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涉及一种奶香型绿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摘鲜叶、杀青、揉捻和干燥步骤,在采摘鲜叶时,选择金观音春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在采摘鲜叶与杀青之间,还依次包括萎凋步骤和摇青堆青步骤;在杀青和揉捻之间,还包括回潮步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原料选择以及增加萎凋、摇青堆青、回潮这几道工序,使产品在品质上既保留了绿茶“清汤绿叶”的品质特色,又具有浓郁芬芳的“奶香”,干茶外观匀整、色泽均匀、断碎率低,而且滋味更加醇厚、耐冲泡,中低沸点的芳香类物质明显增多,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性选择。

1.一种奶香型绿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摘鲜叶、杀青、揉捻和干燥步骤,其特征在于:在采摘鲜叶时,选择金观音春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在采摘鲜叶与杀青之间,还依次包括萎凋步骤和摇青堆青步骤,所述萎凋步骤在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60~70%的环境下进行,每筛摊叶0.5~1.0kg;所述摇青堆青步骤分四次进行:第一次,水筛上翻动青叶10~15次,然后收拢青叶,占水筛面积85~90%,静置0.5h;第二次,翻动青叶15~25下,然后收拢青叶,占水筛面积75~80%,静置1h;第三次,翻动青叶20~30下,然后收拢青叶,占水筛面积60~65%,静置1.5h;第四次,翻动青叶25~35次,然后收拢青叶,占水筛面积35~40%,静置1~3h;在杀青和揉捻之间,还包括回潮步骤:将杀青后的茶叶散热,待叶温达到25℃或更低温时,装袋回潮1~3h;所述杀青步骤为:选用燃气茶叶杀青机,当温度达到200~250℃时,投叶2~3kg/锅,待茶叶含水率至55~60wt%时,下机及时散热;所述揉捻步骤在25℃或低于25℃的环境下进行;所述干燥步骤依次包括毛火处理和足干处理,所述毛火处理是指将茶叶在100~110℃下烘干0.25h,其间翻拌数次,然后摊凉0.5~1h;所述足干处理是指将茶叶在80℃下烘干至茶叶的含水量小于或等于5wt%。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奶香型绿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 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清汤绿 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现有的绿茶制作方法,其步骤基本如下:

1、杀青:在连续式滚筒杀青机中进行,筒温在220~250℃开始投叶,出口 处配备鼓风机,以便及时吹风散热,杀青掌握“老叶嫩杀,嫩叶老杀;高温杀 青,先高后低”的原则,锅式杀青还应注意“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的原则。 杀青以梗折不断,握能成团松开弹散为适度;

2、揉捻:在揉捻机中进行,目的是卷紧茶条,适当破坏叶组织。技术掌握 “嫩叶快揉,老叶热揉”、“嫩叶轻压短揉、老叶重压长揉”和加压“轻-重-轻” 的原则,细嫩叶揉捻10~15min,较粗老叶揉45~60min,用一、二级鲜叶原料制 作时一般揉30~40min,揉至成条率达85%以上时即可下揉,而后通过解块分筛 解散团块,分出筛头,并将筛头进行复揉;

3、干燥:一般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或手拉百页式烘干机中进行,分初烘和 足烘两道工序。初烘温度掌握120~130℃,初烘后经摊凉0.5~1.0h,使之叶内水 分重新分布,防止外干内湿,足烘温度110~115℃,烘至手捻茶叶能成粉末,茶 叶含水量在6.5%以下为宜,经摊凉冷却后即可包装入库。

上述制作方法所制得的茶叶通常外形欠匀整,色泽不均匀,断碎多,香气 清淡而单一,入口滋味鲜醇但回甘慢,不耐泡,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选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 能保留绿茶的品质特色,又具有“奶香”的奶香型绿茶的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奶香型绿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摘鲜叶、杀青、揉捻和干燥步骤。

在采摘鲜叶时,选择金观音春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

在采摘鲜叶与杀青之间,还依次包括萎凋步骤和摇青堆青步骤,所述萎凋 步骤在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60~70%的环境下进行,每筛摊叶0.5~1.0kg; 所述摇青堆青步骤分四次进行:第一次,水筛上翻动青叶10~15次,然后收拢 青叶,占水筛面积85~90%,静置0.5h;第二次,翻动青叶15~25下,然后收拢 青叶,占水筛面积75~80%,静置1h;第三次,翻动青叶20~30下,然后收拢青 叶,占水筛面积60~65%,静置1.5h;第四次,翻动青叶25~35次,然后收拢青 叶,占水筛面积35~40%,静置1~3h;

在杀青和揉捻之间,还包括回潮步骤:将杀青后的茶叶散热,待叶温达到 25℃或更低温时,装袋回潮1~3h。

其中,所述杀青步骤为:选用燃气茶叶杀青机,当温度达到200~250℃时, 投叶2~3kg/锅,待茶叶含水率至55~60wt%时,下机及时散热。

其中,所述揉捻步骤在25℃或低于25℃的环境下进行。

其中,所述干燥步骤依次包括毛火处理和足干处理,所述毛火处理是指将 茶叶在100~110℃下烘干0.25h,其间翻拌数次,然后摊凉0.5~1h;所述足干处 理是指将茶叶在80℃下烘干至茶叶的含水量小于或等于5wt%。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选择品种原料以及增加萎凋、摇青、堆青、 回潮这几道工序,使产品在品质上既保留了绿茶“清汤绿叶”的品质特色,又 具有浓郁芬芳的“奶香”,干茶外观匀整、色泽均匀、断碎率低,而且滋味更加 醇厚、耐冲泡,中低沸点的芳香类物质明显增多,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 性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 实施方式详予说明。

