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勾刀的手持式破窗器,电动机与电池连接,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推板连接,推板面向撞锥孔的一侧面固定有撞锥,撞锥弹簧一端与推板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破窗器壳体上,发射控制机构包括一设置在破窗器壳体外的按压板、与按压板一端连接并伸入至破窗器壳体中的挡杆,按压板中部设置有一起翘块,挡杆上连接一归位弹簧,破窗器壳体外侧设置有一滑槽,滑槽内设置有一勾刀,勾刀能在滑槽中滑动,使得勾刀刀头能伸出至破窗器壳体前端,勾刀后端设置有锁定卡,锁定卡能将勾刀固定在滑槽中。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破窗力量稳定的优点。

1.一种带有勾刀的手持式破窗器,其特征是:包括破窗器壳体(1),所述的破窗器壳体(1)的前端中间位置开设有撞锥孔(11),所述的破窗器壳体(1)内的空间中设置有电池(2)、电动机(21)、撞锥(3)、推板(31)以及撞锥弹簧(32),所述的电池(2)和电动机(21)设置在破窗器壳体(1)的后部,所述的电动机(21)与电池(2)连接,所述的电动机(21)通过传动机构(4)与推板(31)连接,所述的推板(31)面向撞锥孔(11)的一侧面固定有撞锥(3),所述的撞锥(3)正对着撞锥孔(11)且撞锥(3)的直径小于撞锥孔(11)的直径,所述的撞锥弹簧(32)一端与推板(31)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破窗器壳体(1)上,所述的破窗器壳体(1)上还设置有发射控制机构(5),所述的发射控制机构(5)包括一设置在破窗器壳体(1)外的按压板(51)、与按压板(51)一端连接并伸入至破窗器壳体(1)中的挡杆(52),所述的按压板(51)中部设置有一起翘块(53),挡杆(52)上连接一归位弹簧(54),所述的归位弹簧(54)的另一端与破窗器壳体(1)连接,所述的电动机(21)能将推板(31)向破窗器壳体(1)后侧牵拉,使撞锥弹簧(32)压缩,所述的挡杆(52)正好挡在推板(31)前阻挡撞锥弹簧(32)回弹,所述的按压板(51)按下时,按压板(51)能将挡杆(52)翘起,使挡杆(52)离开推板(31)前侧,所述的破窗器壳体(1)外侧设置有一滑槽(6),所述的滑槽(6)内设置有一勾刀(61),所述的勾刀(61)能在滑槽(6)中滑动,使得勾刀(61)刀头能伸出至破窗器壳体(1)前端,所述的勾刀(61)后端设置有锁定卡(62),所述的锁定卡(62)能将勾刀(61)固定在滑槽(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勾刀的手持式破窗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2)和电动机(21)的连接电路上设置有电动机控制开关(22),所述的电动机控制开关(22)设置在破窗器壳体(1)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勾刀的手持式破窗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机构(4)包括一与电动机(21)传动轴同心连接的圆形绕线槽(41),所述的圆形绕线槽(41)内侧面设置有可缩入圆形绕线槽(41)中的钩齿(42),所述的钩齿(42)上连接有能将钩齿(42)推出至圆形绕线槽(41)内侧面的钩齿弹簧(43),所述的电动机(21)传动轴上设置有与钩齿(42)形状相适应的钩齿槽,所述的电动机(21)正转时,所述的钩齿(42)与钩齿槽相咬合,圆形绕线槽(41)随电动机(21)同步正向转动,当圆形绕线槽(41)反转时,所述的钩齿(42)被传动轴压入圆形绕线槽(41)中,使得电动机(21)传动轴不与圆形绕线槽(41)相咬合,电动机(21)传动轴不随圆形绕线槽(4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勾刀的手持式破窗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圆形绕线槽(41)上绕有连接线(44),所述的连接线(44)一端固定在圆形绕线槽(41)上,另一端与推板(3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勾刀的手持式破窗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破窗器壳体(1)前端设置有橡胶贴(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勾刀的手持式破窗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线(44)为碳纤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勾刀的手持式破窗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破窗器壳体(1)上设置有可开合的电池仓门(13),所述的电池(2)能通过电池仓门(13)从破窗器壳体(1)内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共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勾刀的手持式破窗器。

