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液相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包括存储灭火介质的压力罐、引导管道、压力罐的开启阀,灭火介质包括液相灭火介质和悬浮灭火介质,压力罐内还储存压力驱动气体;引导管道引导灭火介质通过压力罐的开启阀,引导管道或进出口起码一处设有机械雾化装置;悬浮灭火介质与液相灭火介质组成起码二元共沸组合物,悬浮灭火介质包括氟烃或氟氯烃化合物,其常压沸点一般低于0℃的物质,且在压力下为液体,液相灭火介质是指使用沸点常压条件下高于使用温度灭火介质,包括一溴三氟丙烯基(BTP)或全氟乙基异丙基酮等。
1.液相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存储灭火介质的压力罐、引导管道、压力罐的开启阀,灭火介质包括液相灭火介质和悬浮灭火介质,压力罐内还储存压力驱动气体;引导管道引导灭火介质通过压力罐的开启阀,引导管道或进出口设有机械雾化装置;悬浮灭火介质与液相灭火介质组成起码二元共沸组合物,悬浮灭火介质包括氟烃、或氟碘烃化合物,其常压沸点是低于0℃的物质,且在压力下为液体,液相灭火介质是指使用沸点在常压条件下高于使用温度灭火介质,包括一溴三氟丙烯基BTP或全氟乙基异丙基酮;悬浮灭火介质为下述组成的一种成分,即七氟丙烷、六氟丙烷、三氟甲烷、全氟乙烷、八氟环丁烷,包括三氟碘甲烷的氟碘烃化合物,并与液相灭火介质组成二元共沸组合物;悬浮灭火介质能够为二种或以上成分,与液相灭火介质BTP或全氟已酮构构成三元及多元共沸组合物;BTP或全氟已酮质量份数8~90,压力驱动气体质量份数为10-80;压力驱动气体为N、CO或Ar或这些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为驱动气体;悬浮灭火介质占BTP或全氟已酮质量份数的1~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其特征是压力罐内添加少量水和表面活性剂,质量为BTP或全氟己酮的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其特征是BTP或全氟已酮质量份数25±15,压力驱动气体质量份数为76±15;全氟乙烷或/与八氟环丁烷占BTP或全氟已酮质量份数的15±10%;三氟碘甲烷用量为BTP或全氟已酮质量份数的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其特征是机械雾化装置为搅拌叶片、液哨或哈特曼发生器,机械雾化装置单一设置或组合设置;搅拌叶片为安装旋转轴的结构或固定式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其特征是在阀座出口或灭火介质引导管道上设有泡沫金属或金属多孔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液相灭火介质的灭火方法,其特征是压力罐内自沸腾雾化,利用液相灭火介质与悬浮灭火介质构成起码二元或多元共沸组合物灭火介质,悬浮灭火介质包括八氟环丁烷、全氟乙烷或三氟碘甲烷;压力罐内同时具备1-5.2MPa隋性压力驱动气体,用灭火介质引导管道引出二元或三元共沸灭火介质或低沸点先期发泡组合物;引出时可在引导管道或阀的一处经机械雾化装置雾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系统与方法,尤其是使用沸点高于使用温度在常温常压时为液相灭 火介质的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CN200510040148.9一种清洁高效气体灭火介质的制备方法给出了一溴三氟丙烯基灭火介 质(以下简称BTP基灭火介质)的制备方法,BTP基灭火介质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清洁灭火介 质,
