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聚乳酸为载体制备缓释生物农药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餐厨垃圾进行初步分选,得到垃圾原料;2)调节垃圾原料的含水率至75-90%,得垃圾浆;3)加入苏云金杆菌菌种,在25-35℃的条件下发酵2-4天;4)发酵液离心分离,用高速离心法提取,冷冻干燥,得到伴孢晶体粉末;5)伴孢晶体粉末与聚乳酸按质量比1:1~10配比,注塑成型。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BT生物农药,具有生产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等优点,同时利用聚乳酸为载体制备的缓释农药,能够解决生物农药使用过程中的不足,如:稳定性差和残效期短。本发明中所用的餐厨垃圾来源广泛,原料易得,其中含有丰富的碳源,是适合BT菌生长的发酵基底。
1.一种用聚乳酸为载体制备缓释生物农药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餐厨垃圾进行初步分选,将其中的固体绞碎至直径1-3mm,得到垃圾原料;2)调节垃圾原料的含水率至75-90%,混合均匀,获得垃圾浆;3)垃圾浆经过灭菌,然后按照1-4g(菌体湿重)/L(发酵培养基)向垃圾浆中加入苏云金杆菌菌种,在25-35℃的条件下发酵2-4天;4)步骤3)所得发酵液在100-500rpm下离心3-10min,上清液用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在4000-8000rpm下离心5-10min,分离过滤液与伴孢晶体,用高速离心法提取伴孢晶体1-3次,然后冷冻干燥20-30h,得到伴孢晶体粉末;5)步骤4)制备的伴孢晶体粉末与分子量5000-50万的聚乳酸按质量比1:1~10配比,混合均匀后注塑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对餐厨垃圾的初步分选,去除其中不易发酵的杂物,所述杂物包括餐具、塑料制品和纸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调节垃圾原料的pH值为6.5-7.5,pH值用碱调节,所述碱为氢氧化钠、NaCO、氨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垃圾浆121℃灭菌20min,待冷却后加入苏云金杆菌菌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按照2-3g(菌体湿重)/L(发酵培养基)向垃圾浆中加入苏云金杆菌菌种,在30℃的条件下发酵2-3天。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伴孢晶体粉末与分子量1万-5万的聚乳酸按质量比1:1-10配比,混合均匀后注塑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伴孢晶体粉末与分子量1万-5万的聚乳酸按质量比1:5-6配比。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伴孢晶体粉末与聚乳酸混合注入注塑机,制成直径为2mm的圆柱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塑的温度范围为100-180℃,合模压力为1000~1500KG。 10.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缓释生物农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聚合物为载体生产缓 释生物农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单位面积平均化学农 药的用量比世界平均用量高2.5~5.0倍,每年遭受残留农药污染的作 物面积达8000万hm2,其中污染严重的比率达40%,而生物农药因其 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在无公害农业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世界上用途最 广、产量最大的微生物农药,目前,BT生物农药主要以各种工农业 产品或农副产品液态发酵得到,其价格约占总生产成本的35%~59%, 严重限制了生物农药的广泛应用。餐厨垃圾中总碳含量为50%-60%, 易为苏云金芽孢杆菌同化利用的还原糖、淀粉等在碳源中所占比例较 高,是一种良好的BT菌培养基质。顾采琴等(顾采琴等,菠萝皮渣半 固态法酿醋工艺,食品科学,2010,16,56-60.)采用半固态发酵生产食 醋,发现半固态发酵较固态发酵传质速度快,发酵时间明显缩短,发 酵效率明显提高,而利用餐厨垃圾半固态进行生物农药发酵的研究未 见报道。
