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化学缓释剂包括:四甲基戊二酸1.8~2.2份,6‑苄基腺嘌呤0.9~1.1份,蒸馏水120~160份,磷矿粉180~220份,粘结剂海藻酸0.8~1.2份。该化学缓释剂应用于长江流域油菜产区的直播甘蓝型油菜生产,在操作上,能维持较长的作用周期,显著降低人工管理的劳动成本,充分适配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在效果上,基于常规的田间管理,农户在习惯种植基础上即可获得高达17.41g的单株产量,增产33.0%,且在增产的同时,显著提高油菜抗倒性,保证成熟期较低的机械收获损失率以及较高的油菜生产效益,再次体现出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良好的适配性。
1.一种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四甲基戊二酸1.8~2.2份,6-苄基腺嘌呤0.9~1.1份,蒸馏水120~160份,磷矿粉180~220份,海藻酸0.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四甲基戊二酸2份,6-苄基腺嘌呤1份,蒸馏水140份,磷矿粉200份,海藻酸1份。 3.一种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重量份计,将1.8~2.2份的四甲基戊二酸、0.9~1.1份的6-苄基腺嘌呤和120~160份的蒸馏水混合,得到液体原料,将180~220份的磷矿粉与0.8~1.2份的海藻酸充分搅匀,得到粉状原料,将所述液体原料和所述粉状原料搅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原料成型、干燥,得到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重量份计,将2份的四甲基戊二酸、1份的6-苄基腺嘌呤和140份的蒸馏水混合,得到液体原料,将200份的磷矿粉与1份的海藻酸充分搅匀,得到粉状原料,将所述液体原料和所述粉状原料搅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为颗粒状。 6.一种根据权利要1或2所述的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提高油菜产量和降低倒伏发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的直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播种时,施入58~62kg/hm的所述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播种时,施用颗粒状的所述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为,颗粒直径为1.5~2.5m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菜专用增产抗倒化学缓释剂组合物配方研制与应用技术,属于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其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占世界油菜面积和总产的30%以上。菜籽油也是我国自产的第一大食用植物油,每年生产约4.50×106t,占到国产食用植物油总量的41%以上。与国外油菜生产相比,我国传统的油菜生产方式用工多、劳作繁重、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我国油菜生产效益低下,国际竞争力不强。各地众多的生产实际均表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可显著减少用工,提高油菜综合生产力与国际竞争力,是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供给的必经之路,而高产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倒能力是提高油机械收获效率的基础。
作物化学调控是一种实用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技术,在很多作物上己经被推广应用,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和节约劳动力的特点,在调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一些化学控制技术已成为棉花、水稻和油菜生产中的常规技术,也是构成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配套技术之一。缓释肥料作为一种新型肥料,能够保证农作物在整个生长期过程中都能吸收到丰富的营养,有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既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缓释肥料良好的环境效应,将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主要肥料。前人的研究多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菜的产量和产量形成影响机理方面,没有给出对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最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且多采用叶面施肥的方法在生育期喷施生长调节剂或使用生长调节剂进行浸种,并未尝试将生长调节剂制成缓释肥,将生长调节剂附载在附载体中,随油菜播种施用。
四甲基戊二酸作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谷物蛋白和动物脑中含量比较多。四甲基戊二酸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可以调节植物体内五大类内源激素的平衡,加快植物生长发育,提高防御酶的活性,增强抗性。其主要机理是促进细胞的原生质流动、提高细胞活力,加快生长,最终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产品品质。6-BA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促进非分化组织分化,促进生物体内物质的积累,促进侧芽发生,防止老化,提高产量等作用。有关这2种生长调节剂的组配对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及其应用的化学调控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油菜机械收获损失率,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推广奠定基础。