倪小敏等公开的CN201110115639.0一种便携式洁净气体灭火器;灭火剂储罐内充装一溴 三氟丙烯(2-溴-3,3,3-三氟丙烯)和1.1-2.2MPa的氮气,储罐与由提手、压把、螺销、 压杆及其底部的密封片和下面的弹簧、灭火剂进口接管口、出口通道及出口接管口组成的器头 总成密封连接,灭火剂进口接管口与下口伸到靠近灭火剂储罐底部的灭火剂吸管的上端口相连 接,喷射软管一端接灭火剂出口接管另一端接喷头;该喷头由锥形外罩和柱形内芯组成,柱形 内芯前端有若干雾化喷嘴。本发明灭火器所用灭火剂对环境友好,灭火器各部件可手动拆卸与 组装,便于重复使用;喷头的雾化效果好,喷射距离远,覆盖面积大,灭火效率高;适用于精 密仪器的灭火。BTP基灭火介质全氟乙基异丙基酮(全氟己酮)等灭火剂的使用沸点高于使用 温度,因此这类液相灭火介质的必须要求雾化才能有效灭火。如BTP沸点30-33℃,在常温长 常压下为液相。全氟己酮等也是类似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液相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尤其是使用沸点高于使用温度的液 相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也可以是一种便携式的灭火装置。也包括基于一溴三氟丙烯(BTP) 和其它液相灭火介质的非电感温自启动灭火系统。液相灭火介质在探火管/释放管输送过程中 存在气液两相段塞流、弹状流流型等连续相;其中液相和气相分别以连续相的方式存在两相流 中,打碎这种连续相,使两相成为均匀混合的雾状流是本发明根本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液相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包括存储灭火介质的压力罐、引导管 道、压力罐的开启阀,灭火介质包括液相灭火介质和悬浮灭火介质,压力罐内还储存压力驱动 气体;引导管道引导灭火介质通过压力罐的开启阀,引导管道或进出口可设有机械雾化装置; 悬浮灭火介质与液相灭火介质组成起码二元共沸组合物或低沸点先期发泡组合物,悬浮灭火介 质包括氟烃或氟氯烃化合物,其常压沸点一般低于0℃的物质,且在压力下为液体,液相灭火 介质是包括使用沸点常压条件下高于使用温度的灭火介质、包括一溴三氟丙烯基(BTP)或全 氟乙基异丙基酮等。
进一步,悬浮灭火介质为下述一种,即七氟丙烷、六氟丙烷、三氟甲烷、全氟乙烷、八 氟环丁烷,并与液相灭火介质BTP或全氟已酮构成二元共沸组合物或低沸点先期发泡组合物。 上述二元组合物可以和包括三氟碘甲烷的氟碘烃化合物构成三元及多元共沸组合物或低沸点 先期发泡组合物。
压力下液体比重重于液相灭火介质BTP或全氟已酮构的液体灭火介质包括三氟碘甲烷的 氟碘烃化合物。
进一步,BTP或全氟已酮质量份数8~90,压力驱动气体质量份数为10-80;压力驱动气体 为N2、CO2或Ar2或这些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为驱动气体。
进一步,悬浮灭火介质占BTP或全氟已酮质量份数的1~50%;三氟碘甲烷用量为BTP或全 氟已酮质量份数0.2~20%。
