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领域,具体公开的是一种含有芽孢萌发剂的短小芽孢杆菌的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可湿性粉剂的原料由下列重量组份组成: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40-70份;填料:膨润土20-30份;润湿剂:聚乙二醇1-4份;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2-1份;芽孢萌发剂:L-丙氨酸0.1-0.5份,2,6-吡啶二羧酸钙0.1-0.5份;紫外保护剂:羧甲基纤维素0.5-2份,β-糊精0.2-1份;干燥保护剂:麦芽糖1-4份,谷氨酸钠0.2-1份。本发明制备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施入大田后芽孢萌发速度快,萌发率高,可明显提高其肥效与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减少短小芽孢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1.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由下列重量份组成: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40-70份;填料:膨润土20-30份;润湿剂:聚乙二醇1-4份;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2-1份;芽孢萌发剂:L-丙氨酸0.1-0.5份,2,6-吡啶二羧酸钙0.1-0.5份;紫外保护剂:羧甲基纤维素0.5-2份,β-糊精0.2-1份;干燥保护剂:麦芽糖1-4份,谷氨酸钠0.2-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几步骤组成:一、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取出菌种保藏管,用NB固体培养基划平板进行复苏,30℃培养48小时,在平板下挑取单个菌落接种至50毫升NB培养基中,在培养箱中30℃震荡培养24小时,种子采用5%的接种量,接种至5L大三角瓶中的短小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装液量为2L,30℃震荡培养16-28小时,检测其菌液浓度,菌液含量超过60亿/毫升,即可作为短小芽孢杆菌种子液;将短小芽孢杆菌种子液接种至1000L的发酵罐中,装液量为600L的发酵培养基,通气量为前16小时为每分钟液气比为1:0.6,其后通气量为1:1;开搅拌,转速为160r/min,培养温度前24小时为30℃,其后,每4小时将温度提高1℃,培养28-36小时,检测其芽孢含量超过200亿CFU/ml,即可结束发酵,作为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其中,所述NB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水1000mL,pH7.2,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2%;其中,所述短小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葡萄糖10g/L,可溶性淀粉8g/L,黄豆粉15g/L,鱼粉5g/L,硫酸镁0.5g/L,硫酸锰0.5g/L,磷酸二氢钾0.5g/L,磷酸氢二钾0.5g/L,碳酸钙2g/L,pH7.2;其中,所述的发酵培养基:葡萄糖5g/L,玉米粉25g/L,豆粕粉70g/L,麸皮10g/L,鱼粉5g/L,硫酸镁0.5g/L,硫酸锰0.5g/L,磷酸二氢钾0.5g/L,磷酸氢二钾0.5g/L,碳酸钙5g/L,pH7.2;各培养基灭菌的条件为:0.10-0.15MPa,121℃灭菌30分钟;二、将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40-70份;填料:膨润土20-30份;紫外保护剂:羧甲基纤维素0.5-2份,β-糊精0.2-1份;干燥保护剂:麦芽糖1-4份,谷氨酸钠0.2-1份;混匀后喷雾干燥,得到短小芽孢杆菌粉剂;三、将润湿剂:聚乙二醇1-4份;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2-1份;芽孢萌发剂:L-丙氨酸0.1-0.5份,2,6-吡啶二羧酸钙0.1-0.5份混匀得到短小芽孢杆菌的助剂;四、将步骤二与步骤三所得到的短小芽孢杆菌粉剂与助剂混匀并过通过气流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检测其芽孢含量不低于200亿cfu/g,悬浮率不低于75%,润湿时间不高于85s,水分含量低于5%,真空包装,即为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由下列重量份组成: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60份;填料:膨润土24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份;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6份;芽孢萌发剂:L-丙氨酸0.2份,2,6-吡啶二羧酸钙0.3份;紫外保护剂:羧甲基纤维素1份,β-糊精0.5份;干燥保护剂:麦芽糖2份,谷氨酸钠0.8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短小芽孢萌发剂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使用大量的化学农药制剂与化肥,极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生物富集,不仅污染生态环境,还影响人类的健康。而生物农药副作用小,对人无害,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绿色农药,日益成为全球农药发展的一种趋势。
