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其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2,4‑D含量0.1%~0.5%,6‑BA含量0.15%~0.6%,KT含量0.1%~0.4%,蔗糖含量5%~15%,多菌灵含量20%~25%混合配置而成,用水稀释400~500倍液,每亩按40L~50L进行喷施。本发明所提出的配方,通过科学施用,具有促进高粱再生苗分蘖和生长,提早高粱分蘖2~4天,提高再生分蘖发苗数34.29%~65.71%,株高增加28.1%~31.24%,地上部干物质增加34.08%~56.24%。本发明所阐述的方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能够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环境安全,效果好,对再生高粱的生长具有增效作用。
1.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包括:选用生育期在125天以内的杂交再生高粱中早熟品种,当头季高粱85%以上植株穗下部籽粒硬化,穗子上中部籽粒变红时即可收割;配制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前需要用水按比重稀释400~500倍,喷施量为40~50L/亩进行施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具体包括:步骤一,头季高粱适宜收获及砍杆期:当头季高粱85%以上植株穗下部籽粒硬化,穗上中部籽粒变红时即可收割,保证在7月30日前完成收获并砍杆,为再生高粱生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有效积温;步骤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制:植物生长调节剂由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组成,活性成分别为2,4-二氯苯氧乙酸、6-苄氨基腺嘌呤、6-糠氨基嘌呤三种物质,辅助成分包含一种碳源物质和一种广谱杀菌剂;其中,一种碳源物质为蔗糖,一种广谱杀菌剂为多菌灵;步骤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前需用水按比重稀释400~500倍,喷施量按40~50L/亩施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为保障头季高粱在7月30日前收获并砍杆,头季高粱品种应选用生育期在125天以内的中早熟高粱品种,头季直播播期在3月15日,育苗移栽在3月10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砍杆时期在收获后1~2天内完成,高度为离地面1~2个节位处,沿地面斜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各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2,4-D含量0.1%~0.5%,6-BA含量0.15%~0.6%,KT含量0.1%~0.4%,蔗糖含量5%~15%,多菌灵含量20%~25%混合配置而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4-D、6-BA溶剂为乙醇;KT溶剂为稀酸或稀碱;蔗糖、多菌灵溶剂为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激素施用时期为,在头季高粱砍杆后2日内,选择晚6点至第二天上午10点期间采用喷雾方式均匀喷施于高粱砍杆横截面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喷施部位为高粱砍杆处的横截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高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能源作物,也是酿酒工业的重要原料。重庆、四川等西南地区因特有温湿气候特征及土壤环境条件,所生产的高粱籽粒支链淀粉含量高、单宁含量适中、出酒率高、品质好,是我国酿酒高粱优势生产区。重庆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光资源丰富,特别是海拔500m以下的地区,头季-再生高粱种植面积约占高粱种植面积的60%。随着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再生能力强的杂交高粱品种的选育成功,头季-再生季高粱实现了“一种两收”,经济效益可观,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再生高粱产量和品质除了受品种因素的影响,也受头季高粱成熟、砍杆时期,再生高粱生长灌浆期有效积温及降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头季高粱成熟、砍杆期推迟,砍杆后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严重影响高粱再生分蘖发苗速度和发苗率,导致再生季高粱产量和品质下降,年际间差异较大。
20世纪40年代以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是一类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作为主要的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组织的再生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生长素2,4-D(2,4-二氯苯氧乙酸)对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禾本科作物的培养中能够促进器官的分化,细胞分裂素6-BA(6-苄氨基腺嘌呤)和KT(6-糠氨基嘌呤)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非分化组织分化。施用激素浓度的高低促进或抑制再生高粱生长及分蘖,通过不同激素的理化性质和作用机理差异,探索适宜施用量及合理复配方式,促进再生高粱分蘖。
再生高粱作为近年来我国南方高积温地区的一种新型高效耕作制度,提高再生高粱分蘖能力的主要措施是通过留桩高度、灌水、秸秆覆盖的方式。然而,留桩过高导致高粱根系不能深扎,生长后期易倒伏,灌水和秸秆覆盖等传统栽培方式,劳动力成本高,调控效果不佳,缺窝、缺苗现象突出,严重影响再生高粱产量和经济效益。目前,尚未有关于促进再生高粱发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出现和使用,探讨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对南方再生高粱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目前,提高再生高粱分蘖力的方法主要通过一、调节砍杆高度,地上部蓄留越高,分蘖越多,但由于高节位再生高粱扎根浅,高粱灌浆期易倒伏,导致减产;二、通过灌水或秸秆覆盖的方式,灌水等劳动力成本投入高,费时费力,且调控效果不佳。受传统常规高粱再生能力弱,再生季产量普遍较低等因素的影响,高粱种植主体对再生高粱生产存在一定误区,普遍认为再生高粱只是捡到一季,对产量的要求不高,不够重视。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植物生长激素种类多,不同作物对不同激素类型和浓度反应差异较大,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提高再生高粱分蘖能力。首先,要明确提高高粱再生能力的激素类型及施用量,特别是施用剂量直接促进或抑制高粱再生能力的大小,其次,头季高粱的适宜蓄留高度和激素的最佳施用方式,确保高粱植株体对激素的高效吸收利用。