悬浮灭火介质指起均相悬浮作用的灭火介质;灭火介质引导管道(虹吸管)或进出口一处 可设有机械雾化装置。悬浮灭火介质具有多个组分、液体比重重于液相灭火介质也具有多个组 分)共沸组合物或低沸点先期发泡组合物的灭火介质体系。
进一步的,以BTP或全氟己酮为基础灭火介质;以N2、CO2或Ar2或这些惰性气体的混 合气为驱动气体。压力罐内添加少量水和表面活性剂,质量为BTP或全氟己酮的1-20%。
进一步的,BTP或全氟已酮质量份数25±15,压力驱动气体质量份数为60±15;悬浮灭 火介质如全氟乙烷或/与八氟环丁烷占BTP或全氟已酮质量份数的15±10;三氟碘甲烷用量为 BTP或全氟已酮质量份数0.2-5。
进一步的,机械雾化装置为搅拌叶片、液哨或哈特曼发生器,机械雾化装置单一设置或 组合设置。搅拌叶片为安装旋转轴的结构或固定式叶片。
进一步的,在阀座出口或灭火介质引导管道上设有泡沫金属或金属多孔材料,用于对延 缓驱动气体的压力快速下降,延长稳定压力的工作时间,不致于泄压太快。
压力罐内自沸腾雾化,利用液相灭火介质与悬浮灭火介质构成起码二元或多元共沸灭火 介质或低沸点先期发泡组合物;压力罐内同时具备1-5.2MPa隋性压力驱动气体,用灭火介质 引导管道引出二元或多元灭火介质;引出时可在引导管道的一处经机械雾化装置(典型的如搅 拌叶片的搅拌)。
本发明的应用可以通过非电感温自启动瓶头阀(以下简称自启动阀)安装于压力储罐(以 下简称气罐)。可以用探火管或可内置雾化喷头的感温膜片的一体化引发器(以下简称:引发 器)引起压力罐灭火介质的输送。
悬浮灭火介质(包括氟烃甚至氟氯烃化合物)与液相灭火介质组成起码二元共沸或低沸 点先期发泡组合物,悬浮灭火介质包括氟烃等(考虑到环保,尽量不用对环境和臭氧破坏大的 产品)化合物是沸点一般低于0℃的物质,且在压力下为液体。
本发明所述的液相灭火介质是指使用沸点(常压条件下)高于使用温度,即常温常压条 件下仍为液相的灭火剂。尤其是一溴三氟丙烯基灭火介质(以下简称BTP)、全氟乙基异丙基酮 (全氟己酮,沸点为49℃)。
搅拌叶片为安装旋转轴的结构或固定式(尤其是引导管道内搅拌叶片)。
液相灭火介质的灭火方法,根据上述装置使压力罐内自沸腾雾化,压力罐泄压时利用液 相灭火介质与悬浮灭火介质构成起码二元、三元或多元共沸灭火介质或低沸点先期发泡组合 物,悬浮灭火介质包括八氟环丁烷、全氟乙烷、三氟碘甲烷等;压力罐内同时具备1-5.2MPa 隋性压力驱动气体,用灭火介质引导管道引出二元或多元灭火介质;引出时可在引导管道的至 少一处经搅拌叶片的搅拌。罐内自沸腾雾化方法:利用与液相灭火介质BTP、全氟已酮等(或 与之物化性质相似化合物)与悬浮灭火介质构成起码二元或多元共沸灭火介质或低沸点先期发 泡组合物,悬浮灭火介质一般选用氟烃化合物,包括八氟环丁烷、全氟乙烷、三氟碘甲烷等; 压力罐内同时具备压力驱动气体驱动,用灭火介质引导管道引出二元或多元灭火介质。引出时 可在引导管道或启动阀的一处经搅拌叶片的搅拌。
将BTP或全氟乙基异丙基酮与八氟环丁烷、全氟乙烷、三氟碘甲烷等构成二元、三元、 多元组合物的灭火介质体系。如BTP与三氟碘甲烷构成二元共沸组合物或低沸点先期发泡组合 物。
尤其是采用压力下液体比重重于液相灭火介质的氟碘烃化合物(如三氟碘甲烷)与液相 灭火介质BTP、全氟已酮与悬浮灭火介质构成三元共沸组合物或低沸点先期发泡组合物的灭火 介质体系。
在压力储罐内,BTP等三者均为液态,三氟碘甲烷比重较大,沉在溶液底部,为液体分层 结构。当BTP与悬浮灭火介质如八氟环丁烷、全氟乙烷等构成二元(或二种悬浮灭火介质时为 二元共沸组合物或低沸点先期发泡组合物);上述BTP、八氟环丁烷和全氟乙烷三种氟化物比重 较接近,为均相悬浮液结构也是共沸组合物或低沸点先期发泡组合物,在罐内形成了多沸点的 共沸组合物或低沸点先期发泡组合物,其沸点随气瓶压力和氟化物组份不同显动态变化,可根 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当BTP与三氟碘甲烷和八氟环丁烷、全氟乙烷构成三元或多元共沸组合 物或低沸点先期发泡组合物时,高压液化时为均相悬浮液和分层液的共存结构。
