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水网箱基地的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包括浮体组合体、方钢桁架、集装箱房屋、发电系统、锚泊系统,浮体组合体上设置有方钢桁架,方钢桁架的结构由纵向与横向垂直相交的方钢焊接而成,方钢桁架上安装有集装箱房屋,集装箱房屋外围的方钢桁架上铺设有平台板,发电系统包括有安装在集装箱房屋的顶部的太阳能板以及安装在方钢桁架上的风机,其上述结构组装成的整体平台利用船舶浮运拉至指定海域并与锚泊系统相连由此构成养殖补给平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抗风浪能力强,集装箱房屋具有防水、防火、防盗、强度大的特点,能为深水网箱基地提供实用的物资储存与工作平台。
1.一种深水网箱基地的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包括浮体组合体、方钢桁架、集装箱房屋、发电系统、锚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组合体上设置有方钢桁架,所述方钢桁架的结构由纵向与横向垂直相交的方钢焊接而成,所述方钢桁架上安装有集装箱房屋,所述集装箱房屋为废旧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具有仓储、简单居住功能的房屋,所述集装箱房屋外围的方钢桁架上铺设有平台板,所述发电系统包括有安装在集装箱房屋的顶部的太阳能板以及安装在方钢桁架上的风机,其上述结构组装成的整体平台利用船舶浮运拉至指定海域并与锚泊系统相连由此构成养殖补给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网箱基地的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组合体由多个浮体组装而成,其与方钢桁架外轮廓大小相等,所述浮体为长方体状的泡沫或塑料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网箱基地的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钢桁架由四角用规格尺寸较大且按矩形排列的方钢、四角的相邻方钢之间用规格尺寸较小的方钢垂直或倾斜焊接相连形成桁架结构,一列或多列纵向桁架结构与一列或多列横向桁架结构垂直对称相交焊接成整体,并在垂直相交的桁架结构之间以及边缘处焊接方钢使方钢桁架整体成矩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网箱基地的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装箱房屋置于方钢桁架的中部,集装箱房屋的两端搭在桁架结构上且用辅助构件使两者相互牢固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网箱基地的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通过立柱置于方钢桁架的桁架结构上,且风机的立柱与集装箱房屋的一个角柱紧密接触,用辅助构件使风机的立柱与桁架结构、集装箱房屋的角柱之间牢固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网箱基地的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板采用塑料板、水泥板或木板,所述平台板铺装于方钢桁架的上部形成可供使用的平整场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养殖网箱系统,主要涉及一种深水网箱基地的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
背景技术:
我国20 m等深线以内的海域面积约1600万公顷,40 m等深线以内的海域面积约5000万公顷,海水养殖的发展空间巨大。但目前我国海上养殖区主要集中在15 m等深线以内的浅湾内,而超过20 m水深的海域利用率尚不足1%,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挪威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大力发展20 m水深以上的深水网箱养殖,向海洋索取资源、拓宽生存空间,发展“海洋牧场”、建立“海上粮仓”,是解决我国食品供给保障的新途径之一。