虽然苏云金芽孢杆菌具有高效异性的杀虫活性和对人畜及非目 标昆虫的安全性,同时对环境没有不利影响,但由于BT杀虫剂的杀 虫活性稳定性差以及残效期短,从而限制了BT生物农药更广泛的应 用,鉴于此,人们采用微囊化及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来延长苏云金芽 孢杆菌的田间残效期,但仍有工艺复杂,成本高的不足。聚乳酸具有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生物可降解性,其最终降解产物乳酸,具有无 毒无副作用的特点,近年来人们对低廉乳酸的来源研究颇多,如利用 餐厨垃圾,蜜糖废水,农业废水等生产乳酸。本专利利用聚乳酸为载 体制备缓释生物农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而且可以解 决生物农药控制虫害的时效性和易被冲刷、流失、分解等问题,为生 物农药在农业上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聚乳酸为 载体制备缓释生物农药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用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缓释生物农药。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聚乳酸为载体制备缓释生物农药的方法,包括步骤:
1)将餐厨垃圾进行初步分选,将其中的固体绞碎至直径1-3mm, 得到垃圾原料;
2)调节垃圾原料的含水率至75-90%,混合均匀,获得垃圾浆;
3)垃圾浆经过灭菌,然后按照1-4g(菌体湿重)/L(发酵培养基)向 垃圾浆中加入预先培养的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菌 种,在25-35℃的条件下发酵2-4天;
4)步骤3)所得发酵液在100-500rpm下离心3-10min,上清液 用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在4000-8000rpm下离心5-10min,分离过滤液 与伴孢晶体,用高速离心法提取伴孢晶体1-3次,然后冷冻干燥 20-30h,得到伴孢晶体粉末;
5)步骤4)制备的伴孢晶体粉末与分子量5000-50万的聚乳酸按 质量比1:1~10配比,混合均匀后注塑成型。
餐厨垃圾是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 料(厨余)和食用残余(泔脚)。其成分包括油、水、果皮、蔬菜、米面、 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
其中,所述步骤1)中,通过对餐厨垃圾的初步分选,去除其中 不易发酵的杂物,所述杂物包括餐具、塑料制品和纸张。
一般垃圾原料的含水率在75-90%之间,将餐厨垃圾干物质绞碎 后再混入液态部分,不需额外加水或加少量水,不需要干燥。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调节垃圾原料的pH值为6.5-7.5,pH 值用碱调节,所述碱为氢氧化钠、Na2CO3、氨水中的一种或多种(餐 厨垃圾初始pH为5.8左右)。通常,用质量百分比10-30%的氢氧化 钠溶液、Na2CO3或氨水。
其中,所述步骤3)中,垃圾浆121℃灭菌20min,待冷却后加 入苏云金杆菌菌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按照2-3g(菌体湿重)/L(发酵培养基) 向垃圾浆中加入预先培养的BT(苏云金杆菌)菌种,在30℃的条件 下发酵2-3天;
菌体的湿重是将培养物离心后将湿菌体进行称重得到的。
进一步地,所述5)步骤中,伴孢晶体粉末与分子量1万-5万的 聚乳酸按质量比1:1~10配比,混合均匀后注塑成型。
进一步优选地,伴孢晶体粉末与分子量1万-5万的聚乳酸按质量 比1:5-6配比。实验结果表明,当伴孢晶体粉末与聚乳酸添加比为1:5-6 时,在水的侵蚀作用下,伴孢晶体粉末的溶出率均>85%,伴孢晶体 粉末溶出效率高。
其中,所述步骤5)中,伴孢晶体粉末与聚乳酸混合注入注塑机, 制成直径为2mm的圆柱体。
具体地,注塑的温度范围为:100-180℃,合模压力为 1000~1500KG。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缓释生物农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BT生物农药,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 生产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等优点,同时利用聚乳酸为载体制备的缓释 农药,能够解决生物农药使用过程中的不足,如:稳定性差和残效期 短。本发明中所用的餐厨垃圾来源广泛,原料易得,餐厨垃圾作为发 酵底物,其中含有丰富的碳源,是适合BT菌生长的发酵基底。
附图说明
图1为发酵时间和伴孢晶体含量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以下最佳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 围。
实施例中使用的BT菌为苏云金芽孢杆菌库尔斯塔克亚种 Thuringiensis subsp.Kurstaki,菌株保藏编号CICC 21707。
实施例1:
1)将餐厨垃圾进行初步分选,去除餐巾纸、塑料包装、一次性 餐具等,绞碎其中的固体至直径1-3mm。餐厨垃圾的含水率在75-90% 之间,把固体滤出来的粉碎,再和液体混合即得垃圾浆如果含水率过 高,滤出来的固体粉碎后可不全加入液体;如果含水率低,可适当加 入自来水。调节垃圾原料的含水率至80%,用氢氧化钠10wt%溶液调 节pH值至7.0,混合均匀,获得垃圾浆;
2)垃圾浆121℃灭菌20min,冷却后,按照1g/L接入BT菌种, 30℃发酵3天;