当压降发生,阀开启之际,置于瓶底部的三氟碘甲烷立即沸腾气化(低沸点先期发泡)。 从底部产生大量上升气泡。气泡快速搅拌BTP液体与N2混合,而悬浮其中的八氟环丁烷也随 着沸腾气化。二者协同使罐内BTP沸腾,液相被破坏并与N2充分混合,成为雾状物。N2气体 携带雾化的BTP从罐中喷出,进入探火管/释放管,并以细雾流流型在管内运动。而均混其中 的八氟环丁烷在管中又不断沸腾气化(多沸点)。阻止BTP形成连续液相,从而杜绝段塞、弹 状流流型,确保从爆裂口喷出雾状物。雾珠喷出85%以上的BTP。N2均匀混合其中,更有利于 其灭火协同作用。因其为共沸组合物在机理上不同于常见的气雾剂/气雾罐喷射原理,常用的 气雾剂/气雾罐:为气、液相分层,发泡剂(抛射剂)产出气泡,上升到气瓶的顶部,作为驱 动气体,将药液等通过虹吸管压出,药液经瓶顶的雾化喷头喷出。罐内自沸腾雾化技术也可用 于便携式灭火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液相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用于非电感温自启动瓶头阀(以下简称 自启动阀)或便携式液相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使得环境友好的液相灭火介质一溴三氟丙烯基 灭火介质(以下简称BTP基灭火介质)、全氟乙基异丙基酮(全氟己酮,沸点为49℃)等进行 高效灭火操作,保证喷出的雾化或不连续的液滴,可以满足液相灭火介质使用要求,而且无须 额外的动力。尤其是悬浮灭火介质(包括氟烃化合物)与液相灭火介质组成起码二元或三元组 合物,悬浮灭火介质包括氟烃(或氟氯烃,考虑到环保,尽量不用对环境和臭氧破坏大及产生 温室效应的产品)化合物是沸点低于0℃的物质,且在压力下为液体;三元组合物采用压力下 液体比重重于液相灭火介质的氟碘烃化合物,而且使用悬浮灭火介质的量很少,可以保证对环 境的影响最小。通过对三氟碘甲烷、三氟一溴丙烯、八氟环丁烷等灭火剂的多元复配使用,其 气化的气体在客观上对驱动气体的压力下降起一定的补偿和稳压作用。
附图说明
图1灭火介质的压力罐示意图;
图2气液两相类型图;
图3为常见的探火管布置图,图中给出安装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发明在应用上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与非电感温自启动瓶头阀(以下简称自 启动阀)配套,此阀装在压力储罐的罐口。、1、高压气体2、悬浮灭火介质3、一溴三氟丙烯 或全氟乙基异丙基酮等4、大比重的灭火介质(在压力下)即比重重于液相灭火介质的氟碘烃 化合物5、压力储罐(以下简称气罐可以含开启阀及灭火剂)6、搅拌器或泡沫金属或金属多孔 材料、探火管7或可内置雾化喷头的感温膜片的一体化引发器(以下简称:引发器)以及配件。 其二是可以用于便携式的灭火器(还需要外力启动泄压手柄或机关)。
根据《固定式非电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行业标准:灭火介质有CO2气体、七氟丙烷 (HFC-227ea)(以下简称:七氟)、六氟丙烷(HFC-236fa)(以下简称:六氟)、三氟甲烷(HFC-23) (以下简称:三氟)。氟化物类灭火剂:气瓶工作压力(1.6Mpa-4.2Mpa),以N2为驱动气体。
