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采茶机采摘大叶种茶树鲜叶,然后采用竹筒式鲜叶分级机对其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得到三部分原料,分别为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机采分级2较嫩匀鲜叶原料、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将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与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混合后,采用CTC红碎茶加工工艺进行处理,加工得到CTC红碎茶;将机采分级2较嫩匀鲜叶原料,采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进行处理,加工得到工夫红茶。本发明不仅提高了机采鲜叶原料的资源利用率和机采原料加工红茶的品质,而且由于工夫红茶售价远高于CTC红碎茶,综合工艺将显著提高机采鲜叶原料的综合经济效益。
1.一种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茶机采摘大叶种茶树鲜叶,然后采用竹筒式鲜叶分级机对其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得到三部分原料,分别为以一芽四叶、一芽五叶为主的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为主的机采分级2较嫩匀鲜叶原料、以片末为主的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2)将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与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混合后,采用CTC红碎茶加工工艺进行处理,加工得到CTC红碎茶;CTC红碎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自然萎凋,其中萎凋叶含水量60%-75%,时间8-15h;(2)揉切,采用CTC机连续揉切3-4次;(3)床式发酵,其中颗粒茶厚度8-15cm,发酵时间35-50min;(4)干燥,采用流化床干燥至颗粒含水率小于5%;(5)拣剔筛分;3)将机采分级2较嫩匀鲜叶原料,采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进行处理,加工得到工夫红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CTC红碎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自然萎凋,其中萎凋叶含水量64%-70%,时间10-13h;(2)揉切,采用CTC机连续揉切3-4次;(3)床式发酵,其中颗粒茶厚度10-12cm,发酵时间40-45min;(4)干燥,采用流化床干燥至颗粒含水率小于5%;(5)拣剔筛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自然萎凋,其中萎凋叶含水量55%-70%,萎凋时间13-20小时;(2)揉捻,采用无压→轻→重→轻→松压的方式,时间40-90min;(3)发酵,发酵温度为23-30℃,相对湿度≥90%,时间3—7h;(4)做形;(5)足烘,温度为85-100℃;(6)复火干燥,温度75-95℃,时间1.0-2.5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自然萎凋,其中萎凋叶含水量60%-65%,萎凋时间15-18小时;(2)揉捻,采用无压→轻→重→轻→松压的方式,时间50-80min;(3)发酵,发酵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95%,时间4—6h;(4)做形;(5)足烘,温度为90-100℃;(6)复火干燥,温度80-90℃,时间1.5-2.0h。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
背景技术
CTC红碎茶是以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由CTC制茶专用设备加工而成,其品质特征为“外形油润乌黑,颗粒重实,内质汤色红艳明亮,香气高锐,滋味浓强、鲜爽,叶底红匀”,是主要红茶出口茶,也是生产袋泡红茶、速溶红茶的主要原料。CTC红碎茶加工是将茶树鲜叶原料切碎加工的方式,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摘对品质影响不大,因此,近年来采茶机逐渐应用于CTC红碎茶加工中,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采摘效率,但是,由于CTC红碎茶售价不高,机械采摘茶树鲜叶加工CTC红碎茶的经济效益较低,而售价较高的工夫红茶由于对品质要求较高,目前仍采用手工采摘,没有应用采摘效率高的机械采摘技术。本发明着眼于此问题,通过鲜叶分级机处理技术,根据分级后原料嫩度差异,分别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进而获得一种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不仅可提高机采鲜叶原料的资源利用率和红茶品质,而且将显著提高机采鲜叶原料的综合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茶机采摘大叶种茶树鲜叶,然后采用竹筒式鲜叶分级机对其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得到三部分原料,分别为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以一芽四叶、一芽五叶为主)、机采分级2较嫩匀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为主)、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以片末为主);
2、将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与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混合后,采用CTC红碎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4%-70%,时间10-13h)→揉切(CTC机连续揉切3-4次)→床式发酵(颗粒茶厚度10-12cm,发酵时间40-45min)→干燥(流化床干燥至颗粒含水率小于5%)→拣剔筛分”进行处理,加工得到CTC红碎茶,其品质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CTC红碎茶相比感官品质相当;
3、将嫩度较好、较匀整的机采分级2鲜叶原料,采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0%-65%,萎凋时间15-18小时)→揉捻(采用“无压→轻→重→轻→松压”方式,时间50-80min)→发酵(发酵温度25-28℃,相对湿度≥95%,时间4-6h)→做形→足烘(90-100℃)→复火干燥(80-90℃,时间1.5-2.0h)”进行处理,加工得到工夫红茶,其品质优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工夫红茶感官品质,前者比后者感官品质得分高出1-4分。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比机采鲜叶加工CTC红碎茶的单一工艺的经济效益高出20-30%。
本发明针对目前机采大叶种茶树鲜叶原料仅用于CTC红碎茶加工、机采大叶种茶树鲜叶原料无法直接用于加工工夫红茶等问题,通过对机采鲜叶进行分级处理,根据原料嫩度差异分别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进而获得一种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不仅提高了机采鲜叶原料的资源利用率和机采原料加工红茶的品质,而且由于工夫红茶售价远高于CTC红碎茶,综合工艺将显著提高机采鲜叶原料的综合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茶机采摘大叶种茶树鲜叶,然后采用竹筒式鲜叶分级机对其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得到三部分原料,分别为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以一芽四叶、一芽五叶为主)、机采分级2较嫩匀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为主)、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以片末为主);
将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与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混合后,采用CTC红碎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5%,时间12h)→揉切(CTC机连续揉切3次)→床式发酵(颗粒茶厚度10cm,发酵时间42min)→干燥(流化床干燥至颗粒含水率小于5%)→拣剔筛分”进行处理,加工得到CTC红碎茶,其品质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CTC红碎茶相比感官品质相当;
