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继代增殖方法,该法选择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进行伐桩或者环割促萌,采集萌芽条,先后经特定设计的初代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增殖培养基培养。实验表明,应用本发明可以提高芽器官繁殖系数,缩短芽器官继代增殖周期,增加有效芽数,从而降低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产业化育苗中的生产成本;由于外植体采自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其组培苗保持了母本优良的遗传性状,使白千层种苗达到良种化和无性系化,可增加单位面积的生物量和产油量,提高白千层林分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一种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为初代诱导培养基,该培养基的配方为改良MS+6-BA2.5mg·L+蔗糖30000mg·L+琼脂3000mg·L。 2.一种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为继代增殖培养基,该培养基的配方为改良MS+6-BA1.5~2.0mg·L+NAA0.6~1.0mg·L+蔗糖30000mg·L+琼脂3500mg·L。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MS培养基的组成为: 4.使用权利要求3所述组培培养基的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继代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进行伐桩或者环割促萌,采集萌芽条,先后经初代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增殖培养基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继代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优良单株的选择;<2>初始芽的获取;<3>芽器官的继代增殖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继代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按以下操作进行:选择互叶白千层实生林内高生物量、高含油率的优良单株,其精油指标达到“茶树油”国际标准ISO4730-200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继代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按以下操作进行:在前一年的11月~12月,对选择出的优良单株进行伐桩或者环割促萌;当年采集萌芽条,去除叶片,剪切成3cm~6cm的小段,酒精、升汞消毒处理,而后无菌水冲洗,接种到初代诱导培养基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继代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按以下操作进行:待初代芽长度≥1.5cm时,转入继代增殖培养;芽体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基后,平摊在培养基上,芽体部分压入培养基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继代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代诱导培养或继代增殖培养的培养条件为28~30℃,1500~2500LX,每天光照12~14h。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叶白千层组织培养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 层组培继代增殖方法及其培养基。

背景技术

互叶白千层(MelaleucaalternifoliaLinn)系桃金娘科(Myrtaceae)白千层 (Melateuca)属植物,俗称茶树,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的昆士兰州和 新南威尔士北部。由于互叶白千层枝叶中含有α-松油烯、桉叶素、γ-松油烯、4-松油醇 等挥发性成分,长期以来作为香料植物在澳洲广为种植。不同生化类型的互叶白千层油价 格差异大,用途也不同;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油,就是常说的茶树油,价值最高;桉 叶素型互叶白千层油次之;其他两种类型利用价值不高,属淘汰产品。20世纪90年代 初,由于认识到茶树油的重要商业价值,我国开始引进互叶白千层,陆续在广东、广西、 福建、海南、云南、贵州等地大面积种植。

茶树油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豆蔻气味,是公认的优良天然 芳香剂、抗菌剂、防腐剂,2002年被收入欧洲和英国药典。当前,茶树油在农用杀菌剂、 日用卫生制品、皮肤保健品、化妆品、食品香料、药品等行业中已开始广泛试用或应用。 目前,国际上对茶树油的需要量极大,价格稳定,国内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种植 和加工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做为一个短平快的项目可帮助林农 脱贫致富。此外,该树种还可用作绿化,因此其种植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 一身。

为满足茶树油市场需求,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优良种苗 的迫切需求随之而来。互叶白千层种子小,发芽率仅10%,且产量低,难以满足生产的需 要。同时,种子苗个体间遗传分化大,单株生物量,精油含量和成分参差不齐,从而制约 了精油生产量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殖周期短、繁殖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的4-松 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继代增殖方法及其培养基,所得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苗遗 传性状优良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培养 基为初代诱导培养基,该培养基的配方为改良MS+6-BA2.5mg·L-1+蔗糖30000mg·L-1+琼 脂3000mg·L-1。

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培养基为继代增殖培养基,该培养基的配方为改良 MS+6-BA1.5~2.0mg·L-1+NAA0.6~1.0mg·L-1+蔗糖30000mg·L-1+琼脂3500mg·L-1。

改良MS培养基的组成为:

使用上述组培培养基的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继代增殖方法,选择4-松油醇型 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进行伐桩或者环割促萌,采集萌芽条,先后经初代诱导培养基和继代 增殖培养基培养。

上述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继代增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优良单株的选择;

<2>初始芽的获取;

<3>芽器官的继代增殖培养。

步骤<1>按以下操作进行:选择互叶白千层实生林内高生物量、高含油率的优良单株, 其精油指标达到“茶树油”国际标准IS04730-2004。

步骤<2>按以下操作进行:在前一年的11月~12月,对选择出的优良单株进行伐桩或 者环割促萌;当年采集萌芽条,去除叶片,剪切成3cm~6cm的小段,酒精、升汞消毒处 理,而后无菌水冲洗,接种到初代诱导培养基上。