据DBJ/T13-140-2011地方标准规定的装置的环境温度,见下表(表1)。
项目(内容) 装置的环境温度 沸点 工作压力 七氟丙烷 -10-50℃ -16.5℃ 1.6Mpa-4.2Mpa 六氟丙烷 0-50℃ -1.4℃ 1.6Mpa-2.5Mpa 三氟甲烷 0-50℃ -82.1℃ 1.6Mpa-4.2Mpa
从表1可知,装置所要求的最低环境温度皆高于灭火介质的沸点。其目的:1.确保灭火 介质以单一相为气相在探火管/释放管内运动。避免气液两相流复杂的流体形态。2.探火管(直 接式)其遇火情时产生的不可预知的爆裂口形态无法对气液两相流进行雾化。
BTP沸点30-33℃,在常温长常压下为液相。其用于便携式灭火系统的特点:1.人工开启 的瓶头阀。2.在输送软管出口端设有压力雾化喷头。目的使挥发性较差的BTP液体雾化喷出。 雾化的细液珠遇热可快速沸腾气化,扩散从而覆盖火源。便携式与感温自启动装置的共同之处, 都用惰性高压气体为驱动气体。在罐内气液分层,气体将液体通过与阀相连的虹吸管从瓶底向 上压出。因为在降压过程液体在虹吸管中会产生一些气泡随液体一同被压出。而直接式感温自 启动系统。探火管爆裂口的位置及形态不可预知,无规律可循。无法对液相的BTP进行有效的 雾化、扩散。输送距离较远≤50m.间接式通过释放管释放的距离也达到6-12m。考虑到BTP在 33度以下为液相,而灭火装置的环境温度0-50℃,不可避免存在BTP以气液两相流的形态在 探火管内运动以及在探火管爆裂口的液体雾化问题。同时作为非电感温自启动方式决定了不可 能采用外接电源的电加热气化方式。从而在客观上限制了BTP在非电感温自启动领域的应用。
图2所示,一般为a气泡流流型、b段塞流(塞状)、c分层流流型、流型,d波状流形、e 弹状流、f环状流流型、。尤以段塞流、弹状流流型对管路振动的作用大。
探火管布置结构示意图,压力罐5,探火管7,按标准要求,探火管布置的长度达到50 米,探火管的内径为4mm,布置50米的容积为600mL左右,挂壁容积当然远小于此。其间多处 90度弯和上下高程,其气液两相流流型多以段塞流/弹状流流型为主。当BTP以气液两相流形 式在高压气体1的驱动下(六氟、七氟公称压力不应小于1.8mpa)当其液体冲击90度弯时, 产生水锤作用。其冲击的频率为不规则的脉冲型。轻则造成管线剧烈振动、摆动和易位,必然 导致灭火介质乱喷。重则造成探火管与阀体连接处脱落,灭火介质无法正常输送到爆裂口,导 致灭火失效。后果极其严重。气流两相流流型极为复杂。流型之间动态变化又与管路的布置密 切相关。不能简单的认为可用于单一相:气相的装置也可用于气液两相流。故未见BTP成功运 用非电感温自启动灭火领域的案例。
使用沸点高于环境温度的灭火介质(可以是BTP、全氟已酮等)在非电感温自启动灭火装 置中的应用。使其可以适用现行的非电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体系。符合固定式非电感温自启动 灭火装置所规定的技术要求。通过采用:罐内自沸腾雾化技术、罐内削峰搅拌技术和含喷头的 感温膜片一体化引发器,使灭火介质在低于沸点且属正常使用环境温度情况下,可以有序、稳 定、安全的在探火管/释放管中以气液两相雾状流流型在管内流动并有效释放的目的。
罐内自沸腾雾化技术:气液两相段塞流、弹状流流型是其中液相和气相分别以连续相的 方式存在两相流中,打碎这种连续相,使两相成为均匀混合的雾状流是该技术的目的。其技术 特点:利用与BTP、全氟已酮(或与之物化性质相似化合物)等不同沸点、不同比重的易液化、 气化。化学性能稳定,不可燃,遇热后分解有害物质少的化合物,一般选用氟化工产品。例如: 八氟环丁烷、全氟乙烷、三氟碘甲烷等。
