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86664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浆机的下料装置和自动下料的豆浆机,所述豆浆机的下料装置包括储料腔,所述储料腔设有出料口,所述下料装置还设有选择性地遮挡所述出料口的下料板,所述下料板通过转轴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储料腔,所述下料装置还设有用于阻止所述下料板绕所述转轴旋转的止转结构,所述下料装置还设有带动下料板沿水流方向滑动的挡流部。所述下料装置由于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机,与此同时也实现了自动下料,因而能够降低成本及产品复杂度。

1.一种豆浆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储料腔,所述储料腔设有出料口,所述下料装置还设有选择性地遮挡所述出料口的下料板,所述下料板通过转轴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储料腔,所述下料装置还设有用于阻止所述下料板绕所述转轴旋转的止转部,所述下料装置还设有带动下料板沿水流方向滑动的挡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可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滑动地连接到所述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部沿水流方向的末端设有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部为设置于所述储料腔的L形挂钩,所述下料板设有与所述L形挂钩配合的凸块;或者所述止转部为设置于所述储料腔的滑槽,所述下料板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腔和/或下料板设有排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腔设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可折叠地设置于所述储料腔;或者所述储料腔设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储料腔;或者所述储料腔设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与所述储料腔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储料腔设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储料腔。 7.一种自动下料的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的上方,所述机头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驱动轴与粉碎刀具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内设有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所述挡流部伸入所述杯体的液面以下或者位于所述杯体中的液体翻滚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下料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通过悬挂部挂于所述杯体;或者所述下料装置通过悬挂部挂于所述机头。 9. 一种自动下料的豆浆机,包括机座和杯体,所述杯体设置于所述机座的上方,所述机座设有电机,所述豆浆机还设有控制部件,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所述电机通过驱动轴与设置于所述杯体内的粉碎刀具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内设有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所述挡流部伸入所述杯体的液面以下或者位于所述杯体中的液体翻滚空间。 10.一种自动下料的豆浆机,包括机身、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的上方,所述机头和杯体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容纳空间,所述机身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机头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所述电机通过驱动轴与粉碎刀具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内设有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所述挡流部伸入所述杯体的液面以下或者位于所述杯体中的液体翻滚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浆机,尤其涉及一种家用豆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部分豆浆机具有预约制浆功能。这种豆浆机一般设有自动下料装置。预约时间到后,豆浆机自动启动制浆程序,将自动下料装置中的物料倒入杯体中进行制浆。这种豆浆机虽然使用方便,但由于需要装配特殊的自动下料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导致豆浆机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储料腔,所述储料腔设有出料口,所述下料装置还设有选择性地遮挡所述出料口的下料板,所述下料板通过转轴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储料腔,所述下料装置还设有用于阻止所述下料板绕所述转轴旋转的止转部,所述下料装置还设有带动下料板沿水流方向滑动的挡流部。

优选地,所述下料板可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滑动地连接到所述转轴。

优选地,所述止转部沿水流方向的末端设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止转部为设置于所述储料腔的L形挂钩,所述下料板设有与所述L形挂钩配合的凸块;或者所述止转部为设置于所述储料腔的滑槽,所述下料板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凸块。

优选地,所述L形挂钩的支撑面倾斜设置,并且倾角为A,0°<A<30°。

优选地,所述储料腔和/或下料板设有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下料装置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挡流部打开角度的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储料腔设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可折叠地设置于所述储料腔;或者所述储料腔设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与所述储料腔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储料腔设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储料腔;或者所述储料腔设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储料腔。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下料的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的上方,所述机头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驱动轴与粉碎刀具连接,其中,所述杯体内设有前述任意一种所述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所述挡流部伸入所述杯体的液面以下或者位于所述杯体中的液体翻滚空间。