步骤<3>按以下操作进行:待初代芽长度≥1.5cm时,转入继代增殖培养;芽体转入继 代增殖培养基后,平摊在培养基上,芽体部分压入培养基中。

初代诱导培养或继代增殖培养的培养条件为28~30℃,1500~2500LX,每天光照12~ 14h。

为满足对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优良种苗的需求以供给大规模栽培,发明人在优良 单株选择的基础上,探索通过组培快繁生产大量遗传性状一致的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 优质苗,克服了组培技术的关键环节——继代增殖,从而建立了一种4-松油醇型互叶白 千层组培继代增殖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组培培养基。该法选择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 优良单株进行伐桩或者环割促萌,采集萌芽条,先后经特定设计的初代诱导培养基和继代 增殖培养基培养。实验表明,应用本发明可以提高芽器官繁殖系数(达5.7~7.4),缩短 芽器官继代增殖周期(仅需30d),增加有效芽数(5.2~6.8个),从而降低4-松油醇型 互叶白千层组培产业化育苗中的生产成本;由于外植体采自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优良 单株,其组培苗保持了母本优良的遗传性状,使白千层种苗达到良种化和无性系化,可增 加单位面积的生物量和产油量,提高白千层林分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例中,初代诱导培养或继代增殖培养的培养条件为28~30℃,1500~2500LX, 每天光照12~14h。改良MS培养基的组成为:

实施例1

<1>优良单株的选择

选择互叶白千层实生林内高生物量、高含油率的优良单株,其精油指标达到“茶树油” 国际标准IS04730-2004,其4-松油醇含量>35%,1,8-桉叶素含量<5%。

<2>初始芽的获取

2.1、外植体的采集

在优良单株选出的基础上,在前一年的11月~12月,对选择出的4-松油醇型互叶白 千层优良单株进行伐桩或者环割促萌(割树周长的1/2),割伤至韧皮部。萌芽条生长至 30~40cm时,于晴天午后采集接种。

2.2、外植体消毒

将采回的枝条去除叶片后,用清水将附着于枝条表面的泥土等污染物清洗干净,再用 沾有肥皂粉或洗洁精的软毛刷进行刷洗,后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剪切成3cm~6cm的小 段。用75%乙醇浸泡灭菌30s,蒸馏水冲洗3次后置于超净台,将0.1%HgCl2倒入装有 外植体的瓶中,以浸泡的方式静置5min,用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再倒入0.1%HgCl2,以 振荡的方式进行灭菌处理3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2.3、茎段的初始培养

将消毒好的茎段接种到初代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培养10d后腋芽开始萌动, 培养30d芽高3~5cm时,把茎段剪下进行丛生芽诱导。经过30d的培养,每个外植体 形成一个或多个无菌初始芽,用于互叶白千层芽器官继代增殖培养。

初代诱导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6-BA2.5mg·L-1+蔗糖30000mg·L-1+琼脂3000mg·L-1。

<3>芽器官的继代增殖培养

待无菌初代芽长度≥1.5cm时,选取生长较健壮的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初代芽长度< 1.5cm,则待其继续生长,待长度≥1.5cm再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初代芽较长的,可剪切为 几段,每段长度≥1.5cm;分段或者不分段的芽体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基后,均平摊在培养 基上,芽体部分压入培养基中,以便其吸收营养;芽与芽之间不交叉,不重叠,以免先长 起来的芽将上面的芽顶起,导致其吸收不到营养而死亡。

继代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6-BA1.5mg·L-1+NAA0.6mg·L-1+蔗糖30000mg·L-1+琼 脂3500mg·L-1。

经过30d培养,增殖系数达到5.7,有效芽5.2个(有效芽指高度≥1.0cm,生长健 壮的芽)。

实施例2

<1>优良单株的选择

选择互叶白千层实生林内高生物量、高含油率的优良单株,其精油指标达到“茶树油” 国际标准IS04730-2004,其4-松油醇含量>35%,1,8-桉叶素含量<5%。

<2>初始芽的获取

2.1、外植体的采集

在优良单株选出的基础上,在前一年的11月~12月,对选择出的4-松油醇型互叶白 千层优良单株进行伐桩或者环割促萌(割树周长的2/3),割伤至韧皮部。萌芽条生长至 30~40cm时,于晴天午后采集接种。

