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包括料斗、播种杆和定位架,所述料斗内底部通过底座安装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周边通过凸起边开设有种子槽,所述播种杆通过安装板的背面固定安装在通槽内部,所述播种杆的末端穿过定位架设置,所述播种杆的末端对应定位架的下方设置有锥形倒钩体,所述定位架对应播种杆的两侧通过辅助伸缩杆安装有移动轮。该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具备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通过对玉米定量播种,提高对玉米播种工作效率的优点,解决了对玉米播种时人工播种劳动量大,以及现有手持播种器无法对玉米定量播种,对玉米播种时需要人工辅助刨坑覆土,播种效率低的问题。
1.一种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包括料斗(1)、播种杆(2)和定位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1),所述料斗(1)内底部通过底座(141)安装有转动辊(14),所述转动辊(14)的周边通过凸起边(151)开设有种子槽(15),所述料斗(1)内底部对应凸起边(151)设置有导出斗(152),所述安装板(11)对应导出斗(152)的末端开设有通槽(21),所述播种杆(2)对应安装板(11)的背面固定安装在通槽(21)内部,所述播种杆(2)的末端穿过定位架(3)设置,所述播种杆(2)的末端对应定位架(3)的下方设置有锥形倒钩体(22),所述定位架(3)对应播种杆(2)的两侧通过伸缩弹簧(131)安装有移动轮(13),且伸缩弹簧(131)的外部套装有辅助伸缩杆(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的末端开设有卡槽(121),并通过卡槽(121)卡装有操作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14)的输入端与料斗(1)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转动轴(142),所述料斗(1)的外壁对应转动轴(142)设置有摇杆(1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42)的外部套装有复位弹簧(144),所述复位弹簧(144)的两端分别与转动轴(142)和料斗(1)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14)上设置有转动齿轮(145),所述底座(141)的顶部对应转动齿轮(145)设置有与转动齿轮(145)对应的承接齿槽(146),并通过承接齿槽(146)对转动齿轮(145)的底部支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杆(2)的输入端连接有转动连接座(23),所述通槽(21)内部设置有螺旋座(24),所述播种杆(2)通过转动连接座(23)与螺旋座(24)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定量播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大约有470多年。但由于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栽培面积发展很快。目前我国播种面积在3亿亩左右,仅次于稻、麦,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我国对玉米的栽培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播种:我国玉米产区自然条件差别很大,要根据本地的霜期长短,土壤质地,土壤地力,种植月的,选择适宜的品种,饲用玉米和马齿型杂交种产量高。
目前对玉米播种采用人工播种或手持式玉米播种器进行播种,人工播种劳动强大,工作效率低,而手持式玉米播种器一次只能播出一粒玉米,无法对玉米播种的坑定量播出玉米,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对玉米播种时需要对玉米农田事先刨出玉米播种坑,播种后需要人工对播种坑覆土遮盖,不方便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具备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通过对玉米定量播种,提高对玉米播种工作效率的优点,解决了对玉米播种时人工播种劳动量大,以及现有手持播种器无法对玉米定量播种,对玉米播种时需要人工辅助刨坑覆土,播种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包括料斗、播种杆和定位架,所述料斗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料斗内底部通过底座安装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周边通过凸起边开设有种子槽,所述料斗内底部对应凸起边设置有导出斗,所述安装板对应导出斗的末端开设有通槽,所述播种杆通过安装板的背面固定安装在通槽内部,所述播种杆的末端穿过定位架设置,所述播种杆的末端对应定位架的下方设置有锥形倒钩体,所述定位架对应播种杆的两侧通过辅助伸缩杆安装有移动轮,且辅助伸缩杆的外部套装有伸缩套杆。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末端开设有卡槽,并通过卡槽卡装有操作杆。对玉米播种时,操作杆通过卡槽与安装板固定卡装,便于通过操作杆对本装置通过移动轮在玉米农田内部移动播种。
优选的,所述转动辊的输入端与料斗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料斗的外壁对应转动轴设置有摇杆。在对玉米播种时,将播种杆通过移动轮停在需要播种的土埂位置,操作者通过摇杆对转动轴带动转动辊转动,使转动辊端面设置的凸起边上开设的种子槽对料斗内部的玉米承接,提高对播种杆定量输出玉米种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外部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转动轴和料斗内壁固定连接。在使用者通过摇杆对转动轴转动后,复位弹簧对转动后的转动轴复位,便于下一次再次对转动轴转动操作。