本发明的奶香型绿茶的制作方法,是在现有绿茶的制作工艺基础上,通过 选择品种原料以及增加萎凋、摇青、堆青、回潮这几道工序,来达到制备出一 种既能保留绿茶的品质特色,又具有“奶香”的奶香型绿茶的目的的,因此除 了采摘鲜叶步骤和萎凋、摇青、堆青、回潮步骤有特殊限制外,其他步骤(如 杀青、揉捻和干燥)均无特殊限制,即,其他步骤可按照现有绿茶制作方法中 的相应步骤进行操作,均可实现本发明目的。

具体的,本发明的奶香型绿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摘鲜叶、萎凋、摇青堆 青、杀青、回潮、揉捻和干燥步骤:

1、采摘鲜叶

选择金观音春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采摘的鲜叶必需完整,嫩茎与嫩叶 要相连、不得损伤叶片、保证鲜叶鲜活,无露水、夹杂物与非茶类物质。

2、萎凋

将采摘的鲜叶上架,手动抖筛,要求鲜叶均匀分布于筛面,每筛摊叶 0.5~1.0kg,当做青间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达60~70%,鲜叶即可进萎凋间 进行萎凋。

3、摇青堆青

将萎凋后的茶叶(青叶)经过四次摇青堆青,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次:水筛上手工翻动青叶10~15次,然后收拢青叶使之占水筛面积的 85~90%,再静置0.5h;

第二次:水筛上手工翻动青叶15~25下,然后收拢青叶使之占水筛面积的 75~80%,再静置1h;

第三次:水筛上手工翻动青叶20~30下,然后收拢青叶使之占水筛面积的 60~65%,再静置1.5h;

第四次:水筛上手工翻动青叶25~35次,然后收拢青叶使之占水筛面积的 35~40%,再静置1~3h。在静置过程中,可进一步通过测定青叶的失水率和气味 转变,来确定最佳时间点,具体确定方法为:待青叶失水率达15~25wt%,青草 气转变成浓烈甜香气时,即可进行杀青。

4、杀青

该步骤无特殊限制,可参照现有工艺进行。优选的,用6CWC-100型燃气 茶叶杀青机进行杀青,当温度达到200~250℃时,投叶2~3kg/锅,待茶叶含水量 为55~60wt%时(一般为5~6分钟),下机及时散热。

5、回潮

将杀青后的茶叶散热,待叶温达到25℃或更低温时,装袋回潮1~3h,待水 分重新分布,手捏成团时再进行揉捻。

经回潮后的杀青叶,水分分布更均匀,有利于成形和形成奶香,但并不是 回潮时间越久越好。经测试,当回潮时间高于3h时,产品色泽变枯暗,产品的 奶香味会消失;而低于1h时,产品严重断碎,奶香味太淡,一般人无法感觉得 出(具体测试方法可采用双盲实验)。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回潮时间为1~3h,在此 时间范围内,再通过手捏茶叶是否成团来判断回潮是否完成。

6、揉捻

该步骤无特殊限制,可参照现有工艺进行。优选的,将回潮后的茶叶在25℃ 或低于25℃的环境下进行冷揉。由于茶叶经回潮后,叶温已经达到常温(25℃), 因此可直接进行冷揉或移至空调房内的更低温度下进行冷揉,这样处理的好处 在于:可以使茶叶的外形条索紧结、不断碎,成茶汤色黄绿明亮、清澈、不混 浊,叶底完整、嫩黄绿亮。而传统的冷揉通常是在高于常温的环境下进行,因 为现有的绿茶制作方法中,茶叶是在杀青后摊凉一段时间就进行,而杀青的温 度高达200℃以上,短时间的摊凉无法使茶叶的叶温降至常温,因此揉捻后的茶 叶断碎多且容易闷黄。相比之下,采用在常温25℃或低于25℃的环境下进行冷 揉得到的茶叶的断碎率可比传统揉捻得到的茶叶的断碎率降低20%以上,大大 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和品质,同时由于回潮后的茶叶已经可以达到常温,因此 无需进行摊凉或其他降温处理即可直接进行冷揉,实现了工艺过程更紧凑、生 产效率更高、产品成品率和品质更高的目的。

7、干燥

该步骤无特殊限制,可参照现有工艺进行。优选的,本发明的干燥分为毛 火处理和足干处理2个步骤:

(1)毛火处理: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901型碧螺春烘干机,设置烘干温度 为100~110℃,烘干0.25h,其间翻拌数次,然后下机摊凉0.5~1h;

(2)足干处理:将毛火处理后的茶叶放入6CHZ-32茶叶烘干机,设置烘干 温度为80℃,烘干至茶叶的含水量小于或等于5wt%(一般烘干时间为1~1.5h), 然后下机摊凉冷却后包装入库。

经测试,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产品,既保留了绿茶“清汤绿叶”的品质 特色,又具有浓郁芬芳的“奶香”,干茶外观匀整、色泽均匀、断碎率可降低20% 以上,而且滋味更加醇厚(以传统绿茶和本发明产品为实验对象,随机选取100 个饮用绿茶年限在10年以上的人作为被测者,采用双盲实验方法进行测试,结 果90%以上的被测者认为本发明产品滋味更加醇厚)、鲜爽、回甘,可多冲泡1~3 次,中低沸点的芳香类物质明显增多,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性选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 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 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标签: 香型制作方法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