优选地,所述下料装置通过悬挂部挂于所述杯体;或者所述下料装置通过悬挂部挂于所述机头。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自动下料的豆浆机,包括机座和杯体,所述杯体设置于所述机座的上方,所述机座设有电机,所述豆浆机还设有控制部件,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所述电机通过驱动轴与设置于所述杯体内的粉碎刀具连接,其中,所述杯体内设有前述任意一种豆浆机的下料装置,所述挡流部伸入所述杯体的液面以下或者位于所述杯体中的液体翻滚空间。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三种自动下料的豆浆机,包括机身、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的上方,所述机头和杯体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容纳空间,所述机身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机头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所述电机通过驱动轴与粉碎刀具连接,所述杯体内设有前述任意一种所述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所述挡流部伸入所述杯体的液面以下或者位于所述杯体中的液体翻滚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下料的豆浆机是这样工作的:制浆时,先将制浆物料放置于所述储料腔,并且设定好预约时间。预约时间到后,豆浆机自动启动,电机带动粉碎刀具旋转,从而从而带动液体旋转、翻滚,冲击所述挡流部。所述挡流部受液体的冲击,带动下料板沿旋转轴方向滑动,从而使下料板与所述储料腔的支撑部相分离,下料板绕所述旋转轴旋转,从而下料口被打开,储料腔内的物料倒入杯体中制浆。

所述下料装置由于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机,与此同时也实现了自动下料,因而能够降低成本及产品复杂度。

由于所述下料板设置成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滑动滑动,所述转轴可以对下料板的滑动起到引导作用,防止卡死,使下料板的滑动动作更加顺畅。同时,当所述下料装置设置于杯体内时,所述旋转轴可设置成与杯体的径向垂直,从而有利于下料板在杯体内完全打开,而不与杯体的内侧壁干涉。

通过将悬挂部设置成可折叠结构,可以节省包装空间,也可防止不使用时悬挂部被折断,使用更加方便。

通过将悬挂部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储料腔,可以方便地根据需要调节所述储料腔、挡流部在竖直方向的位置。

通过将挂钩的支撑面倾斜设置,使下料板与储料腔的支撑部更易于分离,从而更方便下料,性能更加可靠。

通过在储料腔设置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在熬煮时可以起到消泡作用,从而有利于防溢控制,进而可以延长单次熬煮时间,提高煮浆的效率,减少煮浆过程的总时间。还有一点,通过设置排气孔,有利于储料腔上的物料的通气,可以防止物料因通气不畅而腐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的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下料的豆浆机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下料的豆浆机实施例2的简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下料的豆浆机实施例3的简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杯体中的液体翻滚空间”是这样定义的:当电机带动粉碎刀具旋转时,杯体中的液体被搅动而翻滚、旋转并且运动到高于静态液面的位置,杯体中的液体翻滚空间即是处于静态液面以上的液体被搅动后所能到达的空间。当豆浆机的杯体中刚加入制浆用水并且豆浆机还未启动制浆程序时的液面为前述的静态液面。

另外,本申请中的转轴是这样定义的:当物体A绕物体B旋转时,物体B即为转轴。

下料装置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的下料装置,其中,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储料腔1,所述储料腔1设有出料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储料腔1的底部。所述下料装置还设有选择性地遮挡所述出料口的下料板2,此处的选择性遮挡是指所述下料板2至少存在两种状态,一种是遮挡所述出料口的状态,另一种是不遮挡所述出料口的状态。所述下料板2通过转轴3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储料腔1,所述下料装置还设有用于阻止所述下料板2绕所述转轴3旋转的止转部。当所述挡流部5被水冲击时,所述挡流部5带动下料板2沿水流方向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下料板2设置成可沿所述转轴3的轴向滑动,为了使所述下料板2沿水流方向滑动,只需在使用过程中将所述转轴3的轴向设置成与水流方向大致相同即可。如图3所示,所述止转部为设置于所述储料腔的L形挂钩11,L形挂钩11在水流方向形成开口,从而使其与下料板能更加容易分离,所述下料板2设有与所述L形挂钩11配合的凸块21,当下料板2沿转轴3的轴向滑动时,所述凸块21与L形挂钩11分离,从而使下料板2失去支撑,进而绕转轴3旋转,出料口呈打开状态,物料从储料腔1中倒出。所述L形挂钩11的支撑面倾斜设置,并且倾角为A,0°<A<30°,在本实施例中,A=15°,当然    A也可以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3安装于所述储料腔1,所述下料板2通过轴套22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转轴3,所述轴套22与所述下料板2一体成型。所述转轴3的数量为1条。所述储料腔2设有悬挂部8,所述悬挂部8可折叠地设置于所述储料腔2,例如,悬挂部8可以通过转轴与储料腔2连接,进而使其可以打开或者可以跟所述储料腔2叠合。所述挡流部5呈板状,并且迎向液流流动方向。所述下料装置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这样便于清洗,不易染色,强度较好;也可以由塑料制成,这样成本较低,重量较小,较为轻便。所述储料腔1和下料板2可以设置排气孔(图中未示出)。通过在储料腔设置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在熬煮时可以起到消泡作用,从而有利于防溢控制,进而可以延长单次熬煮时间,提高煮浆的效率,减少煮浆过程的总时间。还有一点,通过设置排气孔,有利于储料腔上的物料的通气,可以防止物料因通气不畅而腐烂。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措施,所述悬挂部8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储料腔1,例如在所述储料腔1上设置导轨或者导槽,所述悬挂部可沿所述导轨或者导槽滑动,从而可以调节所述悬挂部伸出所述储料腔的长度,进而可以用于调节储料腔在杯体中竖直方向的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简单变形,所述止转部为设置于所述储料腔的滑槽,所述下料板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凸块。所述滑槽沿水流方向的末端设有开口。

