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打顶喷药机,包括动力传动系统、药液供给系统以及安装动力传动系统与药液供给系统的机架;所述动力传动系统主要由外齿轮和扇形齿轮组成,把电机的扭矩传递到动刀片,实现剪切;所述药液供给系统主要由电磁阀、三通接头、软管和喷头组成,控制和供给打顶喷药机的药液;所述机架主要是为动力传动系统和药液供给系统提供支撑并为作业者提供操作部分;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方便携带,特别适用于山地丘陵地区作业,并且结构新颖,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便捷,有效减小了作业者的劳动强度。

1.一种手持式打顶喷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传动系统(3)、药液供给系统(2)以及安装动力传动系统(3)与药液供给系统(2)的机架(1);所述动力传动系统(3)包括电机(31)、外齿轮(32)、扇形齿轮(33)、动刀片(34)和定刀片(35),动力传动系统(3)主要是把电机(31)的扭矩通外齿轮(32)和扇形齿轮(33)传递到动刀片(34);所述药液供给系统(2)包括进药管(27)、电磁阀(21)、三通接头(22)、动喷头(25)、定喷头(26)、动软管(23)和定软管(24),药液供给系统(2)主要是控制和供给打顶喷药机的药液;所述机架(1)包括手柄(11)、支撑板(12)和开关(13),支撑板(12)安装在手柄(11)的顶端与手柄(11)形成面接触,开关(13)安装在手柄(11)的侧面,机架(1)主要是为动力传动系统(3)和药液供给系统(2)提供支撑并为作业者提供操作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打顶喷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3)的电机(31)安装在支撑板(12)的下端,外齿轮(32)安装在电机(31)的轴上;定刀片(35)安装在支撑板(12)的前端,扇形齿轮(33)安装在动刀片(34)的后端,扇形齿轮(33)与外齿轮(32)之间形成外啮合,电机(31)的正反转通过外齿轮(32)和扇形齿轮(33)传动,带动动刀片(34)与定刀片(35)之间的张开与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打顶喷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供给系统(2)的电磁阀(21)穿过支撑板(12)的内孔并安装在支撑板(12)上,进药管(27)通过手柄(11)的底部安装在电磁阀(21)的进液端,电磁阀(21)的出液端安装有三通接头(22),三通接头(22)的另外两端通过定软管(24)和动软管(23)与定喷头(26)和动喷头(25)相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打顶喷药机。

背景技术

烟草是以收获叶片为目的的经济作物,因而在其种植过程中需要抑制顶端优势,尽可能地促进每株烟草植株的叶片生长,故打顶喷药是烟草种植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打顶是通过摘除烟草植株顶端的花序以及幼叶,控制和去除烟草植株的顶端生长优势,以避免不能形成有效产量的幼叶对烟草植株体内养分的进一步消耗;而喷药主要是在去除顶芽的情况下抑制侧芽的生长。

目前,人工进行打顶喷药是最普遍的方式,操作人员首先使用打顶刀对烟株进行打顶,然后再使用抑芽剂喷施器进行喷洒。但是,当操作人员在使用抑芽剂喷施器喷淋植株时,操作人员很难做到对每株烟草喷施剂量准确合适的抑芽剂,通常抑芽剂的喷施量随意性极大,从而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一些烟草上药物残留量过大,进而影响烤烟制品的质量。同时,由于打顶喷药的所有环节都是人工进行,不但劳动强度极大,工作效率低,并且工作质量较差,尤其是在喷施抑芽剂环节,由于操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极易导致抑芽剂喷施剂量大、利用率低及药物残留量大等问题。

对烟草植株采用机械化打顶喷药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集中在我国平原地区试验推广,但是此类机械化的打顶喷药机整机体积大,质量重,在我国广大的西南山地丘陵地区的田间并不适用;并且,此类打顶喷药机在完成一块田地的打顶喷药作业后需田间能够提供足够的转弯空间使其转移到下一块田地,而在我国西南山地丘陵地区的田间显然不可能提供足够的空间使其转弯,可见此类打顶喷药机并不适用于在山地丘陵地区的田间使用。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高效简单、轻巧方便、能够准确控制喷药量、喷施准确、技术成熟可靠,并适用于山地丘陵地区的打顶喷药机。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精巧,轻巧可靠,操作简单,并能够可靠打顶喷药的一种手持式打顶喷药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持式打顶喷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传动系统、药液供给系统以及安装动力传动系统与药液供给系统的机架;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包括电机、外齿轮、扇形齿轮、动刀片和定刀片,动力传动系统主要是把电机的扭矩通外齿轮和扇形齿轮传递到动刀片;所述药液供给系统包括进药管、电磁阀、三通接头、动喷头、定喷头、动软管和定软管,药液供给系统主要是控制和供给打顶喷药机的药液;所述机架包括手柄、支撑板和开关,支撑板安装在手柄的顶端与手柄形成面接触,开关安装在手柄的侧面,机架主要是为动力传动系统和药液供给系统提供支撑并为作业者提供操作部分。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的电机安装在支撑板的下端,外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轴上;定刀片安装在支撑板的前端,扇形齿轮安装在动刀片的后端,扇形齿轮与外齿轮之间形成外啮合,电机的正反转通过外齿轮和扇形齿轮传动,带动动刀片与定刀片之间的张开与闭合。

所述药液供给系统的电磁阀穿过支撑板的内孔并安装在支撑板上,进药管通过手柄的底部安装在电磁阀的进液端,电磁阀的出液端安装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另外两端通过定软管和动软管与定喷头和动喷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式打顶喷药机,结构新颖,易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方便携带,特别适用于山地丘陵地区作业,并且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便捷,有效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打顶喷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机架,2为药液供给系统,3为动力传动系统,11为手柄,12为支撑板,13为开关,21为电磁阀,22为三通接头,23为动软管,24为定软管,25为动喷头,26为定喷头,27为进药管,31为电机,32为外齿轮,33为扇形齿轮,34为动刀片,35为定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手持式打顶喷药机,包括动力传动系统3、药液供给系统2以及安装动力传动系统3与药液供给系统2的机架1;所述动力传动系统3包括电机31、外齿轮32、扇形齿轮33、动刀片34和定刀片35,动力传动系统3主要是把电机31的扭矩通外齿轮32和扇形齿轮33传递到动刀片34;所述药液供给系统2包括进药管27、电磁阀21、三通接头22、动喷头25、定喷头26、动软管23和定软管24,药液供给系统2主要是控制和供给打顶喷药机的药液;所述机架1包括手柄11、支撑板12和开关13,支撑板12安装在手柄11的顶端与手柄11形成面接触,开关13安装在手柄11的侧面,机架1主要是为动力传动系统3和药液供给系统2提供支撑并为作业者提供操作部分。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动力传动系统3的电机31安装在支撑板12的下端,外齿轮32安装在电机31的轴上;定刀片35安装在支撑板12的前端,扇形齿轮33安装在动刀片34的后端,扇形齿轮33与外齿轮32之间形成外啮合,电机31的正反转通过外齿轮32和扇形齿轮33传动,带动动刀片34与定刀片35之间的张开与闭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药液供给系统2的电磁阀21穿过支撑板12的内孔并安装在支撑板12上,进药管27通过手柄11的底部安装在电磁阀21的进液端,电磁阀21的出液端安装有三通接头22,三通接头22的另外两端通过定软管24和动软管23与定喷头26和动喷头25相连。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标签: 打顶手持式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