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制式消防水龙带灭火装置,包括底座、把手、第一转动轴、抢体固定架、枪头固定架、伸缩杆、伸缩支架、滚轮、第二转动轴和横向滑块,所述底座一侧套接在第二转动轴上,所述底座上焊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轴心偏上的位置焊接有横向支撑杆,所述伸缩支架上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部套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焊接在把手轴心位置,所述把手一端焊接有枪头固定架,所述把手在枪头固定架内侧焊接有抢体固定架;通过在把手上焊接的抢体固定架和枪头固定架,使得喷水方向可以确定,并且通过伸缩支架和伸缩杆控制水龙带的角度和高度,从而完成精准、持续的操作,并且通过把手杀跌灭火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劳动量节省体力。

1.自制式消防水龙带灭火装置,包括底座(1)、把手(3)、第一转动轴(4)、抢体固定架(5)、枪头固定架(6)、伸缩杆(7)、伸缩支架(8)、滚轮(9)、第二转动轴(10)和横向滑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侧套接在第二转动轴(10)上,所述底座(1)上焊接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轴心偏上的位置焊接有横向支撑杆(11),所述横向支撑杆(11)套接有横向滑块(12),所述横向滑块(12)顶部焊接有伸缩支架(8),所述伸缩支架(8)上套接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顶部套接有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4)焊接在把手(3)轴心位置,所述把手(3)一端焊接有枪头固定架(6),所述把手(3)在枪头固定架(6)内侧焊接有抢体固定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制式消防水龙带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10)两端与滚轮(9)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制式消防水龙带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抢体固定架(5)由活动卡箍(13)、固定螺母(14)和活页组成,所述活动卡箍(13)开口处焊接有两个活页(15),所述活页(15)上贯穿固定螺母(14)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制式消防水龙带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块(12)为正方形内部中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制式消防水龙带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和底座(1)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制式消防水龙带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量的生产安全伤亡事故发生在以矿山开采、危险化学品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为主的高危行业,以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制造与加工业等行业。酿成这些事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是一些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既缺乏基本的安全法律法规常识与安全知识,又缺乏必要的应急避险能力。“消防”即消除防患,当然狭义的意思在人们认识初期是:火灾的意思灭火与防火,亦指灭火、防火人员。“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现代意义的消防可以更深层的理解为消除危险和防止灾难,并且在重点防火单位的室外消防设施均配备有消防栓,在消防栓的使用过程中,全部采用人工徒手操作控制。因水压太大,一个人不能独立完成操作,必须同时有两人以上的男职工才能正常操作,而且消防水龙带因水压太大,需很大的力度才能控制,时间一长,对人力的损耗很大,容易脱手伤人,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制式消防水龙带灭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制式消防水龙带灭火装置,包括底座、把手、第一转动轴、抢体固定架、枪头固定架、伸缩杆、伸缩支架、滚轮、第二转动轴和横向滑块,所述底座一侧套接在第二转动轴上,所述底座上焊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轴心偏上的位置焊接有横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套接有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滑块顶部焊接有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上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部套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焊接在把手轴心位置,所述把手一端焊接有枪头固定架,所述把手在枪头固定架内侧焊接有抢体固定架。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两端与滚轮套接。

优选的,所述体固定架由活动卡箍、固定螺母和活页组成,所述活动卡箍开口处焊接有两个活页,所述活页上贯穿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向滑块为正方形内部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和底座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把手上焊接的抢体固定架和枪头固定架,使得喷水方向可以确定,并且通过伸缩支架和伸缩杆控制水龙带的角度和高度,从而完成精准、持续的操作,并且通过把手杀跌灭火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劳动量节省体力,并且由于在底座套接滚轮,使得在灭火的过程中,可以更快速的得到支援将,大大的降低了火灾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和支撑杆三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抢体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把手;4-第一转动轴;5-抢体固定架;6-抢头固定架;7-伸缩杆;8-伸缩支架;9-滚轮;10-第二转动轴;11-横向支撑杆;12-横向滑块;13-活动卡箍;14-固定螺母;15-活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自制式消防水龙带灭火装置,包括底座1、把手3、第一转动轴4、抢体固定架5、枪头固定架6、伸缩杆7、伸缩支架8、滚轮9、第二转动轴10和横向滑块12,所述底座1一侧套接在第二转动轴10上,所述底座1上焊接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轴心偏上的位置焊接有横向支撑杆11,所述横向支撑杆11套接有横向滑块12,所述横向滑块12顶部焊接有伸缩支架8,所述伸缩支架8上套接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顶部套接有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4焊接在把手3轴心位置,所述把手3一端焊接有枪头固定架6,所述把手3在枪头固定架6内侧焊接有抢体固定架5,所述第二转动轴10两端与滚轮9套接,所述抢体固定架5由活动卡箍13、固定螺母14和活页组成,所述活动卡箍13开口处焊接有两个活页15,所述活页15上贯穿固定螺母14螺纹连接,所述横向滑块12为正方形内部中空结构,所述支撑杆2和底座1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枪头穿过枪头固定架6,通过抢体固定架5固定抢体,通过滚轮9将对灭火的机动性大大提高,经过底座1可以固定在一个位置,再经过伸缩支架8和伸缩杆7,从而水平方向的无死角灭火从而实现,并且在通过第一转动轴4,从而完全实现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灭火,并且在使用时可结合消防栓配合使用,具有可操作性强、安全保障系数高、节省人力等特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标签: 水龙带制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