传统的网箱养殖过程中,需用工作船往返于陆地与养殖点之间,每次出海工作船需携带饲料与必要的养殖工具,进行日常的饲料喂养与管理。当地处开放性海域的深水网箱离陆地距离较远时,工作船每次需航行距离较远,且每次均携带大致相同的工具、物料重复往返航行,航速较慢,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若能在深水网箱基地设立一个养殖补给平台,把饲料、日常的养殖工具及其它物资储存在补给平台上,工作人员从补给平台仓库中取出饲料进行投喂即可,无需从陆地携带。这样,工作人员每次往返于陆地与养殖点之间时,无需携带任何工具与饲料,“轻车简从”,甚至可乘坐快艇进行日常作业,速度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成本相对较低。
更进一步地,养殖补给平台不仅具有储存饲料与工具的功能,还可以是一个劳动操作平台,其可以提供一定面积的场地进行日常作业,也可供工作人员进行休息、简餐活动,在网箱收获期间还可供工作人员短暂的简单居住,其能提供一定的电力供应,晚上能发光照明进行警戒,甚至还可以安装监控系统,对网箱进行实时监控,促进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可见,有必要发展实用、廉价的海水网箱基地养殖补给平台,促进海水网箱养殖向深水区域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深水网箱基地的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抗风浪能力强,能为深水网箱提供实用的物资储存与补给平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深水网箱基地的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包括浮体组合体、方钢桁架、集装箱房屋、发电系统、锚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组合体上设置有方钢桁架,所述方钢桁架的结构由纵向与横向垂直相交的方钢焊接而成,所述方钢桁架上安装有集装箱房屋,所述集装箱房屋为废旧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具有仓储、简单居住功能的房屋,所述集装箱房屋外围的方钢桁架上铺设有平台板,所述发电系统包括有安装在集装箱房屋的顶部的太阳能板以及安装在方钢桁架上的风机,其上述结构组装成的整体平台利用船舶浮运拉至指定海域并与锚泊系统相连由此构成养殖补给平台。
所述的浮体组合体由多个浮体组装而成,其与方钢桁架外轮廓大小相等,所述浮体为长方体状的泡沫或塑料桶。
所述的方钢桁架由四角用规格尺寸较大且按矩形排列的方钢、四角的相邻方钢之间用规格尺寸较小的方钢垂直或倾斜焊接相连形成桁架结构,一列或多列纵向桁架结构与一列或多列横向桁架结构垂直对称相交焊接成整体,并在垂直相交的桁架结构之间以及边缘处焊接方钢使方钢桁架整体成矩形状。
所述的集装箱房屋置于方钢桁架的中部,集装箱房屋的两端搭在桁架结构上且用辅助构件使两者相互牢固相连。
所述的风机通过立柱置于方钢桁架的桁架结构上,且风机的立柱与集装箱房屋的一个角柱紧密接触,用辅助构件使风机的立柱与桁架结构、集装箱房屋的角柱之间牢固相连。
所述的平台板采用塑料板、水泥板或木板,所述平台板铺装于方钢桁架的上部形成可供使用的平整场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申请中所述养殖补给平台的受力骨架为方钢桁架,方钢桁架由方钢焊接而成,具有强度与刚度大、抗弯能力强、重量相对较低的特点,能承受较大的上部荷载,加工精度高。
2、本申请中所述养殖补给平台的仓储空间由废旧集装箱改造而成,集装箱具有防水、防火、防盗、强度大、抗风浪能力强的特点,能形成良好的储物空间与储物环境,能满足养殖平台无人值守的环境。可按需使用一个或多个集装箱房屋,还可供工作人员短暂的简单居住,造价相对较低。
3、本申请中所述养殖补给平台的所需简单用电可由小型风机与置于集装箱房屋顶部的太阳能板提供,且可按需安装一个或多个风机,使养殖基地所需电力的能实现自给自足。
4、所述风机的立柱与集装箱房屋的一个角柱紧密接触,用辅助构件使风机的立柱与集装箱房屋的角柱之间牢固相连,大大降低了风机的安装难度、提高了风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5、所述集装箱房屋置于方钢桁架的中部,使平台整体大致呈对称结构,受力均匀,整体稳定性高。
6、本申请中所述养殖补给平台结构简单,制作与组装方便,集装箱房屋与方钢桁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整体抗风浪能力强,集装箱房屋周边的场地面积大,能为深水网箱基地提供必要的物资储存与工作平台。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方钢桁架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1的矩形状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1的浮体结构示意图。