下料装置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下料板2设有2个转轴3,所述储料腔1设有2个轴套22,所述下料板2通过转轴3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轴套22。

豆浆机实施例1:

如图5所示,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下料的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100、设置于所述杯体100内的粉碎刀具200和驱动所述粉碎刀具200的电机300,所述电机300通过驱动轴与粉碎刀具200连接,其中,所述杯体内设有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中的下料装置800,所述挡流部5伸入所述杯体100的液面以下或者位于所述杯体100中的液体翻滚空间。所述豆浆机包括扣置于所述杯体100上方的机头,所述电机300设置于所述机头内。所述下料装置800通过悬挂部8挂于所述杯体的边缘,当然也可以挂在机头700等;还可以采用其它安装方式,例如支撑于杯体的杯底。当水冲击挡流部5时,下料板2滑动一定距离后绕转轴3逆时针旋转,从而将物料倒入杯体中。由于转轴3与杯体100的径向大致垂直,并且转轴3设置于离杯体100的侧壁较远的一侧,因此打开时不容易跟杯体侧壁发生干涉。

豆浆机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豆浆机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豆浆机包括机座500,所述电机300设置于机座500内,所述杯体100支撑在机座500上,所述豆浆机还包括杯盖600,所述下料装置800挂在杯盖600上。

豆浆机实施例3: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下料的豆浆机,包括机身500、机头和杯体100,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100的上方,所述机头和杯体100设置于所述机身500的容纳空间,所述机身500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机头内设有电机300,所述电机300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所述电机300通过驱动轴与粉碎刀具200连接,其中,所述杯体内设有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中的下料装置800,所述挡流部伸入所述杯体的液面以下或者位于所述杯体中的液体翻滚空间。所述下料装置通过悬挂部8挂于所述机头。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下料的豆浆机是这样工作的:制浆时,先将制浆物料放置于所述储料腔,并且设定好预约时间。预约时间到后,豆浆机自动启动,电机带动粉碎刀具旋转,从而从而带动液体旋转、翻滚,冲击所述挡流部。所述挡流部受液体的冲击,带动下料板沿旋转轴方向滑动,从而使下料板与所述储料腔的支撑部相分离,下料板绕所述旋转轴旋转,从而下料口被打开,储料腔内的物料倒入杯体中制浆。

所述下料装置由于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机,与此同时也实现了自动下料,因而能够降低成本及产品复杂度。

由于所述下料板设置成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滑动滑动,所述转轴可以对下料板的滑动起到引导作用,防止卡死,使下料板的滑动动作更加顺畅。同时,当所述下料装置设置于杯体内时,所述旋转轴可设置成与杯体的径向垂直,从而有利于下料板在杯体内完全打开,而不与杯体的内侧壁干涉。

通过将悬挂部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储料腔,可以方便地根据需要调节所述储料腔、挡流部在竖直方向的位置。

通过将挂钩的支撑面倾斜设置,使下料板与储料腔的支撑部更易于分离,从而更方便下料,性能更加可靠。

通过在储料腔设置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在熬煮时可以起到消泡作用,从而有利于防溢控制,进而可以延长单次熬煮时间,提高煮浆的效率,减少煮浆过程的总时间。还有一点,通过设置排气孔,有利于储料腔上的物料的通气,可以防止物料因通气不畅而腐烂。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文标签: 豆浆机装置