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火幕布托架,其包括有一架体、两底转动件以及至少一侧转动件,该架体与一防火幕布的卷轴相连接,且该卷轴伸出该架体的两侧,该两底转动件枢设于该架体的底部,且各底转动件的外侧套设有一套筒,该至少一侧转动件枢设于该架体的一侧,通过该两套筒的设置,若是该托架所承载的卷轴重量过大,而使该两底转动件卡住而无法转动时,该两套筒则会相对该两底转动件转动,藉以避免该防火幕布与该两底转动件相互摩擦,有效改善现有托架容易因摩擦导致防火幕布受损的情形。

1.一种防火幕布托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架体,其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贯通该架体的两侧,且该架体底部靠近前端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开口,该开口与该容置空间及该架体下方相连通;两底转动件,其分别间隔枢设于该架体的底部靠近该容置空间的位置,且其中一底转动件位于靠近该开口的位置,该两底转动件的外侧分别可转动地套设有一套筒;以及至少一侧转动件,其枢设于该架体的后侧靠近该容置空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幕布托架,其特征在于,该防火幕布托架包括有两侧转动件,该两侧转动件分别枢设于该架体前侧与后侧靠近该容置空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幕布托架,其特征在于,该架体包括有两间隔设置的板件,该两板件具有相对应的形状,且通过该两底转动件与该至少一侧转动件相连接,该容置空间贯通该两板件的中间位置,且该两板件底部靠近前端的相对应位置分别形成一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幕布托架,其特征在于,该架体包括有两间隔设置的板件,该两板件具有相对应的形状,且通过该两底转动件与该两侧转动件相连接,该容置空间贯通该两板件的中间位置,且该两板件底部靠近前端的相对应位置分别形成一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幕布托架,其特征在于,该架体与一防火幕布的卷轴相连接,该卷轴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并伸出该架体的两侧,当该卷轴转动时,该两底转动件与该至少一侧转动件会相对应转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防火幕布的托架,尤指一种方便转动的防火幕布托架。

背景技术

在一般建筑物当中,为了加强安全会设置许多消防设施,其中防火区划是指以具有防火性能的分隔构造物,将建筑物内部相连通的大范围空间加以分隔,例如,如图4所示,建筑物中经常设有一电梯50,为了避免火灾发生时,火舌藉由该电梯50内垂直空间延烧至各楼层,会在该电梯50的一电梯门51设置一防火幕布60,该防火幕布60平时是通过一卷轴61收纳于该电梯门51的上方,火灾时再放下该防火幕布60,藉以阻隔该电梯50的内、外侧。

然而,现有防火幕布60的重量容易导致该卷轴61弯折,并进一步导致该卷轴61与该电梯门51的顶缘产生缝隙,降低该防火幕布60的阻隔效果,请参阅如图5及图6所示,现有一种托架70,通过在该卷轴61上间隔设置数个托架70,可避免该卷轴61受重力压迫而弯折,各托架70设有一容置空间71以及两转动件72,其中该容置空间71形成于该托架70中间,并贯通该托架70的左、右两侧,且该容置空间71在底部靠近前侧的位置设有一开口711,该两转动件72分别枢设于该托架70的底部与后侧靠近该容置空间71的位置,且设于该托架70底部的该转动件72位于靠近该开口711的位置,使用时该卷轴61穿过该容置空间71而与该两转动件72相抵靠,使该防火幕布60降下时,该两转动件72会相对应该卷轴61转动。

然而,设于该托架70底部的转动件72由于承载该卷轴61的重量,使用时容易卡住而无法转动,且当该防火幕布60垂下时若与该转动件72相抵靠,该防火幕布60容易沿着该转动件72的两端边缘形成弯折,长期使用下来,由于与该转动件72不断摩擦,该防火幕布60表面的防火涂料容易刮损,进而降低防火效果、影响消防安全,综上所述,现有托架70确有其需加以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进现有托架容易因设于底部的转动件卡住无法转动,并与防火幕布产生摩擦,以至于损害该防火幕布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设于底部的转动件藉以降低各转动件所承载的重量,并进一步再转动件上设有套筒,确保可转动性,有效解决现有托架所遭遇的问题,进一步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火幕布托架,其包括有一架体、两底转动件以及至少一侧转动件,其中:

该架体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贯通该架体的两侧,且该架体底部靠近前端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开口,该开口与该容置空间及该架体下方相连通;

该两底转动件分别间隔枢设于该架体的底部靠近该容置空间的位置,且其中一底转动件位于靠近该开口的位置,该两底转动件的外侧分别可转动地套设有一套筒;以及

该至少一侧转动件枢设于该架体的后侧靠近该容置空间的位置。

进一步,上述防火幕布托架,其中该防火幕布托架包括有两侧转动件,该两侧转动件分别枢设于该架体前侧与后侧靠近该容置空间的位置。

再进一步,上述防火幕布托架,其中该架体包括有两间隔设置的板件,该两板件具有相对应的形状,且是通过该两底转动件与该两侧转动件相连接,该容置空间贯通该两板件的中间位置,且该两板件底部靠近前端的相对应位置分别形成一开口。

较佳的是,上述防火幕布托架,其中该架体与一防火幕布的卷轴相连接,该卷轴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并伸出该架体的两侧,当该卷轴转动时,该两底转动件与该至少一侧转动件会相对应转动。

藉由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通过该两套筒的设置,若是该托架所承载的卷轴重量过大,而使该两底转动件卡住而无法转动时,该两套筒则会相对该两底转动件转动,藉以避免该防火幕布与该两底转动件相互摩擦,有效改善现有托架容易因摩擦导致防火幕布受损的情形,较佳的是,当该卷轴将该防火幕布收起而呈具有大外径的形态时,该卷轴亦会抵靠于该设于该架体前侧的侧转动件,藉由该侧转动件相对应转动,避免该防火幕布与该架体的内侧壁相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观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防火幕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现有托架的立体外观图。

图6为现有托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架体 11 板件

12 容置空间 121 开口

20 底转动件 21 套筒

30 侧转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火幕布托架,其较佳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一架体10、两底转动件20以及两侧转动件30,其中:

该架体10是由两间隔设置的板件11所构成,该两板件11具有相对应的形状,并通过该两底转动件20与该两侧转动件30而相连接,且该两板件11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2,该容置空间12贯通该两板件11的中间位置,且该两板件11底部靠近前端的相对应位置分别形成一开口121,该两开口121与该容置空间12及该架体10下方相连通。

该两底转动件20间隔枢接于该两板件11底部靠近该容置空间12的位置,且其中一底转动件20位于靠近该两开口121的位置,使该两底转动件20可分别相对于该架体10转动,且该两底转动件20的外侧分别可转动地套设有一套筒21。

该两侧转动件30分别枢设于该两板件11的前侧与后侧靠近该容置空间12的位置,使该两侧转动件30可分别相对该架体10转动。

藉由上述的技术特征,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如图3所示,该卷轴61与该架体10相连接,其设于该容置空间12内而穿过该两板件11,且该卷轴61承载于该两底转动件20上,并抵靠于设于该架体10后侧的侧转动件30,当该卷轴61转动藉以降下该防火幕布60时,该两底转动件20与该设于后侧的侧转动件30会相对应转动,若是该卷轴61重量过大使该两底转动件20卡住而无法转动时,该两套筒21则会相对该两底转动件20转动,藉以避免该防火幕布60与该两底转动件20相互摩擦,有效改善现有托架70容易因摩擦导致防火幕布60受损的情形。

较佳的是,当该卷轴61将该防火幕布60收起而呈具有大外径的形态时,该卷轴61亦会抵靠于该设于该架体10前侧的侧转动件30,藉由该侧转动件30相对应转动,避免该防火幕布60与该架体10的内侧壁相摩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标签: 托架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