图4实施例1的矩形状框架与浮体组装示意图。
图5实施例1的集装箱房屋组装示意图。
图6实施例1的养殖补给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7实施例1的养殖补给平台浮运示意图。
图8实施例2的方钢桁架结构示意图。
图9实施例2的矩形状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10实施例2的浮体结构示意图。
图11实施例2的矩形状框架与浮体组装示意图。
图12实施例2的集装箱房屋组装示意图。
图13实施例2的养殖补给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14实施例3的方钢桁架结构示意图。
图15实施例3的矩形状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16实施例3的浮体结构示意图。
图17实施例3的矩形状框架与浮体组装示意图。
图18实施例3的集装箱房屋组装示意图。
图19实施例3的养殖补给平台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方钢桁架;2、方钢;3、浮体;4、集装箱房屋;5、太阳能板;6、风机;7、平台板;A、海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深水网箱基地的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包括浮体3组合体、方钢桁架1、集装箱房屋4、发电系统、锚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桁架1由方钢焊接而成的纵向与横向垂直相交的桁架结构;所述集装箱房屋4为废旧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具有仓储、简单居住功能的房屋;所述发电系统由风机6与安装于集装箱房屋4顶部的太阳能板5组成;组装时,在海上把焊接好的方钢桁架1置于与方钢桁架1外轮廓大小相等的浮体3组合体上并相互紧密连接,把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5的集装箱房屋4与风机6组装在方钢桁架1上,再在方钢桁架1的顶面铺设平台板7,利用船舶把组装成整体的平台浮运拉至指定海域并与锚泊系统相连,由此构成养殖补给平台。
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集装箱房屋数量与平台参数,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下面介绍几种实施例。
实施例1:方钢桁架1由四角用规格尺寸较大且按矩形排列的方钢、四角的相邻方钢之间用规格尺寸较小的方钢垂直或倾斜焊接相连形成桁架结构,一列纵向桁架结构与两列横向桁架结构垂直对称相交焊接成整体,形成平台结构的受力骨架,如图1所示。在垂直相交的桁架结构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焊接方钢2使方钢桁架1整体成矩形状,使桁架结构的顶部能安装平台板7、桁架结构的底部能有效与浮体3组合体紧密接触并满足荷载的合理传递,如图2所示。
上述“纵向”与“横向”仅泛指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并无特定的指向。
浮体3为长方体状的泡沫或塑料桶,多个浮体3可组装成与方钢桁架1外轮廓大小相等的组合体,置于海水中的浮体3组合体能为养殖补给平台提供足够的浮力并满足各类工况需求,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采用一个集装箱房屋4,集装箱房屋4置于矩形轮廓的方钢桁架1的中部,集装箱房屋4的两端搭在桁架结构上且用辅助构件使两者相互牢固相连,如图5所示。
若集装箱房屋4的功能主要是仓储作用,则可采用集装箱的原型,无需对集装箱进行过多的加工与改造;若集装箱房屋4的功能除了仓储作用还具有简单居住作用,则一般还需要在集装箱的端壁开窗。集装箱房屋4应进行防锈、防漏处理,存储在集装箱房屋4的物资应进行限位与固定,以免在风浪作用下发生松动与倒塌。集装箱具有防水、防火、防盗、强度大、抗风浪能力强的特点,能形成良好的储物空间与储物环境,能满足养殖平台无人值守的环境。
本实施例采用一个风机6,风机6的立柱置于方钢桁架1的桁架结构上,且风机6的立柱与集装箱房屋4的一个角柱紧密接触,用辅助构件使风机6的立柱与桁架结构、集装箱房屋4的角柱之间牢固相连,如图5所示。
