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破窗器,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包括手握本体和手握本体下方的环形外罩;弹簧击发部,设于所述手柄下方;底座,设于所述弹簧击发部下方,所述弹簧击发部下半部分插接于所述底座内;安全插销,活动插接于底座和弹簧击发部上半部分之间。本实用新型可以瞬间击碎汽车玻璃,时间为5秒左右,比现有的安全锤,人为击碎玻璃缩短了时间,在发生事故时,增加乘客逃生的时间。

1.破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包括手握本体和手握本体下方的环形外罩;弹簧击发部,设于所述手柄下方;底座(9),设于所述弹簧击发部下方,所述弹簧击发部下半部分插接于所述底座内;安全插销(7),活动插接于底座(9)和弹簧击发部上半部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击发部包括上半部分的套管(5),所述套管(5)外壁与所述环形外罩内壁通过螺纹旋接,通过旋转所述手握本体,所述手柄相对于套管(5)向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本体下表面键连接一弹簧上支座(2),所述弹簧上支座下部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连接弹簧(3),所述连接端下表面外缘固定有环形罩式拨块(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上支座(2)滑动设置于所述套管(5)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下方连接弹簧下支座(6),所述弹簧下支座(6)设于所述弹簧击发部下半部分,所述弹簧下支座上表面外缘设有可插合拨块(4)的插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下支座侧部设有限位槽,所述安全插销(7)插接在限位槽内,限制弹簧下支座竖直方向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下支座(6)下方中部设有一可敲碎玻璃的椎体(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下部端口扣有一底座封盖(11),所述底座封盖(11)中部设有一出击孔(1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内部设有限制弹簧下支座下移的限位块,所述弹簧下支座上设有一竖直的长条豁口,当长条豁口旋转至限位块处,制动消失,弹簧下支座可向下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敲击玻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破窗器。

背景技术

安全锤,也叫救生锤,是一种封闭空间里的辅助逃生工具,其一般安装于汽车内,当汽车发生火灾或落入水中等紧急情况时,可以砸碎玻璃窗以便逃生,安全锤主要利用其锤头的圆锥形凸起砸碎玻璃,现有的救生锤的锤头就是一个凸起往往比较小,但这种安全锤的击打力完全取决于使用者自身的力量,当使用者为力量较小的人时,可能无法有足够的力量使现有的这种安全锤击碎较厚重的车窗玻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破窗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破窗器,包括:

手柄,所述手柄包括手握本体和手握本体下方的环形外罩;

弹簧击发部,设于所述手柄下方;

底座,设于所述弹簧击发部下方,所述弹簧击发部下半部分插接于所述底座内;

安全插销,活动插接于底座和弹簧击发部上半部分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弹簧击发部包括上半部分的套管,所述套管外壁与所述环形外罩内壁通过螺纹旋接,通过旋转所述手握本体,所述手柄相对于套管向下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手握本体下表面键连接一弹簧上支座,所述弹簧上支座下部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连接弹簧,所述连接端下表面外缘固定有环形罩式拨块。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弹簧上支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套管内。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弹簧下方连接弹簧下支座,所述弹簧下支座设于所述弹簧击发部下半部分,所述弹簧下支座上表面外缘设有可插合拨块的插接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弹簧下支座侧部设有限位槽,所述安全插销插接在限位槽内,限制弹簧下支座竖直方向的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弹簧下支座下方中部设有一可敲碎玻璃的锥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下部端口扣有一底座封盖,所述底座封盖中部设有一出击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内部设有限制弹簧下支座下移的限位块,所述弹簧下支座上设有一竖直的长条豁口,当长条豁口旋转至限位块处,制动消失,弹簧下支座可向下移动。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破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包括手握本体和手握本体下方的环形外罩;弹簧击发部,设于所述手柄下方;底座,设于所述弹簧击发部下方,所述弹簧击发部下半部分插接于所述底座内;安全插销,活动插接于底座和弹簧击发部上半部分之间。本发明可以瞬间击碎汽车玻璃,时间为5秒左右,比现有的安全锤,人为击碎玻璃缩短了时间,在发生事故时,增加乘客逃生的时间。

在设计时考虑了锥体作用的瞬间力度,能保证一次性瞬间击碎玻璃;对于瞬间作用力的控制,玻璃被击碎时,不会四处飞溅,给乘客造成二次伤害。主要适合于公交,长途大巴的单片钢化玻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半剖示意图。

手柄1,弹簧上支座2,弹簧3,拔块4,套管5,弹簧下支座6,安全插销7,锥体8,底座9,出击孔10,底座封盖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破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1,手柄包括手握本体和手握本体下方的环形外罩;

弹簧击发部,设于手柄下方;

底座9,设于弹簧击发部下方,弹簧击发部下半部分插接于所述底座内;

安全插销7,活动插接于底座9和弹簧击发部上半部分之间。

弹簧击发部包括上半部分的套管5,套管5外壁与所述环形外罩内壁通过螺纹旋接,通过旋转所述手握本体,手柄相对于套管5向下移动。

手握本体下表面键连接一弹簧上支座2,弹簧上支座下部设有连接端,连接端连接弹簧3,连接端下表面外缘固定有环形罩式拨块4。

弹簧上支座2滑动设置于所述套管5内。

弹簧下方连接弹簧下支座6,弹簧下支座6设于弹簧击发部下半部分,弹簧下支座上表面外缘设有可插合拨块4的插接槽。

弹簧下支座侧部设有限位槽,安全插销7插接在限位槽内,限制弹簧下支座竖直方向的移动。

弹簧下支座6下方中部设有一可敲碎玻璃的椎体8。

底座9下部端口扣有一底座封盖11,底座封盖11中部设有一出击孔10。底座9内部设有限制弹簧下支座下移的限位块,所述弹簧下支座上设有一竖直的长条豁口,当长条豁口旋转至限位块处,制动消失,弹簧下支座可向下移动。

破窗器属于纯机械式操作,在没有进行操作时,弹簧处于自然伸缩状态。需要进行操作时,首先需要拔掉安全插销7,再顺时针旋动手柄1,使与手柄连接的弹簧上支座2同时旋转,向下移动,压缩弹簧3,手柄旋至160度左右,弹簧被完全压缩状态,弹簧上支座2上的拨块4,伸入弹簧下支座6,拨动弹簧下支座6的长条豁口旋转至限位块处。

弹簧下支座6在弹簧3的作用下,沿着底座凹槽10向下弹出,锥体8跟随弹簧下支座向下运动,锥体瞬间撞击玻璃,达到瞬间作用力在20Kg左右,击碎玻璃;当弹簧下支座6底面到达底座封盖11时,弹簧下支座6受到封盖的阻力,停止运动,封盖的作用主要起到防止下支座飞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标签: 破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