背景技术

现今,为了便于当公交车发生意外紧急情况时公交车上乘客能够及时顺利逃生,通常在玻璃窗上安装破窗装置。

现有的破窗装置,需要乘客亲自操作安全锥,击打车窗,如力量不够,还需要多次击打,耗费时间,以致公交车上人员破窗开辟逃生通道的效率低,影响逃生的成功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破窗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破窗力量稳定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勾刀的手持式破窗器,其中:包括破窗器壳体,破窗器壳体的前端中间位置开设有撞锥孔,破窗器壳体内的空间中设置有电池、电动机、撞锥、推板以及撞锥弹簧,电池和电动机设置在破窗器壳体的后部,电动机与电池连接,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推板连接,推板面向撞锥孔的一侧面固定有撞锥,撞锥正对着撞锥孔且撞锥的直径小于撞锥孔的直径,撞锥弹簧一端与推板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破窗器壳体上,破窗器壳体上还设置有发射控制机构,发射控制机构包括一设置在破窗器壳体外的按压板、与按压板一端连接并伸入至破窗器壳体中的挡杆,按压板中部设置有一起翘块,挡杆上连接一归位弹簧,归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破窗器壳体连接,电动机能将推板向破窗器壳体后侧牵拉,使撞锥弹簧压缩,挡杆正好挡在推板前阻挡撞锥弹簧回弹,按压板按下时,按压板能将挡杆翘起,使挡杆离开推板前侧,破窗器壳体外侧设置有一滑槽,滑槽内设置有一勾刀,勾刀能在滑槽中滑动,使得勾刀刀头能伸出至破窗器壳体前端,勾刀后端设置有锁定卡,锁定卡能将勾刀固定在滑槽中。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电池和电动机的连接电路上设置有电动机控制开关,电动机控制开关设置在破窗器壳体的后端。

上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一与电动机传动轴同心连接的圆形绕线槽,圆形绕线槽内侧面设置有可缩入圆形绕线槽中的钩齿,钩齿上连接有能将钩齿推出至圆形绕线槽内侧面的钩齿弹簧,电动机传动轴上设置有与钩齿形状相适应的钩齿槽,电动机正转时,钩齿与钩齿槽相咬合,圆形绕线槽随电动机同步正向转动,当圆形绕线槽反转时,钩齿被传动轴压入圆形绕线槽中,使得电动机传动轴不与圆形绕线槽相咬合,电动机传动轴不随圆形绕线槽转动。

上述的圆形绕线槽上绕有连接线,连接线一端固定在圆形绕线槽上,另一端与推板连接。

上述的破窗器壳体前端设置有橡胶贴。

上述的连接线为碳纤维线。

上述的破窗器壳体上设置有可开合的电池仓门,电池能通过电池仓门从破窗器壳体内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勾刀的手持式破窗器,通过弹簧积蓄力量,当公交车发生火灾时,将破窗器前端按压在车窗上,然后按下按压板,这时按压板带动挡杆抬起,挡杆离开推板的前方,弹簧急速伸张,将撞锥从撞锥孔推出,从而击打车窗。弹簧使用弹性系数高的弹簧,保证撞锥能获得较大的推力。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勾刀,可以在击打车窗前先用勾刀对车窗的击打部位进行刻画,以弱化车窗的击打部位的玻璃强度,使车窗更容易被打碎。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电池和电动机,用于将推板拉回,使弹簧重新蓄力,使破窗器达到能反复使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力大力破窗,只需将本装置按在车窗上,然后按动按压板51,就可以破窗了,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破窗力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圆形绕线槽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破窗器壳体1、撞锥孔11、橡胶贴12、电池仓门13、电池2、电动机21、电动机控制开关22、撞锥3、推板31、撞锥弹簧32、传动机构4、圆形绕线槽41、钩齿42、钩齿弹簧43、连接线44、发射控制机构5、按压板51、挡杆52、起翘块53、归位弹簧54、滑槽6、勾刀61、锁定卡6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勾刀的手持式破窗器,其中:包括破窗器壳体1,破窗器壳体1的前端中间位置开设有撞锥孔11,破窗器壳体1内的空间中设置有电池2、电动机21、撞锥3、推板31以及撞锥弹簧32,电池2和电动机21设置在破窗器壳体1的后部,电动机21与电池2连接,电动机21通过传动机构4与推板31连接,推板31面向撞锥孔11的一侧面固定有撞锥3,撞锥3正对着撞锥孔11且撞锥3的直径小于撞锥孔11的直径,撞锥弹簧32一端与推板31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破窗器壳体1上,破窗器壳体1上还设置有发射控制机构5,发射控制机构5包括一设置在破窗器壳体1外的按压板51、与按压板51一端连接并伸入至破窗器壳体1中的挡杆52,按压板51中部设置有一起翘块53,挡杆52上连接一归位弹簧54,归位弹簧54的另一端与破窗器壳体1连接,电动机21能将推板31向破窗器壳体1后侧牵拉,使撞锥弹簧32压缩,挡杆52正好挡在推板31前阻挡撞锥弹簧32回弹,按压板51按下时,按压板51能将挡杆52翘起,使挡杆52离开推板31前侧,破窗器壳体1外侧设置有一滑槽6,滑槽6内设置有一勾刀61,勾刀61能在滑槽6中滑动,使得勾刀61刀头能伸出至破窗器壳体1前端,勾刀61后端设置有锁定卡62,锁定卡62能将勾刀61固定在滑槽6中。