3)上一步所得发酵液在-500rpm下离心5min,上清液用纱布过 滤,所得滤液在5000rpm下离心10min,分离过滤液与伴孢晶体,用 高速离心法(10000rpm转速)对伴孢晶体进行2次提纯后,放入冷 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24h,得到淡黄色的伴孢晶体粉末;
4)按每份5g称取,选取伴孢晶体粉末与分子量1万的聚乳酸按 质量比1:1充分混合后,缓慢加入低压注塑机,制成直径为2mm的 圆柱体,注塑温度130℃,上下合模压力为1200KG。在此步骤中, 还进行平行试验:伴孢晶体粉末与分子量3万的聚乳酸、分子量5万 的聚乳酸按质量比1:1充分混合后同样进行压制。
本试验以同样的方法,调整步骤2)中BT菌接种量分别为2g/L, 3g/L,4g/L,结果同样的发酵时间,测所得伴孢晶体产量,结果见图 1。其中,接种量为2g/L,3g/L的伴孢晶体产量分别为1426μg/ml, 1500μg/ml(见图1),结果优于1g/L,4g/L接种量的发酵结果。考虑 到接种量为2g/L和3g/L的产量相差并不大,进一步考虑成本因素, 优选按接种量2g/L进行后续试验。接种量为2g/L,发酵后孢子数为 2.15×1011,经过步骤3)分离所得苏云杆菌芽孢杆菌伴孢晶体蛋白纯 度为91.75%,毒力效价为57250IU/mg。
实施例2
1)垃圾浆和实施例1同样获取方法,经灭菌冷却后,按照2g/L 接入BT菌种,30℃发酵2-3天;
2)上一步所得发酵液在500rpm下离心5min,上清液用纱布过 滤,所得滤液在8000rpm下离心5min,分离过滤液与伴孢晶体,用 高速离心法对伴孢晶体进行2次提纯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 24h,得到淡黄色的伴孢晶体粉末;
3)按每份5g称取,选取伴孢晶体粉末与分子量1万的聚乳酸按 质量比1:3充分混合后,缓慢加入低压注塑机,在温度120℃、上下 合模压力1200KG条件下制成直径为2mm的圆柱体。在此步骤中, 还进行平行试验:伴孢晶体粉末与分子量3万的聚乳酸、分子量5万 的聚乳酸按质量比1:3充分混合后同样进行压制。
实施例3
1)垃圾浆如实施例1方法制备,灭菌冷却后,按照2g/L接入 BT菌种,30℃发酵2-3天;
2)上一步所得发酵液在500rpm下离心5min,上清液用纱布过 滤,所得滤液在6000rpm下离心7min,分离过滤液与伴孢晶体,用 高速离心法对伴孢晶体进行2次提纯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 24h,得到淡黄色的伴孢晶体粉末;
3)按每份5g称取,选取伴孢晶体粉末与分子量1万的聚乳酸按 质量比1:5充分混合后,缓慢加入注塑机,压塑条件同实施例1,制 成直径为2mm的圆柱体。在此步骤中,还进行平行试验:伴孢晶体 粉末与分子量3万的聚乳酸、分子量5万的聚乳酸按质量比1:5充分 混合后同样进行压制。
实施例4
1)垃圾浆灭菌冷却后,按照2g/L接入BT菌种,30℃发酵2-3 天;
2)上一步所得发酵液在400rpm下离心5min,上清液用纱布过 滤,所得滤液在4000rpm下离心10min,分离过滤液与伴孢晶体,用 高速离心法对伴孢晶体进行2次提纯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 24h,得到淡黄色的伴孢晶体粉末;
3)按每份5g称取,选取伴孢晶体粉末与分子量1万的聚乳酸按 质量比1:10充分混合后,缓慢加入注塑机,制成直径为2mm的圆柱 体。压塑条件同实施例1。在此步骤中,还进行平行试验:伴孢晶 体粉末与分子量3万的聚乳酸、分子量5万的聚乳酸按质量比1:10 充分混合后同样进行压制。
各实施例所得缓释农药产品,均取5g分别加入1L的蒸馏水,加 盖密封。所有实施例(注塑条件及产品形状相同)的平均释放量及pH 值见下表。
表1:聚乳酸缓释剂释放速率
表中质量比是指晶体蛋白:聚乳酸的质量比。
实验数据表明,聚乳酸能起到良好的缓释作用,在释放周期内稳 定地释放生物农药,由于伴孢晶体毒性蛋白溶解后呈碱性,聚乳酸降 解生成乳酸,因此聚乳酸添加量越多,pH值就越低,此举亦可用于 解决土壤碱化问题。缓释试验中,伴孢晶体粉末与聚乳酸添加比为 1:5的产品在水的侵蚀作用下,伴孢晶体粉末的溶出率均>85%,伴 孢晶体粉末溶出效率更高。
实验例:毒性效力评价
选取不同分子量聚乳酸与伴孢晶体粉末按质量1:1配比制成缓释 生物农药进行毒力效价测定,参照GB/T19567.2-2004标准,以 CS-1995,H3ab(效价20000IU/mg)为标准品,并以三龄棉铃虫幼 虫为试虫,48h检查试虫的死亡情况,进而计算得出毒力效价,见下 表。
表2 毒力效价
聚乳酸分子量 毒力效价/(IU/mg) 1万 6230.12 3万 6169.34 5万 6076.73
上表数据表明,不同分子量的聚乳酸为载体制备缓释生物农药的 毒性效价相差不大,均在6000IU/mg以上,满足GB/T19567.2-2004 标准中苏云金芽孢杆菌悬浮剂毒力效价要求。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 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 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 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用聚乳酸为载体制备缓释生物农药的方法及所得产物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1784450a53086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