畜同样具有毒杀作用,而且化学产品污染环境、产生公害,动植物吸收留下有害残留物。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无毒无公害且高效的杀虫剂,对防治辣椒青枯病就变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大蒜素:取大蒜清洗干净,添加2-3倍重量的水浸泡24h,用压榨机压榨,离心过滤取上清液,向上清液中添加0.6-0.8%的烟草碱;
(2)提取茶皂素:取茶油粕,添加2-3倍重量的60%乙醇在65℃-68℃温度下浸泡4-6h,向上清液中添加0.4-0.6%的苦参碱;
(3)制硫脲类杀虫成分:按照摩尔比1:1取2,6-二异丙基-4-苯氧基异硫氰酸苯酯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混合,添加混合物3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搅拌升温至63℃-65℃,搅拌反应3.5-4h;
(4)制硫脲类杀虫乳油:称取步骤(3)中的杀虫成分,按照重量比1:3取二甲苯溶解,加入杀虫成分重量百分比为0.4-0.5%的农乳500#和0.6-0.8%的农乳602#,搅拌至澄清透明;
(5)制杀虫剂:按照重量比1:1取步骤(1)中制备的大蒜素和步骤(2)中制备的茶皂素混合,向混合物中添加5-7%的巴豆毒素、15-18%的抗菌液和12-15%的由步骤(4)制得的硫脲类杀虫乳油,控制超声频率为40KHz~45KHz,0.2-0.3V,超声分散20-25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的抗菌液为按照重量比2:3取除虫菊和苦参混合打碎,加4-5倍体积的水, 煮沸35-45min,过滤所得的滤液。
进一步的,所述杀虫剂使用方法是将产品稀释400-500 倍喷洒到辣椒的叶子上,辣椒苗高10-12cm时,隔周喷洒一次,共3次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提取工艺制得大蒜素和茶皂素,材料成分无毒,无残留,无公害,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将二者融合到杀虫剂中,间隔一周喷药一次,能达到菜不生虫,虫不吃菜的防虫效果;本发明人针对辣椒青枯病专门研发了硫脲类杀虫乳油,具有生产及使用安全、成本低、防效高的优点,对青枯病菌的侵染源具有毒杀效果,对蚜虫、斜纹夜蛾等虫在12h内可杀死亡,一次杀灭率达到80% 以上;对小菜蛾的杀灭率达到75% 以上;与巴豆毒素、抗菌液等其它活性物质组合使用,有利于提高杀虫剂的综合性能,不仅降低了制剂生产及使用成本,提高了生产及贮运安全性,也出乎意料地增加了产品的防治效果及使用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大蒜素:取大蒜清洗干净,添加2倍重量的水浸泡24h,用压榨机压榨,离心过滤取上清液,向上清液中添加0.6%的烟草碱;
(2)提取茶皂素:取茶油粕,添加2倍重量的60%乙醇在65℃温度下浸泡4-6h,向上清液中添加0.4%的苦参碱;
(3)制硫脲类杀虫成分:按照摩尔比1:1取2,6-二异丙基-4-苯氧基异硫氰酸苯酯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混合,添加混合物3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搅拌升温至63℃,搅拌反应4h;
(4)制硫脲类杀虫乳油:称取步骤(3)中的杀虫成分,按照重量比1:3取二甲苯溶解,加入杀虫成分重量百分比为0.4%的农乳500#和0.6%的农乳602#,搅拌至澄清透明;
(5)制杀虫剂:按照重量比1:1取步骤(1)中制备的大蒜素和步骤(2)中制备的茶皂素混合,向混合物中添加5%的巴豆毒素、15%的抗菌液和12%的由步骤(4)制得的硫脲类杀虫乳油,控制超声频率为40KHz,0.2V,超声分散25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的抗菌液为按照重量比2:3取除虫菊和苦参混合打碎,加4倍体积的水, 煮沸45min,过滤所得的滤液。
进一步的,所述杀虫剂使用方法是将产品稀释400倍喷洒到辣椒的叶子上,辣椒苗高10cm时,隔周喷洒一次,共3次即可。
实施例2
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大蒜素:取大蒜清洗干净,添加3倍重量的水浸泡24h,用压榨机压榨,离心过滤取上清液,向上清液中添加0.7%的烟草碱;
(2)提取茶皂素:取茶油粕,添加3倍重量的60%乙醇在66℃温度下浸泡5h,向上清液中添加0.5%的苦参碱;