平台板7可采用塑料板、水泥板或木板制成,平台板7铺装于方钢桁架1的上部形成可供使用的平整场地,如图6所示。
可按照下列步骤,对所述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进行施工:
第一步、根据设计资料,焊接制作垂直相交的桁架结构(如图1所示),并在桁架结构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焊接方钢2使方钢桁架1整体成矩形状(如图2所示)。
第二步、根据设计资料,加工浮体3,并把多个浮体3组装成与方钢桁架1外轮廓大小相等的组合体,如图3所示。浮体3组合体能为养殖补给平台提供足够的浮力,各浮体3之间的连接强度应能承受各类工况下的风浪作用而不发生松散与失效。
第三步、把浮体3组合体置于海上,把焊接好的方钢桁架1置于与方钢桁架1外轮廓大小相等的浮体3组合体上并相互紧密连接,如图4所示。方钢桁架1与浮体3组合体之间的连接应能承受各类工况下的风浪作用而不发生松散与失效。
第四步、起吊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5的集装箱房屋4置于方钢桁架1的中部,集装箱房屋4的两端搭在桁架结构上且用辅助构件使两者相互牢固相连,如图5所示。集装箱房屋4与方钢桁架1之间的连接应能承受各类工况下的风浪作用而不发生松动与失效。集装箱房屋4置于方钢桁架1的中部,使平台整体大致呈对称结构,受力均匀,整体稳定性高。
第五步、起吊风机6使风机6的立柱置于方钢桁架1的桁架结构上,且风机6的立柱与集装箱房屋4的一个角柱紧密接触,用辅助构件使风机6的立柱与桁架结构、集装箱房屋4的角柱之间牢固相连,如图5所示。风机6的立柱与集装箱房屋4的角柱之间也可焊接相连。风机6的立柱与桁架结构、集装箱房屋4的角柱之间的连接应能承受各类工况下的风浪作用而不发生松动与失效。
第六步、在方钢桁架1的顶面铺设平台板7形成可供使用的平整场地,如图6所示。
第七步、利用船舶把组装好的平台浮运拉至指定海域并与锚泊系统相连,如图7所示。所述平台锚泊于深水网箱的附近,使其在风浪作用下不会与网箱发生接触与缠绕,且距离各网箱的综合距离相对较小,为网箱养殖基地提供实用的物资储存与补给平台。
所述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的作用列举如下:
(1)、储存饲料,满足养殖基地网箱一段时间内的使用需求;
(2)、储存必要的养殖用工具与物品;
(3)、储存一定的燃油,供来往的工作船备用;
(4)、依靠风机与太阳能板进行电力储存,满足养殖基地的电力需求;
(5)、储存一定的食品与饮用水,供工作人员使用;
(6)、可在集装箱房屋中设置床铺,供工作人员短暂的简单居住与休息;
(7)、放置必要的炊事用具与餐具,满足工作人员简单的餐饮制作需求;
(8)、补给平台晚间可自动亮灯照明,或设置带滚动字幕的电子屏幕,给过往船只以警戒与避让提示;
(9)、储存必要的医用物资与药品,供工作人员的应急使用;
(10)、平台上可安装监控系统,实现对养殖网箱的实时监控;
(11)、可在集装箱房屋周边的平台板上开展简单的鱼获前期处理工作。
显然,所述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的作用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作用,可进一步发掘补给平台的综合作用,为深水网箱的智能化、自动化养殖发挥应有的作用。
实施例2:如图8~图13所示,方钢桁架1由两列纵向桁架结构与两列横向桁架结构垂直对称相交焊接成整体,采用两个集装箱房屋4,两个集装箱房屋4紧密排列且置于方钢桁架1的中部,其余情况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
实施例3:如图14~图19所示,方钢桁架1由两列纵向桁架结构与两列横向桁架结构垂直对称相交焊接成整体,采用三个集装箱房屋4与两个风机6,三个集装箱房屋4紧密排列且置于方钢桁架1的中部,两个风机6分别置于集装箱房屋4的两个对角,其余情况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
附图中仅展示了1~3个废旧集装箱房屋的使用情况,按照所述思路,可以变更集装箱房屋的数量、集装箱房屋的排列方式、平台的外形、方钢桁架的外形等参数,形成不同外形的养殖补给平台,其均属于本技术的等效修改与变更,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种深水网箱基地的无动力装配式养殖补给平台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lzph.com.cn/zp/1720622780a527629.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