芽孢杆菌是目前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中研究最多的一种微生物,它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极强的抗逆能力,其营养细胞能在真菌性病原菌丝体表面繁衍定殖,有效抑制病菌生长,因此,在控制病害发生、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短小芽孢杆菌是一种易在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微生物,通过研究发现,不仅能促进小麦、甜菜、黄瓜,水稻,蕃茄等作物的生长,还能防治水稻稻瘟病,黄瓜菌核病,苹果腐烂病,茄子枯萎病,小麦赤霉病,白菜黑斑病和番茄灰霉病等。
目前,国内外关于短小芽孢杆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生防作用以及产生的木聚糖酶的研究。肖爱萍等发现短小芽孢杆菌对稻瘟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其有效作用成分为多肽类物质(肖爱萍等,2003)。崔云龙等发现短小芽孢杆菌D82对小麦根腐病有强抗生作用,且发酵液稀释浓度100倍以下的平板抑菌效果为100%(崔云龙等,1995)。此外,徐长伦等还发现一株短小芽孢杆菌的优化菌株P10能对甜菜具有增产增糖的作用(徐长伦等,1994);朱桂梅等分离得到一株短小芽孢杆菌TW-2对水稻稻瘟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水稻稻瘟病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近年来被陆续确定具有拮抗灰葡萄孢菌、腐霉菌等病原真菌的能力(MariM,etal,1996;WalkerR,etal,1998)。AkhtarM.S.报道(2008)将短小芽孢杆菌作为生物菌肥用于鹰嘴豆根腐病获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崔云龙等(1995)报道了短小芽孢杆菌D82对小麦根腐病菌有极强的拮抗作用。游春平等(2001)分离的短小芽孢杆菌对稻瘟病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王静等分离到一株短小芽孢杆菌AR03,其菌体和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菌具有很强的拮抗活性,在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防治烟草黑胫病的能力。
目前,国内已有关生产短小芽孢杆菌类产品的相关技术,如:潘以楼等在专利号:2012102713964中公开了一种短短小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在专利号200710021509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稻瘟病的短短小芽孢杆菌TW菌株的制剂,该制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在60%-80%间。陆燕君等分离到一株短小芽孢杆菌A3对泡桐黑腐皮壳的菌丝及分生孢子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A3的发酵液对泡桐黑腐皮壳病防治效果可达到97.8%。李联泰等在专利号2013101282710中公开了一种短小芽孢杆菌E4及基培养方法与在抑制弧菌上的应用。连玲丽等分离得到一株短小芽孢杆菌EN16,其可诱导番茄对细菌性青枯病的抗性。黄海东等在专利号2012102903742中公开了一株短小芽孢杆菌LD-b1的发酵工艺及其在防治黄瓜褐斑病,黄瓜灰霉病,黄瓜菌核病,苹果腐烂病,茄子枯萎病,小麦赤霉病,白菜黑斑病和番茄灰霉病上的应用。曲发斌等考察了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对番茄种子萌发,根芽生长及幼苗的株高和株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50倍稀释液的效果最为显著,而在幼苗施用方式上叶面喷施的效果明显优于灌根和浸种。但还未有具体的有关短小芽孢杆菌的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公开。
虽然以芽孢杆菌为主制备的微生物农药产品不少,其剂型有水剂,粉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但目前芽孢杆菌的剂型以可湿性粉剂为主,这种剂型虽然便于储存和运输,但在生产应用中存在很多制约因子。如施用的可湿性粉剂中大部份以芽孢作为衡量产品中有效成分的惟一标准,若芽孢不能及时萌发,施用效果则不佳,如王倩利用枯草芽孢杆菌TR21防治巴西蕉枯萎病时,前期试验利用TR21菌株NB发酵液灌根和叶腋接种都能有效防治枯萎病,但是利用芽孢制备可湿性粉剂的灌根与叶腋效果却不理想,证明了去掉发酵液后的纯芽孢可能因为萌发困难而使防效下降。
芽孢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当外部条件适合生长时,芽胞会由休眠状态经过一系列复杂生理生化反应成长为营养体并恢复新陈代谢作用,这个过程称为萌发(germination)。自然界中芽孢萌发受外源营养物质的影响,这类营养物质被称之为“萌发剂”,通常营养诱导芽孢萌发包括氨基酸、糖类和嘌吟核苷的单一作用,也包括它们的协同作用(例如:AGFK;A:L一天冬酞胺;G:葡萄糖;F:果糖;K:钾离子)。当营养物质接触到芽孢时,芽孢内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1)、芽孢核内部H十和Zn2+释放出来,致使芽孢核内部pH由弱酸性上升至弱碱性;(2)、芽孢核内部Ca2+--DPA的大量释放;(3)、芽孢核水合,内部Ca2+--DPA被水所替代,芽孢的耐热性下降;(4)、芽孢皮层的芽孢肤聚糖层水解,芽孢核膨胀;(5)、芽孢核进一步水合,芽孢核内部蛋白质流动性增强,酶活性加强,合成ATP;(6)、降解SASP蛋白,以释放芽孢DNA,进而引导芽孢生长过程中RNA、蛋白质、DNA的合成。
芽孢和促进萌发的芽孢萌发剂混合后数秒钟之内,萌发剂快速跨过芽孢衣和皮层到达芽孢内膜的表面,与位于芽孢内膜上的受体蛋白相互作用,激发芽孢进入萌发状态,接着启动一连串萌发事件,之后的萌发过程不会因移走萌发剂而停止。