表2
内容 沸点 液体密度 八氟环丁烷 -6.04℃ 1.64kg/L 全氟乙烷 -78℃ 1.63kg/L 三氟碘甲烷 -22.5℃ 2.10kg/L 全氟已酮 49℃ 1.61kg/L
以BTP为基础灭火介质。通常以N2为驱动气体(也可以是CO2,Ar2以及这些惰性气体 的混合气)。将BTP与八氟环丁烷、全氟乙烷、三氟碘甲烷等构成二元、三元、多元组合物的 灭火介质体系。当BTP与三氟碘甲烷构成二元共沸组合物时。在压力储罐内,二者均为液态, 三氟碘甲烷比重较大,沉在溶液底部,为液体分层结构。(三氟碘甲烷一般用量为BTP质量份 数0.1~10%)。当BTP与八氟环丁烷、全氟乙烷等构成二元、三元共沸组合物或低沸点先期发泡 组合物时(全氟乙烷与八氟环丁烷一般占BTP质量份数的1~50%)。上述三种氟化物比重较接近, 为均相悬浮液结构也是共沸组合物,在罐内形成了多沸点的组合物,其沸点随气瓶压力和氟化 物组份不同显动态变化,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当BTP与三氟碘甲烷和八氟环丁烷、全氟 乙烷构成三元、多元、共沸组合物时,高压液化时为均相悬浮液和分层液的共存结构。见图四。
惰性气压(N2、CO2、Ar2)在BTP灭火系统中即是抛射剂(驱动气体)。同时又可以与BTP 产生灭火协同效应,提高整个灭火系统的灭火效率和性价比。BTP与惰性气压的构成;BTP占 总质量份数5~85%。例:用N2为驱动气体时,BTP用量8%-50%时,灭火介质的综合效能和性价 比比较合理。具体的配比可随实际应用场合而调整。例:灭火介质BTP、三氟碘甲烷、八氟环 丁烷共沸组合物为25%。(三氟碘甲烷、八氟环丁烷即是灭火剂,也是发泡剂。)其中BTP为20%, 三氟碘甲烷为1%,八氟环丁烷为4%,驱动气体为75%。当压降发生,阀开启之际,置于瓶底部 的三氟碘甲烷立即沸腾气化。从底部产生大量上升气泡。快速搅拌BTP液体与N2混合,而悬 浮其中的八氟环丁烷也随着沸腾气化。二者协同使罐内BTP沸腾,液相被破坏并与N2充分混 合,成为雾状物。N2气体携带雾化的BTP从罐中喷出,进入探火管/释放管,并以细雾流流型 在管内运动。而均混其中的八氟环丁烷在管中又不断沸腾气化。阻止BTP形成连续液相,从而 杜绝段塞、弹状流流型,确保从爆裂口喷出雾状物。N2均匀混合其中,更有利于其灭火协同作 用。雾珠喷出85%以上BTP。因其为共沸组合物或低沸点先期发泡组合物在机理上不同于常见 的气雾剂/气雾罐喷射原理,常用的气雾剂/气雾罐:为气、液相分层,发泡剂(抛射剂)产出 气泡,上升到气瓶的顶部,作为驱动气体,将药液等通过虹吸管压出,药液经瓶顶的雾化喷头 喷出。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油箱、狭小的机舱、堆放木材、棉花等易燃物的场合。可以在BTP 基共沸灭火剂组分里加入少量水和表面活性剂(质量为BTP的1-20%)。从探火管和释放管以泡 沫形式喷出。用含有灭火气体的泡沫覆盖着火点,以达到更好的灭火效果。
罐内自沸腾雾化技术也可用于便携式灭火装置。压力罐内削峰搅拌技术:惰性气体的驱 动压力可高达1-5.2MPa,开启瞬间未能完全雾化。BTP在高压气体驱动下,将会对探火管与阀 体的连接部分和90度弯产生破坏性的瞬间冲击。其冲击力可能造成上述部件的脱落。削减环 境温度低于沸点的灭火介质出口压力的峰值,提高罐内沸腾雾化的速度。提供一种不借助外力 的机械搅拌是十分必要的。其机理是利用从罐底经虹吸管的上升流体,带动涡轮或叶片高速旋 转,启动涡轮和叶片可消耗流体动能,达到削峰的作用。高速旋转的涡轮和叶片同时也搅拌罐 内的气液混合物。一般在虹吸管与阀底部或虹吸管底端与罐底之间流体入口处设置,可以单独 使用也可以两级,多级联用。其搅拌器可以采用垂直轴达里厄(Darrieas)升力型风轮类型或 萨布钮斯(Savonius)及其改良型的阻力型风轮。也可以采用涡轮桨叶类型。
