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室内无土培育余甘子幼苗的方法,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一、设备:育苗盘、栽培架、喷淋器、发光灯;二、浸种发芽:将余甘子粒浸入20℃~30℃清水6~10小时,浸润后捞出放进发芽缸内,顶口封盖,保持28℃~30℃恒温催芽2~3天,其间喷洒补加少量清水,直至长出芽尖;三、移栽:芽尖长到0.3~0.5cm后将种芽粒撒到育苗盘的网上,平摊;四、栽培管理,每隔6~8小时喷洒清水一次,20~24小时喷洒培养液一次,营养液以含尿素0.5%、氯化钾0.3%、磷酸二氢钙0.2%,保持光照:15~18小时;保持室内温度:25℃~30℃;五、芽体长成,芽苗长至10 cm~13 cm,即可下盘分须芽进行移栽。

1.室内无土培育余甘子幼苗的方法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一、设备:育苗盘、栽培架、喷淋器、发光灯,栽培架为5~7层,架层间距35cm~40cm;育苗盘为双层塑料盘,底层为储水层,储水层侧面开有少数溢流孔,上层有排列密网;二、浸种发芽:将余甘子粒浸入20℃~30℃清水6~10小时,浸润后捞出放进发芽缸内,顶口封盖,保持28℃~30℃恒温催芽2~3天,其间喷洒补加少量清水,直至长出芽尖;三、移栽:芽尖长到0.3~0.5cm后将种芽粒撒到育苗盘的网上,平摊,不重叠,放置到栽培架层上;四、栽培管理,每隔6~8小时喷洒清水一次,20~24小时喷洒培养液一次,营养液以含尿素0.5%、氯化钾0.3%、磷酸二氢钙0.2%,保持光照:15~18小时;保持室内温度:25℃~30℃;五、芽体长成,芽苗长至10cm~13cm,即可下盘分须芽进行移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无土栽培技术,特别涉及室内无土栽培余甘子芽苗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余甘子,中药名。属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又名喉甘子,庵罗果,牛甘果等。该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果梗约1mm。余甘子树耐旱耐瘠,适应性非常强,喜光喜温。生长期1-3年。甘、酸、涩,凉。归肺、胃经。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

余甘子树耐旱耐瘠,适应性非常强,喜光喜温。一般在年均温20℃左右生长良好,0℃左右即有受冻现象。生于海拔200-2300米山地疏林、灌丛、荒地或山沟向阳处。对土壤要求不严,南方各类山地均可种植。以向阳山坡、梯田和园地栽培为宜。

余甘子树耐旱耐瘠,适应性非常强,喜光喜温。一般在年均温20℃左右生长良好,0℃左右即有受冻现象。生于海拔200-2300米山地疏林、灌丛、荒地或山沟向阳处。对土壤要求不严,南方各类山地均可种植。以向阳山坡、梯田和园地栽培为宜。

余甘子产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中国野生分布在云南、广西、福建、海南、台湾、海南、四川、贵州等省,江西、湖南、浙江等省部分地区也有。

余甘子乔木,高达23米,胸径50厘米;树皮浅褐色;枝条具纵细条纹,被黄褐色短柔毛。叶片纸质至革质,二列,线状长圆形,长8-20毫米,宽2-6毫米,顶端截平或钝圆,有锐尖头或微凹,基部浅心形而稍偏斜,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干后带红色或淡褐色,边缘略背卷;侧脉每边4-7条;叶柄长0.3-0.7毫米;托叶三角形,长0.8-1.5毫米,褐红色,边缘有睫毛。多朵雄花和1朵雌花或全为雄花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萼片6;雄花:花梗长1-2.5毫米;萼片膜质,黄色,长倒卵形或匙形,近相等,长1.2-2.5毫米,宽0.5-1毫米,顶端钝或圆,边缘全缘或有浅齿;雄蕊3,花丝合生成长0.3-0.7毫米的柱,花药直立,长圆形,长0.5-0.9毫米,顶端具短尖头,药室平行,纵裂;花粉近球形,直径17.5-19微米,具4-6孔沟,内孔多长椭圆形;花盘腺体6,近三角形;雌花:花梗长约0.5毫米;萼片长圆形或匙形,长1.6-2.5毫米,宽0.7-1.3毫米,顶端钝或圆,较厚,边缘膜质,多少具浅齿;花盘杯状,包藏子房达-半以上,边缘撕裂;子房卵圆形,长约1.5毫米,3室,花柱3,长2.5-4毫米,基部合生,顶端2裂,裂片顶端再2裂。蒴果呈核果状,圆球形,直径1-1.3厘米,外果皮肉质,绿白色或淡黄白色,内果皮硬壳质;种子略带红色,长5-6毫米,宽2-3毫米。花期4-6月,果期7-9月。