在芽胞杆菌属中,枯草芽胞杆菌、苏云金芽胞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因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备受关注。研究表明,枯草芽胞杆菌的基因组包含一系列与
抗生素及重要工业用酶相关的基因簇,炭疽芽胞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对人畜均有很强的致病性,由于前者用于制造生物武器,而后者产生致人呕吐和腹泻的毒素,因此两者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处于芽胞状态时它们均不具备感染能力,但当进入萌发状态后开始具有感染人畜的能力,并最终产生致病甚至致人死亡的毒素;而昆虫的病原细菌苏云金芽胞
杆菌对昆虫具有特异的毒杀作用,在寄主体内的芽胞萌发后能够引起败血症,并且它们的芽胞能够有效提高杀虫晶体蛋白的毒力,芽胞的萌发在增效作用中可能是必要的。因此,对芽胞杆菌萌发过程的研究为抑制其致病性,维护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因此这四种芽孢对其萌发机理与相关的萌发剂研究得比较多,但有关短小芽孢杆菌的芽孢萌发剂还未见公开。也未有在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中加入芽孢萌发剂的研究的报道。
另外,由于不同的芽孢杆菌与湿润剂,分散剂等助剂的相容性,载体对各类芽孢杆菌吸附性各不相同,将现有的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配方或制备工艺无法用于制备含芽孢萌发剂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中有效菌的吸附量,存活率,对有害菌的防治效果及可湿性粉剂量的稳定性差异较大,其整个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必须全盘考虑各载体吸附能力,对短小芽孢杆菌的干燥过程中保护作用,湿润剂,分散剂对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湿润时间的影响,并且对芽孢萌发剂进行全面的筛选才能够得到湿润时间短,悬浮率高,芽孢保存时间久,使用后芽孢能快速萌发的,防效好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芽孢萌发剂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芽孢萌发剂能使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融入水后,短小芽孢能快速萌发,大大提高短小芽孢的萌发率,其制备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芽孢含量为不低于200亿CFU/克,悬浮率不低于75%,润湿时间不高于85S,细度粉碎过400目筛,水分含量不高于5%,制备方法稳定,短小芽孢杆菌用量小,成本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下列重量分组成: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40-70份;填料:膨润土20-30份;润湿剂:聚乙二醇1-4份;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2-1份;芽孢萌发剂:L-丙氨酸0.1-0.5份,2,6-吡啶二羧酸钙0.1-0.5份;紫外保护剂:羧甲基纤维素0.5-2份,β-糊精0.2-1份;干燥保护剂:麦芽糖1-4份,谷氨酸钠0.2-1份。
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由以下几步骤组成:
一、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取出菌种保藏管,用NB固体培养基划平板进行复苏,30℃培养48小时。在平板下挑取单个菌落接种至50毫升NB培养基中,在培养箱中30℃震荡培养24小时。种子采用5%的接种量,接种至5L大三角瓶中的短小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装液量为2L,30℃震荡培养16-28小时,检测其菌液浓度,菌液含量超过60亿/毫升,即可作为短小芽孢杆菌种子液。将短小芽孢杆菌种子液接种至1000L的发酵罐中,装液量为600L的发酵培养基,通气量为前16小时为每分钟液气比为1:0.6,其后通气量为1:1;开搅拌,转速为160r/min,培养温度前24小时为30℃,其后,每4小时将温度提高1℃,培养28-36小时,检测其芽孢含量超过200亿CFU/ml,即可结束发酵,作为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
其中,所述NB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水1000mL,pH7.2,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2%;
其中,所述短小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葡萄糖10g/L,可溶性淀粉8g/L,黄豆粉15g/L,鱼粉5g/L,硫酸镁0.5g/L,硫酸锰0.5g/L,磷酸二氢钾0.5g/L,磷酸氢二钾0.5g/L,碳酸钙2g/L,pH7.2;
其中,所述的发酵培养基:葡萄糖5g/L,玉米粉25g/L,豆粕粉70g/L,麸皮10g/L,鱼粉5g/L,硫酸镁0.5g/L,硫酸锰0.5g/L,磷酸二氢钾0.5g/L,磷酸氢二钾0.5g/L,碳酸钙5g/L,pH7.2;
各培养基灭菌的条件为:0.10-0.15MPa,121℃灭菌30分钟;
二、将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40-70份;填料:膨润土20-30份;紫外保护剂:羧甲基纤维素0.5-2份,β-糊精0.2-1份;干燥保护剂:麦芽糖1-4份,谷氨酸钠0.2-1份;混匀后喷雾干燥,得到短小芽孢杆菌粉剂;
三、将润湿剂:聚乙二醇1-4份;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2-1份;芽孢萌发剂:L-丙氨酸0.1-0.5份,2,6-吡啶二羧酸钙0.1-0.5份混匀得到短小芽孢杆菌的助剂;