2.2、外植体消毒

将采回的枝条去除叶片后,用清水将附着于枝条表面的泥土等污染物清洗干净,再用 沾有肥皂粉或洗洁精的软毛刷进行刷洗,后用去离子水清洗4次,剪切成3cm~6cm的小 段。用75%乙醇浸泡灭菌30s,蒸馏水冲洗4次后置于超净台,将0.1%HgCl2倒入装有 外植体的瓶中,以浸泡的方式静置6min,用无菌水冲洗4次;然后再倒入0.1%HgCl2, 以振荡的方式进行灭菌处理4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次。

2.3、茎段的初始培养

将消毒好的茎段接种到初代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培养10d后腋芽开始萌动, 培养30d芽高3~5cm时,把茎段剪下进行丛生芽诱导。经过30d的培养,每个外植体 形成一个或多个无菌初始芽,用于互叶白千层芽器官继代增殖培养。

初代诱导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6-BA2.5mg·L-1+蔗糖30000mg·L-1+琼脂3000mg·L-1。

<3>芽器官的继代增殖培养

待无菌初代芽长度≥1.5cm时,选取生长较健壮的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初代芽长度< 1.5cm,则待其继续生长,待长度≥1.5cm再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初代芽较长的,可剪切为 几段,每段长度≥1.5cm;分段或者不分段的芽体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基后,均平摊在培养 基上,芽体部分压入培养基中,以便其吸收营养;芽与芽之间不交叉,不重叠,以免先长 起来的芽将上面的芽顶起,导致其吸收不到营养而死亡。

继代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6-BA1.75mg·L-1+NAA0.8mg·L-1+蔗糖30000mg·L-1+ 琼脂3500mg·L-1。

经过30d培养,增殖系数达到6.6,有效芽6.0个(有效芽指高度≥1.0cm,生长健 壮的芽)。

实施例3

<1>优良单株的选择

选择互叶白千层实生林内高生物量、高含油率的优良单株,其精油指标达到“茶树油” 国际标准IS04730-2004,其4-松油醇含量>35%,1,8-桉叶素含量<5%。

<2>初始芽的获取

2.1、外植体的采集

在优良单株选出的基础上,在前一年的11月~12月,对选择出的4-松油醇型互叶白 千层优良单株进行伐桩或者环割促萌(环割一整周),割伤至韧皮部。萌芽条生长至30~ 40cm时,于晴天午后采集接种。

2.2、外植体消毒

将采回的枝条去除叶片后,用清水将附着于枝条表面的泥土等污染物清洗干净,再用 沾有肥皂粉或洗洁精的软毛刷进行刷洗,后用去离子水清洗5次,剪切成3cm~6cm的小 段。用75%乙醇浸泡灭菌30s,蒸馏水冲洗5次后置于超净台,将0.1%HgCl2倒入装有 外植体的瓶中,以浸泡的方式静置8min,用无菌水冲洗5次;然后再倒入0.1%HgCl2, 以振荡的方式进行灭菌处理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

2.3、茎段的初始培养

将消毒好的茎段接种到初代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培养10d后腋芽开始萌动, 培养30d芽高3~5cm时,把茎段剪下进行丛生芽诱导。经过30d的培养,每个外植体 形成一个或多个无菌初始芽,用于互叶白千层芽器官继代增殖培养。

初代诱导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6-BA2.5mg·L-1+蔗糖30000mg·L-1+琼脂3000mg·L-1。

<3>芽器官的继代增殖培养

待无菌初代芽长度≥1.5cm时,选取生长较健壮的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初代芽长度< 1.5cm,则待其继续生长,待长度≥1.5cm再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初代芽较长的,可剪切为 几段,每段长度≥1.5cm;分段或者不分段的芽体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基后,均平摊在培养 基上,芽体部分压入培养基中,以便其吸收营养;芽与芽之间不交叉,不重叠,以免先长 起来的芽将上面的芽顶起,导致其吸收不到营养而死亡。

继代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6-BA2.0mg·L-1+NAA1.0mg·L-1+蔗糖30000mg·L-1+琼 脂3500mg·L-1。

经过30d培养,增殖系数达到7.4,有效芽6.8个(有效芽指高度≥1.0cm,生长健 壮的芽)。

应用本发明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组培继代增殖方法,经过一代及以上代数继代增 殖培养的芽器官的继代增殖剪切方式及继代增殖培养基、培养条件均与初代芽相同;其中, 继代增殖芽体采用横卧、平铺的方式,操作较单芽直立插入更简单。以增殖为目的的继代 增殖培养基可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细胞分裂素较高,生长素较低的组合。而一边进行继代增 殖一边还需进行单芽生根,可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细胞分裂素较低,生长素较高的组合。

本文标签: 松油培养基千层方法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