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针菇袋培两面出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步骤:选好塑料袋筒、配制培养料、装袋、灭菌与接种、发菌培养、出茹管理。本发明金针菇袋栽两面出菇,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
1.一种金针菇袋培两面出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好塑料袋筒:选用乳白色半透明低压聚乙烯塑料筒料,将其剪成35cm长的袋筒;(2)配制培养料:各原料按干重量比例棉籽皮:麸皮或玉米粉为100:1,培养料与水比为1:(1.4-1.6),加足水后充分拌匀,拌料后,堆闷1小时-2小时;(3)装袋、灭菌与接种:预先准备好的塑料袋筒,先用线绳把筒的一头扎好,后往筒内装料18cm-20cm,再用线绳扎好筒口,成为两头封闭的料袋,用高压灭菌,在125℃下灭菌2小时,灭菌后趁热将料袋移入接种室,待凉后再进行接种,接种时,分别解开料袋两头接入菌种,再用线绳把袋口扎好,接种量为5%;(4)发菌培养:接种后的料袋按“井”字形堆积排放在床架或地面上,培养的温度18-23℃,室内保持适当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以55-65%左右,光线要暗,并定期松紧线绳;(5)出茹管理:菌丝长满全袋后,见有少量菇蕾即可转入出菇管理,在棚室内设出菇架,将出菇袋袋口向外,分层横放堆积4层-5层,撑开袋口的塑料筒,让其两面出菇,出菇期间,使温度保持在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要有适度的通风和光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针菇袋培两面出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培养料时可加入0.05%多菌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针菇袋培两面出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还可以是常压灭菌,将菌棒在100℃下维持8-1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针菇袋培两面出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菌培养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金针菇袋培两面出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 、冻菌、金菇、智力菇等,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针金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现有技术种植金针菇都是单面生长,导致产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针菇袋培两面出菇的方法,金针菇袋栽两面出菇,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金针菇袋培两面出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好塑料袋筒:选用乳白色半透明低压聚乙烯塑料筒料,将其剪成35cm长的袋筒;(2)配制培养料: 各原料按干重量比例棉籽皮:麸皮或玉米粉为 100:1,培养料与水比为1:(1.4-1.6),加足水后充分拌匀,拌料后,堆闷1小时-2小时;(3)装袋、灭菌与接种:预先准备好的塑料袋筒,先用线绳把筒的一头扎好,后往筒内装料18cm-20cm,再用线绳扎好筒口,成为两头封闭的料袋,用高压灭菌,在125℃下灭菌2小时,灭菌后趁热将料袋移入接种室,待凉后再进行接种,接种时,分别解开料袋两头接入菌种,再用线绳把袋口扎好,接种量为5%;(4)发菌培养:接种后的料袋按“井”字形堆积排放在床架或地面上,培养的温度18-23℃,室内保持适当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以55-65%左右,光线要暗,并定期松紧线绳;(5)出茹管理:菌丝长满全袋后,见有少量菇蕾即可转入出菇管理,在棚室内设出菇架,将出菇袋袋口向外,分层横放堆积4层-5层,撑开袋口的塑料筒,让其两面出菇,出菇期间,使温度保持在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要有适度的通风和光照。
进一步说明,所述制作培养料时可加入0.05%多菌灵。
进一步说明,所述灭菌还可以是常压灭菌,将菌棒在100℃下维持8-10小时。