一种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四甲基戊二酸1.8~2.2份,6-苄基腺嘌呤0.9~1.1份,蒸馏水120~160份,黏土矿物磷矿粉180~220份,粘结剂海藻酸0.8~1.2份。
优选的,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四甲基戊二酸2份,6-苄基腺嘌呤1份,蒸馏水140份,磷矿粉200份,海藻酸1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以四甲基戊二酸和6-苄基腺嘌呤共同为活性组分,以蒸馏水、磷矿粉和海藻酸为辅剂,形成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重量份计,将1.8~2.2份的四甲基戊二酸、0.9~1.1份的6-苄基腺嘌呤和120~160份的蒸馏水混合,得到液体原料,将180~220份的磷矿粉与0.8~1.2份的海藻酸充分搅匀,得到粉状原料,将所述液体原料和所述粉状原料搅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将2份的四甲基戊二酸、1份的6-苄基腺嘌呤和140份的蒸馏水混合,得到液体原料,将200份的磷矿粉与1份的海藻酸充分搅匀,得到粉状原料,将所述液体原料和所述粉状原料搅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原料成型、干燥,得到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
具体的,可将混合原料放入面条机中人工压成面条状,然后放到阴凉处阴干备用,播种前将压好的面条状的化学缓释剂研磨成油菜籽粒大小(直径为1.5-2.5mm)的颗粒状。
优选的,所述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为颗粒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的应用,用于提高油菜产量和降低倒伏发生。
优选的,应用于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的直播。
具体的,播种时,施入58~62kg/hm2的所述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
具体的,播种时,施用颗粒状的所述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为,颗粒直径为1.5~2.5mm。
本发明所提供的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应用于长江流域油菜产区的直播甘蓝型油菜生产。在操作上,只需要在直播时进行施用,就能维持较长的作用周期,从而显著降低了人工管理的劳动成本,充分适配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在效果上,基于常规的田间管理,农户在习惯种植基础上即可获得高达17.41g的单株产量,增产高达33.0%,且在增产的同时,显著提高油菜抗倒性,保证成熟期较低的机械收获损失率以及较高的油菜生产效益,再次体现出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良好的适配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2013-2014及2014-2015年度连续2年于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油菜试验基地进行了不同化学药剂组配和浓度试验,具体步骤如下:
1)试验材料:试验地前茬为水稻,9月上旬收获。2013年小区为6m×2m,2014年为12m×2m,品种选用华杂62,于10月6日采用人工点播,油菜种植密度设为45万株/hm2。
2)试验设计:采用裂区设计,不同化学试剂,为主区;不同施用浓度为副区;试剂来源:四甲基戊二酸、5-硝基愈创木酚钠(5-NGS)、6-苄基腺嘌呤(6-BA)、氯吡脲、三十烷醇乳粉(TA)、芸苔素内脂(BR)、a-萘乙酸钠、胺鲜酯(DA-6)均由郑州神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2,3,5-三碘苯甲酸、丁酰肼、l,8-萘二甲酸酐(NA)均由上海紫一试剂厂生产;多效唑(Paelobutrazol,PP333)市场购买;海藻酸钠、磷矿粉市场购买。
3)药剂制备和有效药剂选择:2013年选择1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四甲基戊二酸、5-硝基愈创木酚钠、6-BA、氯吡脲、三十烷醇乳粉、芸苔素内脂、a-萘乙酸钠、DA-6、多效唑、2,3,5-三碘苯甲酸、丁酰肼、l,8-萘二甲酸酐。分别称取上述药品1.0g溶解于70ml去离子水中,备用。分别称取黏土矿物磷矿粉100g、粘结剂海藻酸钠0.5g,将海藻酸钠和磷矿粉充分搅匀,再加入制备好的70ml的药品溶液,使磷矿粉完全湿润能够搅拌成团,再放入面条机中人工压成面条状,然后放到阴凉处阴干备用。播种前将压好的面条状的药剂用研钵研磨成油菜籽粒大小的颗粒状备用。播种时随油菜播种施入药剂,每公顷分别施用制备好的药剂5kg、10kg、15kg、20kg、30kg、40kg、60kg、90kg,对应的有效成分分别为29g/hm2、58g/hm2、87g/hm2、116g/hm2、175g/hm2、233g/hm2、350g/hm2、525g/hm2(表1),空白对照不施加任何试剂。
表1化学缓释剂田间施用量和有效成分
4)药剂组配:2014年以2013年增产和抗倒效果最明显的试剂(四甲基戊二酸浓度为233.0g/hm2、350.0g/hm2时增产效果最明显)为底物试剂与其他有增产效果(6-BA、三十烷醇乳粉、5-硝基愈创木酚钠、多效唑、氯吡脲、a-萘乙、丁酰肼、5-硝基愈创木酚钠、1,8-萘二甲酸酐、芸苔素内酯)的试剂进行组配,分别称取两种试剂增产效果最明显的试剂浓度组配,将药品溶解于70ml去离子水中,药剂的制备同第一年。
5)油菜田间管理:油菜出苗后即间去丛子苗,3~4叶期定苗,保证各小区相应留苗密度,其他管理均同常规;
6)收获时每小区连续取植株10株进行考种,测定株高、茎粗、抗折力、抗折系数、一次有效分枝数、总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粒重、地下部分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干重、地上部分干重等性状指标,小区单收单打晒干测定实际籽粒重量。