余甘子性喜温暖干热气候,能耐干旱和瘠薄的土壤。在云南南亚热带三江两岸和小流域地区的干旱河谷地区。海拔500~2500m,年平均温度20℃以上,年降雨量800~1500mm的疏林或向阳山坡地。目前云南多为野生、人工栽培甚少。若要进行大面积的人工栽培,首先要进行野生变家种的驯化研究。

发明内容

余甘子果实富含丰富的丙种维生素,供食用,可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治咳嗽、喉痛,解河豚鱼中毒等。初食味酸涩,良久乃甘,故名“余甘子”。树根和叶供药用,能解热清毒,治皮炎、湿疹、风湿痛等。叶晒干供枕芯用料。种子含油量16% ,供制肥皂。树皮、叶、幼果可提制栲胶。木材棕红褐色,坚硬,结构细致,有弹性,耐水湿,供农具和家具用材,又为优良的薪炭柴。为了培育出优质、高产的余甘子芽苗,满足种植需求,本人发明了一种室内无土栽培余甘子芽苗的方法,培育出的余甘子芽苗肥大、鲜嫩,符合移种繁殖的要求。

室内无土培育余甘子幼苗的方法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一、设备:育苗盘、栽培架、喷淋器、发光灯,栽培架为5~7层,架层间距35cm~40cm;育苗盘为双层塑料盘,底层为储水层,储水层侧面开有少数溢流孔,上层有排列密网;二、浸种发芽:将余甘子粒浸入20℃~30℃清水6~10小时,浸润后捞出放进发芽缸内,顶口封盖,保持28℃~30℃恒温催芽2~3天 ,其间喷洒补加少量清水,直至长出芽尖;三、移栽:芽尖长到0.3~0.5cm后将种芽粒撒到育苗盘的网上,平摊,不重叠,放置到栽培架层上;四、栽培管理,每隔6~8小时喷洒清水一次,20~24小时喷洒培养液一次,营养液以含尿素0.5%、氯化钾0.3%、磷酸二氢钙0.2%,保持光照:15~18小时;保持室内温度:25℃~30℃;五、芽体长成,芽苗长至10 cm ~13 cm,即可下盘分须芽进行移栽。

室内无土培育余甘子幼苗的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室内无土培育余甘子幼苗的方法通过设备栽培架、育苗盘、喷淋器、发光灯、催芽工序、移育工序、营养液工序等技术,栽培出的鲜嫩的余甘子芽苗,肥大饱满,繁殖生长性强,移栽成功率高,是一种科学快速的种芽苗培育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室内无土培育余甘子幼苗的方法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一、设备:育苗盘、栽培架、喷淋器、发光灯,栽培架为5~7层,架层间距35cm~40cm;育苗盘为双层塑料盘,底层为储水层,储水层侧面开有少数溢流孔,上层有排列密网;二、浸种发芽:将余甘子粒浸入20℃~30℃清水6~10小时,浸润后捞出放进发芽缸内,顶口封盖,保持28℃~30℃恒温催芽2~3天 ,其间喷洒补加少量清水,直至长出芽尖;三、移栽:芽尖长到0.3~0.5cm后将种芽粒撒到育苗盘的网上,平摊,不重叠,放置到栽培架层上;四、栽培管理,每隔6~8小时喷洒清水一次,20~24小时喷洒培养液一次,营养液以含尿素0.5%、氯化钾0.3%、磷酸二氢钙0.2%,保持光照:15~18小时;保持室内温度:25℃~30℃;五、芽体长成,芽苗长至10 cm ~13 cm,即可下盘分须芽进行移栽。

本文标签: 幼苗室内方法无土余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