实施例中,电池2和电动机21的连接电路上设置有电动机控制开关22,电动机控制开关22设置在破窗器壳体1的后端。

实施例中,传动机构4包括一与电动机21传动轴同心连接的圆形绕线槽41,圆形绕线槽41内侧面设置有可缩入圆形绕线槽41中的钩齿42,钩齿42上连接有能将钩齿42推出至圆形绕线槽41内侧面的钩齿弹簧43,电动机21传动轴上设置有与钩齿42形状相适应的钩齿槽,电动机21正转时,钩齿42与钩齿槽相咬合,圆形绕线槽41随电动机21同步正向转动,当圆形绕线槽41反转时,钩齿42被传动轴压入圆形绕线槽41中,使得电动机21传动轴不与圆形绕线槽41相咬合,电动机21传动轴不随圆形绕线槽41转动。

实施例中,圆形绕线槽41上绕有连接线44,连接线44一端固定在圆形绕线槽41上,另一端与推板31连接。

实施例中,破窗器壳体1前端设置有橡胶贴12。

实施例中,连接线44为碳纤维线。

实施例中,破窗器壳体1上设置有可开合的电池仓门13,电池2能通过电池仓门13从破窗器壳体1内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勾刀61使用的锁定卡62和平时市场上见到的推拉式美工刀用的锁定结构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如下:如图1所示安装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为弹簧压缩状态,挡杆52挡在推板31前,电动机控制开关22断开,勾刀61完全位于滑槽6中。这种状态下的手持式破窗器挂在车窗旁代替安全锤。当发生火灾时,车窗较为牢固时,可以先推动锁定卡62,将勾刀61推出至滑槽6外,用勾刀61对要砸的车窗部位进行划动,在车窗上留下划痕,然后将勾刀61收回滑槽6中,再将破窗器前端的橡胶贴12贴在要砸的车窗部位,下压按压板51,按压板51和起翘块53组成一个类似于跷跷板的结构,当按压板51一端被压下,另一端就翘起,将挡杆52抬起,使挡杆52从推板31前离开,推板31在撞锥弹簧32的带动下迅速前进,将撞锥3推出至破窗器壳体1前端,进行破窗。推板31前进时,连接线44带动圆形绕线槽41反转,此时钩齿42和钩槽不咬合,电动机21的转轴不随圆形绕线槽41转动。在一次破窗动作完成后,可以通过电动机21重新对弹簧蓄能,按下电动机控制开关22,电动机21与电池2连通,电动机正传,钩齿42和钩槽咬合,圆形绕线槽41正转,牵动连接线44,将连接线44绕在圆形绕线槽41上,将推板31拉回,撞锥弹簧32重新压缩,直至回到图1所示的状态为止,这时,松开电动机控制开关22,等待下一次破窗动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文标签: 手持式破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