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是一种轻简、高效,便于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技术,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再生高粱分蘖数量和分蘖质量,避免因品种、高温干旱等因素,导致的再生高粱出苗效果差,缺苗、缺窝等现象。二方面,促进再生高粱早分蘖,提早再生高粱生育期进程,减轻后期因有效积温不足引起的高粱减产,大大促进重庆、四川等积温较高地区的再生高粱安全高效生产及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包括:选用生育期在125天以内的杂交再生高粱中早熟品种,当头季高粱85%以上植株穗下部籽粒硬化,穗子上中部籽粒变红时即可收割;配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制;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前需要用水按比重稀释400~500倍,喷施量为40~50L/亩进行施用。
进一步,所述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适宜品种及头季高粱砍杆期:高粱品种选用生育期在125天以内的杂交再生高粱中早熟品种,当头季高粱85%以上植株穗下部籽粒硬化,穗上中部籽粒变红时即可收割,保证在7月30日前完成收获并砍杆,为再生高粱生长季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有效积温,确保再生高粱灌浆、成熟。砍杆时间在收获后1~3天内完成,在高粱1~2个节位处,沿地面斜砍。收获后及时砍杆,有利于保持头季高粱植株体内的水分和养分,沿地面斜砍是为了减少植株水分的蒸腾和挥发,有利于再生高粱根系深扎。
步骤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制: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由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组成,活性成分别为2,4-D(2,4-二氯苯氧乙酸)、6-BA(6-苄氨基腺嘌呤)、KT(6-糠氨基嘌呤)三种物质,辅助成分包含一种碳源物质和一种广谱杀菌剂;其中,一种碳源物质为蔗糖,一种光谱杀菌剂为多菌灵。
活性物质主要作用是促进植株节间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提早分蘖;辅助成分蔗糖是为细胞分裂提供营养成分,提高分蘖数量和质量;多菌灵是为了增强高粱茎杆抗病能力,免受其它病原菌感染,分蘖产生畸形再生苗,影响分蘖效果。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各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2,4-D含量0.1%~0.5%,6-BA含量0.15%~0.6%,KT含量0.1%~0.4%,蔗糖含量5%~15%,多菌灵含量20%~25%混合配置而成。
进一步,所述2,4-D、6-BA溶剂为乙醇;KT溶剂为稀酸或稀碱,优选为稀碱40g/L的NaOH;蔗糖、多菌灵溶剂为水。
步骤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前需要用水按比重稀释400~500倍,喷施量为40~50L/亩进行施用,防止过量施用导致对再生高粱分蘖产生抑制作用;在头季高粱砍杆后1~3天内,选择晚6点至第二天上午10点期间采用喷雾方式均匀喷施于高粱砍杆横截面处,避免高温天气,确保激素的高效吸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加入的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4-D、6-BA、KT,很好的利用了2,4-D作为生长素能够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作用,6-BA、KT作为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化和非分化组织分化。三者相互协调作用,通过合适的浓度配比,使得再生高粱再生芽愈伤组织诱导,促进分蘖。
(2)本发明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加入蔗糖,能够及时有效地补充高粱砍杆后植株所缺失的营养,为再生苗的发苗和生长提供养分;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加入多菌灵,能够有效防止细菌、真菌等浸染,避免出现腐烂,影响高粱再生芽数量和质量。
(3)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分浓度优化试验(表1),将2,4-D、6-BA、KT、蔗糖、多菌灵溶解混合配置而成。表2结果表明,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能够有效提高再生高粱的发苗数量,促进细胞分裂,提早高粱分蘖2~4天,提高再生分蘖发苗数34.29%~65.71%,株高增加28.1%~31.24%,地上部干物质增加34.08%~56.24%。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用量少,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表1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各组分浓度优化试验情况
表2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各组分浓度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高粱品种选用生育期在125天以内的杂交再生高粱中早熟品种,头季高粱适宜收获和砍杆期,当头季高粱85%以上植株穗下部籽粒硬化,穗子上中部籽粒变红时即可收割,保证在7月30日前收获完成,及时进行砍杆处理;
S10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制: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由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组成,活性成分为2,4-D(2,4-二氯苯氧乙酸)、6-BA(6-苄氨基腺嘌呤)、KT(6-糠氨基嘌呤),辅助成分包含一种碳源物质和一种广谱杀菌剂;