(3)制硫脲类杀虫成分:按照摩尔比1:1取2,6-二异丙基-4-苯氧基异硫氰酸苯酯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混合,添加混合物3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搅拌升温至64℃,搅拌反应3.8h;
(4)制硫脲类杀虫乳油:称取步骤(3)中的杀虫成分,按照重量比1:3取二甲苯溶解,加入杀虫成分重量百分比为0.5%的农乳500#和0.7%的农乳602#,搅拌至澄清透明;
(5)制杀虫剂:按照重量比1:1取步骤(1)中制备的大蒜素和步骤(2)中制备的茶皂素混合,向混合物中添加6%的巴豆毒素、16%的抗菌液和14%的由步骤(4)制得的硫脲类杀虫乳油,控制超声频率为43KHz, 0.3V,超声分散23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的抗菌液为按照重量比2:3取除虫菊和苦参混合打碎,加4.5倍体积的水, 煮沸40min,过滤所得的滤液。
进一步的,所述杀虫剂使用方法是将产品稀释450 倍喷洒到辣椒的叶子上,辣椒苗高11cm时,隔周喷洒一次,共3次即可。
实施例3
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大蒜素:取大蒜清洗干净,添加3倍重量的水浸泡24h,用压榨机压榨,离心过滤取上清液,向上清液中添加0.8%的烟草碱;
(2)提取茶皂素:取茶油粕,添加3倍重量的60%乙醇在68℃温度下浸泡4h,向上清液中添加0.6%的苦参碱;
(3)制硫脲类杀虫成分:按照摩尔比1:1取2,6-二异丙基-4-苯氧基异硫氰酸苯酯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混合,添加混合物3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搅拌升温至65℃,搅拌反应3.5h;
(4)制硫脲类杀虫乳油:称取步骤(3)中的杀虫成分,按照重量比1:3取二甲苯溶解,加入杀虫成分重量百分比为0.5%的农乳500#和0.8%的农乳602#,搅拌至澄清透明;
(5)制杀虫剂:按照重量比1:1取步骤(1)中制备的大蒜素和步骤(2)中制备的茶皂素混合,向混合物中添加7%的巴豆毒素、18%的抗菌液和15%的由步骤(4)制得的硫脲类杀虫乳油,控制超声频率为45KHz, 0.3V,超声分散20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的抗菌液为按照重量比2:3取除虫菊和苦参混合打碎,加5倍体积的水, 煮沸45min,过滤所得的滤液。
进一步的,所述杀虫剂使用方法是将产品稀释500 倍喷洒到辣椒的叶子上,辣椒苗高12cm时,隔周喷洒一次,共3次即可。
杀螨活性测定
本发明实施例1-3的杀虫剂对杀螨活性测定:采用玻片法进行触杀活性测定。玻片法为FAO推荐使用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将1cm宽的双面胶带纸贴在载玻片一端,选取大小一致的健康雌成螨,用零号毛笔将其背面向下成两行固定在胶带纸上,于解剖镜下剔除死螨及不活泼螨后,保证每一载玻片上有成螨30头。在处理液中浸5s后取出,用滤纸轻轻吸掉多余的处理液,12h后观察叶螨的死亡情况。以毛笔尖轻触后,足不动者即视为死亡。计算死亡率。(试验做3次重复,取平均值)。选取普通噁霜菌酯作平行试验对照,对小菜蛾的防效试验结果列于表1。
表1对小菜蛾的杀螨活性测定效果
编号 浓度(ppm) 蚜虫12h死亡率(%) 斜纹夜蛾12h死亡率(%) 实施例1 100 98.8 97.4 实施例2 100 98.9 97.3 实施例3 100 98.7 98.3 噁霜菌酯 100 88.7 86.2
由表1结果说明,本发明的杀虫剂对蚜虫、斜纹夜蛾与已知杀虫剂噁霜菌酯相比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通过种植辣椒,不施用药品、施用已知杀虫剂噁霜菌酯和施用本申请实施例2制得的杀虫剂处理辣椒,得到的结果显示如表2。
编号 浓度(ppm) 辣椒成活率(%) 不施肥 100 73.2 实施例1 100 99.1 噁霜菌酯 100 89.7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用于防治辣椒青枯病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669244a52857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