图3所示,搅拌器(推进式、螺杆式、框式、涡轮式、三叶式、风扇式、A310、A315型 等,分为轴流、混流和径流式),均可以采用任何类型,搅拌器直径≤27mm。可以从PZ27.8标 准气瓶口安装到罐内安装在引导管(或称虹吸管)的出口。高度≤50mm.搅拌器可以用金属、 热塑性材料以及其复合材料制造。一般用热塑性复合材料注塑加工而成。
搅拌器也可以是固定式,如一级或多级固定式叶轮。50米的管道容积650mL,灭火介质 (液体或泡沫)的挂壁约150mL,可以使灭火剂的产出。
内置雾化喷头感温膜片式引发器:一体化引发器在一些空间较小传输距离较短≤6m的使 用释放管的环境。在管路上可以用探火管引发器,从释放管上的喷头雾化喷出。也可以在释放 管上直接安装一个到数个一体化引发器。引发器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安装。一旦遇火情一体 化引发器感温膜片爆裂,阀门自启动灭火剂喷出。高于沸点以气化方式喷出。低于沸点一体化 引发器所设喷头将BTP液体雾化喷出。喷头为细雾化喷头,口径为0.2~2.0mm.
机械超声雾化装置采用液哨或哈特曼发生器:哈特曼(Hartman)发生器(哨)及其各种 变异体、液动式液哨(金属簧片或针式等)可以是四支点哨和悬臂哨。二种类型的机械型超声 发声器皆可以用于气液两相流。哈特曼(Hartman)哨可用于阀芯的底部,可以直接在阀芯上金 加工形成(阀芯底部加工成一个环形火山口)。当上升的气液两相流冲击哈特曼哨时,产生超 声波,雾化液体可以得到均匀而大小可控的雾滴。
液哨(金属簧片或针式等)可以是管道连接的结构,可用于阀底座、阀与探火管/释放管 连接处、可以安放在探火管/释放管中的任何位置单独或串联使用(用于破坏在长距离输送时 雾化可能产生的段塞流、弹状流流型起到持续雾化的作用)、也可以直接与便携式灭火器软管 出口相连起雾化喷头的作用(包括用于灭火介质引导管道及延长管);当气液两相流经喷口冲 击液哨时,其自激振动产生超声波,雾化液体。液哨可以用金属、高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复 合材料制造(包括外壳和金属簧片或针)。
哈特曼(Hartman)发生器及其各种变异体、液动式液哨的需要的工作参数:气液比 0.02-0.65、压力0.15-5.2Mpa时,均可产生20-200微米左右的雾滴。因驱动压力非恒定值, 故其振动频率是动态的,可以比较宽。两种机械超声雾化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任意组合使 用。
上述方法和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使用。罐内自沸腾雾化技术也 可用于便携式灭火装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不超出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液相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与方法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668451a528556.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