进一步说明,所述发菌培养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方法可以使得金针菇杂菌少,病毒少,且两面出菇,产量高,投资少,回收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金针菇袋培两面出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好塑料袋筒:选用乳白色半透明低压聚乙烯塑料筒料,将其剪成35cm长的袋筒,袋筒不宜太宽,否则容易长杂菌;(2)配制培养料: 各原料按干重量比例棉籽皮:麸皮或玉米粉为 100:1,培养料与水比为1:1.4,加足水后充分拌匀,拌料后,堆闷1小时;为减少杂菌污染,所述制作培养料时可加入0.05%多菌灵。(3)装袋、灭菌与接种:预先准备好的塑料袋筒,先用线绳把筒的一头扎好,后往筒内装料18cm,再用线绳扎好筒口,成为两头封闭的料袋,用高压灭菌,在125℃下灭菌2小时,所述灭菌还可以是常压灭菌,将菌棒在100℃下维持8小时。灭菌后趁热将料袋移入接种室,待凉后再进行接种,接种时,分别解开料袋两头接入菌种,再用线绳把袋口扎好,接种量为5%;(4)发菌培养:接种后的料袋按“井”字形堆积排放在床架或地面上,培养的温度18℃,室内保持适当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以55%左右,光线要暗,并定期松紧线绳,以促进气体交换;满足菌丝对氧气的需要;(5)出茹管理:菌丝长满全袋后,见有少量菇蕾即可转入出菇管理,在棚室内设出菇架,将出菇袋袋口向外,分层横放堆积4层,撑开袋口的塑料筒,让其两面出菇,出菇期间,使温度保持在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80%,要有适度的通风和光照;
实施例2
一种金针菇袋培两面出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好塑料袋筒:选用乳白色半透明低压聚乙烯塑料筒料,将其剪成35cm长的袋筒,袋筒不宜太宽,否则容易长杂菌;(2)配制培养料: 各原料按干重量比例棉籽皮:麸皮或玉米粉为 100:1,培养料与水比为1:1.6,加足水后充分拌匀,拌料后,堆闷2小时;为减少杂菌污染,所述制作培养料时可加入0.05%多菌灵。(3)装袋、灭菌与接种:预先准备好的塑料袋筒,先用线绳把筒的一头扎好,后往筒内装料20cm,再用线绳扎好筒口,成为两头封闭的料袋,用高压灭菌,在125℃下灭菌2小时,所述灭菌还可以是常压灭菌,将菌棒在100℃下维持10小时。灭菌后趁热将料袋移入接种室,待凉后再进行接种,接种时,分别解开料袋两头接入菌种,再用线绳把袋口扎好,接种量为5%;(4)发菌培养:接种后的料袋按“井”字形堆积排放在床架或地面上,培养的温度23℃,室内保持适当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以65%左右,光线要暗,并定期松紧线绳,以促进气体交换;满足菌丝对氧气的需要;(5)出茹管理:菌丝长满全袋后,见有少量菇蕾即可转入出菇管理,在棚室内设出菇架,将出菇袋袋口向外,分层横放堆积5层,撑开袋口的塑料筒,让其两面出菇,出菇期间,使温度保持在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90%,要有适度的通风和光照;
实施例3
一种金针菇袋培两面出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好塑料袋筒:选用乳白色半透明低压聚乙烯塑料筒料,将其剪成35cm长的袋筒,袋筒不宜太宽,否则容易长杂菌;(2)配制培养料: 各原料按干重量比例棉籽皮:麸皮或玉米粉为 100:1,培养料与水比为1:1.5,加足水后充分拌匀,拌料后,堆闷1小时-2小时;为减少杂菌污染,所述制作培养料时可加入0.05%多菌灵。(3)装袋、灭菌与接种:预先准备好的塑料袋筒,先用线绳把筒的一头扎好,后往筒内装料19cm,再用线绳扎好筒口,成为两头封闭的料袋,用高压灭菌,在125℃下灭菌2小时,所述灭菌还可以是常压灭菌,将菌棒在100℃下维持9小时。灭菌后趁热将料袋移入接种室,待凉后再进行接种,接种时,分别解开料袋两头接入菌种,再用线绳把袋口扎好,接种量为5%;(4)发菌培养:接种后的料袋按“井”字形堆积排放在床架或地面上,培养的温度20℃。室内保持适当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以60%左右,光线要暗,并定期松紧线绳,以促进气体交换;满足菌丝对氧气的需要;(5)出茹管理:菌丝长满全袋后,见有少量菇蕾即可转入出菇管理,在棚室内设出菇架,将出菇袋袋口向外,分层横放堆积5层,撑开袋口的塑料筒,让其两面出菇,出菇期间,使温度保持在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85%,要有适度的通风和光照。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使得金针菇杂菌少,病毒少,且两面出菇,产量高,投资少,回收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金针菇袋培两面出菇的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675092a52868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