将嫩度较好、较匀整的机采分级2鲜叶原料,采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0%,萎凋时间15小时)→揉捻(采用“无压→轻→重→轻→松压”方式,时间50min)→发酵(发酵温度25℃,相对湿度95%,时间6h)→做形→足烘(90℃)→复火干燥(80℃,时间2h)”进行处理,加工得到工夫红茶,其品质优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工夫红茶感官品质,前者比后者感官品质得分高出1.6分。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比机采鲜叶加工CTC红碎茶的单一工艺的经济效益高出22%。
实施例2
采茶机采摘大叶种茶树鲜叶,然后采用竹筒式鲜叶分级机对其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得到三部分原料,分别为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以一芽四叶、一芽五叶为主)、机采分级2较嫩匀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为主)、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以片末为主);
将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与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混合后,采用CTC红碎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5%,时间12h)→揉切(CTC机连续揉切4次)→床式发酵(颗粒茶厚度10cm,发酵时间45min)→干燥(流化床干燥至颗粒含水率小于5%)→拣剔筛分”进行处理,加工得到CTC红碎茶,其品质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CTC红碎茶相比感官品质相当;
将嫩度较好、较匀整的机采分级2鲜叶原料,采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2%,萎凋时间17小时)→揉捻(采用“无压→轻→重→轻→松压”方式,时间60min)→发酵(发酵温度28℃,相对湿度96%,时间5h)→做形→足烘(100℃)→复火干燥(90℃,时间1.5h)”进行处理,加工得到工夫红茶,其品质优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工夫红茶感官品质,前者比后者感官品质得分高出2.4分。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比机采鲜叶加工CTC红碎茶的单一工艺的经济效益高出25%。
实施例3
采茶机采摘大叶种茶树鲜叶,然后采用竹筒式鲜叶分级机对其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得到三部分原料,分别为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以一芽四叶、一芽五叶为主)、机采分级2较嫩匀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为主)、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以片末为主);
将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与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混合后,采用CTC红碎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8%,时间10h)→揉切(CTC机连续揉切3次)→床式发酵(颗粒茶厚度11cm,发酵时间43min)→干燥(流化床干燥至颗粒含水率小于5%)→拣剔筛分”进行处理,加工得到CTC红碎茶,其品质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CTC红碎茶相比感官品质相当;
将嫩度较好、较匀整的机采分级2鲜叶原料,采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2%,萎凋时间15小时)→揉捻(采用“无压→轻→重→轻→松压”方式,时间50min)→发酵(发酵温度28℃,相对湿度≥98%,时间4h)→做形→足烘(95℃)→复火干燥(80℃,时间2h)”进行处理,加工得到工夫红茶,其品质优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工夫红茶感官品质,前者比后者感官品质得分高出3.8分。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比机采鲜叶加工CTC红碎茶的单一工艺的经济效益高出28%。
实施例4
采茶机采摘大叶种茶树鲜叶,然后采用竹筒式鲜叶分级机对其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得到三部分原料,分别为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以一芽四叶、一芽五叶为主)、机采分级2较嫩匀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为主)、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以片末为主);
将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与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混合后,采用CTC红碎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9%,时间10h)→揉切(CTC机连续揉切4次)→床式发酵(颗粒茶厚度12cm,发酵时间45min)→干燥(流化床干燥至颗粒含水率小于5%)→拣剔筛分”进行处理,加工得到CTC红碎茶,其品质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CTC红碎茶相比感官品质相当;
将嫩度较好、较匀整的机采分级2鲜叶原料,采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3%,萎凋时间17小时)→揉捻(采用“无压→轻→重→轻→松压”方式,时间50min)→发酵(发酵温度26℃,相对湿度95%,时间6h)→做形→足烘(100℃)→复火干燥(90℃,时间2.0h)”进行处理,加工得到工夫红茶,其品质优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工夫红茶感官品质,前者比后者感官品质得分高出2.9分。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比机采鲜叶加工CTC红碎茶的单一工艺的经济效益高出24%。
实施例5
采茶机采摘大叶种茶树鲜叶,然后采用竹筒式鲜叶分级机对其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得到三部分原料,分别为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以一芽四叶、一芽五叶为主)、机采分级2较嫩匀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为主)、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以片末为主);
将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与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混合后,采用CTC红碎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4%,时间13h)→揉切(CTC机连续揉切3次)→床式发酵(颗粒茶厚度10cm,发酵时间45min)→干燥(流化床干燥至颗粒含水率小于5%)→拣剔筛分”进行处理,加工得到CTC红碎茶,其品质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CTC红碎茶相比感官品质相当;
将嫩度较好、较匀整的机采分级2鲜叶原料,采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4%,萎凋时间18小时)→揉捻(采用“无压→轻→重→轻→松压”方式,时间65min)→发酵(发酵温度28℃,相对湿度98%,时间5h)→做形→足烘(100℃)→复火干燥(95℃,时间2.0h)”进行处理,加工得到工夫红茶,其品质优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工夫红茶感官品质,前者比后者感官品质得分高出2.6分。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比机采鲜叶加工CTC红碎茶的单一工艺的经济效益高出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267938a520743.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