优选的,所述转动辊上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对应转动齿轮设置有与转动齿轮对应的承接齿槽,并通过承接齿槽对转动齿轮的底部支撑设置。转动齿轮与承接齿槽啮合,辅助转动辊转动,提高转动辊转动对料斗内部玉米种定量输出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播种杆的输入端连接有转动连接座,所述通槽内部设置有螺旋座,所述播种杆通过转动连接座与螺旋座固定连接。便于根据玉米播种之间的间距,对播种杆拆卸或更换不同折弯程度的播种杆,提高对玉米播种间距播种的准确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料斗内底部通过转动辊外部设置的凸起边开设的种子槽对种子承接,并通过安装板对应凸起边设置播种杆,播种杆的末端设置锥形倒钩体,将需要播种的玉米种储存入料斗内部,本装置通过移动轮移动至需要播种的位置后,使用者对本装置下压,移动轮通过辅助伸缩杆内部的伸缩弹簧下压,播种杆的末端通过锥形倒钩体进入土壤内部,使用者通过摇杆对转动辊转动,转动辊转动通过种子槽对料斗内部的玉米承接,导出斗对转动辊转动时种子槽掉落输出的种子承接输送至播种杆,从而进入土壤内部,使用者停止对本装置下压,移动轮安装端的辅助伸缩杆通过伸缩弹簧带动本装置上升,播种杆随着本装置的上升从土壤内部拔出,播种杆末端的锥形倒钩体对土壤钩动带起,使土壤对播种杆输出的玉米覆土,播种效率低提高对玉米播种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转动辊与料斗之间的底座外部设置复位弹簧,在使用者通过摇杆对转动轴转动后,复位弹簧对转动后的转动轴复位,便于下一次再次对转动轴转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斗;11安装板;12操作杆;121卡槽;13移动轮;131伸缩弹簧;132辅助伸缩杆;14转动辊;141底座;142转动轴;143摇杆;144复位弹簧;145转动齿轮;146承接齿槽;15种子槽;151凸起边;152导出斗;2播种杆;21通槽;22锥形倒钩体;23转动连接座;24螺旋座;3定位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包括料斗1、播种杆2和定位架3,所述料斗1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末端开设有卡槽121,并通过卡槽121卡装有操作杆12。对玉米播种时,操作杆12通过卡槽121与安装板11固定卡装,便于通过操作杆12对本装置通过移动轮13在玉米农田内部移动播种。所述料斗1内底部通过底座141安装有转动辊14,所述转动辊14的周边通过凸起边151开设有种子槽15,所述转动辊14的输入端与料斗1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转动轴142,所述料斗1的外壁对应转动轴142设置有摇杆143。在对玉米播种时,将播种杆2通过移动轮13停在需要播种的土埂位置,操作者通过摇杆143对转动轴142带动转动辊14转动,使转动辊14端面设置的凸起边151上开设的种子槽15对料斗1内部的玉米承接,提高对播种杆2定量输出玉米种的便捷性。所述转动轴142的外部套装有复位弹簧144,所述复位弹簧144的两端分别与转动轴142和料斗1内壁固定连接。在使用者通过摇杆143对转动轴142转动后,复位弹簧144对转动后的转动轴142复位,便于下一次再次对转动轴142转动操作。所述转动辊14上设置有转动齿轮145,所述底座141的顶部对应转动齿轮145设置有与转动齿轮145对应的承接齿槽146,并通过承接齿槽146对转动齿轮145的底部支撑设置。转动齿轮145与承接齿槽146啮合,辅助转动辊14转动,提高转动辊14转动对料斗1内部玉米种定量输出的稳定性。所述料斗1内底部对应凸起边151设置有导出斗152,所述安装板11对应导出斗152的末端开设有通槽21,所述播种杆2通过安装板1的背面固定安装在通槽21内部,所述播种杆2的末端穿过定位架3设置,所述播种杆2的末端对应定位架3的下方设置有锥形倒钩体22,所述定位架3对应播种杆2的两侧通过伸缩弹簧131安装有移动轮13,且伸缩弹簧131的外部套装有辅助伸缩杆132。所述播种杆2的输入端连接有转动连接座23,所述通槽21内部设置有螺旋座24,所述播种杆2通过转动连接座23与螺旋座24固定连接。便于根据玉米播种之间的间距,对播种杆2拆卸或更换不同折弯程度的播种杆2,提高对玉米播种间距播种的准确性。
使用时,将需要播种的玉米种储存入料斗1内部,本装置通过移动轮13移动至需要播种的位置后,使用者对本装置下压,移动轮13通过辅助伸缩杆132下压,播种杆2的末端通过锥形倒钩体22进入土壤内部,使用者通过摇杆143对转动辊14转动,转动辊14转动通过种子槽15对料斗1内部的玉米承接,导出斗152对转动辊14转动时种子槽15掉落输出的种子承接输送至播种杆2,从而进入土壤内部,使用者停止对本装置下压,移动轮13安装端的辅助伸缩杆132通过伸缩弹簧131带动本装置上升,播种杆2随着本装置的上升从土壤内部拔出,播种杆2末端的锥形倒钩体22对土壤钩动带起,使土壤对播种杆2输出的玉米覆土,提高对玉米播种的效率。
综上所述:该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在料斗1内底部通过转动辊14外部设置的凸起边151开设的种子槽5对种子承接,并通过安装板11对应凸起边151设置播种杆2,播种杆2的末端设置锥形倒钩体22,将需要播种的玉米种储存入料斗1内部,本装置通过移动轮13移动至需要播种的位置后,使用者对本装置下压,移动轮13通过辅助伸缩杆132内部的伸缩弹簧131下压,播种杆2的末端通过锥形倒钩体22进入土壤内部,使用者通过摇杆143对转动辊14转动,转动辊14转动通过种子槽15对料斗1内部的玉米承接,导出斗152对转动辊14转动时种子槽15掉落输出的种子承接输送至播种杆2,从而进入土壤内部,使用者停止对本装置下压,移动轮13安装端的辅助伸缩杆132通过伸缩弹簧131带动本装置上升,播种杆2随着本装置的上升从土壤内部拔出,播种杆2末端的锥形倒钩体22对土壤钩动带起,使土壤对播种杆2输出的玉米覆土,解决了对玉米播种时人工播种劳动量大,以及现有手持播种器无法对玉米定量播种,对玉米播种时需要人工辅助刨坑覆土,播种效率低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632470a527813.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