S10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前需要用水按比重稀释400~500倍,喷施量为40~50L/亩进行施用,防止过量施用导致对再生高粱分蘖产生抑制作用;在头季高粱砍杆后2天内,选择晚6点至第二天上午10点期间采用喷雾方式均匀喷施于高粱砍杆横截面处,避免高温天气,确保激素的高效吸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头季高粱适宜收获及砍杆期:当头季高粱85%以上植株穗下部籽粒硬化,穗上中部籽粒变红时即可收割,保证在7月30日前完成收获并砍杆,为再生高粱生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有效积温,确保再生高粱灌浆、成熟。
步骤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制: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由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组成,活性成分别为2,4-D(2,4-二氯苯氧乙酸)、6-BA(6-苄氨基腺嘌呤)、KT(6-糠氨基嘌呤)三种物质,辅助成分包含一种碳源物质和一种广谱杀菌剂;其中,一种碳源物质为蔗糖,一种广谱杀菌剂为多菌灵。活性物质主要作用是促进植株节间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提早分蘖;辅助成分蔗糖是为细胞分裂提供营养成分,提高分蘖数量和质量;多菌灵是为了增强高粱茎杆抗病能力,免受其它病原菌感染,分蘖产生畸形再生苗,影响分蘖效果;
步骤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前需用水按比重稀释400~500倍,喷施量按40~50L/亩施用,防止过量施用抑制再生高粱分蘖。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试验地点:重庆永川区五间镇(重庆市农科院渝西试验基地)
试验于2017年3~10月进行,品种选用杂交再生高粱品种“晋渝糯3号”,播种期为3月10日,播种方式采用育苗移栽,4月5日移栽,高粱行距50cm,穴距38cm,每穴2苗,每亩7000株。头季高粱于2017年7月24日收获,7月25日砍杆,砍杆高度为齐地面斜砍。
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制:砍杆处理后,配制2,4-D含量0.25%,6-BA含量0.25%,KT含量0.2%,蔗糖含量5%,多菌灵含量25%的混合溶液0.1L,6-BA溶剂为75%的乙醇,KT溶剂为稀碱40g/L的NaOH。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试验组A,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兑水稀释500倍液,按50L/亩的剂量,于7月26日早上8点钟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高粱砍杆处的横截面上;对照组B,采用头季高粱秸秆覆盖,于出苗1周后清除秸秆;对照组C,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按50L/亩的清水进行喷施,其他田间管理同一般高粱大田生产。在喷施后2周(14天)测定再生高粱发苗数、苗长、地上部分干物质量。
表3不同处理高粱品种苗期素质差异分析
处理 砍杆时期 发苗时期 株发苗数 平均株高(cm) 穴干物质重(g) 试验组A 7月25日 7月28日 1.91 41.45 11.96 对照组B 7月25日 7月31日 1.37 31.82 8.83 对照组C 7月25日 7月31日 1.35 31.56 8.70
试验结果表明(表3):试验组A株发苗数、平均株高、穴干物质重明显高于对照组B、对照组C,发苗率分别增加39.41%、41.48%;平均株高分别提高30.26%、31.34%,穴干物质重分别增加35.45%、37.47%,提早出苗期3天。这表明,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提高再生高粱分蘖数量和质量,提早出苗期。对照组B、对照组C两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这表明,传统秸秆覆盖技术来提高高粱分蘖效果不明显。
试验例2
试验地点:重庆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垫江基地
试验于2017年3~10月进行,3月20日,开厢直播种植高粱品种“泸糯8号”,高粱行距50cm,穴距38cm,每穴2苗,每亩7000株。头季高粱于2017年7月26日收获,7月27日砍杆,砍杆高度为齐地面斜砍。
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制:砍杆处理后,配制2,4-D含量0.2%,6-BA含量0.6%,KT含量0.4%,蔗糖含量10%,多菌灵含量25%的混合溶液0.1L,6-BA溶剂为75%的乙醇,KT溶剂为稀碱40g/L的NaOH。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试验组A,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兑水稀释500倍液,按50L/亩的剂量,于7月27日下午6-7点钟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高粱砍杆处的横截面上;对照组B,采用头季高粱秸秆覆盖,于出苗1周后清除秸秆;对照组C,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按50L/亩的清水进行喷施,其他田间管理同一般高粱大田生产。在喷施后2周(14天)测定再生高粱发苗数、苗长、地上部分干物质量。
表4不同处理高粱品种苗期素质差异分析
处理 砍杆时期 发苗时期 株发苗数 平均株高(cm) 穴干物质重(g) 试验组A 7月27日 7月29日 3.20 43.75 15.86 对照组B 7月27日 8月2日 2.23 33.56 10.54 对照组C 7月27日 8月2日 2.10 32.43 10.23
试验结果表明(表4):试验组A株发苗数、平均株高、穴干物质重明显高于对照组B、对照组C,发苗率分别增加43.5%、52.38%;平均株高分别提高30.36%、34.9%,穴干物质重分别增加50.47%、55.03%,提早出苗期4天。这表明,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提高再生高粱分蘖数量和质量,提早出苗期。对照组B、对照组C两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这表明,传统秸秆覆盖技术来提高高粱分蘖效果不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高粱分蘖的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1881395a531990.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