7)测定结果如表2、表3所示。
2013年主要对12种生长调节剂进行了筛选,通过对株高、茎粗、抗折力、抗折系数、根冠比这些考种数据的比较,选出能够降低株高,增大茎粗、抗折力和根冠比、减小抗折系数的生长调节剂。结果显示四甲基戊二酸在浓度为233.0g/hm2、350.0g/hm2时能够同时满足这些要求,而其他的生长调节剂仅可满足2-3项要求。因此2014年主要以四甲基戊二酸为底物试剂,其他生长调节剂为添加药剂进行组配,比较各组配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药剂组配对油菜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产生不同的影响。由表2可知,施用四甲基戊二酸233.0g/hm2+6-BA175.0g/hm2、四甲基戊二酸233.0g/hm2+多效唑175.0g/hm2、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6-BA175.0g/hm2、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氯吡脲175.0g/hm2、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a-萘乙酸钠350.0g/hm2、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1,8-萘二甲酸酐175.0g/hm2、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芸苔素内酯350.0g/hm2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量分别是41.2%、27.7%、33.0%、145.2%、102.8%、38.7%、33.5%,增产效果显著。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产量均有降低,有些处理与对照相比产量降低较大。施用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6-BA175.0g/hm2的单株产量最高,为17.41g。施用四甲基戊二酸233.0g/hm2+6-BA175.0g/hm2、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6-BA175.0g/hm2,与对照相比,有效分支数增加1个,角果数显著增加,每角粒数和千粒重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施用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多效唑175.0g/hm2、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氯吡脲175.0g/hm2、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a-萘乙酸钠350.0g/hm2、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1,8-萘二甲酸酐175.0g/hm2、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芸苔素内酯350.0g/hm2与对照相比,有效分支数均增加2个左右,有效角果数增加明显,千粒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由此可知,以四甲基二戊酸为底物试剂的组配,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分支数和有效角果数来增加产量,这些组配对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小。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较小,有些甚至造成负效应影响,导致产量均有降低。
表2以四甲基戊二酸为底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配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中同一列不同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达0.05显著水平(LSD法)。
由表3可知,施用四甲基戊二酸233.0g/hm2或350.0g/hm2+6-BA175.0g/hm2、四甲基戊二酸233.0g/hm2+多效唑175.0g/hm2、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三十烷醇乳粉350.0g/hm2、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1,8-萘二甲酸酐175.0g/hm2、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芸苔素内酯350.0g/hm2,与对照相比,均能显著增大抗折和根冠比,倒伏指数降低。与对照相比,施用四甲基戊二酸233.0g/hm2+多效唑175.0g/hm2、四甲基戊二酸233.0g/hm2+a-萘乙酸钠350.0g/hm2还可以显著降低株高。各组配中,以四甲基戊二酸350.0g/hm2+6-BA175.0g/hm2下,倒伏指数降幅最大,为26.23%,倒伏发生最轻。
表3以四甲基戊二酸为底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配对油菜倒伏指数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
表中同一列不同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达0.05显著水平(LSD法)。
因此,基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进行考量,四甲基戊二酸+6-BA的配组在显著降低倒伏指数和对油菜的产量的增加上能同时获得良好的效果,具有整体性的优势。结合其缓释剂型,能维持较长的作用周期,显著降低了人工管理的劳动成本。且由于在增产的同时显著提高油菜抗倒性,保证了成熟期较低的机械收获损失率以及较高的油菜生产效益,充分适配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提高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化学缓释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347414a522404.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