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包括栽培料袋的制作、灭菌、接种、发菌期管理和出菇管理步骤,其中,发菌期管理是将接种后的栽培料袋置于温度为20‑25℃的菌室进行发菌,20天后,向料袋注射营养液,然后每隔半月注射一次,并注射完后按3‑5g/kg的量在料袋外部喷撒中药灭菌粉,至瘤状物占袋2/3时进行出菇管理,利用本发明方法栽培香菇,使得香菇营养充分,增强了香菇的抗病、抗杂菌及抗氧化活性,还有效避免了“烧菌”现象。
1.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包括栽培料袋的制作、灭菌、接种、发菌期管理和出菇管理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秸秆30-45份、麦麸15-25份、鱼骨粉10-15份、虾壳5-9份、千屈菜5-9份、苹果皮7-12份、葡萄皮4-7份、马鞭石斛1-3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料袋的制作方法为:将准备好的秸秆、麦麸、鱼骨粉、虾壳、千屈菜、苹果皮、葡萄皮、马鞭石斛粉碎后混合,然后加水稀释至体系含水量为58-60%,装入遮光袋中,得料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菌是将遮光袋表面喷中药灭菌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灭菌粉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王不留行0.8-1.5份、龙胆草0.3-0.7份、苦参2-4份、苦丁茶5-9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3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灭菌粉的制作方法为:将苦丁茶浸泡于温度为80-95℃的水中10min,然后加入王不留行、龙胆草、苦参,维持沸水状态15min,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均匀,在超声波频率为28-35k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min,经烘干、粉磨,得中药灭菌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菌期管理是将接种后的栽培料袋置于温度为20-25℃的菌室进行发菌,20天后,向料袋注射营养液,然后每隔半月注射一次,并注射完后按3-5g/kg的量在料袋外部喷撒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灭菌粉,至瘤状物占袋2/3时进行出菇管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液,其注射量以使栽培料的含水量为30-40%为准。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液每100mL中含有维生素A4-5mg,维生素E1-3mg,氯化钠15-20mg、碘化钾10-13mg、尿素8-12mg、磷酸二氢铵5-9mg。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又名香蕈、香信、香菌、冬菇,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效果,被市场大量需求,但随着人类对产量及品质的追求,香菇的品质、产量却愈来愈不能满足人类需求。
如专利号为201310131270.1《一种枸杞根袋料香菇的栽培方法》,公开了莲子壳、果树颗粒、木薯渣、甘蔗渣、山芋粉、棉籽粕、干落花生叶粉、熟地黄粉、牡丹皮粉、山药皮粉、泽泻粉、枸杞根粉、柠条花粉、柿蒂粉、石膏粉,生石灰、蚕砂、沸石粉、过磷酸钙、骨头汤为栽培料原料,通过灭菌、接种、出菇等管理,提高了香菇的保健功能。
香菇栽培料是香菇生长发育的基质,其好坏直接影响到香菇的生产成败及产量和质量的高低,常因培养料配制失误造成基质酸败,杂菌污染,成品率下降,有的菌丝虽然也能缓慢的长到袋底,但菌丝不健壮,出菇晚,产量极低,影响经济效益。
如专利号为201310204190.4《利用沼液浸泡香菇菌棒的方法》,公开了将沼液取自正常产气3个月以上的沼气池自然沥出的沼液,在氧化塘中已曝气2d-3d,当香菇菌棒含水量为30%-35%时,用清水稀释2倍的沼液浸泡,当菌棒重量达到刚发满菌时重量的95%时,刚发满菌时菌棒重量为2.1kg-2.2kg,将菌棒从池内捞出,重新放回到菇床上排列,进行出菇管理。
