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包括选料、粉碎、浸提、澄清、过滤、二次浸提过滤、浓缩、分离沉淀、均质、酸糖调配、添加香精、杀菌、装瓶的步骤,按照一定的生产步骤顺序排列,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流程条件,监控流程中各步骤的生产参数,以获得高质量的食用菌类饮料;特设浸提步骤及二次浸提过滤步骤,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类饮料的抽出率;整个生产工艺方法步骤简单清晰,为生产出健康环保、安全可靠、色香味俱全的食用菌类饮料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减少了生产的经济成本,在保证饮品质量的前提下,经济效益更高。

1.一种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步骤:(1)选料:选择适宜的食用菌子实体;(2)粉碎:将食用菌子实体放入搅拌机或者粉碎机中破碎,所述搅拌机的搅拌刀片至少有四片,所述粉碎机飞刀的刀头转速为400转/分钟~460转/分钟,食用菌子实体经破碎后,细度在70~100目;(3)浸提:将粉碎后的食用菌子实体颗粒放入水中形成食用菌子实体混合液,一边不停搅拌一边加热混合液到95℃~100℃,保持持续加热2~3小时,形成食用菌溶液;所述食用菌子实体与水的重量比为1:10~1:13;(4)澄清:将浸提后的食用菌溶液自然静置25~35分钟后,溶液中未分解的颗粒随重力逐渐水解,从而沉淀;(5)过滤:利用板框,将澄清后的食用菌溶液从板框上方过滤,去除溶液中的食用菌子实体残渣和未完全粉碎的大颗粒子实体;(6)二次浸提过滤:重复步骤3~步骤5;(7)浓缩:将过滤后的食用菌类溶液放置于真空环境下的减压机中,瞬间减小压力,溶液水分不断蒸发,形成浓缩后的食用菌类溶液;(8)分离沉淀:将浓缩后的食用菌溶液放入离心沉淀机内,分离积于底部的沉淀物;(9)均质:将沉淀后的食用菌类溶液放入高压均质机内,在高压下通过均质设备均质,使不同粒子的悬浮液均质化,溶液保持一定的浑浊度,获得不易分层和沉淀的食用菌类溶液;(10)酸糖调配:向经上述步骤后得出的食用菌类溶液中投入酸糖配料,调配口味,所述糖酸比例为13:1~15:1,制成食用菌类饮料;(11)添加香精:向食用菌类饮料中添加食物香精,所述食物香精的重量在0.03%~0.06%;(12)杀菌:可通过高温瞬时杀菌器或者水浴法或者蒸汽式灭菌,所述温度均设置在70℃~95℃,持续加热状态,维持15-30秒;(13)装瓶:经过步骤12冷却后的食用菌类饮料直接装瓶储存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食用菌子实体选择灰树花子实体、香菇子实体、金针菇子实体或者银耳子实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浸提过程开始时食用菌子实体与水的重量比最优为为1:12;所述水为清水或者椰子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浸提过程采用不锈钢容器装载食用菌子实体及清水的混合液,加热方式采用蒸汽加热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过步骤6二次浸提过滤后的食用菌溶液中,固形物的浓度在8%~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的糖配料主要为蔗糖或果葡糖浆;所述酸配料主要为柠檬酸或苹果酸。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还可添加藻朊酸钠,所述藻朊酸钠不大于550克。 8.如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装瓶中的待用瓶为玻璃罐或者马口铁罐,最优选择是马口铁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类饮品的生产工艺方法,属于食品中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菌类饮料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饮料类型。近代医学研究表明,食用菌类不仅有传统的益气、强身、祛病、通经、益寿等功能,还具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癌的功效,因此食用菌饮料颇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传统的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步骤呈流水线型,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步骤更加复杂和繁琐,对材料选取、温度控制,压榨过滤等环节常常一次监控后就不能适时调整改变,本着健康环保、最大程度营养化、经济化的特点,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需要在每一个环节上仔细设置,小心监控,确保每一步骤的精确完成,争取得到质量最上乘,口味最纯粹的健康饮品。在健康安全、口味良好的同时,也可以在生产工艺环节中增加特殊的小环节,小步骤或者特别设置的步骤条件,以此来获得出汁率高,产量高的食用菌类饮料,减少饮品的生产成本,在保证饮品质量的前提下,获得高报酬的经济效益,因而,如何正确设置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何设置生产条件,控制生产参数,就成为了饮品生产商们争相寻获的问题关键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包括选料、粉碎、浸提、澄清、过滤、二次浸提过滤、浓缩、分离沉淀、均质、酸糖调配、添加香精、杀菌、装瓶的步骤,按照一定的生产步骤顺序排列,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流程条件,监控流程中各步骤的生产参数,以获得高质量的食用菌类饮料;特设浸提步骤及二次浸提过滤步骤,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类饮料的抽出率;整个生产工艺方法步骤简单清晰,为生产出健康环保、安全可靠、色香味俱全的食用菌类饮料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减少了生产的经济成本,在保证饮品质量的前提下,经济效益更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步骤: 

