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包括可行走车架和设在车架后部的行走轮,所述可行走车架前部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除草松土轮,所述除草松土轮铰接在轮架上,所述轮架包括呈凹形的框体和设在框体上部的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槽口,从活动套上壁面穿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限位在两个槽口内,在横杆底部与框体上表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可行走车架固定连接。本发明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适应小茶园的杂草及松土处理,提高了效率。

1.一种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行走车架和设在车架后部的行走轮,所述可行走车架前部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除草松土轮,所述除草松土轮铰接在轮架上,所述轮架包括呈凹形的框体和设在框体上部的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槽口,从活动套上壁面穿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限位在两个槽口内,在横杆底部与框体上表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可行走车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松土轮包括中心轮轴和固定在中心轮轴两端上的两个轮盘,所述两个轮盘之间均布有若干个呈长条形的刀片,所述刀片在轮盘表面上的投影与轮盘直径三分二的圆相切,所述中心轮轴的两端头与凹形框体的下端转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的框体上壁面中部向前连接斜杆的上端,所述斜杆的中心线与支撑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斜杆的下端铰接连接有限深转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的框体上壁面与可行走车架之间还连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第一端万向连接在可行走车架上,所述斜撑杆的第二端铰接连接在凹形框体的上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轮轴的一端部设有被动带轮,所述可行走车架上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被动带轮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主动带轮由设在可行走车架内的变速箱输出轴驱动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与柴油机输出轴连接。 7.一种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包括可行走车架和设在车架后部的行走轮,所述可行走车架前部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除草松土轮,所述除草松土轮铰接在轮架上,所述轮架包括呈凹形的框体和设在框体上部的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槽口,从活动套上壁面穿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限位在两个槽口内,在横杆底部与框体上表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可行走车架固定连接;工作时,可行走车架由其体内的动力系统驱动行走轮转动行进,在行进过程中,除草松土轮随之转动,起到了除草和松土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轮轴的一端部设有被动带轮,所述可行走车架上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被动带轮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主动带轮由设在可行走车架内的变速箱输出轴驱动转动,所述变速箱与柴油机输出轴连接;工作时,柴油机驱动变速箱和主动带轮转动,带动传送带和被动带轮转动,继而带动除草松土轮转动,实现主动除草和松土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园杂草对茶树有很大的危害,因其已经长期适应当地茶树生长、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茶园杂草与茶树争夺水分、养分、光能和空间等资源,并且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能力很强,严重危害茶树的品质,干扰限制茶树的生长。同时,茶园杂草还是许多农作物病菌、病毒或害虫( 如叶蝉类、蚜虫、螨类) 的中间寄生之所。

茶园松土十分必要,每逢下雨过后,都要进行松土,使得土壤中空气中的养分能充分的进入土层,同时能更好的吸收水分、养分,确保土里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能够保证植物高效的成长。

因此除草和松土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茶园除草措施主要有以下 3 种方法,人工除草、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机械除草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解决了人工除草效率低下、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化学除草带来的农药残留问题,但由于茶园管理还存在茶树种植不规范及密植茶园行距较小的问题,使得机械化除草无法推广,现今的除草松土机无法适应小茶园的杂草及松土处理。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及其工作方法,该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适应小茶园的杂草及松土处理,提高了效率。

本发明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行走车架和设在车架后部的行走轮,所述可行走车架前部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除草松土轮,所述除草松土轮铰接在轮架上,所述轮架包括呈凹形的框体和设在框体上部的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槽口,从活动套上壁面穿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限位在两个槽口内,在横杆底部与框体上表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可行走车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除草松土轮包括中心轮轴和固定在中心轮轴两端上的两个轮盘,所述两个轮盘之间均布有若干个呈长条形的刀片,所述刀片在轮盘表面上的投影与轮盘直径三分二的圆相切,所述中心轮轴的两端头与凹形框体的下端转动铰接。

进一步的,上述凹形的框体上壁面中部向前连接斜杆的上端,所述斜杆的中心线与支撑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斜杆的下端铰接连接有限深转轮。

进一步的,上述凹形的框体上壁面与可行走车架之间还连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第一端万向连接在可行走车架上,所述斜撑杆的第二端铰接连接在凹形框体的上壁面上。

进一步的,上述中心轮轴的一端部设有被动带轮,所述可行走车架上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被动带轮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主动带轮由设在可行走车架内的变速箱输出轴驱动转动。

进一步的,上述变速箱与柴油机输出轴连接。

本发明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包括可行走车架和设在车架后部的行走轮,所述可行走车架前部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除草松土轮,所述除草松土轮铰接在轮架上,所述轮架包括呈凹形的框体和设在框体上部的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槽口,从活动套上壁面穿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限位在两个槽口内,在横杆底部与框体上表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可行走车架固定连接;工作时,可行走车架由其体内的动力系统驱动行走轮转动行进,在行进过程中,除草松土轮随之转动,起到了除草和松土作用。