由此可见,培养料配置是香菇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除此外,在香菇栽培过程中,种植香菇场所的消毒、空气湿度和香菇培养料水分含量的管理对香菇的生长都有重大影响。
因此在香菇栽培过程中,如何合理的配制香菇培养料以及在香菇生长过程中科学的管理,提高香菇的抗杂菌、抗病能力是香菇栽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包括栽培料袋的制作、灭菌、接种、发菌期管理和出菇管理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秸秆30-45份、麦麸15-25份、鱼骨粉10-15份、虾壳5-9份、千屈菜5-9份、苹果皮7-12份、葡萄皮4-7份、马鞭石斛1-3份。
所述栽培料袋的制作方法为:将准备好的秸秆、麦麸、鱼骨粉、虾壳、千屈菜、苹果皮、葡萄皮、马鞭石斛粉碎后混合,然后加水稀释至体系含水量为58-60%,装入遮光袋中,得料筒。
所述的灭菌是将遮光袋表面喷中药灭菌粉。
所述的中药灭菌粉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王不留行0.8-1.5份、龙胆草0.3-0.7份、苦参2-4份、苦丁茶5-9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3份。
所述的中药灭菌粉的制作方法为:将苦丁茶浸泡于温度为80-95℃的水中10min,然后加入王不留行、龙胆草、苦参,维持沸水状态15min,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均匀,在超声波频率为28-35k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min,经烘干、粉磨,得中药灭菌粉。
所述水,其用量为苦丁茶的1.5-2倍。
所述的发菌期管理是将接种后的栽培料袋置于温度为20-25℃的菌室进行发菌,20天后,向料袋注射营养液,然后每隔半月注射一次,并注射完后按3-5g/kg的量在料袋外部喷撒中药灭菌粉,至瘤状物占袋2/3时进行出菇管理。
所述的营养液,其注射量以使栽培料的含水量为30-40%为准。
所述的营养液每100mL中含有维生素A4-5mg,维生素E1-3mg,氯化钠15-20mg、碘化钾10-13mg、尿素8-12mg、磷酸二氢铵5-9mg。
所述的出菇管理是利用温差进行催蕾,具体为每隔12h降低或升高10℃后进行恒温催蕾,其中,最低温度不低于10℃,最高温度不超过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选用秸秆、麦麸、鱼骨粉、虾壳、千屈菜、苹果皮、葡萄皮、马鞭石斛为栽培料原料,通过合理的配比及制备工艺,使得栽培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香菇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在常规原料中添加了千屈菜和马鞭石斛,增强了栽培料的驱虫能力,进一步结合虾壳中的有效成分,使得虾壳中的甲壳素效果得以增强,调节了栽培料的养分释放速度,还增强了香菇的抗氧化活性。
本发明通过对发菌期进行合理的管理,缩短了菌丝体成熟时间,通过补充营养液,一方面为菌丝体生长提供营养,另一方面保证了栽培料的水分含量,在此情况下,有效避免了“烧菌”现象。
本发明选用王不留行、龙胆草、苦参、苦丁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原料制作灭菌粉,在苦丁茶营养存在的前提下,使得王不留行、龙胆草及苦参中有效成分与茶多酚发生协同作用,进而提高了灭菌粉的抗菌能力、抗氧化能力,同时,通过合理的配比,使得灭菌粉还具有香菇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作用,使得营养物质的释放得以有效控制,进而能为香菇的整个生长过程合理地补充营养物质。
本发明通过科学地温差调整进行催蕾,防止了湿度过低或过高而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有效促进了香菇的生长,提高了香菇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利用本发明方法栽培香菇,与传统方法相比,每菌筒约增产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及制作