(1)选料:选择适宜的食用菌子实体;

(2)粉碎:将食用菌子实体放入搅拌机或者粉碎机中破碎,所述搅拌机的搅拌刀片至少有四片,所述粉碎机飞刀的刀头转速为400转/分钟~460转/分钟,食用菌子实体经破碎后,细度在70~100目;

(3)浸提:将粉碎后的食用菌子实体颗粒放入水中形成食用菌子实体混合液,一边不停搅拌一边加热混合液到95℃~100℃,保持持续加热2~3小时,形成食用菌溶液;所述食用菌子实体与水的重量比为1:10~1:13;

(4)澄清:将浸提后的食用菌溶液自然静置25~35分钟后,溶液中未分解的颗粒随重力逐渐水解,从而沉淀;

(5)过滤:利用板框,将澄清后的食用菌溶液从板框上方过滤,去除溶液中的食用菌子实体残渣和未完全粉碎的大颗粒子实体。

(6)二次浸提过滤:重复步骤3~步骤5; 

(7)浓缩:将过滤后的食用菌类溶液放置于真空环境下的减压机中,瞬间减小压力,溶液水分不断蒸发,形成浓缩后的食用菌类溶液;

(8)分离沉淀:将浓缩后的食用菌溶液放入离心沉淀机内,分离积于底部的沉淀物;

(9)均质:将沉淀后的食用菌类溶液放入高压均质机内,在高压下通过均质设备均质,使不同粒子的悬浮液均质化,溶液保持一定的浑浊度,获得不易分层和沉淀的食用菌类溶液。

(10)             酸糖调配:向经上述步骤后得出的食用菌类溶液中投入酸糖配料,调配口味,所述糖酸比例为13:1~15:1,制成食用菌类饮料; 

(11)             添加香精:向食用菌类饮料中添加食物香精,所述食物香精的重量在0.03%~0.06%。

(12)             杀菌:可通过高温瞬时杀菌器或者水浴法或者蒸汽式灭菌,所述温度均设置在70℃~95℃,持续加热状态,维持15-30秒。 

(13)             装瓶:经过步骤12冷却后的食用菌类饮料直接装瓶储存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中的食用菌子实体选择灰树花子实体、香菇子实体、金针菇子实体或者银耳子实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3浸提过程开始时食用菌子实体与水的重量比最优为为1:12;所述水为清水或者椰子水。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步骤3浸提过程采用不锈钢容器装载食用菌子实体及清水的混合液,加热方式采用蒸汽加热法。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经过步骤6二次浸提过滤后的食用菌溶液中,固形物的浓度在8%~12%。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0中的糖配料主要为蔗糖或果葡糖浆;所述酸配料主要为柠檬酸或苹果酸。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0中还可添加藻朊酸钠,所述藻朊酸钠不大于550克。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3装瓶中的待用瓶为玻璃罐或者马口铁罐,最优选择是马口铁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食用菌保健饮料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治疗其它多种疾病的效果,符合人们追求绿色健康的标准,制作工艺简单流畅、销售前景乐观。

(2)灰树花子实体、香菇子实体、金针菇子实体和银耳子实体都是食品加工行业比较常见的材料,原材料健康安全,价格也不十分昂贵,为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提供了良好保证,一定程度下降低了生产经济成本,经济效果更高,更加的安全可靠。 

(3)将食用菌子实体破碎,便于提高后期生产步骤中的抽出率,工作效率大幅度高;同时因为食用菌子实体自身的特性,所述搅拌机的搅拌刀片至少有四片,所述粉碎机飞刀的刀头转速为400转/分钟~460转/分钟,才能更加充分的碾磨破碎食用菌子实体原料,高转速细刀片的设置使得破碎工作效率更高,碾磨更加彻底,食用菌子实体的粉碎效果更加明显,控制细度在70~100目。 

(4)浸提步骤就是为了完成食用菌类饮料的抽出率,不停搅拌是为了更好的充分混合食用菌子实体和水,防止容器内死角处的食用菌子实体未被完全浸提;严格控制各项浸提参数,是为了保证食用菌子实体的活性,防止因高温而对食用菌子实体原料产生不良印象,影响食用菌类饮料的成品口感。 

(5)经过试验表明,当浸提过程开始时食用菌子实体与水的重量比为1:12时,浸提工作效率最高,抽出率最佳。 

(6)为了配合后期食用菌类饮料的调味步骤,也为了丰富饮料的口感,浸提步骤的水可以为清水或者椰子水;浸提过程采用不锈钢容器装载食用菌子实体及清水的混合液,能够促使容器内混合液尽快达到所需温度,节约了加热时间,工作效率更高;加热方式采用蒸汽加热法对食用菌子实体的影响较小,不易引起食用菌子实体的物理变化。 