进一步的,上述中心轮轴的一端部设有被动带轮,所述可行走车架上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被动带轮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主动带轮由设在可行走车架内的变速箱输出轴驱动转动,所述变速箱与柴油机输出轴连接;工作时,柴油机驱动变速箱和主动带轮转动,带动传送带和被动带轮转动,继而带动除草松土轮转动,实现主动除草和松土作用。

本发明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适应小茶园的杂草及松土处理,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构造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侧视造构造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构造示意图;

图4是除草松土轮及其与车架连接的立体构造构造示意图;

图5是图4的K-K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6是除草松土轮的立体构造构造示意图;

图7是除草松土轮的主视构造构造示意图;

图8是除草松土轮的动力输送原理示意图;

图9是动力输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包括可行走车架1和设在车架1后部的行走轮2,行走轮2由位于车架内的动力系统进行驱动,该可行走车可以是小型手扶拖拉机,所述可行走车架1前部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除草松土轮3,除草松土轮3与水平面形成35-50度夹角A,所述除草松土轮3铰接在轮架4上,所述轮架4包括呈凹形(即如U形)的框体5和设在框体5上部的活动套6,所述活动套6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槽口7,从活动套6上壁面穿设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9,所述横杆9的两端限位在两个槽口7内,在横杆9底部与框体5上表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0,所述支撑杆8的第二端与可行走车架1固定连接,通过该在横杆9底部与框体5上表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0,使得除草松土轮3在经过土壤的凹陷或鼓包时,即具有缓冲和自适应的效果。

其中一种实施例,上述除草松土轮3包括中心轮轴11和固定在中心轮轴两端上的两个轮盘12,所述两个轮盘12之间均布有若干个呈长条形的刀片13,所述刀片13在轮盘表面上的投影与轮盘直径三分二的圆相切,所述中心轮轴11的两端头与凹形框体5的下端转动铰接。两个除草松土轮3的中心轮轴11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该平面与可行走车架1行进方向垂直,且该中心轮轴11与该平面内的水平面即形成上述35-50度夹角A,刀片13在轮盘表面上的投影与轮盘直径三分二的圆相切,两轮盘间的刀片13各有4-8个,两两刀片之间具有间隙,上述构造有利于刨土后土壤的漏出,也有利于杂草的清除。

其中一种实施例,上述凹形的框体5上壁面中部向前连接斜杆14的上端,所述斜杆14的中心线与支撑杆8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斜杆的下端铰接连接有限深转轮15,通过该限深转轮15遇到土壤鼓包时,限深转轮15即预先和凹形的框体5被向上顶起,同时带动除草松土轮3起伏,使该设备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设备的强度,上述凹形的框体5上壁面与可行走车架1之间还连接有斜撑杆16,所述斜撑杆16的第一端万向连接在可行走车架1上,所述斜撑杆16的第二端铰接连接在凹形框体的上壁面17上,通过该斜撑杆16有利于对凹形的框体5进行支撑,使工作稳定性好。

限深转轮15处于除草松土轮3的前方,主要作用用来实现“探路”的功能,在刀片13正常工作状态下,即非爬坡状态下,限深转轮15的高度是与土面同高的,当限深转轮15要爬坡之前,限深转轮15必先进行爬坡,从而带动除草松土轮3爬坡,而后使除草松土轮3可以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为了具有更好的松土和除草效果,上述中心轮轴的一端部设有被动带轮18,所述可行走车架上设有主动带轮19,所述主、被动带轮之间设有传送带20,所述主动带轮由设在可行走车架内的变速箱21输出轴驱动转动,上述变速箱21与柴油机22输出轴连接,由柴油机22输出动力给变速箱21,变速箱21又给主动带轮19提供动力,然后输送给被动带轮18,从而带动中心轮轴、除草松土轮3转动,实现松土和除草,由于被动带轮18与主动带轮19的间距会略微变化(因为支撑杆8和活动套的活动连接),因此在车架上设有压往传送带20的弹性压轮23,通过该弹性压轮23可以消除该间距变化带来的传送带打滑现象。

本发明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的工作方法,其中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包括可行走车架和设在车架后部的行走轮,所述可行走车架前部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除草松土轮,所述除草松土轮铰接在轮架上,所述轮架包括呈凹形的框体和设在框体上部的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槽口,从活动套上壁面穿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限位在两个槽口内,在横杆底部与框体上表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可行走车架固定连接;工作时,可行走车架由其体内的动力系统驱动行走轮转动行进,在行进过程中,除草松土轮随之转动,起到了除草和松土作用。

进一步的,上述中心轮轴的一端部设有被动带轮,所述可行走车架上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被动带轮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主动带轮由设在可行走车架内的变速箱输出轴驱动转动,所述变速箱与柴油机输出轴连接;工作时,柴油机驱动变速箱和主动带轮转动,带动传送带和被动带轮转动,继而带动除草松土轮转动,实现主动除草和松土作用。

本发明能自适应茶田坡度的除草和松土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适应小茶园的杂草及松土处理,提高了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本文标签: 坡度自适应方法设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