四、将步骤二与步骤三所得到的短小芽孢杆菌粉剂与助剂混匀并过通过气流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检测其芽孢含量不低于200亿cfu/g,悬浮率不低于75%,润湿时间不高于85s,水分含量低于5%,真空包装,即为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其中,所述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最佳重量份组成: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60份;填料:膨润土24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份;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6份;芽孢萌发剂:L-丙氨酸0.2份,2,6-吡啶二羧酸钙0.3份;紫外保护剂:羧甲基纤维素1份,β-糊精0.5份;干燥保护剂:麦芽糖2份,谷氨酸钠0.8份。
自然界中芽孢萌发受外源营养物质的影响,这类营养物质被称之为“萌发剂”,通常情况下,芽孢和促进萌发的芽孢萌发剂混合后数秒钟之内,萌发剂快速跨过芽孢衣和皮层到达芽孢内膜的表面,与位于芽孢内膜上的受体蛋白相互作用,激发芽孢进入萌发状态,接着启动一连串萌发事件,之后的萌发过程不会因移走萌发剂而停止。本发明可湿性粉剂中含有芽孢萌发剂:L-丙氨酸,2,6-吡啶二羧酸钙;是从苷氨酸,L-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胱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组氨酸,脯氨酸,肌苷,2,6吡啶二羧钙,果糖中进行单因素试验,及两两组合性试验得到的具有明显诱导短小芽孢萌发的萌发剂。经过试验,本发明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与水进行润湿混合均匀,芽孢萌发剂与芽孢充分接触后,从而促使其快速萌发,经过试验,30分钟后,芽孢萌发率已经达到80%以上,而未加芽孢萌发剂的短小芽孢在4小时后,其芽孢萌发率只达到了45%左右。
本发明人通过对载体(如膨润土,滑石粉,高岭土,硅藻土,白炭黑,磷矿粉,轻质碳酸钙)、助剂(润湿剂和分散剂)(聚乙烯醇,聚乙二醇,CMC-Na,吐温-6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T型木质素,十二烷基硫酸钠,茶皂素,MorwetEFW,MorwetD425,My100,D110,阿拉伯权胶,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二异辛基琥珀酸酯磺酸钠,甲基纤维素,木质素磺酸钠)填料(硅藻土,高岭土,膨润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滑石粉)、紫外线保护剂(抗坏血酸,糊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刚果红,羧甲基纤维素,卵磷脂),干燥保护剂(脱脂奶粉,蔗糖,谷氨酸钠,麦芽糖,甘露糖,甲基纤维素等)进行筛选,其每种助剂对短小芽孢杆菌的芽孢存活,悬浮性,湿润性进行试验,结合短小芽孢杆菌的芽孢萌发剂,最后通过多轮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配方。经过生产得到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其芽孢含量不低于200亿cfu/g,悬浮率不低于75%,润湿时间不高于85s,水分含量低于5%,通过验证,本发明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在20-25℃下保存一年,其芽孢存活率还可达到165亿CFU/克。
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采有真空包装,减少芽孢与空气的接触,降低了其萌发的机率。
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的水分含量低于5%,低水份含量的可湿性粉剂中即使含有芽孢萌发剂(L-丙氨酸与2,6-吡啶二羧酸钙),对其贮存过程中的芽孢活性也没有明显的影响,没有减少其在贮存过程中的芽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这是国内首次将短小芽孢杆菌的芽孢萌发剂加入短小芽孢杆菌可湿剂进行工业化生产,大大提升了芽孢萌发速率与萌发率,解决了因为芽孢萌发慢,萌发率低而导致的防治效果差,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减少短小芽孢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可得到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其芽孢含量不低于200亿cfu/g,悬浮率不低于75%,润湿时间不高于85s,水分含量低于5%,通过验证,本发明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在20-25℃下保存一年,其芽孢存活率还可达到165亿CFU/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质性特点可从下述实施例中得以体现,但这些实施例仅作为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下列重量份组成: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60份;填料:膨润土24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份;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6份;芽孢萌发剂:L-丙氨酸0.2份,2,6-吡啶二羧酸钙0.3份;紫外保护剂:羧甲基纤维素1份,β-糊精0.5份;干燥保护剂:麦芽糖2份,谷氨酸钠0.8份。
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由以下几步骤组成:
一、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取出菌种保藏管(ACCC11083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购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能防治线虫病),用NB固体培养基划平板进行复苏,30℃培养48小时。在平板下挑取单个菌落接种至50毫升NB培养基中,在培养箱中30℃震荡培养24小时。种子采用5%的接种量,接种至5L大三角瓶中的短小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装液量为2L,30℃震荡培养16-28小时,检测其菌液浓度,菌液含量超过60亿/毫升,即可作为短小芽孢杆菌种子液。将短小芽孢杆菌种子液接种至1000L的发酵罐中,装液量为600L的发酵培养基,通气量为前16小时为每分钟液气比为1:0.6,其后通气量为1:1;开搅拌,转速为160r/min,培养温度前24小时为30℃,其后,每4小时将温度提高1℃,培养28小时,检测其芽孢含量为210亿CFU/ml,即结束发酵,作为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
其中,所述NB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水1000mL,pH7.2,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2%;
其中,所述短小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葡萄糖10g/L,可溶性淀粉8g/L,黄豆粉15g/L,鱼粉5g/L,硫酸镁0.5g/L,硫酸锰0.5g/L,磷酸二氢钾0.5g/L,磷酸氢二钾0.5g/L,碳酸钙2g/L,pH7.2;
其中,所述的发酵培养基:葡萄糖5g/L,玉米粉25g/L,豆粕粉70g/L,麸皮10g/L,鱼粉5g/L,硫酸镁0.5g/L,硫酸锰0.5g/L,磷酸二氢钾0.5g/L,磷酸氢二钾0.5g/L,碳酸钙5g/L,pH7.2;
各培养基灭菌的条件为:0.10-0.15MPa,121℃灭菌30分钟;
二、将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60份;填料:膨润土24份;紫外保护剂:羧甲基纤维素1份,β-糊精0.5份;干燥保护剂:麦芽糖2份,谷氨酸钠0.8份;混匀后喷雾干燥,得到短小芽孢杆菌粉剂;
三、将润湿剂:聚乙二醇2份;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6份;芽孢萌发剂:L-丙氨酸0.2份,2,6-吡啶二羧酸钙0.3份混匀得到短小芽孢杆菌的助剂;
四、将步骤二与步骤三所得到的短小芽孢杆菌粉剂与助剂混匀并过通过气流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检测其芽孢含量为208亿cfu/g,悬浮率为82%,润湿时间为65s,水分含量为4.2%,真空包装,即为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在甜瓜上的试验效果
试验田块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某村,选择根结线虫病害严重的田块进行。试验时间为2014年5月6日至同年9月25日,供试植物为甜瓜;
选用51%(含N17%、P2O517%、K2O17%)硫基复合肥作为基肥,提前15d施用,平均每区施用6kg,每区为0.2亩,每区施用普通有机肥30公斤,甜瓜采用常规苗盘育苗,育苗30d后移栽;试验组:移栽前,用实施例1制备的含芽孢萌发剂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泡根2小时;移栽后30天用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施第一次,并用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灌根一次;对照组一:移栽前,用无芽孢萌发剂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泡根2小时;移栽后30天用无芽孢萌发剂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施第一次,并用无芽孢萌发剂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灌根一次;对照组二:即空白对照组,与试验组相同的方法操作,用清水代替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试验结果:
产量增加,品质提高。在对照组二中,仅施用无机肥与普通的有机肥的情况下,甜瓜根结线虫病发病较为严重,病情指数达64.5%(表1)。施用加了芽孢萌发剂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可显著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病指数,相对防效达到73.5%;但是,施用未添加芽孢萌发剂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对照组一对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效果较差,相对防效仅为8.8%。从增产情况也可以看到,施入加了芽孢萌发剂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增产达到了30%。施入未加芽孢萌发剂的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对照组一比清水组(对照组二)只增产了7.98%。
表1不同处理对根结线虫病的影响及防效
处理 根结指数 病情指数 相对防效 产量(kg) 增产率(%) 对照组二 3.4 64.5% - 702 对照组一 3.1 57.9% 8.8% 758 7.98 试验组 0.9 17.4% 73.5% 912.6 30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18625089a505054.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