(7)澄清步骤是为了便于食用菌溶液中的大颗粒子实体及溶液残渣有缓冲时间慢慢沉淀,也是为了便于下一步的过滤环节,过滤掉溶液残渣及大颗粒的子实体后,食用菌饮料成品更加醇厚,口感更佳。 

(8)为了充分利用资源,节约食用菌子实体原料,降低饮料成品生产的经济成本,特别设置二次浸提过滤步骤,重复步骤3到步骤5,进一步提高食用菌子实体的抽出率,工作效率更高,更加的充分利用化、更加的节约化、更加的经济化,能够有效除去食用菌溶液中的细小悬浮物,外观更加清澈透明,去除大部分的胶体硅未分解大颗粒和食用菌溶液残渣,食用菌饮料成品的口感更好,品质更高,档次也更高。 

(9)饮品浓缩的方式有很多,本发明中特别选用在真空环境下瞬时减小压力的方法,这是因为食用菌类饮品本身并无太大的食品香气,即便在真空中浓缩,芳香成分易挥发,对食用菌类饮料本身也无太大的伤害;另外利用真空减压浓缩发,比一般的浓缩方式更加的简单快捷,大大缩短了浓缩时间,又可以很好的保持食用菌类溶液的质量,是食用菌类饮品浓缩的最佳选择方式。 

(10)均质步骤使得食用菌类饮料可以保持一定的浑浊度,获得不易分层和沉淀的饮料汁,同时也增加饮料的口感,更加的醇厚,层次更加分明,口感更佳。 

(11)为保证口感,在向食用菌类饮料中添加酸糖辅助配料时,比例要控制在13:1~15:1,以防止饮品过甜或过酸,不能满足大众口味需求,建议向饮品添加的糖配料主要为蔗糖或果葡糖浆,酸配料主要为柠檬酸或苹果酸,纯度高,效果好,味道佳。 

(12)食用菌类饮料本身就不太有味道,为了提高饮品味道,提高大众接受度,所以在其中添加一定的食品香精,以获得香气充沛的饮品,增加饮用者的青睐程度,提高销售量。 

(13)在调配口味步骤中还可以添加藻朊酸钠,作为一种稳定剂,便于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更加的安全可靠,稳定性更高。 

(14)饮料中的微生物主要为酵母菌和霉菌,这两种微生物都不太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除,因而在杀菌步骤,利用高温瞬时杀菌器或者水浴法或者蒸汽式,均可通过提高杀菌温度,达到杀菌目的。 

(15)为了便于饮用,提高饮料的品质和档次,玻璃瓶和马口铁罐均可使用,这其中马口铁罐更加适合,使用更加方便,可不必一次性饮用完毕,更加的卫生、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步骤:

首先第一步,选择适宜的食用菌子实体,食用菌类保健饮料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治疗其它多种疾病的效果,符合人们追求绿色健康的标准,因而以食用菌子实体制成的饮料制作工艺简单流畅、销售前景乐观。然后将食用菌子实体放入搅拌机或者粉碎机中破碎,便于提高后期生产步骤中的抽出率,工作效率大幅度高;同时因为食用菌子实体自身的特性,所述搅拌机的搅拌刀片至少有四片,所述粉碎机飞刀的刀头转速为400转/分钟~460转/分钟,才能更加充分的碾磨破碎食用菌子实体原料,高转速细刀片的设置使得破碎工作效率更高,碾磨更加彻底,食用菌子实体的粉碎效果更加明显,控制细度在70~100目。 

接下来进入食用菌类饮料生产工艺的特殊环节浸提,将粉碎后的食用菌子实体颗粒放入水中形成食用菌子实体混合液,一边不停搅拌一边加热混合液到95℃~100℃,保持持续加热2~3小时,形成食用菌溶液;浸提步骤就是为了完成食用菌类饮料的抽出率,不停搅拌是为了更好的充分混合食用菌子实体和水,防止容器内死角处的食用菌子实体未被完全浸提;严格控制各项浸提参数,是为了保证食用菌子实体的活性,防止因高温而对食用菌子实体原料产生不良印象,影响食用菌类饮料的成品口感。 

经过试验表明,当浸提过程开始时食用菌子实体与水的重量比为1:12时,浸提工作效率最高,抽出率最佳。 

接着将浸提后的食用菌溶液自然静置25~35分钟后,溶液中未分解的颗粒随重力逐渐水解,从而沉淀;澄清步骤是为了便于食用菌溶液中的大颗粒子实体及溶液残渣有缓冲时间慢慢沉淀,也是为了便于下一步的过滤环节。 