1)栽培料袋的制作:将秸秆38kg、麦麸25kg、鱼骨粉10kg、虾壳7kg、千屈菜7kg、苹果皮12kg、葡萄皮5kg、马鞭石斛1kg粉碎后混合,然后加水稀释至体系含水量为58%,装入遮光袋中,得料筒;
2)中药灭菌粉的制作:将苦丁茶7kg浸泡于温度为90℃的水中10min,用水量为苦丁茶的1.8倍,然后加入王不留行1.5kg、龙胆草0.5kg、苦参4kg,维持沸水状态15min,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2kg搅拌均匀,在超声波频率为35k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min,经烘干、粉磨,得中药灭菌粉;
3)营养液的准备:每100mL中含有维生素A5mg,维生素E1mg,氯化钠20mg、碘化钾12mg、尿素10mg、磷酸二氢铵5mg;
2、香菇的栽培
1)灭菌:将遮光袋表面喷中药灭菌粉;
2)接种;
3)发菌期管理:将接种后的栽培料袋置于温度为20℃的菌室进行发菌,20天后,向料袋注射营养液,然后每隔半月注射一次,注射量以使栽培料的含水量为35%为准,并注射完后按5g/kg的量在料袋外部喷撒中药灭菌粉,至瘤状物占袋2/3时转入出菇管理;
4)出菇管理:利用温差进行催蕾,具体为一日内凌晨7点至下午19点,温度为25℃,其余时间内,温度为1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及制作
1)栽培料袋的制作:将秸秆45kg、麦麸20kg、鱼骨粉12kg、虾壳9kg、千屈菜9kg、苹果皮7kg、葡萄皮7kg、马鞭石斛2kg粉碎后混合,然后加水稀释至体系含水量为60%,装入遮光袋中,得料筒;
2)中药灭菌粉的制作:将苦丁茶9kg浸泡于温度为80℃的水中10min,用水量为苦丁茶的2倍,然后加入王不留行1.1kg、龙胆草0.3kg、苦参2kg,维持沸水状态15min,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1kg搅拌均匀,在超声波频率为28k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min,经烘干、粉磨,得中药灭菌粉;
3)营养液的准备:每100mL中含有维生素A4mg,维生素E3mg,氯化钠17mg、碘化钾10mg、尿素12mg、磷酸二氢铵7mg;
2、香菇的栽培
1)灭菌:将遮光袋表面喷中药灭菌粉;
2)接种;
3)发菌期管理:将接种后的栽培料袋置于温度为23℃的菌室进行发菌,20天后,向料袋注射营养液,然后每隔半月注射一次,注射量以使栽培料的含水量为40%为准,并注射完后按3g/kg的量在料袋外部喷撒中药灭菌粉,至瘤状物占袋2/3时转入出菇管理;
4)出菇管理:利用温差进行催蕾,具体为一日内凌晨8点至下午20点,温度为23℃,其余时间内,温度为1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及制作
1)栽培料袋的制作:将秸秆30kg、麦麸15kg、鱼骨粉15kg、虾壳5kg、千屈菜5kg、苹果皮10kg、葡萄皮4kg、马鞭石斛3kg粉碎后混合,然后加水稀释至体系含水量为60%,装入遮光袋中,得料筒;
2)中药灭菌粉的制作:将苦丁茶5kg浸泡于温度为95℃的水中10min,用水量为苦丁茶的1.5倍,然后加入王不留行0.8kg、龙胆草0.7kg、苦参3kg,维持沸水状态15min,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3kg搅拌均匀,在超声波频率为30k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min,经烘干、粉磨,得中药灭菌粉;
3)营养液的准备:每100mL中含有维生素A5mg,维生素E2mg,氯化钠15mg、碘化钾13mg、尿素8mg、磷酸二氢铵9mg;
2、香菇的栽培
1)灭菌:将遮光袋表面喷中药灭菌粉;
2)接种;
3)发菌期管理:将接种后的栽培料袋置于温度为25℃的菌室进行发菌,20天后,向料袋注射营养液,然后每隔半月注射一次,注射量以使栽培料的含水量为30%为准,并注射完后按4g/kg的量在料袋外部喷撒中药灭菌粉,至瘤状物占袋2/3时转入出菇管理;
4)出菇管理:利用温差进行催蕾,具体为一日内凌晨7点至下午19点,温度为20℃,其余时间内,温度为10℃。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19122270a511453.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