随后利用板框,将澄清后的食用菌溶液从板框上方过滤,去除溶液中的食用菌子实体残渣和未完全粉碎的大颗粒子实体,过滤掉溶液残渣及大颗粒的子实体后,食用菌饮料成品能够更加的醇厚,口感更佳。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节约食用菌子实体原料,降低饮料成品生产的经济成本,特别设置二次浸提过滤步骤,重复步骤3到步骤5,进一步提高食用菌子实体的抽出率,工作效率更高,更加的充分利用化、更加的节约化、更加的经济化,能够有效除去食用菌溶液中的细小悬浮物,外观更加清澈透明,去除大部分的胶体硅未分解大颗粒和食用菌溶液残渣,食用菌饮料成品的口感更好,品质更高,档次也更高。 

随后,再将过滤后的食用菌类溶液放置于真空环境下的减压机中,瞬间减小压力,溶液水分不断蒸发,形成浓缩后的食用菌类溶液;事实上饮品浓缩的方式有很多,本发明中特别选用在真空环境下瞬时减小压力的方法,是因为食用菌类饮品本身并无太大的食品香气,即便在真空中浓缩,芳香成分易挥发,对食用菌类饮料本身也无太大的伤害;另外利用真空减压浓缩发,比一般的浓缩方式更加的简单快捷,大大缩短了浓缩时间,又可以很好的保持食用菌类溶液的质量,是食用菌类饮品浓缩的最佳选择方式。 

将浓缩后的食用菌溶液放入离心沉淀机内,分离积于底部的沉淀物,饮料更加的清澈,外观更加诱人。 

将沉淀后的食用菌类溶液放入高压均质机内,在高压下通过均质设备均质,使不同粒子的悬浮液均质化,溶液保持一定的浑浊度,获得不易分层和沉淀的食用菌类溶液,同时也增加饮料的口感,更加的醇厚,层次更加分明,口感更佳。 

向经上述步骤后得出的食用菌类溶液中投入酸糖配料,调配口味。为保证口感,在向食用菌类饮料中添加酸糖辅助配料时,比例要控制在13:1~15:1,以防止饮品过甜或过酸,不能满足大众口味需求。 

食用菌类饮料本身就不太有味道,为了提高饮品味道,提高大众接受度,所以在其中添加一定的食品香精,以获得香气充沛的饮品,增加饮用者的青睐程度,提高销售量,安全起见,所述食物香精的重量在0.03%~0.06%,既保证了饮料的安全性,符合饮品检测法,也能提高饮料的香气。 

饮料中的微生物主要为酵母菌和霉菌,这两种微生物都不太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除,因而在杀菌步骤,通过高温瞬时杀菌器或者水浴法或者蒸汽式灭菌,均可通过提高杀菌温度,达到杀菌目的,所述杀菌温度设置在70℃~95℃,持续加热状态,维持15-30秒。 

最后,向经过步骤12冷却后的食用菌类饮料直接装瓶储存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食用菌子实体选择灰树花子实体、香菇子实体、金针菇子实体或者银耳子实体;灰树花子实体、香菇子实体、金针菇子实体和银耳子实体都是食品加工行业比较常见的材料,原材料健康安全,价格也不十分昂贵,为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提供了良好保证,一定程度下降低了生产经济成本,经济效果更高,更加的安全可靠。

另外一方面,为了配合后期食用菌类饮料的调味步骤,也为了丰富饮料的口感,浸提步骤的水可以为清水或者椰子水;浸提过程采用不锈钢容器装载食用菌子实体及清水的混合液,能够促使容器内混合液尽快达到所需温度,节约了加热时间,工作效率更高;加热方式采用蒸汽加热法对食用菌子实体的影响较小,不易引起食用菌子实体的物理变化。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经过步骤6二次浸提过滤后的食用菌溶液中,固形物的浓度要控制在8%~12%,浓度不能过浓,否则粘度上升,不利于果胶沉淀。

为保证口感,在众多的酸糖调味品中,建议向食用菌类饮料中添加的糖配料主要为蔗糖或果葡糖浆,酸配料主要为柠檬酸或苹果酸,纯度高,效果好,味道佳。 

在调配口味步骤中还可以添加藻朊酸钠,作为一种稳定剂,便于食用菌类饮料的生产,更加的安全可靠,稳定性更高。 

步骤13装瓶中瓶子为玻璃罐或者马口铁罐,更加适合食用菌类饮料的存储环境,尤其是透明玻璃罐,这样便于选用者从透明玻璃罐外面看到食用菌类饮料的颜色,感觉更加的新鲜,更加的健康,增进人们的购买欲望,销售量更高,市场前景更好;为了便于饮用,提高饮料的品质和档次,马口铁罐也更加适合,使用方便,不必一次性饮用完毕,更加的卫生、安全。 

须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举例的说明并非限制本创作之应用,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中所述。 

  

本文标签: 菌类生产工艺饮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